10月21-24日,由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教育部直属高校青年档案工作者论坛”在中心校区召开,论坛的主题 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山东省档案馆馆长李世华到会致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秘书长曹丞莅临指导。
王琪珑对到会的直属高校的档案界青年才俊和馆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山东大学的简要发展历史和学校的特点与发展目标,在介绍学校档案工作时指出,山东大学具有重视档案工作的传统。高校档案工作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依法治校、促进科学决策、提高办学治校水平的必要条件,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重要保障。档案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学校档案工作全面开展,管理体制科学、规章制度规范、档案门类齐全、档案保管条件不断改善,档案服务优良、档案管理安全。目前,馆藏档案30余万卷件,居全国高校前位。数字档案馆建设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近三年学校投入230余万元支持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新增档案文件目录全部实现电子化;馆藏原山东大学、合校后山东大学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全部数字化;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同步,正在积极推动档案远程利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山东大学档案馆突出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世华介绍了山东省档案工作和省档案馆的情况。山东省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212个,馆库总面积达到63.2万平方米,馆藏档案3226万卷(件),资料286万余册,电子档案资料19.3万GB,在服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近年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有力推进了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省委书记刘家义先后3次到省档案馆调研指导工作,2019年4月9日,刘家义书记对全省档案工作作出批示,给全省档案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和振奋。2018年,积极争取省领导和省政府办公厅支持,投资2360万元,在省档案馆建设山东省数据大厅,整合共享全省政务信息资源,为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应用和辅助决策提供档案信息和大数据支撑,开辟了档案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档案工作转型升级。目前全省已建成5个“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8个“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均列全国第二位。
论坛聚焦当前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论文征集活动。各校青年档案工作者积极参与,在档案理论探索、收集整理、利用服务、管理创新、数字化和信息化、育人与传播、档案编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撰写提交论文90余篇。论坛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9篇,三等奖35篇,12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其中9位一等奖获奖者和6位二等奖获奖者大会交流了论文。中国海洋大学孟蔷的论文《受众体验视角下的高校档案文创研究》获得一等奖奖励,中国海洋大学赵瑞红的三篇论文《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之规范思考》《高校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思考──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新时代校史编撰工作中口述档案的价值体现思考》获得三等奖奖励;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获得论坛优秀组织奖。
论坛组织了专家讲座。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主任赵爱国作了“新时代高校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清华大学档案馆薛四新博士作了“高校档案信息化——从数字档案馆到智慧档案馆”的专题报告。两个报告受到参会代表和青年档案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会上,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韩宝志对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协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马景娣传达了近日教育部馆长座谈会会议精神;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档案馆馆长范宝龙总结了协会近期工作。
教育部直属58所高校参加论坛。论坛还邀请了山东省部分省属高校到会观摩。我校档案馆邢宇、洪静两位老师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