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5年鉴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09作者:设置

山东轻工业学院年鉴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山东轻工业学院概况



山东轻工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1978428[1978]教计字335号文批准,在原山东省轻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也是山东省唯一以轻工专业为主的高等学校。

学院的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在解放区创办的胶东工业学校。2003年到2005年是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光辉纪念意义的三年,她强抓省市规划济南西区科技园建设的机遇,于200311月在西区科技园2070亩土地上开始建设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新校园,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同志,在各级领导和全院师生及校友的支持下,以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不甘人后的精神,历经坎坷按期完成首期建设任务,保证了20057月第一批9000学生入住的要求,从而结束了学院租用房舍、多处分散办学的历史。也为今后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院之初,学院占地60余亩,教职工199人,共设3个系,4个专业,当年招生305名。到2005年底学院共占地面积约160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355409平方米。学校总资产7.5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约3.09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约5800万元。50多个教学实验室(中心),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教学用计算机3000余台套,数字化语音室、自主学习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130余个,图书馆藏书1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800余种,可提供数据库检索、CERNETINTERNET检索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院现设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轻化与环境工程、经济管理、艺术设计、食品与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数理、政法、外国语等12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部,以及金融职业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现设4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医学等7个学科门类。有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玻璃陶瓷材料、轻工装备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校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设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有4个与企业共建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设计艺术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9个硕士点。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以同等学力身份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院2005年有教职工12019人,教师中6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双聘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2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13人、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泰山学者岗位1人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学院师德标兵30(人次)其中硕士生导师100多名,博士生导师11名。还聘请近10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院历届党政领导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确定了“以教学为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立校战略,坚持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严格管理的教学原则,力求在教学工作中体现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观。形成了以第一专业为主体、以第二专业和辅修专业为两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到2005年学院建成省、校级精品课程分别为42个,省级改革试点课程2个,验收合格的1个,2005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1项。建立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综合教学体系、教学全程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以及系级教学评价体系。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共建立54个社团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社团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学生作品在全国、全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6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学院重视科研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倡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三年迈出三大步,年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分别为137402.5370万元,三年科技总经费近4000万元;共有3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2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奖励17项;获授权专利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分别为269485205篇;专著分别为10611部;签订各类科技开发合同为2070130多项;被SCI收录的论文分别为112051篇,EI收录的论文分别为114036篇;20042005ISTP收录我院论文27篇。新增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新建起可以进行各类产品分析的分析测试中心,研究所和研发中心已达45个。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芬兰埃伯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和研究所开展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建立了友好关系。三年邀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14人次院进行学术交流或举行讲座,并3次组团到国外大学访问学习。

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进改革发展进程,积极将新校区建设成既传承传统文化,又体现现代价值观念和取向,集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开放式校园。





特 载






解放思想 振奋精神

为尽快把我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闫秉科书记在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

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中国共产党山东轻工业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努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把山东轻工业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建校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委和纪委的工作,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创我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过去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1978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山东省轻工业学校基础上组建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建校26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历届党政领导团结带领全体共产党员、广大师生员工,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初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道路。办学层次逐步提高,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党的思想建设扎实有效。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点,建立健全了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和“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实行了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和新提拔干部任前公示制度、试用期制度,进一步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学历、知识、年龄结构。加大了干部培训力度,有效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党内“争先创优”活动,1998年以来,先后有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有9名同志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重视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截止到20045月,共有教工党员47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9.2%;学生党员838人,占学生总数的5.7%,毕业班中党员比例达到了20.2%,毕业研究生中党员比例达到了95.8%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干部任免、职称评聘、物资采购、项目招标、基本建设、招生考试等工作中,进行全过程监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2003年顺利通过了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组织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评估。

统战、工会、妇委会、共青团、老干部工作不断加强。重视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了以校务公开和两级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20039月召开的四届一次教代会上,明确了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广泛开展系列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各级团组织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同志,注意发挥老同志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2001年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形成了报纸、电视、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立体交叉的宣传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十大师德标兵”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20046月,造纸教研室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评为“山东省师德建设十佳单位”。

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内容、新形式、新途径。重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和校园十佳学生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积极挖掘社会资源,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德育基金会”、“山东轻工高等教育发展委员会”,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校企结合打下了良好基础。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连续17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1998年以来,有30支服务队、110名指导教师和大学生受到团省委的表彰。建立和完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免”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以省委高校工委组织的校园文明建设评估为契机,本着“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进行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美化,全校师生员工人人动手,全员参与,使校园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并形成了学校的“一训四风”,即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机关工作作风。2000年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重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交流论坛、文明宿舍创建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文化品味和层次逐步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活动单位。2003年在山东省高校宿舍文化节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工作体系,加强教育管理与监督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和治安保卫工作成绩突出,保持了校园的安全稳定。2002年学校被评为全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01年原山东省轻工业学校、山东银行学校并入我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日制在校生由l998年的3350人增加到现在的15000余人,实现了向万人大学的历史性跨越。

高度重视校园基本建设,抢抓机遇,积极拓展学校发展空间。2003年在长清启动新校区建设,一次性规划建设用地2070亩,确立了“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和“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校区基本建设方针。目前,新校区建设中的设计、施工、招投标、融资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期工程25万平方米建筑已陆续开工。

基本办学条件投入逐年加大。在学校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自2001年以来,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费一直保持在l000万元以上。迄今为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已达841l(),总值6872万元,部分仪器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学校建有校园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教学科研用微机达1865台。图书馆藏书62万册,期刊l500余种,并拥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近年来,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为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始终坚持和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大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力度,严格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建立了教学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教学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了课堂教学管理,加强了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学校于l996年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1年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评估。

1998年,顺利完成了本科专业的整合工作,拓宽了专业口径。本科专业由l998年的11个增加到现在的36,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在本科教学中,积极推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根据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要求,全面修订了各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建立了学科群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进一步调整了专业结构,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初步形成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积极组织校内外教研项目立项、精品课程建设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此带动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1998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5项。在全国、全省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和英语竞赛等活动中,获全国和山东赛区一、二等奖21项。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2004年获山东省优秀硕土论文1篇。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有了新起色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重点,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方针,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对学科布局进行了整合,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重点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98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制浆造纸工程和发酵工程两个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点,目前硕土学位点已增加到10个。1998年,制浆造纸工程学科以全省最高分通过省级筹建重点学科达标验收,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又以优秀成绩通过了省级重点学科“九五”建设验收并成为省级强化建设学科。

科技工作不断加强。1998年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1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国家、部级项目67项;鉴定成果64项,其中1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上级科技奖励64项,其中国家、省部级奖励26项。发表学术论文3277篇,其中6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著作、教材等134部;年度科研经费逐步增加。1998年学校被国家科委确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多年来,我校一直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坚持内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全校有教师666名,具有硕土以上学位的教师比“八五”末翻了一番,l998年以来,引进和培养硕士128人、博土32人,专任教师中硕博比达到了37.4%。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310名,占46.7%。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0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省部级优秀教师6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

为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以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聘任为突击口,加强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群体。在学校师资数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先后出台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岗位聘任管理办法》等政策。目前,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已聘任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带头人4名。

同时,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财务管理日趋规范,校办产业、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工作都迈出了新步伐。在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较低情况下,全校管理人员、后勤一线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保障了教学、科研、学生生活的正常进行,维护了学校稳定,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今天所有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学校历届领导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创业者。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向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届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广大党员、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山东轻工业学院已经以崭新的姿态,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道路上,我们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第一,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离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广大教职工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各级领导干部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第二,教师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由于受校园面积的限制,教工住宅建设速度缓慢,教职工住房条件差,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

第三,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条件亟待改善,教风、学风建设急需进一步加强。科研实力较弱,科研意识不强,高层次科研项目不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经费增长缓慢,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数量少。

第四,办学经费严重不足,资金匮乏成为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之间人才、资源、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后一个时期,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

学校发展的思路是: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全面完成新校区建设,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万人,建成810个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培养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果进入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力争早日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把学校建成为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围绕这一目标,后四年必须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学校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快学校发展步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坚持拓展外延与提高内涵相协调,正确处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新校区建设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学校发展的关键。必须精心组织,认真筹划,加快建设进程,2005年完成一期工程,2008年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

在建设新校区的同时,积极做好校本部、东院、南院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到2008年,全日制在校生数量争取达到2.5万人左右,研究生数量发展到600人左右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办学之道,教师为本。要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适应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重视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努力创造各类人才各尽其能而又和睦相处的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全面启动“139”计划和“教学名师”计划。“139”计划,即为尽快形成具有攻关能力的学术梯队和群体,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引进或培养1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3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省内领先、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9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学术骨干。“教学名师”计划,即为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设置10个“教学名师”岗位,评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业绩突出,在教师及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三)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迎接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逐步试行网上教学与管理;建立若干个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方案,全面贯彻因材施教,实行主辅修或第二专业、双学位、专本互认学分等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校系两级教学管理,逐步形成以系级管理为主、职能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与质量。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认真探索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大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

充分利用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渗透作用,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进行强化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名牌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发展我校的名牌学科和特色学科,同时积极发展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建成一个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通过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提高学科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建立完善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估机制,形成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到2008年力争有45个学科(实验室)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12个学科(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行列;硕士点数量争取达到20个以上,争取成为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加大科研管理力度,整合科研力量,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增强科研实力。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联合,努力争取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同时,发挥我校优势,加大科技开发和产学研合作力度。积极兴办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04年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到2008年,年科研经费争取达到2000万元左右,有30项左右的成果获得省或国家级奖励,在标志性高新技术成果方面有较大突破。

(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完成更改校名工作

由“学院”改为“大学”是我校向高水平特色大学迈进的重要标志和强大动力,将对提高学校声誉、增强办学实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围绕这一目标,全校上下要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准备,夯实基础,力争在2008年前完成更名工作。

(六)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精简机构,科学核编定岗。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职员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化,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竞争的人事管理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校内岗位补贴和按实绩奖励的校内分配办法。

加快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调整管理模式,理顺关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扩大院()的自主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充分调动各院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积极探索教育资本运营新机制,拓宽银校合作途径,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形成国家、学校和社会多元融资的新格局。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搞好成本核算和资本运营,千方百计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审计监督,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出去、请进来”,构筑学校、社会双赢的后勤保障体系,明晰后勤实体产权关系,大胆支持有条件的实体参与社会竞争,引进守信的服务行业参与校内竞争,形成保障有力的后勤服务运行机制。

(七)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落实德育首位,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和机关作风建设。

以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文明风尚,倡导文明行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切实加强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责任制,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维护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创造文明整洁、氛围高雅、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

(八)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密切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积极进行办学体制的改革创新,努力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制办学等合作办学模式,创造条件建立独立的二级学院和民营二级学院。

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集团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合作研究,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及有关人员出国学习、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增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加强国外智力、科技引进工作。积极引进国外师资、设备、图书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早日启动留学生教育。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与领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关心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千方百计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抓紧抓好新校区建设的同时,做好老校区和新校区两地的住宅建设规划并争取尽快启动,按照国家房改政策和职工住房社会化的要求,出台相关操作办法,尽快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切实解决广大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按照本次大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我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校、院(系、部)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习质量。要充分利用党日活动、政治学习、培训班、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师生员工、尤其是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切实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和部分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争取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模范。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本次党代会即将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新班子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要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善于动脑,科学思考,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坚持按客观规律和教育规律办学,进一步健全完善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行政领导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与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机制,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想方设法解决近年来困扰我校发展、影响教职工积极性的各类问题,坚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学历结构,坚持把那些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大干部考察和考核力度,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鼓励爱护干事创业的干部,支持保护改革创新的干部,教育告诫无所作为的干部,批评惩处违规违纪的干部。重视干部的培养工作,鼓励和支持干部通过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要求的,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按期搞好党总支、党支部的换届选举,配好领导班子,把党的基层组织建成能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堡垒。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深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在青年教师、学术骨干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及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使党的组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廉洁勤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推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师生员工的血肉联系,关键是发扬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要立足教育,重在防范,把党风廉政教育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教育党员干部自觉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好权力关、利益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加大对学校基本建设、大宗物资采购和招生等工作的全过程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礼品登记等制度,从机制上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机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宗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倾听群众的呼声,主动关心群众利益,着重研究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为师生员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全体党务工作者要根据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要通过不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校师生的头脑,用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来。大力开展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正确引导广大教职工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人师表,忘我工作,在一流校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要加强学校的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充分发挥网上教育的独特功能,不断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的途径和机制。要关心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惑和矛盾,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要根据“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专兼职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关心他们的生活、成长和发展,并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五)进一步加强统战、群团和老干部工作

要不断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努力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他们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民监督、科学决策中的作用,进一步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对工会、妇委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各级工会组织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团结和带领青年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他们勤奋学习、遵纪守法,为学校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继续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满腔热情地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在全校形成尊重、关心、爱护老同志的良好风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我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回顾过去,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展望建设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是机遇,更是挑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实现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夺取迎评促建工作的全面胜利

陈嘉川院长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山东轻工业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校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代表国家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对学校多年来人才培养质量和本科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最高权威的正式评价。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来迎接评估,将决定评建成果,决定我校在未来十几年战略机遇期里能否顺利发展,最终将决定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意义十分重大。下面我主要讲三点:

一、充分认识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意义

首先,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政府转变管理职能的一种趋势和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一种超常规的、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国家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其它一些国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2004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山东省2004年招生规模已经达到425万,在校生规模达到了92万人,是199818.7万的5倍。在这个大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内涵提高和外延发展如何协调?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保证?教育教学水平如何提高?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这些都是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面临的新课题。广大人民群众在满足了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以后,在选择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把子女送到高质量的大学里接受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本身就需要从整体上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等教育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直接的、具体的、过程的管理,逐渐向宏观的管理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充分利用评估这种手段对高校实施宏观的管理和指导。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建立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对全国所有本科院校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建立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发布制度,使评估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必须在积极谋求外延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内涵的发展,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把人才培养质量当作学校生命线。

第二,评估是一种手段。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加大资源配置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评估工作,可以极大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第三,评估是一种动力。按规定,评估为不合格的学校,将被限制招生或停办,一且出现这种情况,其后果不言自明,各高校都感到这种压力。这种压力是巨大的、长期的,针对这种压力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有压力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把压力变为建设的动力,变为改革的活力,变为管理的约束力,从而加速我们的发展。

第四,评估是一种机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评估结果对一个学校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学校形成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教育投入、学校招生、学生就业、吸引人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也将产生深远影响,这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充分认识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评估看作是一次检阅过去、评价现在、规划未来的难得机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任务,抓好落实,是评估达到理想结果的关键。

二、我校的办学定位和迎评促建工作目标

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是这次评估的重要依据。虽然这次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用的是同一个方案,但对于不同定位的学校,考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次评估工作的主导思想是考察学校的“三个符合度”。三个符合度是指: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实情的符合程度;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提出三个符合度的目的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行评估。因而学校的准确定位有利于专家考察评估的定位。

建设“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我校确定的长远的目标定位,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虽然近年来,我校的科研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离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今后若干年内,我校的办学类型仍然是教学型,即以教学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因此,我们要加强研究在这个定位下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发挥我校的优势,评出好的结果。

科学地确定评建工作目标,是关系评建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已评学校的经验值得借鉴,从200342所参评学校的情况看,20所学校评优,占48%19所学校良好,占45%3所学校评为合格,仅占7%。山东省只有山东工商学院一所学校参评,获良好成绩。从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学校肩负为山东经济大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来说,评建工作目标定为“合格”偏低,况且我校于1995年就已经顺利地通过了教育部的合格评价,至今又过了十年时间,教学工作应该再上一个新台阶。所以,经学校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我校这次评建工作目标定为“保良争优”,即:“确保良好评估结果,争创优秀教学工作”。

当然,这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与十年前的合格评价方案相比,标准提高了很多,涉及的面也宽了许多,因而实现“保良争优”的目标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有吃大苦,耐大劳,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改革创新,做过细过硬工作的思想准备。

三、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夺取迎评促建工作的全面胜利

第一,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夺取迎评促建工作的胜利。

我们清醒的知道,目前我们教学工作的状况距离优良教学工作水平还有很多的差距,赶上这些差距需要全体师生员工付出艰辛的劳动,稍有松懈,我们将无法完成“保良争优”的既定目标。为此我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少人也为此忧虑。实际上,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建设和发展我们的学校,一直为迎评做着准备工作。

我校是一所有着27年本科办学历史的学校,本世纪初跨入万人大学的行列。与十年前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时情况相比,我校在校生规模扩大了4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长了8倍,图书资料增加了3倍,学校占地面积增加了11.8倍。近几年,我们将投资5亿元用于长清新校区的建设,在建工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今年秋季可以基本满足1万名学生入伍学习的需要。我校的实力在不断壮大。

在教学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和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大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力度,严格教学管理,建立了教学管理约束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两次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分制。1998年以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教学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培养建设,我们有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能吃苦耐劳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他们经历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锻炼,有着迎评促建经验。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这次迎评促建工作的基础和宝贵财富。因而我们应该坚定夺取迎评促建工作胜利的信心。

第二,树立“五种精神”,是搞好迎评促建工作的保障。

一是服从大局、高度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

评估既然与学校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那么从老师到学生,从领导到群众,都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有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觉为迎评促建做贡献。迎评促建是当前学校的大局,每个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决不能敷衍塞责;不能把边查边建、边评边改与搞形式主义混为一谈;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学校的长远建设和持续发展,大家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献计献策,不怨天尤人,不坐等靠要。在迎评过程中,我们要将奉献,要顾全大局,不允许有任何不利于评估的言行。

二是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合作的精神

迎评促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统一有效的指挥,更需要全校一盘棋,上下一股劲,同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上来,统一到学校的具体要求和部署上来,积极主动地做好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形成一切为了评估,一切围绕评估,一切服务评估,一切服从评估的合力。此外,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迎评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开展“爱校兴校”的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工会、共青团在这次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作用;离退休老同志、老教师历来心系学校发展,对学校事业关心备至,迎评促建工作中要多出主意,发挥作用,要共同努力,在全校形成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

2、加强宣传和思想发动。宣传工作要制定计划,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简报、广播等媒体和阵地,大力度、全方位、持续性地宣传报道迎评促建工作,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党团活动、学生班会等开展学习宣传,要制作宣传画册、宣传电视片、迎评工作手册,努力营造浓郁、热烈的迎评氛围,掀起迎评宣传新高潮。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参与评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师生对学校工作的关切度、理解度、认同度,做到积极参与,积极理解,积极认同。

3、加强对迎评工作的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敢打硬仗,勇挑重担,既要独挡一面完成分工任务,又要善于协作、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院上下都要落实责任制,对于学校来说,闫书记和我是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单位实行“一把手”制,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直接抓好本部门、单位的迎评工作,靠前指挥,亲临一线。

4、软件、硬件并举,全面推进各项建设。迎评促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我们要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学校教学软硬件建设现状,发现优势,确定特色,找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迅速拿出解决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硬件”和“软件”建设并举。“硬件”是在短期内可以改善的,而“软件”的建设是长期的,不能一蹴而就,就比较而言,“软件”建设更难。因此,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对教学基础设施如教室、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体育设施、教学经费投入等“硬件”建设,要认真作好规划,在争取外部支持的同时,内部深挖潜力,加大投入,力争全面达标。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做好教学、管理、“三风”等软件建设,以评估为契机,推动教学、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向具有迎评经验的兄弟高校展开对口学习,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的咨询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做好迎评促建工作。

三是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

迎评促建是一项崭新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勇于创新。四平八稳、安于现状不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行,左顾右盼、效率低下更不行,必须在思想认识、宣传动员、人员安排、评建措施、工作落实、监督检查方面有新思路、新办法,只争朝夕、雷厉风行、顽强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评估的一个重要要求是改革与创新,绝不能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能拘泥于过去创造的经验和模式,要在新的发展实践中获得新的发现,受到新的启发,找到新的办法,进而实现新的突破。就评估工作而言,宏观上要开拓思路,把问题想足想透,工作视野要覆盖到面,不留余地,不留死角;微观上要深挖深掘,把工作抓紧抓实,精确测算,细致入微。力求使迎评工作在宏观把握和微观深入上呈现新局面。

四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求真务实、争创优良的精神。

迎评促建是一场大仗,是一次对我校师生精神、品德、智能的考验。我们要抓住评估这一契机,保持一种旺盛的斗志,一种顽强的精神,一种实干的劲头,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埋头苦干、诚实守信、力戒虚浮,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中,出色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

五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前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新校区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资金压力很大。迎评创优也需要大量的投入,特别是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上,学校的实际和评估指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从根本上解决实验仪器设备缺口、图书资料不足、新专业建设等问题,统统离不开一个“钱”字。我们要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发挥最大效益,切实改善师生急需的办学条件,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今明两年,我们将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新专业和图书建设方面再投入5000万元以上,基本满足评估的最低硬件要求。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让我们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迎难而上,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夺取迎评促建工作的全面胜利,共创山东轻工业学院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















闫秉科书记在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05824日)



同志们:

中央决定从今年1月开始,利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省委的要求和省委高校工委的部署,从今天起到12月份,我校将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为搞好高等学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省委、高校工委高度重视,85日,省委召开了全省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王军民副省长发表讲话进行了全面动员。学校党委对先进性教育活动也非常重视,在制定05年党委工作计划要点时就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列入重要日程。以谭晓防书记为组长的省委高校工委指导组的同志不仅亲临大会指导,而且还将对我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一会儿谭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校党员大会,标志着我校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式展开。下面我代表学校党委和学校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全校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的部署上来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已经作了深刻的阐述,讲得非常清楚,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省委提出的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奋斗目标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我校全面加快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进而实现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目标的一项保证工程。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对此,全校党员同志必须要有深刻的明确的认识。

(一)站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已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把全党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把广大党员锻炼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维护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使我们的各级党的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同志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这也是我校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所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三)站在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紧迫性。

近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学校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有了较快发展,实现了办学规模的新突破,办学水平的新突破和基本建设的新突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为我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上成绩充分说明,我校为国家以及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校的发展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暨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时期。同时,还要看到,我们学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困难。学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难度在加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在加大,许多方面的发展面临着风险。无论是基本建设,还是学科调整、人才培养和引进,都存在一些绕不开、躲不过的矛盾和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创造条件、把握时机,更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全体党员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深入扎实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激发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

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山东时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紧密联系我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实际,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头脑,教育广大党员学习执行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师德校风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促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借鉴第一批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单位的经验,学校党委研究认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突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有的放矢,边学边查,边查边改,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防止走过场,切实做到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三)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

(四)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要保障党员的权利,真正关心、爱护、尊重党员,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调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五)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又要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接受群众监督,带头解决理想信念、求真务实、干事创业、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六)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要根据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文化层次党员的特点,在学习内容、时间安排、方法步骤、重点解决的问题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教育活动的督查具有可操作性,教育活动的效果具有可检验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具有可借鉴性。

三、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标要求

能不能搞好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是要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目前,我校共有20个党总支、分党委、直属支部,90个党支部,1968名共产党员,其中正式党员1251名,预备党员717名。总的来看,近年来,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较好地保持了党员先进性。但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照新时期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少数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与“三个代表”不符合、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问题。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联系我校实际,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认识模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学习不够自觉,理解不够深刻,贯彻不够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二是部分教师党员教书育人思想树立不牢,师德标准不高,缺乏奉献精神;部分机关干部党员,宗旨意识淡化,服务观念不强,作风不深入、不扎实,解决师生切身利益问题的能力不足。三是少数党员干部执政意识、忧患意识淡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劲头不足,缺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四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方法、手段创新不够,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六是党委领导班子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不够强,管理不够严格。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每一个党员都要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和岗位特点,结合自身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找准、抓住并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科研岗位上的党员要着重解决在师德教风、教书育人、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管理岗位上的党员要着重解决在全局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勤和企业岗位上的党员,要着重解决在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主人翁意识、奉献意识、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离退休党员要着重解决在保持党员本色、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党员要着重解决在入党动机、党性锻炼、成长成才、服务和奉献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党员要着重解决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群众观念、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自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省委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党员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有新的提升,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二是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三是党员的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改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方面取得新进展。四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方面有新的作为,对加快学校的全面发展有明显的促进。

四、对搞好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几点希望和要求

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对象、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我校制订的实施方案已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整个教育活动从7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大体分为工作准备、学习动员、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进行过程中要边学习,边教育,边对照,边整改,边提高。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事关我校工作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性、政策性、程序性都很强,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精力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整个教育活动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省委高校工委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实施。我作为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对我们学校先进性教育活动负总责。学校领导班子各位成员,对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负有重要责任。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必须首先做到。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责任人,各党支部书记为本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确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所有党员中层干部、党员骨干教师都要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要切实负起组织和协调有关工作的责任,及时主动地向指导组的同志汇报情况、请示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过细工作,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二)自觉端正态度,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严格,程序严密,环环相扣。学习培训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分析评议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整改提高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落脚点。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考验。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提高自觉性,增强主动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去,认真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在学习培训阶段,要把学习放到突出位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分析评议阶段,要真心诚意征求群众意见,自觉对照先进性标准,从思想深处进行剖析反思,找准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在整改提高阶段,要积极引导党员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整改方案,边整边改,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三)紧扣发展大局,处理好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素质,最终要体现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上来。要防止出现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学生管理、后勤等各项工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倾向。因此,一定要统筹兼顾,妥善安排,用先进性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来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做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当前,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搬迁工作、迎接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教职工中职称评定也要展开,新校区建设及搬迁工作任务艰巨,从今天起到老生开学还有7天时间,到新生入校还有15天时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难度极大,党委号召全校共产党员群策群力,顾全大局,吃苦在前,身先士卒,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顺利完成搬迁工作,确保老生顺利入住,确保新生顺利开学,确保长清校区正常运转。我们要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把教育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把教育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干部和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倍加奋发努力,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恪尽职守,有所作为。

同志们,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拉开了帷幕。开展这项活动意义重大,这对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教育活动,更是一次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党委希望全校的党员、党员领导干部都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纯洁的党性积极投身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指导组的指导下,圆满地完成各阶段任务,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使广大党员在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解决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有新进展,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方面有新收获”的目的。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素质,激发活力,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步伐,为推动我校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鲁战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规划与工作要点






山东轻工业学院

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



为贯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纲要》的有关要求,加快我校发展的步伐,为山东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特制订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努力探索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新模式。

基本原则是: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将我校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二)办学规模目标。“十五”末,各类在校生达到18000人,2015年前达到30000人。

(三)办学层次目标。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十五”末,本科专业达到40个,硕士点达到15个,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积极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工作。到2015年,本科专业达到65个,硕士点达到35个,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四)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按照教育部教学评估标准,“十五”末实现硬件达标,软件达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按照“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要求,使学生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懂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熟练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五)学科建设和科技发展目标。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十五”末3---4个学科(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其中2---3个学科(实验室)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015年前8---10个学科(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其中5---6个学科(实验室)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1---2个学科(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行列。面向经济建设,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把我校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轻工业科技、人才、信息中心和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六)队伍建设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2005年在编教学科研人员达到900人,硕博比达到40%2015年在编教学科研人员达到1500人,硕博比达到60%以上,教学科研人员占全校教职工的60%以上。培养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七)校园建设目标。在充分利用现有校区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好新校区。2003年完成新校区征地2000余亩及总体规划任务,到2005年完成基建25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入驻学生10000人,到2010年完成新校区建设。

(八)更改校名。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十五”末更改校名。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培养高素质人才。强化德育中心地位,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新机制,使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改经验,强化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四号文件的要求,加强计算机和外语等基础课程教学,逐步开展双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授课率。要求编写、引进和使用先进、优秀教材,鼓励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并注意教材的更新。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前期研究与试点的基础上,扩大推广与应用。

不断推进机制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实行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积极开展教学工作评价,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运行机制。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形成以系级单位为基础、职能部门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建立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教学质量第一负责人的制度。

(二)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实施名牌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培养发展我校的名牌学科和特色学科,同时积极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建成一个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结构比较合理、并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通过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提高学科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建立完善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学科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估机制,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为实现学科建设目标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重点,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大激励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加快校办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重视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继续多渠道争取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好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863”计划项目,认真抓好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对接工作,积极参与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的竞争,抓住轻工行业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参与企业国外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项目,合作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以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龙头,以与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依托,重点解决制浆造纸、皮革、发酵、食品、陶瓷玻璃等轻工支柱产业的技术攻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轻工产业,全面推动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力。“十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课题200项,科研经费3000万元,“十五”末年科研经费突破1000万元;取得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成果100项,其中有60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20项成果获得省或国家级奖励,在标志性高新技术成果方面有较大突破。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围绕我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坚持培养和引进两手抓,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设立师资培养基金,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适应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搞好人才载体建设,配备好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人才引进要落实责任制,指标落实到部门、单位,责任到人,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和数量。

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以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为基础,设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岗位,“十五”期间启动“136”计划,即:引进或培养1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3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省内领先、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6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学术骨干。同时,尽快启动“讲席教授”计划和“100”计划(培养和引进100名博士)。

(五)加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建设,建设若干公共实验教学平台。通过改善实验条件、更新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将各实验室建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积极探索产学研基地建设规律,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十五”期间建成与青啤集团、晨鸣纸业集团、华光陶瓷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为代表的10个标志性产学研教育基地,80个教学实习基地。到2015年建成30个标志性产学研教育基地,130个教学实习基地。

十五”期间全面启动并积极推进网络进教室、进宿舍工作,新建或改建部分设有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它先进教学手段的教室,积极推进教学条件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引进和开发校园网教学和管理系统,构建网上教学与教学管理平台。

完善计算机校园网建设,实现学校管理手段现代化和全院信息、资料等教育资源的共享。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一流大学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大图书资料经费投入,建设一个现代化、网络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图书馆。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学、进行合作研究,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及有关人员出国学习、进修,加强国外智力、科技引进工作。积极引进国外师资、设备、图书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早日启动留学生教育。

(七)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提高办学效益

积极进行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改革,学习民营二级学院的先进办学经验,规范并加快民营二级学院的发展,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制办学等合作办学模式,扩大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八)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和文明校园建设,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现有校区进行统筹调整,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新校区建设采取分步实施,边建设边利用的方针,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一期建设共需投资4.6亿元,通过银校合作、校企共建等多种融资途径解决建设资金。同时通过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制办学、老校区置换等多种形式融资,确保新校区2010年基本完成。

大力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以“两课”为主渠道,在学生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大学精神”的讨论、加强优良学风班建设等活动,大力倡导优良校风、学风,建设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按照省文明校园的要求,建设一批文化景点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

(九)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精简机构,科学核编定岗,优化人员的整体结构。全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制和管理人员的职员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化,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竞争的人事管理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与实际贡献直接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校内岗位补贴和按实绩奖励的校内分配办法。

建立新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正确处理好学校与社会后勤服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积极深化教学、科研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适应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保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党外民主人士的作用,完善民主科学化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政工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德育手段现代化建设,积极做好网络宣传教育的规划和管理,利用和发挥好校园网络在德育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3年工作要点



今年我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开创我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

1.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我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上半年作为集中学习阶段,各单位要制定学习计划,作出详细安排,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要认真抓好教职工的学习,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要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切实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把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和各项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二、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加快学校发展

3.完成新校区建设的征地、规划任务,并开工建设。新校区的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4.按照教育部学院改大学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更改校名事宜。

5.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校本部与南院的教学布局;做好2003级新生安排工作,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

6.在新校区建设启动的同时,组织实施教职工安居工程,进一步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7.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引智工作,提高引智层次;争取与12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并在科研项目合作、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深层次合作上有实质性进展。

三、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四号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根据设学标准,在落实学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电子阅览等办学条件的建设力度;继续完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大二级督导力度,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并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做好世行贷款项目的结题工作;加强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施教学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实施实验室建设目标管理和责任制,继续加大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教学条件基本建设,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新上35个本科专业,使本科专业总数达到35个以上。

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9.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数量和改善教师的结构,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确保引进师资的质量;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加大培育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力度;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建设,加强外语、计算机培训以及观摩教学;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并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积极创造条件,稳定人才;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管好人才。

五、加强“三重点”建设,提高科技水平

10.切实做好第九批硕士点申报工作,确保“保五争六”目标的实现,努力扩大研究生规模;积极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工作。

11.继续抓好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期评估;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校、系两级科研管理新体制,制定科研工作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得力措施,制定配套政策,加大重点科技成果的培植力度,力争在国家、省部级高档次科技奖励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力度。

六、深化改革,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12.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定编定岗基础上,出台各类人员竞聘办法及配套的实施细则,有步骤地推行全员聘任制;继续落实教师外本科及以下非教学人员的人事代理制度;在分配上拉开差距,强化业绩考核,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向确有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倾斜。贯彻落实全国第四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精神,在继续巩固后勤改革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加大对学生公寓、食堂的管理和监督。探讨实施后勤内部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强化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13.改革学校管理模式,逐步加大院系自主权,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程序,规范物资采购、中小型工程招投标制度,加强收费管理,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效能,提高资产、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建设,实现综合统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年内实现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等主要业务部门的信息上网,做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全校管理的现代化。

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4.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好在大学生和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建立健全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1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十六大精神,提高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要严于管理、勤于管理、善于管理;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团结统一,要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大力支持忠于党,忠于人民,敢抓敢管,干事创业的干部。积极推行干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大力选拔起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

16.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抓好“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财务、基建、招投标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17.继续做好统一战线、工、青、妇和离退休老干部工作。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的意见》,继续做好统战工作;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上半年筹备召开第四届教代会,迎接省高校教代会评估;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八、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18.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党团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继续深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迎接省高校工委德育工作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上半年做好迎评自查工作,下半年迎接省高校工委德育工作评估。继续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大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

九、强化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19.继续抓好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保密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加大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技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

OO三年一月十三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工作要点



根据《山东轻工业学院“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和我校四届一次教代会的精神,制订本年度行政工作要点如下。

一、基本建设

1.加快新校区建设。8月底前完成10万平方米的前期建设任务,保证2004级新生按期入住,年底力争竣工15万平方米的后续工程;同时,协调推进路网、管网、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为早日把新校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和谐舒适、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开放式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2.广开渠道,积极开展多元融资。争取上级部门对新校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和各种规费减免;大力开展后勤社会化,搞好引资工作;做好老校区置换的论证工作;搞好银校合作,保证银行贷款及早落实到位,确保新校区建设。

3.继续规范物资采购、中小型工程等招投标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和收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效能,提高资产、资金的使用效益。

4.严格施工管理,加大工程监理力度,增强透明度,做好跟踪审计工作。

5.完成新老校区住宅建设规划,待上级部门批准后启动,从根本上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6.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为学校更改校名夯实基础。

二、教学和人才培养

7.实施实验室建设目标管理和责任制,加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若干公共实验平台,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按照国家设学标准,继续加强图书馆资料建设,提高馆藏总量及生均图书占有量。

8.以省《实施学分制的意见》为改革依据,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改革,加大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双学位制、专科学分制改革力度,引入在国内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国内与国外联合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9.继续实施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考核机制;调查研究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水平评估标准,找出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迎评建设规划。

10.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提高招生一志愿上线率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11.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强人文教育,增强校园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

12.切实做好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学校今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全力以赴做好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增补工作,确保再建成1-2个省级重点学科(或实验室)。积极做好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制浆造纸工程学科中期评估的准备工作,保证顺利通过评估。

13.积极做好2005年第十批新上硕士点的申报准备工作,制定2007年新上硕士点规划。努力做好工程硕士授予权的争取工作。

14.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全年科研总经费力争达到1000万元。

15.认真组织好国家级课题和奖励的争取工作,努力提高我校科技工作的档次和显示度。

四、校办产业

16.积极探索校办产业新的运行机制,努力孵化符合我校特色的科技产业,培植校办产业经济增长点,以清酒的生产为突破口,尽早实行市场化运作。

五、教师队伍建设

17.认真落实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继续做好博士、硕士层次教师的引进,争取引进教师100名左右,其中博士15名左右。

18.启动“139”计划,分阶段在一定时期内引进或培养1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3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省内领先、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90名在同学科领域(或方向)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和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

19.启动“教学名师”计划,在全校范围内设置15个教学名师岗位,实施“教学名师”岗位聘任工作。

20.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多方引才借智,实施“讲席教授”计划,聘请校外有关知名学者、专家担任我校相关学科的“讲席教授”,指导教学、科研工作。

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1.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对各类岗位新补充的本科及以下人员全面实行聘用制,并总结经验,在适当时机扩大聘用制的范围。

22.结合重点学科和硕士点的建设,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实行岗位聘任制,按照岗位职责,严格考核,以岗定薪,优劳优酬。

23.改革学校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提高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逐步加大院系自主权,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强化考核。

七、后勤保障

24.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改革完善现行后勤运行机制,允许有经营条件的部门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革尝试。完善后勤规章制度,强化后勤内部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后勤保障作用。

八、德育工作

25.以迎接省委高校工委德育工作检查评估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以行政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以及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推动我校德育上水平。认真做好德育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高校德育工作检查评估。

九、对外交流与合作

26.积极推进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办学工作,本年度取得实质性进展。

27.积极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拓宽与发达国家高层次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渠道,在科研项目合作、师生交流、建立友好校际关系等方面有较大进展。

十、安全稳定

28.建立完善安全工作机制、治安防范工作机制、治安管理工作机制、突发性安全预案等安全保卫系统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大防火、防盗、防中毒等工作力度,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OO四年二月二十日

























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

2004年工作要点



今年我校党委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努力开创我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和改进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

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要从政治上、政策上、机制上把握好学校的发展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依法行政。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议事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把学校工作做好。

二、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要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切实使广大师生员工和党员干部在对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确立其在学校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坚持好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等方法,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同时要认真抓好教职工的学习,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利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认真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不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进一步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切实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通过“抓活动、抓实践、抓社团、抓骨干、抓网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青年学生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由党委统一领导、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认真做好自查工作,下半年迎接省委高校工委德育工作评估。上半年筹备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力加强师德教育,组织评选第二届十佳师德标兵活动。继续加强学风建设,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大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上半年筹备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深入探讨我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重点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努力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同时加强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不断提高党员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认真做好处级领导班子的换届调整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起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向深入;坚持预防为主、重在教育的方针,切实加强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增强校务工作的透明度,加大对财务、基建、招投标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五、进一步做好统一战线、工、青、妇和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年初召开第四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下半年召开第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五次团代会和学代会,迎接省高校教代会评估。认真落实“两项待遇”,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和学校其他工作中的作用,继续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六、强化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要做到天天、时时讲安全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要继续抓好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保密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大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技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委员会

OO四年一月一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工作要点



根据《山东轻工业学院“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和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的精神,制定本年度行政工作要点如下。

一、基本建设

1.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已开工项目按期完成;积极做好图书馆、轻化环境楼、食品化工楼的开工建设工作,力争早日竣工;全面启动桥、路、管网、景观和绿化建设,满足万名学生入驻的学习和生活等基本条件。

2.广开渠道,积极开展多元融资,确保新校区建设的资金需要。

3.严格施工管理,加大工程监理力度,做好跟踪审计工作,积极探索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和手段,力求新校区建设性价比的最优化。

二、教学和人才培养

4.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即强化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逐步形成以院(系)级管理为主、职能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教学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5.以公共基础课、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提高质量监控的效力。

6.成立迎评组织机构,查找存在的差距,明确建设任务和目标,切实做好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7.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提高招生一志愿上线率和毕业生就业率。

8.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人文教育,增强校园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

9.切实抓好制浆造纸工程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的建设,做好迎接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中期评估准备。加大校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力度,尽快提高其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力争有2—3个学科、实验室进入省级重点行列。大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在省部共建实验室方面力争有所突破。

10.认真组织好国家、省部级课题和奖励的争取工作,努力提高我校科技工作的档次和显示度。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全年科研总经费力争达到2000万元。

11.全力以赴做好申请新增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工作和第十批硕士点的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工作,为学校今后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奠定坚实基础。

四、师资队伍建设

12.认真落实学校师资引进政策,重点做好博士、硕士层次教师的引进,努力提高硕博比;在保证师资质量的前提下,当年争取引进教师130名以上,确保2006年评估师生比达标。

13.继续推行“双聘院士”、“139”、“教学名师”、“讲席教授”等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为重点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4.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并根据我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对各类岗位新补充的本科毕业生实行编制内聘用制,并总结经验,扩大聘用制的形式和范围,在某些紧缺师资的教学岗位实行编制外聘用。

15.继续完善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及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聘任制度,公开招聘,聘约管理,严格考核,以岗定薪,解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16.改革学校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提高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逐步加大院系自主权,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强化考核。

17.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中小型工程等的招投标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和收费管理,深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效能,提高资产、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后勤保障和校办产业

18.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改革完善后勤现行运行机制,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各实体的经营自主权,拓宽服务领域,有经营条件的实体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后勤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后勤保障作用。

19.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校办产业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学科优势,努力孵化实验室产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努力培植科技产业和校办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将校办产业发展为教学实践基地、科研中试基地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基地。

七、德育工作

20.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落实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拓宽德育工作渠道,积极营造全校德育工作氛围,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为主实施、部门各司其职、上下齐抓共管、全校广泛参与的德育工作格局,切实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认真组织迎接上半年高校工委组织的德育评估,力争以优异成绩通过评估。

八、安全保卫

21.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保卫系统的工作运行机制,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大防火、防盗、防中毒等工作力度,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党务与社团管理专项工作






组织工作


2003-2005



全院组织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有关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

根据工作需要,2004年,撤消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和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总支,化学工程系党总支更名为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党总支更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

2005年,外国语系党总支更名为外国语学院党总支,数理科学系党总支更名为数理学院党总支,社会科学系党总支更名为政法学院党总支,成立校医院直属党支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直属党支部。

(二)2004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山东轻工业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校党委、纪委领导班子。第一次党代会于20047月召开。会议通过了党委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第一届委员会,闫秉科同志任党委书记,陈嘉川、刘韶华、舒永庆同志任党委副书记,钟读仁、秦梦华、傅东良、张宁同志任党委委员。同时选举产生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张宁同志任纪委书记,窦同钦同志任纪委副书记,任民、范福生、刘树明、吕基强、葛铃銮任纪委委员。

(三)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7月份开始,824日进入学习动员阶段,开展了将近120天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使党员接受了一次严格的党性教育,达到了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四)2004年下半年,组织完成了全校20个各党总支、分党委、直属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加强了各党总支、分党委、直属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为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五)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召开了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细则》、《山东轻工业学院组织员工作暂行条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2006年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规划》。2003年配备了1名专职组织员,2004年配备了30名兼职组织员,2005年充实配备了64名兼职组织员,并进行了专题培训,加强了党员发展工作的力量。2003年、2004年、2005年共发展党员3579721144人。

(六)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党日活动、专题辅导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的中央各次会议精神。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积极参与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七)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党员信息管理数据库,并在党内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环节加以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认真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中组发[2001]2号)和的规定,2003年提拔处级干部19名,科级干部41名;2004年提拔处级干部40名,交流44人,提拔科级干部73名,2005年提拔处级干部7名,科级干部3名。

(二)加强对干部队伍的考核监督。按照《山东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暂行办法》(鲁组通字[2000]22号)的规定,组织了对新提拔的干部考察。2003年考察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8人,2004年考察处级干部19人、科级干部41人,2005年考察处级干部40人、科级干部73人。

(三)2004-2005年组织了我校符合报考条件处级干部参加了全省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报名、考试工作,049人参加,有3名同志通过笔试,1名同志进入考察范围,058人参加。

(四)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2004年组织了学校后备干部的推荐、考察工作,共推选出学校后备干部9名。

(五)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2003-2005年选派了15名处级干部参加省委高校工委的处级干部培训班,选派秦梦华同志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选派陈嘉川同志参加国家行政学院市厅级干部培训班学习,上下半年分两批共选派6名干部二是聘请知名专家做报告。选派2名处级干部到山东大学对口部门挂职锻炼,还组织了党总支书记培训班、组织员培训班。先后聘请国内知名国际形势专家乔松楼、李绍先来我校为各级干部做国际形势讲座。

三、其他工作

(一)顺利完成了省管干部的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工作。2004年暑假,按照省委组织部干部信息中心的要求,收集整理了10位省管干部的有关档案材料。

(二)20042005年分别完成了第四届教代会和第五届教代会的代表选举及会议组工作。



姜洪雷



























宣传、统战工作



近年来,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任务和统战工作任务。

一、积极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工作

为了认真抓好全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上、下半年分别下发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并要求各总支根据党委总体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学习计划。同时,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的工作,组织师生系统学习了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振奋精神,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转变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机关工作作风。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工作的部署上来,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真正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对于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宣传部还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作形势报告会,加深对有关文件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二、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院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虚功实做,虚事实做,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目标,为我校描绘了一幅既宏伟又可行的发展蓝图,我们要把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第一次党代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学校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1.在我校新校区建设、搬迁和学生入住等工作中,全校师生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诸多困难,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是,广大师生表现出了一种“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不甘人后”的精神,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配合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宣传部组织开展了轻院精神大讨论,通过讨论鼓舞干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2.在我校新校区启用、老校区置换、更改校名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相互碰撞。为此,宣传部和各级党组织,深入到广大师生中间,进行教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共发放文件600余份,通过文卷调查情况,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引导他们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关心、支持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确保我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为了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和推广新经验,积极筹备召开第六届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同时,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邀请专家做报告等形式,引导大家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增强政治敏感性。

三、校园文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巩固我校在校园文明建设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坚持以提高全校师生的文明素质为核心,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加强校园文明建设。

1.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广大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结合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了形式多样、师生喜闻乐见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结合双代会的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报庆20周年等活动,举办书画展、图片展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2.继续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3.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设施建设。通过调研学习,设计制作了新校区校园广播系统和宣传栏、阅报栏、海报栏等舆论宣传设施,拓展文化建设阵地,努力为师生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开展新校区征集命名活动

为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的热爱,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挖掘我校的人文内涵与时代品质,构建健康向上和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宣传部于20056月份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我爱新校园”长清新校区建筑物、景观和道路命名征集活动。

经过宣传动员、命名方案的制作与申报、专家鉴别、评议和初选等阶段,共收到命名方案30余份,大部分命名方案体现出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新意、注重动感与娴静的有机结合、注重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等特点,为党委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学形象识别系统

大学形象识别系统是大学的本质、功能和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包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等方面。大学的校训、校歌、校旗、校徽、雕塑等是大学文化的体现,是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内在精神的外现。

我们以搬迁新校区为契机,在设计制作大学形象识别系统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现有学校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提升、丰富、拓展,凸显了我校鲜明、统一、规范的良好形象。

六、强化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1.加强新闻中心建设,努力构建校报、网络、广播、宣传栏等新闻宣传网络。新闻中心后,使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进一步明确新闻中心的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宣传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了信息共享,初步形成了校报、网络、广播、宣传栏等众多校园媒体参与的立体新闻宣传体系。

2.发挥校报的主流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内舆论环境。校报是对内宣传的主渠道。编辑部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充分调动教工通讯员和学生记者的力量,使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同时成功举办了报庆20周年纪念座谈会。

努力提高校报办报质量和水平,重点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并积极探讨新时期校报工作的新思路,加强校报自身建设。在坚持力求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情况的同时,从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入手,开辟三版作为专版,重点以专访和通讯为突破口,把学校发展中热点问题、重大事件以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全面地反映出来,先后重点报道了艺术设计学院张伟、校友李学纯、优秀共产党员王玲等个人以及新校区指挥部等先进集体的感人事迹,起到了典型引导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读者的认可和好评。

3.加强新闻网页建设和专题网站建设。轻院新闻网已经运行了两年,新闻报送系统给各院(系)、部门提供了便利,使新闻发布渠道更加规范、流畅。但是,仍然存在栏目设计不合理、功能单一等问题,为此,我们对新闻网进行改版,使栏目更丰富,功能更全面,使用更方便。同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设计制作各种专题网站。如先进性教育网站、评建工作网站、双代会网站等。

4.加强广播、宣传栏、阅报栏等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阅报栏等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校内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一年来,根据形势发展,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共设计制作宣传栏百余块。广播站在制作音乐、时尚、英语、体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专题节目基础上,每周开播校内新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订阅教育类、体育类、生活类等各种报纸50余份,为学生看报提供了方便。

七、加强新闻策划,推动对外新闻宣传工作

近年来,我们抓住学校发展中的几件大事,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策划,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我校首家入住长清大学科技园。我们利用这一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先后策划了一系列新闻报道。如组织了入住长清新校区新闻发布会,十余家省市级媒体共计20余名记者出席新闻发布会,为我校首家入住造势,先后有近30篇次报道了关于我校入住的相关新闻。二是围绕录取残疾学生蔡振国事件进行了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我校在实现教育公平、关爱残疾学生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围绕这一事件,先后有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重点报道,所产生的新闻效应和社会效应非常明显。通过以上两件大事的集中宣传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更多的人关注山东轻工业学院的发展和进步。另外,我们还及时抓住学校办学特色和工作中的“亮点”进行宣传报道,而且通过新闻策划,把新闻资源进行整合、放大,力求获得最大化的宣传效应。一年来还相继成功策划了一系列对外宣传报道,社会影响显著。

在练好内功的同时,通过报庆20周年等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媒体的联系,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积极向媒体提供信息,争取我校的信息多上电视、多见报。据粗略统计,一年来我校省级以上媒体新闻报道近百篇(次),对提高我校社会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八、统战工作

近年来,统战部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组织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16号文件精神,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是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组织召开统战成员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征求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三是配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读书交友团结进步”活动。通过学习讨论、交友谈心、总结交流等三个阶段,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学习,增进团结,立足本职工作,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发展,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四是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各具特色的自我教育活动,协助民主党派与兄弟高校和地方民主党派组织开展交流联谊活动,交流思想,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五是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的联系。按照省委统战部的要求,对省级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进行了重新申报,同时规范了校内知识分子联络员队伍,并定期组织座谈会、茶话会等,通过他们了解全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六是加强统战理论研究和统战工作宣传。鼓励统战干部加强业务学习,积极撰写统战理论文章。同时,注重加强统战工作宣传,将统战工作信息及时上报《联合日报》等媒体,较好地宣传了我校的统战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七是积极探索统战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机制。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给高校统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在思路创新、工作创新、理论创新等方面做出新尝试,推动我校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



熊开峰














纪检监察工作



20032005年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省纪委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和中纪委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为重点,着重从抓教育、抓监督、抓落实、抓提高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开创我校纪监审工作的新局面。

  1.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抓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学校纪委与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密切配合,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全校党建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地开展工作。三年来,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和反腐倡廉教育,纪委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为民、务实、清廉”、“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新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西柏坡时的讲话等材料。(2)开展了典型示范警示教育,组织观看了《为民书记—郑培民》、《任长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进事迹报告》、《扭曲的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剖析》、王怀忠的两面人生》等录相片。(3)聘请了专家学者做学习辅导报告。(4)购置学习材料达10多种,下发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手中,供学习使用,并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抓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这是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动员反腐败整体合力的重要措施,而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是搞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重要环节。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2003年,学校纪委制定下发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调整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对中层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分值细化,各党总支、分党委、直属支部,根据学校《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要求,制定了本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2005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委自身建设的意见》、《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纪委会议议事规则》、《关于加强中层以上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全校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招标工作监督检查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并编印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文件》汇编,下发各总支、分党委、直属支部及党员干部手中,供学习使用。

针对我校新校区建设的实际,制定了《长清新校区指挥部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指挥部工作人员“十不准”规定》并签订了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三)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一系列规定。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1)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2)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大宗物资、仪器设备采购招标投标;(3)严格执行公务活动接待标准,反对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4)严格禁止和清理,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5)坚持抓好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检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二、纪委换届选举

2004年,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根据学校党代会筹备领导小组的安排和要求,纪委派员参加党代会筹备工作,撰写了纪委工作报告,并提请党代会审议通过。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新的纪委领导班子的产生,为做好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三、监督检查和纠正不正之风工作

监督检查工作本着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原则。

(一)2003年参与基建工程、修缮工程、物资设备采购等各种招标活动30余次,参与修缮工程立项会议10余次;2004年参与各类招标活动25次;2005年参与各类招标活动46次。

(二)每年都对群众关心的招生考试职称晋升、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辅导员招聘等,加大了执法监察力度,加强了对各项工作环节的过程监督。

(三)参与了美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专生本考试、四、六级英语考试等各类考试和阅卷的监督检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对学校分房工作的监督。2005年学校新建职工住房700余套,分房工作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涉及面广。为此纪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分房工作监督检查的意见》,两名领导参与分房委员会,并派人员监督分房全过程。

(五)2003年在检查清理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活动中,查出金融职业学院2001年用公款为院教职工购买商业保险,违规金额180万元,全部清退。

四、纪检监察工作检查评估

2003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对高等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下达后,学校党委召开会议,学习了《通知》精神,听取了纪委工作汇报,研究制订了迎评工作计划,成立了由李福兴书记任组长,孙卜选副书记任副组长的迎接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进行了布置和动员,校纪委撰写了《学校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并于5月底上报高校工委纪工委。对检查所需其他材料,组织撰写、复印、收集整理。1016日省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组莅临学校检查评估。检查组认真听取了李福兴书记关于我校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阅读了领导成员廉洁自律自查报告,查看了有关资料、文件,召开座谈会,抽查了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

五、案件查处和信访工作

学校的信访工作是一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直接关系学校稳定的工作。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学校纪委也投入了主要力量来做这项工作。在处理信访工作中,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信访工作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的思想,认真受理每一件群众信访,尤其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严格进行核查,并作好情况反馈。对需要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切实加大监督、催办、协调力度,按照有关政策帮助信访人解决合理的要求和实际问题,力争将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年来,共受理群众来访信件45件次(含上级批转信件5件),其中200310件,200416件,200519件。全部进行了核实处理,从而维护了形象的稳定,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六、审计工作

三年来,针对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情况,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审计监督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内审制度建设。制定下发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实施办法》、《山东轻工业学院长清校区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实施意见》。

(二)实施跟踪审计。为确保新校区建设工程顺利进行,选派两名人员参加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审计部的工作,进行现场跟踪审计和审签有关经济合同,加强对审计队伍的协调、管理和监督。

(三)对基建工程、修缮工程的审计。2003年委托审计基建工程项目6个,报审值2156.13万元,审定值1971.59万元,审减值184.54万元,审减率8.6%。内部审计修缮工程111项,报审值307.7万元,审定值262万元,审减41.7万元,审减率13.7%;2004年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施工单位报审6255.16万元,审定4450.17万元,审减1804.99万元,审减率28.9%。内部修缮工程审计27项,送审值114.6万元,审定102.6万元,审减12万元,审减率为10.37%2005年基建工程跟踪审计55项,报审总额36110万元,审减13322万元,审减率36.89%。内部修缮工程19项报审值45.22万元,审减4.85万元,审减率11%

(四)审签物资设备采购合同200435份,2005119份。

(五)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党委组织部的安排要求,2003年完成了对金融职业学院原院长仇庆德、金工实习厂原厂长张金东的离任审计,配合省审计厅完成了对学院原院长王敏同志离任审计工作。2005年完成了对13名中层领导干部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六)完成了对计財处编制的200220032004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的审计。

(七)2004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审计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人员对学校往来款项,“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财务管理体制落实情况开展了审计调查,调查资金达3444.54万元。完成了对财务长期挂帐的“原仪器中心”、“青年服务社”、“历下投资公司”往来款项的审计调查。受教育厅委托,派员参加了对山师附中、山师二附中、山师附小三个学校的财务管理状况的审计。

七、队伍自身建设工作

党的十六大队新世纪、新阶段当地纪检监察工作和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工作人员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1)治理论教育,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校的和支部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

2)重视对职工的培训。三年来,共选派了五名同志参加了财政厅等组织的学习班,进行在职培训。

3)购置部分业务知识书籍下发给职工,供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和钻研,提高业务水平。



王宏早























学生工作



学生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精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坚持“服务为主,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的教育理念,,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积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思想政治工作

03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面教育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面向广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强化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及时掌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的兴奋点。一是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工作。通过开展“实现宏伟蓝图,奉献青春智慧”主题活动,成立学习十五大报告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征文等形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广泛开展“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马克思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抓住热点问题正确引导。女排夺冠、“神五”载人航天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认真收看电视盛况,开展学生干部座谈会,结合学习、领会团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巩固理论学习的成果,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

以“三个代表”为指引,团结互助,迎难而上,共同抗击非典疫情。“非典”期间,学生部门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抗击非典疫情,夺取了我校防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在此期间,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和非典时期的特殊情况,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加强防“非典”期间的制度建设,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典”时期,成立了学生部门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山东轻工业学院防“非典”时期学生行为暂行规范》、《山东轻工业学院学生违反“非典”防治规范处分办法》和《山东轻工业学院学生防控“非典”10条准则》等暂行规定,以此规范特殊时期学生行为,并多次召开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会议,落实责任制;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将防“非典”的知识材料印刷成册,发给每一位学生,消除他们的恐慌情绪。其次,和学校其他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和校医院密切配合,做好外出学生返校查体、隔离工作;主动和公寓管理中心配合,印制学生出入公寓证件,实行宿舍每日体温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情况掌控;和保卫处密切配合,从毕业班中选派学生党员、干部,加强校园文明督察队的力量和工作力度,严格控制各类人员进出学校大门。最后,举办多种形式的文体和宣传教育活动,化解学生在封校后的浮躁情绪,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学习,愉快生活。

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04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主线;05年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内容为主线。通过形势报告、专题讲座以及学生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任务,正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自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抓活动、抓实践、抓骨干、抓社团、抓网络”等具体措施和主题教育、形势报告、专题讲座以及学生座谈会等具体形式,在大学生中切实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定期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时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趋向,特别加强了对弱势群体和有问题倾向学生的关注和关心,加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提高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努力把学生中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

二、学风建设

深入开展争创优良学风班活动,完善实施细则,实现全部量化管理。03年,涌现出校优良学风班50个,优良学风标兵班15个,优秀团支部46个,校三好学生1700名,校三好标兵9名,校优秀学生干部247名,校优秀团员872名,校优秀团干部218名,校优秀学生分会4个,校优秀学生会干部23名,校优秀社团6个,校社团先进个人12名。04年,涌现出省级先进班集体5个,省级优秀学生23名,省优秀学生干部12名,校级优良学风班97个,校级优良学风标兵班22个,校级三好学生标兵8名,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97名,校级三好学生1891名。秦培国等8名同学分获第七届“济南市人民政府优秀特困生奖学金”一、二、三等奖,孙艺花等30名同学荣获省“朝阳助学工程”优秀特困生奖学金。05年,涌现出省级先进班集体6个,省级优秀学生22名,省优秀学生干部11名,校级优良学风班99个,校级优良学风标兵班19个,校级三好学生标兵13名,校级优秀学生干部334名,校级三好学生1916名;8名同学分获第七届“济南市人民政府优秀特困生奖学金”一、二、三等奖,25名同学荣获省“朝阳助学工程”优秀特困生奖学金;2005年有414名同学考取研究生,考研比例为14%732名同学专升本,比例为38%55名同学考取国家公务员和选调生。

为在学生中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培养优良学风,组织“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活动。刘鹏、唐希玲等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评为2003年度“校园十佳学生”;马媛媛、仇宁等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评为2004年度“校园十佳学生”;徐真镇、邵帅等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评为2005年度“校园十佳学生”。同时举办“校园十佳学生”事迹报告会,在广大学生、特别是新生中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成长成才导航。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了我校的学风建设,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加压,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配合教务部门,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考风考纪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我们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对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进行了较大修订,以期对促进大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全面素质提高产生良好的作用。

三、服务工作

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我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加上今年防治“非典”带来的影响,使得就业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根据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和我校“转变观念,加大宣传,搞好服务,严把出口关”的原则,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改善工作条件,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集中精力改善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硬件设施,建立了集毕业生就业洽谈室、接待室、信息查询室为一体的就业专用场所,并配置了微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再次,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成功地举办了2003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印制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发到每个毕业生手中;走访到青岛、烟台等地市企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充分利用山东人才网推荐我校学生,拓展我校毕业生的择业渠道。在时间短、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进行自查,逐项进行整改,取得显著成效,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得到省专家组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检查评估。

04年,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工作。注重发挥院系就业指导小组的作用,拓宽了学生就业的渠道、丰富了学生就业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我校的就业率,今年本、专科以及高职平均就业率达到81%,比2003年高出近20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73%的平均水平;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依托,会同各有关院系,积极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服务。05年,注重学生就业平台建设,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起了长效稳定的就业网络,积极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择业、创业教育,通过专题报告、网络、校报、宣传栏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就业的渠道、丰富了学生就业形式。05年本、专科以及高职平均就业率达到88.38%,比2004年高出8个百分点。在毕业环节,会同各院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毕业班学生的学籍、实习、学业重修等事务予以关注和配合,切实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继续开展“文明离校”活动,通过留言、征文、座谈、经验交流、形象展示、党员活动、文体活动等,增进学生与母校的感情、沟通毕业学生同低年级同学的联系,效果良好。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中心工作,04年起,开始开设心理教育相关课程、心理讲座等活动;05年,在专业人员少的情况下,依靠有关院系和兼职心理教育工作人员,结合“5.25”心理健康宣传日活动,利用网络、展板、宣传单、讲座等形式,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启动了为学生量表建档工作,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助学工作

高度重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每年除按有关文件规定的比例从收取的学费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外,还挖掘多种渠道,寻求多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给贫困生提供切实的资助。03年发放困难补助120余万元,学费减免30余万元,奖学金余255万元。04年发放困难补助130余万元,学费减免30余万元,奖学金余265万元。05年,发放困难补助140万元,学费减免34万元,奖学金285万元。每年有4000余人次通过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获得不同程度的资助。

(一)除通过评定发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奖学金等途径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外,新生报到期间,还设立了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新生人数0348人,0455人,05年为65人。

(二)在国家银行贷款方面,05年为1206名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贷款的相关手续。截止到20051129日,有893名学生的贷款总计432万元打入我校指定帐户,为经济困难学生保学费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省有关主管部门的好评。

(三)勤工助学方面,继续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对全校助学岗位和人员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勤工助学学生总数:03926人,年助学工资发放100万余元;04年达到1087人,年助学工资累计约110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用工流程和体系,作到勤工助学各环节运转协调、管理规范。05年下半年,推行用工机制改革,引入招聘制,成立了助学服务队。

(四)注重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学生的奖贷困减以及勤工助学、先优评比都作到了公开、透明,学生的个别意见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解决;注重学习兄弟学校管理工作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五、安全稳定工作

坚持实行特定时期晚间值班制度和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努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对几次事件、发生几起事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特别是新校区启用后,围绕学生安全稳定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克服新校区条件简陋的困难,创造机会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二是针对新校区特点,出台并实施了新校区学生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辅导员进公寓、学生外出请假、晚点名、夜间值班、责任追究等制度,收到了良好效果,三年来,学生工作安全、稳定,无重大责任事故。

六、新校区搬迁工作

新校区学生搬迁、宿舍调整涉及学生6000人,加之校区分散、道路不畅、不确定因素多,整个工作难度非常大,对这项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我们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紧紧依靠广大学工人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搬迁工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迎新工作

03年,针对招生多的实际,有关部门和各院系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团结协作,统筹安排,加班加点,互相支持,顺利把新生安排入住校园。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和部队教官、新生,不怕吃苦、敢打硬仗,圆满地完成了军训任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好评。

04年,针对新生人数多、校区分散、条件简陋的实际情况,学生处会同各院系学生工作人员统筹安排、团结协作,顺利完成新生入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布置开展入学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新校区规划讲解学校的发展前景,从而有效的减消了学生的思想情绪、保持了新生整体的稳定。在军训工作中,一方面主动联系,与参训部队形成协作、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安排各院系辅导员积极配合部队教官,切实开展训练和教育活动,并且,克服了分校区不便的困难,组织完成了全体新生的军训科目汇报表演活动,确保了今年军训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05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精心考虑、设计迎接新生的各个环节,确保新生和家长来的顺、看的清、不滞留。各学院纷纷成立学生党员服务队、教工党员示范岗,我们为所有学工人员统一印制了身份牌、为服务学生定做了文化衫,学生处、团委党支部还结合迎新活动,开展了“党员在你身边”服务活动,积极主动为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制定了周密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使新生入学教育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步调统一,入学教育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完成了学校大学生军训20周年庆祝活动的组织工作,在军训工作中,一方面主动联系,与参训部队形成协作、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安排各院系辅导员积极配合部队教官,切实开展训练和教育活动,完成了05级新生军训的组织和理论教学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
八、队伍建设

(一)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努力配齐、配好学生工作专职人员,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选聘辅导员,确保学生工作队伍的质量。注重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0310月,组织部分学生工作人员到北京各高校进行考察学习。改革学生工作人员津贴发放办法,完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04年招聘7名研究生,05年招聘9名研究生,充实到一线担任政治辅导员,提升了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层次;注重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举办学生教育与管理研讨会,和辅导员培训班,05年还举办了新校区学生工作经验交流活动,鼓励他们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路。

(二)要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关键在干部。为此,我们抓好以下四方面:一是抓骨干力量。抓好党员、学生干部和团干部的培养,努力形成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学生干部队伍;二是抓基本力量,抓好学生会、学生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抓重要力量。发挥青年教师,特别是社团指导教师作用,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建立广泛联系;四是抓基层团组织。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基本的组织阵地,是共青团组织力量的根本支撑。为促进基层团组织的不断创新,逐步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努力从制度上保证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九、制度建设

修订、完善学生管理各项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03年,制定和修订了我校《学生奖学金试行条例》、《学生贷款试行条例》、《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暂行办法》、《学生困难补助试行条例》、《学生学费减免暂行规定》和《学生勤工助学试行条例》等有关学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奖、贷、勤、困、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同时,将奖、贷、困、勤、减评定结果以及先优集体和个人评比结果进行公示,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05年修订了《大学生手册》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制订了《2005年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学生就业工作意见》等基础性文件,为提升学生工作的层次、加强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刘长生



























共青团工作



二○○三到二○○五年三年间,我校共青团各级组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以素质教育和学风建设为重点,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积极开拓素质拓展新领域,强化“以服务为主,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队伍自身建设、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校园文化组织建设等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渠道、新空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扎实搞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扎实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抓活动、抓实践、抓骨干、抓社团、抓网络”等各项措施,把大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积极参加省高工委组织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活动,扎实推进“实现宏伟蓝图,奉献青春智慧”、“爱国、学习、厚德、成才”、“我与祖国共发展”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二)以培养大学生“爱国、合作、诚信、开拓”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继续加强主旋律教育。以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为契机,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强化团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通过组织师生观看毛泽东遗物展,举行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举办主题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把保持民族优良传统与树立时代观念相结合,树立信用观念、合作观念、效率观念、创新观念、知识价值观念、人才观念、竞争观念等一些列现代观念,唱响主旋律,永远跟党走。

(三)我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关于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关于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指导全校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学院充分组织,积极发动,开展了“团员报到月”、“我身边的优秀共青团员”主题征文、“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等一系列特色活动。

(四)紧紧抓住新时期网络教育的新平台,坚持传播党团声音、竭诚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宗旨,开辟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利用互联网高效、互动的特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使网络在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需求的同时,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于其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网络伦理道德的要求,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加强对网络行为的引导与管理;树立开放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式,探索适应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方式,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五)继续开展争优创先工作,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共同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通过知名人士、著名校友、先优人物以及校内的先优典型举办报告会、座谈、事迹展览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规划人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激发成才动力。三年来先后涌现了秦梦华教授、刘温霞教授、王玲、于洪涛、蔡振国等一大批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六)大力开展“爱我校园,建我校园”活动。以建设、搬迁新校区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广大青年团员的爱校热情,组织鼓励广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共同参与树立“新校区、新形象、新思想、新跨越”的崭新学风和校风的工程。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绿化美化校园、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贡献等活动,强化主人翁意识,促进新校区建设。

(七)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体系。通过网络调查、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等各种形式,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思想状况,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及时性。

二、以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为契机,全面发展和提高我院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先后颁布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关于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见》和《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施细则》,提高奖励力度,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积极性。

(二)举办“创新与创业”系列讲座,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大力开展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科技活动,广泛宣传,积极引导。

(三)全面做好每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的宣传、准备和参赛工作,三年来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2项,省特等奖4项,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8项,陈嘉川、姚金水老师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张建峰老师获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我校先后获山东省优秀组织奖和全国优秀组织奖。

三、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我校专业特色及科研优势,科学确定活动主题,扩大活动的参与面,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青春创业基地、学士后流动站、学生实习基地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大力宣传社会实践成果,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年中我校共组织了44支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分赴省内各地的乡镇、农村和工厂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建立社会实践基地50余个。活动期间,通过义务支教、文艺演出、科技帮扶、考察企事业单位党建情况、走访基层党员等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新时期大学生的风采,集中体现了轻院学子关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热情,取得了预期良好效果。共有17支社会实践服务队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47人次同学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我校连续三年被授予省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四、丰富校园文化,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以“新世纪论坛”为载体,邀请乔松楼、李绍先、何中华等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会,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增强校园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

(二)认真组织好每年一届的院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积极组织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并且承办了省艺术节的摄影大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校企联合,寻找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结合点,举办了“校园吉尼斯比赛”、“校园QQ动感宝贝”、“百事新星大赛”、“元首杯”大学生文化衫设计展、“电子商务大赛”、“体饮杯社团活动月”、“顺爽秀发女生”、“篮球全明星赛”、“TOM网络歌曲校园音乐先锋行”等活动。

五、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平台,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力丰富第二课堂。进一步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和认证中心的人员,各学院也相继成立了院级领导小组,逐步以素质拓展统领第二课堂,抓住主阵地,把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规划相结合,积极开拓素质拓展新领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素质拓展项目。把素质拓展与学生综合测评工作、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六、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加强团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抓骨干力量,抓好党员、学生干部和团干部的培养,努力形成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学生干部队伍;二是抓基本力量,抓好学生会、学生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抓重要力量,发挥青年教师,特别是社团指导教师作用,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建立广泛联系。

(二)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工作。认真落实我校《团的组织建设条例》,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团员管理,建立、健全研究生和教工团员组织,积极探索公寓建团、社团建团、社区建团等多种建团方式,实现“多种模式”、“多重覆盖”;按照《团总支考核办法》,对各团总支工作进行考核、交流和指导,规范管理,调动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完善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制度,发挥团支部在优秀团员入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引导,使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创建“名牌社团”活动,打造一批学生欢迎、富有特色、声势较大的社团。

七、探索学生教育活动与社会交流合作的新途径

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不仅局限于大学校园,我们积极探索与社会合作交流的模式和途径,鼓励学生社团、学生会等走出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学校团委组织组织倡导与可口可乐、汇源、统一企业、贝高乳业、新华通-美能达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进行的文体活动,既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又使学生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八、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宣传选拔工作

按照团省委的工作部署,大力宣传发动毕业生西部志愿服务计划。2003年我校有2名同学被选送到青海进行志愿服务;2004年有3名同学被选送到新疆分别参加支教、检察院志愿工作,有4名同学被选送到山东威海乳山参加“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志愿服务;2005年我校有2名同学到新疆参加志愿服务,有6名同学在省内菏泽、聊城、滨州地区参加志愿服务,我校被团省委授予2005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组织单位。

九、加强“学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工作,为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遵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以《山东省“学士后流动站”建设指导手册》为指南,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对我校的“学士后流动站”工作进行部署。依托各院系联系一批与我校联系密切的企业,结合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学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工作,为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工作岗位,缓冲就业压力,服务毕业生。因组织工作出色,校团委王洪彬老师被团省委授予“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特殊贡献个人奖。



王洪彬





















离退休工作



我校200311日,有离退休人员273人,其中离休的31人,退休的242人,中共党员117人;三年中新增退休人员69人,去世13人。到20051231日,有离退休人员329人,其中离休的27人,退休的302人,党员143人。

离退休工作按照省委老干部局的要求和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在落实“两项待遇”,抓好总支、支部建设,搞好优质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都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05年在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省直老干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一、党委重视,关心支持离退休工作

党委“一班人”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做好离退休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把离退休工作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对离退休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对老同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及时研究,认真解决。

学校的重大决策和关系到全院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按时向老同志通报,认真征求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学校举办重大活动,都请老同志或代表参加。党委领导经常深入到老同志中去,嘘寒问暖,帮助老同志解难释惑。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新年召开茶话会,坚持为老同志解决实际问题,多办好事和实事.如单位年终奖金、工会节日福利、校内津贴等都参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发放。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期间,党委领导主动走访慰问了抗战期间参加工作的老干部,并向他们发放了抗日战争纪念章。

二、认真落实“两项待遇”,搞好优质服务

按照上级政策,认真落实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如定期阅文制度、订报刊杂志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形势报告会制度。针对老干部年龄大、发病率高、行动不便等特点,我们一直坚持把提高服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以儿女之心,尽儿女之情,认真履行职责。对家住外地的老同志,坚持工资发送、代交党费;老同志住房及附属设施损坏,及时联系有关部门维修;75岁以上老同志过生日,我们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派专人到宿舍区给老同志报销医药费;老同志住院,及时探视;对病重的保持经常联系,并随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认真贯彻国家落实老干部生活待的各项政策。对老同志增加的生活费、节支费、医疗补助费、生活补贴等按时发放。保证老干部应急用车。

三、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提高自身素质

全力支持和指导离退休党总支支部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的规章制度,坚持按规定过组织生活、召开党员大会及民主生活会;指导支部制订学习计划,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配合购置、准备学习材料,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地配合离退休党总支开展工作,从会议通知、会议安排、材料的打印到党员各种材料的整理,各个环节,都准确无误,毫无差错,保证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效果,得到了学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领导小组的好评,有14名老党员被评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1名老党员被评为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二是重视对离退休党支部骨干的培训,除按要求参加院党委组织的培训外,我们处的党员还坚持深入到每个支部过双重组织生活。指导离退休党总支经常组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进行学习和研讨,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支部一斑人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在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中,各党支部以宿舍区为单位,组织离退休党员协助门卫义务值班,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称赞。

三是我们以“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为宗旨”以“服务讲热心、工作讲奉献”为岗位责任,组织工作人员系统学习中央、省委关于老干部的一系列论述,使大家认识到,老干部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尊重老干部和关心老同志就是尊重党的历史,努力做到思想、感情、工作三到位。

四是狠抓自身工作作风建设,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我们从细微入手,从小事做起,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老同志的事,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是电话告知还是当面问询,都满腔热情解答,及时准确回复。

四、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安排,严密组织,充分利用党日、政治学习日,采用集中学习、自学、辅导、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老同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开展多种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老年运动会,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参观新校区建设,参加国庆文艺汇演、组织健康查体等活动,都组织的比较成功。老教协会组织各分会以宿舍区为单位举办太极拳、太极剑、扇子舞培训,并使之成为一项老同志长期坚持的活动,使他们在参加娱乐健身的同时,开阔了精神视野,陶冶了情操,增加了队伍的凝聚力,丰富了老同志的晚年生活。

积极鼓励老同志继续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坚持老有所为,先后有多位老同志参与了学校的教学、教学督导、党委兼职组织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督导员等工作,他们都能按照学校的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其工作效果得到了上级和有关单位的认可。

五、组织游览参观 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在搞好日常服务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活动室、阅览室全天开放,使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晚年生活充实祥和。每年都举办老年运动会。先后组织老同志到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淄博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热情邀请老同志参加学校举行的座谈会、庆祝会、知识讲座、文艺演出活动。推荐有特长的老同志参加书画展、野外钓鱼,创造文体活动场所,鼓励老同志坚持打台球、乒乓球、对弈下棋等,深受老同志的欢迎。


宫 梁
































机关党总支工作



2003—2005年期间,机关党总支在学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校党委和校行政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按照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的工作目标,扎扎实实的开展机关党建工作,为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党的建设工作

(一)思想建设

2003—2005年期间机关党总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2003年上半年重点组织学习了党的实力大报告和两会精神、《党章》,组织观看了《东方之光》纪录片。

2004年上半年重点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下半年重点组织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教育部张保庆副部长《树立科学发展观,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我校第一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和王修智同志在高校书记校长研讨班上的讲话

2005年机关党总支针对机关党员大多是学校管理职能部门工作骨干的实际情况,把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放到首要位置,围绕学校发展主题,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为目的,结合机关部门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好党员学习。上半年组织机关人员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韩寓群省长在山东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闫秉科书记在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为尽快把我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陈嘉川院长在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四届工代会上的报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我校工作新局面》、《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行政工作要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温家宝总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献。在学习的安排上立足机关实际,讲求实效性,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实行了分专题学习,每一个专题都确定了结合学校工作的主题。下半年组织机关党员,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819日,党总支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院直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成立机关党总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人员构成如下:领导小组成员:任民、吕基强、察可文、刘永德、姜洪磊、吴笑兵,杜晓毅任组长;组织组成员:杜晓毅任民、姜洪磊、王奎虎;宣传组成员:吕基强、刘永德、娄峰;督查组成员:察可文、吴笑兵、宋作臣。按照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阶段分别制定了《机关党总支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和学习动员阶段具体安排意见》、《机关党总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计划安排》、《机关党总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计划安排》,制定了《机关党总支整改方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组织党员积极参与“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金点子大赛活动,共获得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优秀奖项;机关各党支部也分别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对于提高党员的党性觉悟,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良好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按照鲁轻院党字[2005]49号文《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机关党总支制定下发了《机关党总支关于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组织机关人员认真学习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组织建设

2003年发展吕军同志入党,隋永舜、仲红艳按期转正,确定张崇真、吴航洲、侯礼祥、王光平、谭秀红、吕霖、宋丽等7位同志列入2004年组织发展计划。

2004年发展谭秀红、张崇真、吴航洲、侯礼祥、宋丽、王光平6名同志入党,梁振鲁同志按期转正。200411月,顺利地完成了机关党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总支委员会由7名委员构成;候选人的产生按照由总支委员会确定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在总支范围内广泛征求党员意见,最终由总支委员会研究确定的程序产生,确定杜晓毅、任民、姜洪雷、刘永德、吴笑兵、察可文、吕基强、张文晶为新一届总支委员候选人。20041125日,经机关全体党员大会选举出新一届机关党总支委员。选举结果:杜晓毅、任民、姜洪雷、刘永德、吴笑兵、察可文、吕基强当选。20041125日,新一届总支委员第一次会议,选举杜晓毅任总支书记,姜洪雷任组织委员,吕基强任宣传委员,察可文任纪监委员,任民任统战委员,刘永德人保密委员,吴笑兵任青年委员。200412月在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机关党总支按照各支部的实际情况和党章的有关规定,本着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完成党支部所担负各项工作任务的原则,调整了部分支部设置,校办公室的党员组成校办党支部,车管科的党员组成车队党支部,组织部、离退休处、机关党总支的党员组成组织党支部,团委、学生处的党员组成团委党支部,宣传部、工会、妇委会的党员组成宣传党支部,纪检审办公室的党员组成纪检审党支部,保卫处的党员组成保卫党支部,计财处的党员组成计财党支部,人事处、档案室的党员组成人事党支部,教务处的党员组成教务党支部,科技处、研究生处、高教室的党员组成科技党支部,基建处的党员组成基建党支部,国资处的党员组成国资党支部,产业处、学报编辑部的党员组成产业党支部。20041227日,召开院直机关支部书记会议,安排部署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

200516日前,机关各党支部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刘永德、刘传禹、刘福政任校办党支部委员,刘永德任支部书记;沙必威、武卫国、郭文政任车队党支部委员,郭文政任书记;王道武、宫梁、姜洪雷任组织党支部委员,王道武任支部书记;王洪彬、孙卫东、吴笑兵任团委党支部委员,吴笑兵任支部书记;车清文、宋作臣、熊开峰任宣传党支部委员,车清文任书记;卢绪欣、高鹏、窦同钦任纪检审党支部委员,窦同钦书记;刘仲华、陈波、陈军生、周生军、胡文泉任保卫党支部委员,陈军生任书记,胡文泉任副书记;刘洋、张文晶、吴鑫、徐秀芬任计财党支部委员,徐秀芬任书记;孙桂珍、李之俊、周健龙任人事党支部委员,李之俊任书记;山贵昌、王傲镭、蒋晓杰、察可文任教务党支部委员;察可文任书记;山贵昌任副书记;吕基强、高文红姜海辉任科技党支部委员吕基强任书记;李强、李金池、任成林任基建党支部委员,李金池任书记;王德安、陈虹夜、范春生任国资党支部委员,王德安任书记;吕建伟、赵忠元、娄峰任产业党支部委员,吕建伟任书记。根据新校区建设工作需要,以基建党支部为基础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任成林、李强、李金池、杨天梅、高鹏任支部委员,李金池任支部书记,杨天梅任副书记。2005年发展邵育红、盛红玲、艾青、刘景涛、赵立爱、刘庆水、李明等7名同入党,张崇真、宋丽、马云华、李志跃、于晓琴等5名同志按期转正,总支在队机关工作人员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年教工的引导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将培养工作的重点放在各部门的业务骨干上。将艾青、刘景涛、赵立爱、吕霖、邵育红、盛红玲6人列入上半年发展计划,李明、刘庆水、刘纪波、戴建周4人列入下半年发展计划。

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组织活动

200572日,机关党总支组织院直机关200171日以后入党的新党员在长清新校区指挥部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有关负责同志、机关党总支委员和全体新党员参加了仪式,党委副书记刘韶华、副院长钟读仁到会并讲了话。吴航洲同志代表新党员代表在宣誓仪式发言,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书记李金池同志作为老党员代表在宣誓仪式上发言。参加宣誓仪式的新党员名单:邵晓薇、吕军、于晓琴、宋作臣、宋丽、黄鹏、侯礼祥、王光平、张文静、刘洋、王傲镭、曲守东、闫东、谭秀红、马云华、吴航洲、张崇真、李伟东。其中正式党员16人,预备党员2人。

三、工作作风建设

2003年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机关党总支20032004学年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以“三转变一提高”(转变观念、转变态度、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

2005年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提高服务意识、管理水平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展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活动。11月召开党总支委员会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意见》,12月召开主题为“落实整改提高措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党委书记闫秉科在会上作报告,党委副书记刘韶华、纪委书记张宁出席会议,妇委会主任张庆思、学生处处长杨天梅分别作了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杜晓毅






























工会、妇委会工作



一、工会概况

1983年学校工会开始筹建,1987年经第一次工代会选举产生。03年至04年,校工会编制5人,主席王春诗,副主席分别为妇委会主任杨守春(033月至0312月)、杜晓毅(0312月至0411月)兼,专职干部2人,工勤人员1人,工会会员1146人,下设单位、部门工会20个。04年至05年,校工会编制4人,主席于健,专职干部2人,工勤人员1人,工会会员1298人。下设单位、部门工会22个。工会组织体系健全,管理规范,工作到位,富有活力,成效显著。

二、工会工作

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工会法》和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和谐校园和建设特色大学,全面履行工会教育、维护、参与、建设四项职能,团结动员全校会员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真学习,勤奋工作,大力推动学校全面建设,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发挥教育职能,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为全面提高会员素质,适应新形势要求,几年来,工会主要在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上作了努力,主要抓了两方面:一是明确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工会相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国工会十四大精神、《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等,作为重点进行了学习。另外,院工会编印了工会干部和教代会代表培训的教材,作为各级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的学习读本。为分会征订《工人日报》、《中国教工》、《工会论坛》等学习刊物。二是重视学习研究。主要是:1、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至05年已举办了3届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2、分会主席培训。分会主席换届后,组织分会主席对法律法规、工会业务知识等进行了学习培训。3、教职工学习竞赛活动。为提高教职工的法律观念和道德素质,工会先后举办《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十六大报告》知识竞赛,4、聘请讲座和外出学习相结合。聘请全国师德标兵姜恩茂教授和省教育工会主席来校作报告;每年都多次外出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

(二)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002年开始,我校工会开展了“树师表形象,创师德标兵”活动,已先后评选表彰过两届师德标兵,共20名教师。2004年推荐造纸教研室为山东省师德建设十佳单位,受到山东省政府的表彰。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在校报、宣传栏上刊登宣传,后编印两本《师德标兵风采录》。通过师德标兵的评选、表彰、宣传,在全校形成了学习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推动了以青年教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

(三)落实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行校务公开,推进学校民主制度建设

1、按时召开双代会。2003915日—17日召开了第四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院长工作报告、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的决议及新校区建设规划;2004215日召开了第四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2004年行政工作要点》的决议、《山东轻工业学院教代会实施细则》等制度的决议;2005325—26日召开了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院行政工作报告、校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报告,听取了院财务工作通报,选举了校工会第四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会后提案委员会认真研究,积极落实提案的处理工作。

2、顺利完成教代会评估。2005年元月5日由省教育工会组织的对我校教代会工作进行了评估。评估期间,校党委高度重视,决定成立了评估领导小组,在其带领下,校工会多次召开了分会主席会议,认真学习评估条例,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指导思想,认真进行了自查,最终我校教代会评估获得了优秀等级。

3、协助有关部门推行校务公开。结合学校实际和有关部门一起共同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20035月,经党委研究后颁布实施。各部门、单位也都制定了相应实施办法。工会参与校务公开办公室和监督协调小组的工作,设置校务公开栏和监督电话,使教职工知校情、参校事、懂校政,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权力得到了充分落实和尊重。同时工会工作透明公开,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在各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经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每年审查,均符合上级规定要求。

(四)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维护职能是教育工会的四项职能之一,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院工会积极参与学校涉及职工利益政策的研究,使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从源头上得到了重视,从决策上得到体现。工作中认真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教职工的取暖补贴、岗位津贴、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工宿舍建设、学校新校区建设、长清和南院小高层教工住宅方案及分配、集资放款贷款等,先后召开不同类型教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汇总情况,为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积极为教职工六、七号宿舍楼、长清新校区职工宿舍联系、招集家装公司为其进行装修;举办校园汽车展,为教职工引进汽车团购业务;办理汽车保险团险、为职工(学生)学习驾驶办理报名。

(五)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文化活动方面,举办了庆“元旦”、“颂歌献给党”文艺汇演、教职工书画展,03年举办了首届教职工“新世纪、新形象、新思想、新道德”演讲比赛。05年联合兄弟院校、高校区施工队及济南城市之声电台99.1进校园,举办了“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建会80周年、庆国庆、新校区起用大型文艺汇演”。在体育活动方面,投资10余万元,为各宿舍区购置了多类室外健身器材;为长清校区增添了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举办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及庆“三八”女教职工有奖游艺赛;组建了校篮球队、乒乓球队,参加了山东省高校篮球赛、围棋赛、排球赛、山东省高校“校长杯”乒乓球赛,均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多数分会组织了“红色之旅”、参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省党史馆等活动。

(六)适应工会工作需要,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面对新时期工会工作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一是重视对有关工会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时事政治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重视调查研究,不断探索新时期做好工会工作的理论、机制和工作方法,重视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如在工会运行机制上,工会重视与党政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先后与办公室、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后勤处、校医院、体育教学部等部门、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了文化活动、师德标兵评选、涉及职工利益政策的制定、查体、集资放款贷款、教职工宿舍装修、推行校务公开等各项工作,既提高了活动组织的号召力和权威性,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坚持每两年评选表彰先进工会分会、优秀工会干部和工会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了自身建设。

三年来,在学校党委和省教育工会的领导下,通过工会组织的积极工作、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以及机关各部门、各院系、单位大力支持,工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5年校工会被省教育工会授予“教育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妇委会概况

妇委会033月—0312月专职干部2人(2人皆兼做其它工作),主任杨守春;0312月—0411月专职干部3人(2人皆兼做其它工作,1人调研员),主任杜晓毅;0411月—05年至今专职干部3人(2人兼做其它工作,1人调研员),主任张庆思。为能正常工作,按专兼职结合的方式于03411日院党委下文配备了院妇委会委员7人,同时制定了院妇委会岗位设置及职责,至05年妇委会下设分会委员22人,在编女教职工584人。工作中横向与工会合署办公,纵向做到层层有人负责,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妇委会工作

妇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护法》和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团结、教育广大女教工自觉维护和遵守妇女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一)重视妇委会的教育、宣传作用,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在积极完成上级组织部署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妇委会重视其宣传、教育作用,组织女教职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世界观,大力宣传、发动女教职工积极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的改革中去。主要工作:1、妇委会把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组织了《妇女权益保障法》、《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知识答卷竞赛,评出了优秀组织奖和个人奖。2、外请山大教授来我院进行《性别意识与社会发展》知识讲座。3、根据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学习活动。不仅给妇委会委员印发了新版《妇女权益保障法》,而且还在校园内悬挂了宣传横幅,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大力宣传。

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协助党政加强妇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维护学校的稳定,努力把全院妇女同志团结在一起,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发挥妇女组织的特殊作用

高校妇委会是全体女性权益维护的代表,也是院党委和院行政倾听全院女性意见和建议的桥梁和纽带。妇女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上努力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妇女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利益,妇委会本着全心全意为全体妇女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不同群体妇女同志的意见,了解她们的意愿,向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她们的呼声,发挥了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如:我院部分以工带干及聘任制的女工干部对退休年龄的规定不满,曾联名要求为其维权,多次找到妇委会反映,妇委会是群众与学校集体的桥梁和纽带,群众找到是对妇委会的信任,妇委会积极为她们查找法律依据,稳定她们的思想情绪,并及时向院里反映,便于领导及时掌握情况,做好工作,保障了学院稳定的大局。

(三)关心妇女的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针对女性的特点,开展了各种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的活动:1、组织了“三八”节妇女座谈会、妇委会委员会座谈会及“三八”节女教职工跳绳、踢毽子、投标、仿保龄球、飞镖、投篮等有奖游艺比赛,使女教职工在游艺中渡过了一个愉快、意义的节日;2、积极协调,争取为全体女教职工查体做了应尽的义务,使妇女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为加强女性的身心健康,305年下学期为妇委会分会购置、分发了跳绳等强身健体运动用品,使女教职工能够在新老校区随时随地、灵活自主地业余进行锻炼。并号召妇委会各分会积极“开展女教职工强身健体跳绳活动”,以妇委会分会为单位,采取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提倡分会之间进行友谊赛,丰富活跃了妇女的文体生活。4、举办太极扇、健美操培训等活动,认真选拔节目参加了庆元旦教职工文艺演出,各分会也纷纷踊跃组织女教职工登台演唱。5、秋季组织妇委会委员游览红叶谷,使她们在轻松游览中得到了放松,交流中增强了凝聚力。

(四)加强自身建设

为加强自身建设,妇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学习妇女工作的基本理论,制定了《妇委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和宣传,制定了妇委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度,完成了高校妇工委和上级妇联布置的各项工作,参加了全省高校妇委会第一、二次工作会议,学习外校妇女工作经验,介绍了我校妇委会工作情况,尽快掌握妇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团结、引导我校全体女教职工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刘雅静




治安保卫工作



一、防止非典、全力以赴

20034月—7月按照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保卫处427日连夜传达了上级指示:在防控“非典”时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紧急行动,迅速布置。

1、实行校园的相对封闭式管理,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2、认真落实“非典”时期二十四小时值班责任人制度,设立共产党员责任岗。

3、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控制、防范措施及教育措施,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工作秩序,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对保卫队伍在防控“非典”时期表现出的团队奉献精神、执行任务的迅速反应能力、落实措施得当、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的肯定。授予保卫处抗“非典”时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周生军、胡文泉、侯礼祥、杨青同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校园治安、安全管理

2003822日,学校开学始。安徽蚌埠人李某,男性,26岁,持伪造的证件,学生打扮混入校内,向我校学校诈骗银行卡现金。2015分校内“110”接到学生报警,治安科长周生军立即查阅监控系统,根据学生指认,迅速在校门口设防拦截,安排校卫队员在校内取款机周围巡逻。21时许综合科长刘仲华在校门花坛前发现可疑人,上前询问后,可疑人李某转身就跑,企图越墙逃跑,周生军、刘仲华及校卫队员史继福、刘富海、安惠存等追击下,李某在6号学生公寓西北侧被擒。2200时根据案情,移交历城公安机关处置,经李某交代已在其他高校诈骗学生现金2万多元。

20041011日凌晨,学生公寓工作人员向校内“110”报警,一名学生坠楼。保卫处值班人员吕洪波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观察情况,查明学生姓名和所在的宿舍,立即向校医院和“120”急救中心联系并亲自陪同送往医院抢救。

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发展

200310241400时,接到校党委关于“新校区、新跨越”长清新校区1029日即将进行奠基仪式,保卫处联系负责安全保卫和与济南市公安局及长清公安局联系相关事务。保卫处领导紧急制定《长清新校区安全保卫预案》,27日保卫处领导带领安全保卫组长到达长清新校区,兵分两路,一方面抓紧时间与长清公安局联系有关安全事宜及审批有关手续;一方面观察地理环境,设制安全保卫区域与防范疏散,停放车辆方位。新校区奠基仪式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治安维护措施得当,车辆畅通有序。

20049月份新生入校,利用军训期间保卫部门集中组织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举办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报告会,保卫处副处长陈军生,以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具体化,以真实理性案例分析,治安安全防范措施和消防安全防范常识,给新入校的大学生上了生动地安全教育课,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2004年校本部男生7号楼进行了防火疏散演习,校医院医务人员实施了现场救护演练,参加疏散演习人员约600人。

200576日保卫处进驻长清校区,根据新校区实际情况,保卫处积极组织新校区情况研究,预案设计、处置方案的制定,在实践中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探讨新校区安全管理规律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坚持以“学院大局为重,以学生、教职工利益为重”及时做好应急处置,有效地防止各类事件、案件的发生,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生活良好秩序。

四、党员先进性教育

20058月,党的先进性教育在我院全面展开,保卫处党支部抓住党员先进性教育这个契机,及时把党的先进性教育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带动保卫工作顺利开展。9月保卫处党支部在长清新校区面对党旗宣誓。活动一开始党支部就非常重视,及时召开了党员大会,统一思想,提出要求,制订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目标,即“信念坚定、宗旨为民、工作勤政、事业为党”。在日后的先进性教育当中,保卫处党支部始终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2003年保卫处获济南市公安局集体嘉奖;胡文泉同志获个人三等功;谢强、王光平、侯礼祥同志获个人嘉奖。

2003年周生军、王光平、张军同志获学校先进工作者。

2004年张建华同志获济南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王中亮、侯礼祥、王光平、邢俊海同志获个人嘉奖。

2004年李明、李德艳、许丽美同志获学校先进工作者。

2005年保卫处获济南市公安局集体嘉奖。

2005年王光平、陈波、孙元周同志获济南市公安局个人嘉奖。

2005年李明获学校建设长清新校区搬迁先进工作者。


刘仲华








行政管理专项工作






普通本专科教育教学管理



一、专业建设

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新增会计学、财务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四个本科专业,使我校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

2004为了带动教学改革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课程建设为龙头,通过设立精品课程等措施,充分利用其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全院课程建设。2004年推出工程制图等6门精品课程,并向省教育厅推荐3门精品课程,最后工程制图和有机化学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获得建设经费资助。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学科专业结构,又有法学、工商管理、化学、行政管理、日语等五个专业通过省教育厅评审。

2005年在原有40个本科专业基础上,按照社会急需、有依托专业和形成学科专业群原则,新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材料物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林产化工、药物制剂、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专业结构,使我校本科专业达到46个,涵盖了工、理、文、经、管、医、法等七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占45.7%2005年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物理》等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使我校的省级精品课程达到4门;《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毛泽东思想概论》、《机械设计基础》等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激励广大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启动《工程制图》等3门双语课程。

二、教学研究

2003积极组织实施教育部世行贷款重点项目“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该项目是一项重大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处国内领先水平。于10月顺利结题并通过验收。为促进我院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2003年组织了新一轮的教研立项和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经评审,有13个项目获院优秀教学成果奖,有39个教研项目获资助。

2004年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加大了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与改革。通过重点与滚动支持和教研项目过程监控与管理等措施,使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研究与改革的水平与成效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评出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在向省教育厅推荐的13项成果中获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

2005年进一步加强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改革,新立校内教研项目103项,省级教研项目2项;省级实验技术研究项目8项。

三、教学教务管理

2003重新制定了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根据省教育厅《学分制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了《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修改原学分制的部分条款。

2004年通过实施专家督导、学生评教、信息反馈及期中检查等机制和规范制度,对全院教师教学过程与质量实施监控与指导,特别是充分发挥专家督导作用,强化实践环节的监控和青年教师的在岗培养。

2005年完善了学生使用信息反馈网络,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在教学运行中严格执行;通过建立了课程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环节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与评估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各教学环节,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通过明确校院二级教学管理职责、举办教学秘书研讨班和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务管理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教学调度、学籍管理、校内考试与统考等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完善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订购、发放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调度各方面在教学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制定了《校院二级教学管理办法》、《教师工作规范》、《院系教学工作评价办法与实施细则》等综合性重要规章制度,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教学工作特殊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

四、招生工作

2003年共录取4477人,其中本科3546人,专科931人,艺术类专业162人;本专科报到率近90%

2004年共录取新生3691人,其中本科生2675人,专科生1016人,艺术类专业223人;新生报到率大于95%

2005年共录取了本专科生4856人,其中本科3472人,专科1384人,超额完成原定招生计划,且生源质量较好。

五、教学评估

2004对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与程序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外围调研和学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了评估设想,为启动07年评估工作做好了准备。

2005在深刻理解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每项分解任务的具体内容建立各种统计分析模板,然后对03/0404/05学年进行了自评摸底,进一步明确了我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计划与目标和整改实施方案,重点做好整改工作。在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实践教学

2005积极开展开放实验室工作并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种竞赛,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措施,教学改革成效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实验技术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学生参加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广告艺术大赛等四项一类赛事,取得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



李志跃






















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



研究生教育2003年在全国第九批硕士点申报过程中,我校新增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设计艺术学、食品科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5个硕士点。

20053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成为新增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标志着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准招生的领域为轻工技术与工程。

截至2005年底,在校硕士研究生总数达247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拥有硕士生导师89人。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

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呈快速发展态势,报名人数有较大增长,在报名、考试、阅卷、复试等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生源质量。

认真编制招生专业目录,开展招生宣传与咨询工作。完善了研究生招生考试专用保密室,并结合相关保密制度修订了山东轻工业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工作实施细则及自命题管理暂行办法。

为确保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组织我校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签“保密协议书”:全部工作人员包括学校命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内,均在“保密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2003年共录取研究生60名,2004年录取研究生70名,2005年录取研究生119名。

二、培养与管理工作

修订了《山东轻工业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山东轻工业学院关于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成绩考核工作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

组织各硕士点制(修)订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因材施教,拓宽培养口径,突出创新能力、时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确保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组织我校各硕士点制(修)订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和非学位课程内容简介。

根据《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条例》的有关规定,遴选了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共计6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认真组织课程教学。组织各有关系、部进行了任课教师的选聘工作,同时布置选定教材,制定课程简介、学位课程教学大纲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听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及时总结。并对全校研究生课程进行了不定期教学检查。

认真进行中期考核和筛选。按照《山东轻工业学院关于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实施办法》,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和筛选。

编辑、汇总、印刷了《山东轻工业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手册》。组织、整理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原始材料,得到工程硕士评估专家组的肯定。

举行了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邀请校外专家到我校进行讲座,50名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活跃了我校的学术气氛,给研究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学位授予工作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为了使导师尽快熟悉和适应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第三批、第四批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学习有关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政策和相关规定。

改革和完善学位授予工作。《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山东轻工业学院申请硕士学位论文格式统一要求》的规定,对研究生论文撰写、评阅、答辩、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检查、审核。

实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配套奖励制度,进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评选校级优秀学位论文,推荐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的。我校首届毕业生有1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组织了2004年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的评选工作,

参加了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年会,我校成为新一届的理事单位。

重视学位点建设。组织第十批硕士点申报增列工作,我校评审通过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点8个,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任务。

对新增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有关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政策和规定。

为确保学位授予的质量,实施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制”,审核内容包括申请人的课程学习成绩、必修环节、发表论文情况、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学位论文工作量、论文水平、是否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只有在资格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论文印刷和装订,才可以组织论文评阅和答辩。这是我校为确保学位授予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在职教育

积极申报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05年我校成为新增工程硕士培养单位。获准招生的领域为轻工技术与工程,覆盖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我校是目前山东省唯一一所招收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单位。

组织工程硕士第二阶段考试。顺利完成工程硕士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积极申报工程硕士新领域。积极申报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两个新工程领域。



孙 锐





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3年至2005年,成人教育学院本着“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办出特色”的原则,有力地推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联合办学,在三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圆满完成山东省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学教育办学水平评估

山东省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学教育办学水平评估工作是成人教育学院2005年上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为了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分管校长朱摩西为组长的评估领导小组和以成教院长葛秀村为组长的评估工作小组,将评估标准五个一级指标中的64个三级指标分解到部门责任到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进程表。成教学院的全体同志,为了做好评估工作尽职尽责,放弃上半年的所有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形成了“人人了解评建、人人关心评建、人人重视评建、人人参与评建”的良好氛围。经过全院上下积极努力,在529日—61日的评估中,专家组对我院的成人教育办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专家组的评估意见是:①学校领导重视成人教育,发展思路清晰,指导思想端正。坚持为轻工服务的特色,为山东轻工大省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②规章制度健全完善,机构设置齐全合理,完善了承包责任制度,保障了办学水平不断提高。③专业设置符合行业特色,布局合理,符合实际。④学校重视教学基本建设,编写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教学基本建设不断加强,教学手段不断得以优化。⑤经费投入较为充足,教学与办公条件良好,保证了教学需要。

二、加大招生工作力度,招生规模不断持续增加

成人教育收费较低,效益来自规模。在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成教学院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在报纸刊登广告、印发招生简章、加强与各市地招办联系、与企业联合、到教学点具体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生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年来,开设本科专业由7个增加到15个,专科专业由12个增加到18个;联合办学设立站点由16个增加到24个;招生录取成人高考人数20031558人,20042990人,20052873人;高职生276人,自考助学生706人,中专生1810人,专业证书、岗位短期培训班学员539人。

三、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函授站点管理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函授教学的管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函授站点管理规程》,采取有利措施加强对函授站点的管理,对不合格的站(点)予以取消,使我院成人教育的办学环境和办学秩序得到改善,为我院规范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年来多次派出教学检查组,分别奔赴各地市函授站点进行检查,随机抽查听课,并分别召开站点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座谈会。通过教学检查发现各函授站点的教学安排和各个教学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教学档案齐全,教学条件符合要求,教材发放及时,函授学员对函授站点的管理工作和教师上课质量表示满意。

四、规范完善学籍管理及成人毕业生电子注册工作

几年来严格实行学籍注册制度,从2002年开始清理学籍,对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重新登记,结合教育部实行的网上注册办法,三年来共注册具有正式学籍的成人学生2713人,按照教育厅职成处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共办理成人毕业证书2160个,其中2003551个、2004658个、2005951个。

五、专升本和学位授予工作

根据教育厅职成处《关于选拔优秀应届专科毕业生升本科学习的通知》,组织了030405年优秀应届专科毕业生升本科学习工作,经过考试选拔最终193人被录取。其中03432669人,0471人,0553人。依据高教处《关于做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完成了106人的报名、资格审查和主干课程考试工作,其中39名获得了学士学位。

六、积极拓宽办学思路,自学考试工作取得突破进展

经山东省自考委批准,我院自20034月开考自学考试艺术设计本科段专业,我院仍为主考院校。同时决定,将带有技能部分的课程由我院自行组织考试,使我院的自学考试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自考报名1216人,2914科次;2004年自考报名1256人,2975科次;2005年自考报名1000多人,2336科次。

七、适应社会需求、拓宽培训工作渠道

为适应社会需要我院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办学。既保留了成人中专、专业证书、学业证书等培训形式,又拓展了岗位培训、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办学形式。三年来先后为山东阜丰公司培训在职职工520人;莱芜泰山纸业有限公司培训在职职工50人;肥城矿业集团培训60人;寿光人才培训中心培训24人;东营胜利工业园培训85人;为青岛同创专修学院办理成人中专毕业证书1810人。

八、加强高职学生的管理,探索高职发展新思路

职业技术学院设有计算机及应用、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4个对口高职专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2个对口高职本科专业。专科02级学生389人于20047月毕业,本科专业04级学生121人;05155人。

按照学校的规定,负责对口高职学生的全面管理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三年来完成了对口高职学生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师聘任、课程安排、教材管理、教学制度的制定以及教学工作的检查监督等各项有关工作;制定了《政治辅导员工作细则》、《班主任工作条例》、《班干部管理条例》、《学生干部岗位职责》、《学生文明公约》、《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等10多项管理制度,改选组建了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建立了学生会,进一步健全了学生管理组织,加强了学生的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规定》,强化了成教、职教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三年共发展学生党员21名。

九、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超额完成经济承包责任目标

2002年与学校签订了《经济责任目标协议》,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给学校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20036月上交学校45万多元;200412月上交学校80多万元;200512月上交学校153万多元,超额完成经济责任目标。


张逢慧































科学研究工作



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倡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三年迈出三大步,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当年纵向科研项目经费137万元,整个科技经费超过800万元;1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SCI收录我校论文11篇,EI收录我校论文11篇;新增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2004年是我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的一年,当年纵向科研项目经费402.5万元,横向科技经费超过800万元;12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级科技奖励7项,SCI收录我校论文20篇,EI收录我校论文40篇,ISTP收录我校论文2篇,标志着我校科研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5年我校科技工作再创佳绩,当年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超过370万元,科技经费总额超过2000万元;11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奖励6项,获授权专利4项;SCI收录我校论文51篇,EI收录我校论文36篇,ISTP收录我校论文7篇。

一、基本情况

2003年,依据工作发展科技处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学科研量化指标评估体系(理工科试行)》、《山东轻工业学院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山东轻工业学院科技工作特殊奖励条例》等科研管理文件。完成了省级强化建设学科(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山东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在第九批新增硕士点审核工作中,我校有4个学科获得硕士授予权。共争取上级课题18项,项目经费137万元。科技奖励获得大丰收。共获得省级科技奖4项,省高校科技奖8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69篇,专著10部。签订各类科技开发合同20余项,合同金额120余万元,到位经费90万元。校内各院系经费、获奖及论文情况详见附表一。

2004年开展了新增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申请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共争取上级课题23项,经费总额达到402.5万元,为我校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奖励成绩突出,共获省级科技奖励7项,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85篇,专著6部。签订各类科技开发合同70余项,合同金额800余万元,到位经费430余万元。本年度校内各院系经费、获奖及论文情况详见附表二。

2005年我校共争取上级课题45项,经费总额达到370余万元。科技奖励成绩突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奖励6项,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轻工科技进步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5篇,专著11部。签订各类科技开发合同130余项,合同金额2500余万元,到位经费750余万元。

二、自然科学研究

(一)各年度获资助和各类研究项目及经费

2003年: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资助经费25万元,详见附表三。

2.山东省火炬计划项目1项,资助经费20万元,详见附表四。

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资助经费26万元,详见附表五。

4.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5项,资助经费34万元,详见附表六。

5.山东省教育厅计划项目4项,资助经费22万元,详见附表七。

6.山东省软件专项发展基金1项,资助金额10万元,详见附表八。

2004年: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资助经费93万元,详见附表九。

2.国家攻关计划1项,资助经费190万元,详见附表十。

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资助经费11万元,详见附表十一。

4.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7项,资助经费57万元,详见附表十二。

5.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1项,资助金额7万元,详见附表十三。

6.山东省教育厅计划项目4项,资助经费17.5万元,详见附表十四。

7.济南市重大科技攻关1项,资助金额15万元,详见附表十五。

8.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2项,资助金额10万元,详见附表十六。

9.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1项,资助金额2万元,详见附表十七。

2005年: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资助经费26万元,详见附表十八。

2.国家863计划子计划1项,资助经费4万元,详见附表十九。

3.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1项,资助经费2万元,详见附表二十。

4.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资助经费1万元,详见附表二十一。

5.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3项,资助经费30万元,详见附表二十二。

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资助经费53.5万元,详见附表二十三。

7.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7项,资助经费57万元,详见附表二十四。

8.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1项,资助金额15万元,详见附表二十五。

9.山东省教育厅计划项目5项,资助经费28万元,详见附表二十六。

10.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12项,资助金额145万元,详见附表二十七。

11.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2项,资助金额10万元,详见附表二十八。

(二)科技开发与校企合作

2003年实现横向科技经费439.1万,比2002年增长189.8%,签订合同20余项。

2004年实现横向实到科技经费800万,比2003年增长186%,签订合同70余项。比2003年增长350%

2005年实现横向实到科技经费750余万,签订合同130余项,比2003年增长85%。与德州市、济南市槐荫区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

2003年校内各单位横向科技经费到款统计表

单位

经费(万)

院办

2.5

科技处

7

教务处

5

轻化学院

2

食品学院

35.05

化工系

2

机电学院

13

2004年校内各单位横向科技经费到款统计表

单位

经费(万)

轻化学院

35.6

机电学院

47.112

食工学院

124.73

材料学院

24.4

化工学院

13.3

信息学院

54.5

2005年校内各单位横向科技经费到款统计表

单位

经费(万)

轻化学院

235.82

机械学院

40.7

食工学院

203.104

材料学院

59.9

化工学院

21.6

信息学院

159.9942

信控学院

23.815






(三)成果与奖励

1、科技论文

2003年被SCIEI收录的论文(22篇)情况

姓名

单位

SCI

EI

合计

陈嘉川

院办


3

3

邱化玉

院办


2

2

秦梦华

轻化学院


2

2

程宝箴

轻化学院

1


1

付丽红

轻化学院


1

1

周国伟

轻化学院

1


1

刘温霞

轻化学院

1

1

2

段洪东

化工系

2


2

马万勇

化工系

3


3

康从民

化工系

1


1

崔月芝

化工系

2


2

刘贵杰

机电学院


2

2

2004年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51篇)情况

姓名

单位

SCI

EI

ISTP

合计

陈嘉川

院办


6


6

秦梦华

院办


4


4

许崇海

研究生处

1



1

张旭东

教务处

3

1


4

谢益民

轻化学院

1

4


5

赵传山

轻化学院


3


3

邱化玉

轻化学院


7

1

8

靳丽强

轻化学院

1

1


2

付丽红

轻化学院



1

1

周国伟

轻化学院

1



1

褚夫强

轻化学院


2


2

徐清华

轻化学院


1


1

王 振

轻化学院


1


1

王 键

轻化学院


1


1

刘温霞

轻化学院

1



1

董维芳

轻化学院


2


2

马 峰

化工学院


1


1

谭学杰

化工学院

2



2

崔月芝

化工学院

1



1

化工学院


1


1

庞志强

化工学院


1


1

何 文

材料学院

1



1

刘素文

材料学院

1



1

李 霞

材料学院

4

1


5

冯益华

机电学院


1


1

张维海

机电学院

2

3


5

2005年被SCIEIIETP收录的论文(94篇)情况

单位

SCI

EI

ISTP

合计

研究生处

6

1


7

科技处

3



3

教务处

1

1


2

轻化学院

6

17

5

28

化工学院

24

1


25

材料学院

9

2


11

机械学院

1

7


8

信控学院


4

2

6

信息学院


3


3

数理学院

1



1

2、鉴定与获奖项目:

1)鉴定项目

2003年全校共鉴定成果10项,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详见附表二十九。

2004年全校共鉴定成果10项,5项到国际先进水平,详见附表三十。

2005年全校共鉴定成果11项,3项到国际先进水平,详见附表三十一。

2)获奖项目

2003年全校获各项奖励12项,分别为:

    1. 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2.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3.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详见附表三十二。

2004年全校获各项奖励10项,分别为:

    1.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2.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其中二等奖2项。

    3. 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详见附表三十三。

2005年全校获各项奖励13项,分别为:

    1.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2. 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3.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4.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5. 山东省轻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详见附表三十四。

3. 专利

2003年授权专利2

2004年授权专利2

2005年授权专利4

三、社会科学研究

2003年,我校新增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新上人文社科项目3项,资助经费2.3万元,在各种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9篇,出版著作25部,发表作品26幅。

2004年,新上人文社科项目3项,资助经费0.6万元,获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在各种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65篇,出版著作35部,发表作品17幅。

2005年,新上人文社科项目13项,资助经费27万元;实现横向科技经费21.6万元;获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在各种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9篇,出版著作6部。

附表一:

2003年山东省教育厅计划新上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

刘德军

0.6

社科系

2

复杂动态环境下的中小企业成长与企业家风险回报研究

张德良

0.7

经管学院



附表二:

2003年山东省社科规划办新上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及思想价值研究

刘德军

2

社科系

附表三:

2004年山东省教育厅计划新上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陶传平


社科系

2

论我国政治文明的时代定位及相关的重大关系

蔡丽华


社科系

3

皮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透视

王立新

0.6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附表四: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获奖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研究人员

获奖类别

等级

1

营销学原理在高等学校的应用策略研究

经管学院

张建峰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附表五:

200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山东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调查研究

杜晓毅

4

机关党总支

附表六:

2005年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非经典数据的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苏卫东

8

经管学院

附表七:

2005年山东省教育厅计划新上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上市公司经营者腐败、利润操纵与治理结构

苏卫东

1

经管学院


附表八:

2005年文化厅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城市建筑与户外广告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张 伟

无资

艺术学院

2

广告设计的创意与表现

李 军

无资

艺术学院

3

展示设计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李 远

无资

艺术学院

附表九:

2005年山东省软科学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高校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杜晓毅

1

机关党总支

2

山东会展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张 伟

2

艺术学院

3

健康“建筑装饰材料数据库”研究

王东辉

1

艺术学院

4

山东省中小企业整合创新研究

杜同爱

无资 

经管学院

5

利用数据库挖掘技术推动山东省信用信息收集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盛亦工

无资

金融职业学院

6

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研究

杨 丽

孔宪香

无资 

经管学院

附表十:

2005年山东省社科规划办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纠纷解决的多元模式对农民权利救济的影响

陶传平

无资

政法学院

附表十一: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研究人员

获奖类别

等级

1

量体裁衣-论平面设计的准确定位与表现

艺术学院

林 斌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2

文艺民俗学视野中的奥斯丁小说

政法学院

鲍 焰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3

探索并创造自己的设计语言

艺术学院

吕在利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4

展示设计

艺术学院

李 远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5

字体设计

艺术学院

谷 林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6

体验经济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院

孟光伟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7

庆祝建国55周年成就展览山东展区设计

艺术学院

张 伟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8

数字化平面设计

艺术学院

李 军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9

服装效果图展示设计

艺术学院

杨永庆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四、学科与实验室建设

2003年,完成了省级强化建设学科(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山东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品谢益民同志为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学科带头人。

2004年,制浆造纸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进行了中期自查,准备迎接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中期评估。发酵和皮革专业进行了申报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前期准备工作。与省造纸研究院、省食品发酵院联合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工作正在进行,筹备省部共建设实验室方面工作也已启动。

2005年我校又增加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分别是“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发酵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山东省现代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顺利进行。



高志峰













附表一:

2003年山东轻工业学院各院系经费、获奖及论文情况表

__TH_L54__TH_L55

科技项目

科技奖励(项)

国际论文

2003年收录)

纵向经费

基金项目

横向经费

合计

省部级

一等

省部级二等

省部级

三等

SCI

EI

小计

院办

14


2.5

16.5


1



5

5

科技处



7

7


1





教务处

5


5

10



1




轻化学院

11

7

2

20


1

1

3

4

7

食品学院

20


35.05

55.05



1




化工系

30


2

32


1

1

8


8

材料系

17

18


35



1




计算机系

10



10

1


1




机电学院

5


13

18



1


2

2

附表二:

2004年山东轻工业学院各院系经费、获奖及论文情况表

__TH_L54

科技项目

科技奖励(项)

国际论

2004年收录)

纵向经费

基金项目

横向经费

合计

省部级

一等

省部级二等

省部级

三等

SCI

EI

小计

院办

12

23


35







科技处

196



196







研究生处


24


24







轻化学院

36

46

35.6

117.6







食工学院

13.5


109.9

123.4







化工学院

18.5


13.3

31.8







材料学院

5.5


24.4

29.9







信息学院

15


54.5

69.5







机电学院

30


47.11

77.11











附表三:

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手性高分子的合成及其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姚金水

18

材料系

2

二次纤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研究

秦梦华

7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附表四:

2003年山东省火炬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

邢存章

20

化工系

附表五:

2003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表面活性剂对HPAM/Cr(III)凝胶反应影响及凝胶性能研究

段洪东

5

化工系

2

速生杨制浆机理及木素结构变化的研究

刘 玉

6

学院办公室

3

类锗烯结构及化学反应活性的研究

马万勇

5

化工系

4

原位反应制备NbN- MoSi2 -Si3N4复合材料及抗氧化性研究

沈建兴

5

材料系

5

高温复合氧化物类纳米微粉低成本合成技术及晶粒形成机理研究

张旭东

5

教务处

附表六:

2003年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奖励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阳离子纳米微粒乳化体系及其对中性松香施胶的增效作用

刘温霞

6

轻化与环境工程

学院

2

新型阳离子胶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邱化玉

8

学院办公室

3

海藻糖合酶固定化连续生产海藻糖技术的研究

王瑞明

8

食品与生物工程

学院

4

铝碳锆质长寿浸入式水口的研制

张川江

6

材料系

5

利用大豆制品废水生产天然凝固剂的研究

宋俊梅

6

食品与生物工程

学院

附表七:

2003年山东省教育厅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纸张匀度检测方法研究

邱书波

5

机电工程学院

2

废纸中性脱墨技术

秦梦华

5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3

异质结构纳米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发变电控保系统研究

刘素文

6

材料系

4

低温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王瑞明

6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附表八:

2003年山东省软件专项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基于COM/DCOM的工程设计流程组态平台

耿玉水

10

计算机系

附表九:

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非木浆木聚糖酶生物漂白的酶作用机制和无元素氯漂白

陈嘉川

23

院办

2

木素和聚糖之间的酶催化交联与纤维胞间层的修复

谢益民

24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3

阳离子氢氧化铝镁对树脂酸的分散与稳定机理

刘温霞

22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4

纳米复合陶瓷模具设计制备及其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许崇海

24

研究生处

附表十:

2004年国家攻关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高性能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

李天铎

190

科技处




附表十一:

2004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胶原纤维纸张增强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研究

邱化玉

5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季铵型聚硅氧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李天铎

6

科技处

附表十二:

2003年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奖励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纸浆二氧清洁漂白技术及机理的研究

陈嘉川

12

院办

2

木素氧化酶的催化交联机理及环保型功能纸的研究

谢益民

8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3

介孔复合材料的胶束可控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

周国伟

8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4

酶催化合成烷基多聚苷绿色表面活性剂

马万勇

8

化工学院

5

微波细胞破碎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马 烽

7

化工学院

6

基于有限元法的陶瓷喷砂嘴结构设计及其冲蚀磨损机理研究

冯益华

6

机械学院

7

啤酒酵母非自发絮凝研究

毛得奖

8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附表十三:

2004年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欧洲和中国所关注的二次纤维化学与技术

秦梦华

7

院办

附表十四:

2004年山东省教育厅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微生物法转化γ-氨基丁酸的研究

陆晓滨

3.5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

腈纶废料生产2-乙氧基丙烯的研究

于志军

3.5

化工学院

3

植物纤维-聚氨酯共聚型高强度纸张及纸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谢益民

5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4

低成本生态纳米抗菌陶瓷内墙砖的研制

陈玉清

5.5

材料学院

附表十五:

2004年济南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面向流程行业中小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集成系统

耿玉水

15

信息学院

附表十六:

2004年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利用高浓度废有机酸液制备蒙囿型铬鞣剂

李彦春

5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2

造纸微粒助留剂蒙脱石的制备与应用

刘温霞

5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附表十七:

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稀土金属元素对谷氨酸发酵及其关键酶的影响

王 燕

2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附表十八: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废纸制浆过程中阴离子杂质的产生机制及其与阳离子助剂的作用

秦梦华

26

院办

附表十九:

2005年国家863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深海热液保真采样系统

华玉爱

4

数理学院

附表二十:

2005年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过渡金属钛酸盐纳米材料的模办法合成激光催化特性

周国伟

2

化工学院


附表二十一:

200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棉秆清洁制浆技术的研究

王 键

1

轻化学院

附表二十二:

2005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纳米TiO2的异质机构设计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刘素文

5

材料学院

2

高分辨率耐水型喷墨打印纸的研究与开发

赵传山

5

轻化学院

3

轿车漆用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的研制及应用

段洪东

20

化工学院

附表二十三:

2005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棉秆生物化学机械法制浆反应机理的研究

王 权

6

轻化学院

2

阳离子微粒对纸料的助留机理

刘温霞

5

轻化学院

3

适于废水高度循环条件下的板纸环压增强剂的合成与应用

赵传山

5

轻化学院

4

可微波加热多孔石墨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和热性能研究

马 烽

5

化工学院

5

高分子极稀溶液粘度反常行为研究

杜登学

3.5

化工学院

6

新型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稳定性研究

秦大伟

4.5

化工学院

7

中国产地葡萄酒酵母种群构成研究

刘天明

4

食工学院

8

分支环糊精的酶法合成机理及性质研究

崔 波

6

食工学院

9

特种文献数据库查询系统地研制

田文利

5

图书馆

10

纳米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陈玉清

4.5

材料学院

11

基于计算智能的纳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设计与开发研究

许崇海

5

机械学院

附表二十四:

2005年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水性药物包衣用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材料工业化生产

姚金水

8

材料学院

2

由制革下脚料研制蛋白涂饰剂

李天铎

10

轻化学院

3

氟硅改性的梯度丙烯酸树脂涂饰剂

崔月芝

6

化工学院

4

新型鳌合剂的制备及应用

段洪东

8

化工学院

5

粉煤灰沸石的定向合成及用于造纸废水净水处理的应用基础研究

吕海亮

10

化工学院

6

细菌纤维素发酵生产及创伤辅料的应用研究

马 霞

7

食工学院

7

牙颌组织仿生CADFE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单东日

8

机械学院

附表二十五:

2005年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新型填充复鞣剂PLF

崔月芝

15

化工学院

附表二十六:

2005年教育厅发展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钇铝石榴石粉体合成及其激光陶瓷材料的制备

张旭东

15

材料学院

2

喷涂型塑料薄膜防滴剂的研究

周立国

6

化工学院

3

制浆黑液降解新型催化剂的研制

周国伟

7

化工学院

4

超高水溶性麦芽糖基β-环糊精得酶法合成及应用研究

崔  波

无资

食工学院

5

水性光固化油墨的制备及其印刷适性的研究

褚夫强

无资 

轻化学院




附表二十七:

2005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纳米无机抗菌剂

陈玉清

5

材料学院

2

--钛多金属鞣革剂

李天铎

15

轻化学院

3

水基光固化丝印油墨制备技术

褚夫强

10

轻化学院

4

结合型加脂剂

李俊英

15

化工学院

5

喷墨打印相纸技术配方

赵传山

10

轻化学院

6

水性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技术

段洪东

10

化工学院

7

钢板防腐蚀涂料树脂原料的生产

姚金水

15

材料学院

8

纸浆生物打浆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秦梦华

15

轻化学院

9

面向制造企业的客户管理系统

耿玉水

15

信息学院

10

酿造酒及发酵饮料新技术

李敬龙

10

食工学院

11

芽孢类益生菌在全价饲料中的存活率

崔 波

10

食工学院

12

功能性皮革纤维服装面料的研发

付丽红

15

轻化学院

附表二十八:

2005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额

单位

1

新型纳米陶瓷材料及其工模具应用研究

许崇海

5

机械学院

2

高性能陶瓷喷砂嘴的研究与应用

冯益华

5

机械学院





附表二十九: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3年鉴定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成

完成单位

任务来源

组织单位

成果水平

完成时间

主要研究人员

1

迈零膨胀NIP晶格膨胀特性与高温结技术研究

材料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

国际先进

2003.01.26

陈玉清

2

结构陶瓷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其应用开发研究

教务处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际先进

2003.04.01

许崇海

3

低(无)葡萄酒的研制

食工学院

省科技厅

济南市科技局

国内领先

2003.11.22

尹卓容

4

高级微量涂布纸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轻化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内空白

国际先进

2003.12.28

赵传山

5

新型高档水性涂膜材料-耐盐物萃丙乳液研究

材料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

国际先进

2003.12.28

姚金水

6

水性丙烯酸聚合药物薄膜包衣材料研制

材料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内空白

国际先进

2003.12.28

姚金水

7

改性土膨润土/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助留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轻化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内空白

国际先进

2003.12.28

刘温霞

8

铬-铝-钛多金属糅剂的研究

科技处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际先进

2003.12.29

李天铎

9

新型钠米颗粒稳定剂的阻垢剂-衣康酸共聚物的制备与应用

化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

国际先进

2003.12.31

段洪东

10

阻离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水分散体系的研制

化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

国际先进

2003.12.31

段洪东

附表三十: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鉴定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成

完成单位

任务来源

组织单位

成果水平

完成时间

主要研究人员

1

结构陶瓷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研究生处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际先进

2004.1.10

许崇海

2

速生杨新型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技术

轻化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际先进国内空白

2004.4.17

杨桂花

3

速补体力消耗复合能量饮料的研制

食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国内领先

2004.5.21

刘秀河

4

海藻功能性成分提取及应用研究

食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国内领先

2004.5.21

刘秀河

5

大枣干酒新技术的研究

食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国内领先

2004.8.27

李敬龙

6

基于COM/DCOM的工程设计流程组态平台的应用于研究

信息学院

省信息产业厅

省信息产业厅

国内领先

2004.12.16

鲁 芹

7

新型塑料薄膜防滴剂的研究

化工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际先进国内空白

2004.12.19

周立国

8

高性能碳化硅超细粉及材料的制备

教务处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际先进国内空白

2004.12.25

张旭东

9

水性UV固化油墨专用树脂的制备及应用

化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际先进国内空白

2004.12.23

段洪东

10

发酵乳复合剂的研制及应用

食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空白国内领先

2004.12.30

陆晓滨

附表三十一: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鉴定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任务来源

组织单位

成果水平

完成时间

主要研究人员

1

废弃植物纤维再生生物制剂”的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

轻化学院

企业委托

省教育厅

国内先进国内空白

2005.8.15

刘玉婷

2

功能性复配糖技术开发及产品应用研究

食工学院

企业委托

省教育厅

国内领先

2005.10.29

马 霞

3

利用大豆制品废水生产天然凝固剂的研究

食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际先进

2005.11.22

宋俊梅

4

利用葡萄糖废糖蜜生产高活性干面包酵母的研究

食工学院

企业委托

省教育厅

国内领先

2005.12.26

王瑞明

5

海藻糖合酶固定化连续生产海藻糖技术的研究

食工学院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内领先

2005.12.26

王瑞明

6

机械制造业特种曲线加工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制

院办

省科技厅

省科技厅

国际领先

2005.12.28

王 敏

7

低温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食工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内领先

2005.12

王瑞明

8

异质结构纳米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材料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际先进

2005.12.25

刘素文

9

反应型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研究

化工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际先进

2006.1.3

张庆思

10

纸张匀度检测方法研究

信控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内领先

2005.12

邱书波

11

纸浆纤维质量测量仪的研制

信控学院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国内领先

2005.12

綦星光

附表三十二: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3年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

单位

主要研究人员

获奖类别

等级

1

麦草浆的生物漂白和酶法改性

院办

陈嘉川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

废纸酶法脱墨及其性能改善

轻化

学院

秦梦华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3

由制革废料合成蛋白复鞣剂的研究

科技处

李天铎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4

造纸白泥在硅酸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教务处

张旭东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5

基于CLS的工程设计智能化信息系统

计算

机系

耿玉水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一等奖

6

含时波包动力学理论及应用

化工系

马万勇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7

黄牛磨砂沙发革的研制

轻化

学院

李彦春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8

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及正电胶在钻井和孚油中的应用研究

化工系

段洪东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9

随即最优调节器理论及应用研究

计算

机系

张维海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10

职能磨削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机电

学院

刘贵杰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11

脱水活性窖泥功能制品的研究

食品

学院

王瑞明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12

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系

姚金水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附表三十三: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4年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研究人员

获奖类别

等级

1

多功能有机硅微乳液皮革手感剂的研究

轻化学院

邱化玉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

新型水性涂膜材料—耐盐雾苯乳液研究

材料学院

姚金水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3

水分散体系衣康酚共聚物稳定剂

化工学院

段洪东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4

复合陶瓷材料设计、制备、加工与性能

研究生处

许崇海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

5

脱水活性窖泥功能菌的研究

食工学院

王瑞明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6

基于CIS后工程设计智能化信息系统

信息学院

耿玉水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7

脂肪酸氢化催化剂的研制及应用

化工学院

邢存章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8

流程制造行业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信息学院

耿玉水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9

白首乌保健功能的系统研究

食工学院

宋俊梅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

三等奖

10

流程制造行业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信息学院

耿玉水

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

三等奖

附表三十四: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5年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研究人员

获奖类别

等级

1

草浆漂白的生物预处理和酶法改性技术

轻化学院

陈嘉川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

量子散射动力学理论及应用

化工学院

马万勇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3

机票纸的研制开发

轻化学院

秦梦华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4

铬——铝——钛多金属鞣剂的研究

轻化学院

李天铎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5

水性uv固化油墨专用树脂的制备与应用

化工学院

段洪东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6

节水节粮无污染酒精生产工艺的研究

食工学院

王瑞明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7

高级微量涂布纸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轻化学院

赵传山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8

面向流程性制造企业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信息学院

耿玉水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9

面向流程制造行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学院

刘 郁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10

面向流程制造行业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学院

潘 岩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11

苯并咪唑二酸超分子体系的自组装及其结构化学研究

化工学院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12

新型塑料薄膜防滴剂的研究

化工学院

周立国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13

大枣干酒新技术的研究

食工学院

李敬龙

山东省轻工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1998810月学校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200411月恢复高等教育研究室。吕基强同志任主任。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高教研究室的同志们齐心协力,边学习,边探索,边提高,对高等教育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高等教育的管理开展研究工作。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办公制度

高教研究室恢复建制后,万事从头开始,部门同志们在付出了大量劳动筹措办公设施及办公条件后即着手开展工作,根据学校的安排和要求,首先抓了制度建设,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岗位职责》、《高等教育研究室2005年工作计划》、《高等教育研究室综合治理制度》、《高等教育研究室安全管理制度》、《高等教育研究室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高等教育研究室办公及专项经费预算》等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划,使高等教育研究室的工作很快走上轨道。

二、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与探索》论文集

为了促进我校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及时推广交流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的研究成果,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承担完成了2005年《高等教育研究与探索》论文集的征稿、审稿、编辑及出版等一系列工作。共收到稿件120余篇,内容涉及“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探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大学图书馆管理与建设”、“高校行政管理研究与改革”、“高校后勤改革与建设”等八个方面。经努力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论文集的出版工作。11月底,开始着手2006年高教论文集的征稿工作。

三、调研学习

高教研究室成立后,我们承担了校领导安排的我校“改大学、改校名”的有关资料信息收集和调研,先后到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就高等教育等有关工作进行调研学习,与校办一起组织了由原山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大学设置专家组专家刘玉柱教授的专场报告会。

20054月参加了“山东省高校高教研究机构协作会议”,200510月出席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成立大会并成为会员单位,通过参加会议,到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取经,注意宣传扩大学校对外影响。

四、组织本科教学水平评建工作

20051月,学校成立评建工作办公室。高教研究室的吕基强、张淑增二位同志被抽调到评建办公室工作。我们一方面按计划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另方面积极组织和参加我校的评建工作,组织筹备了全校评建工作动员大会,多次组织召开各种类型的评建工作会议,参与起草了一系列文件,聘请胡恩明教授来校指导迎评促建工作。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胡恩明教授的报告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在学校起到了促进和推动迎评促建高潮作用。组织编印了多期《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学评建工作简报》。

五、组织高教研究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的高教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了我校第一届“教研论文宣讲活动”,各教学单位积极响应,他们有的组织专场研讨会、宣讲会,有的院系结合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课题和学科建设等问题举行了综合研讨会,通过本次活动在教学单位和部门引起了较大反响。有的院系在总结报告中说:“本次活动涉及范围广,讨论水平高,教师参加的多,是教学研究的好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先进的多媒体课件介绍和应用,推动了我校的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及双语教学”。本次活动给了各位参加研讨的老师一次互相学习的机会,使每位参加教学研讨的老师都受益匪浅。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风建设,促进了教学改革。

六、网站建设

为更好发挥高教研究室的信息交流,积极组织筹划设计高教研究室网站建设,网页已制作完成。


于君瑞


















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省外办、省教委外事处等上级外事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与关怀下,克服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我院外事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外国文教专家工作

1、开辟聘请渠道,完成聘请计划

2003年至2005年每年聘请长期外籍专家(教师)3名,完成年度聘请计划。我们在利用原有的聘请渠道的同时,积极开辟新渠道。利用登录中国教育网,因特网开展聘请外籍教师的工作。在外教聘请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受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我院外籍教师和专家在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调整聘请结构,提高聘请效益

随着引进智力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高等院校外籍专家(教师)聘请结构也面临着新转变。它正经历着从单纯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讲学,向聘请外国专家来华与我方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从聘请外国语言专家为主向聘请外国短期专业专家为主的战略转移。我们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积极与各方联系,有了一定进展,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3、专家日常管理工作

顺利完成了各年度新旧外籍专家的接送,并积极配合市公安局外管处做好外国人安全管理工作,协助外语教研室做好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外籍教师教学(系列)座谈会。在紧抓专家公寓以及外国专家生活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专家到省内文化、旅游景点参观旅游,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外籍专家(教师)的业余生活,并努力做好非典时期外国专家的安定、安全保障工作。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外籍专家教师的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省外办和教育厅的表扬。

二、规范因私出国管理工作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我院因私出国(境)人员不断增加。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规范了出国审批等手续办理的程序,2003年到2005年内共有57人申请出国(境)。其中,出国留学、合作研究、参加会议等29人次,探亲8人次,旅游4人次。学生出国留学22人次。我们本着对学院和申请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办理各项手续,严格按程序办事,未发生任何问题。

三、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我校外籍专家的使用还是以语言类专家为主,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除了语言类专家,重点学科建设和项目合作专家将成为我校“十一五”期间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着眼点。为此我们不断建立和完善我院的各项涉外制度,使工作更加程序化,适应我院发展的需要。

面对我院多校区办学的实际,使外教的工作生活产生诸多不便,我们积极同各部门进行协调。首先从课程设置上为外教提供方便,尽量保证课程紧凑;其次在新校区专家楼建成前为外教提供临时住所,保证他们的工作生活。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争取更大的成绩。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对外学术交流,提高学院的国际知名度,200312月,陈院长率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友好访问,在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学者交换、联合培养学生等方面与格林菲斯大学进行了友好洽谈。20044月,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和加拿大沃特卢大学的邀请,党委书记李福兴率团对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友好访问,加强了双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签订友好关系协议书。纪委书记钟读仁还率团赴韩国仁荷大学、居昌技能大学进行了友好访问,就我院与韩国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

先后聘请美国西密歇根大学教授,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张厚民教授,芬兰大学教授霍尔博姆,旅美博士曹伯荣,德国梅茨堡应用技术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普拉特先生,东京皮革所长南康正所长等十几名国际知名高校的校长、教授来我院举行学术讲座、友好访问等。受到有关老师和学生的好评。也为我院与国外高校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刘永德

















人事管理工作



人事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理顺管理体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组织专业技术评聘工作,圆满完成了各年度工作任务。

一、机构设置工作

2003完成了有关单位教研室、实验室等业务部室的调整及部室主任、副主任的换届选举工作。调整校医院为独立机构。为加强网络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将网络中心挂靠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2004根据工作需要,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调整为国有资产管理处,产业处调整为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和综合档案室。机电工程学院拆分为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改名为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改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改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校友会办公室与学校办公室合署办公,成立学位办与研究生处合署办公,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与科技处合署办公。

2005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外国语系改名为外国语学院,数理科学系改名为数理学院,社会科学系改名为政法学院。

二、人事调配工作

2003年、2004年、2005年接收各层次高校毕业生分别为7188135人。

2003年、2004年、2005年接收安置转业军队干部分别为133人,退伍志愿兵1人,退伍义务兵1人。

2003年、2004年、2005年调入人员分别为588人;调出人员分别为1388人。

三、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近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包括‘139’计划、教学名师计划、讲席教授计划等);制订和修订了《教师培养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国内外合作研究管理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本科及以下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省级学科带头人聘任管理办法》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双聘院士管理办法》,等项规章制度。并在实施中有了实质性进展,于200410月聘任陈克复院士为我校双聘院士。

建立重点学科或重点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逐级聘任管理制度,进行了国内外公开招聘,聘任谢益民教授为我校制浆造纸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聘任赵传山、张维海、黄峰3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

调整修改每年引进政策和专业要求计划,重点做好博士,硕士层次教师引进工作,200320042005个年度分别引进博士研究生9428人,硕士研究生4475116人。

每年都组织新教工进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学校规章制度的培训,并组织他们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为334人(3年)办理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组织全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工作。200320042005年分别评聘教授111417人;副教授161427人;讲师134264人;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32人;副高级16919人;中级429人。

五、劳资与社会保障工作

(一)根据国办发(200393号文件,为全校在职职工调整了工资标准,为全校离退休人员增加了离退休费。

根据国家规定,2003年为770名在职职工和291名离退休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增加了工资;2004年为235名在职职工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增加了工资;2005年为815名在职职工和318名离退休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增加了工资。

根据鲁人发(200430号文和鲁人发(200513号文件,为全校在职人员发放和调整了城市补贴和交通费;为全校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节日补贴,发放和调整了生活补贴;

200320042005分别为9610488名晋升职务职称人员兑现了工资。

200320042005分别为7796140名引进人员和新入校人员确定了工资标准。

200320042005分别为28168名见习期满人员转正定级并确定工资。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合同制工人按期缴纳年度养老保险金;按时发放了退职职工退职费和去世职工遗属困难补助。

(三)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200320042005年分别为292623名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

(四)根据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修订了《院内津贴管理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等项规定。

(五)2003/2004年度组织14名技术工人参加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考核,并为考核合格者兑现了待遇。

六、考核奖惩工作

(一)完善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强化考核作用,2003年全校991名教职工参加考核,实际参加989人,其中优秀143人、合格830人、未定考核等次16人,评选先进个人50名,先进集体8个。

2004/2005学年修订了学校各类人员年度考核办法,制定了教学、科研人员量化考核体系,共有1044人参加考核,其中优秀154人、合格849人、基本合格1人、未定考核等次40人,评选先进个人55人,先进集体8个。

(二)2003年组织了教育部教学名师候选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候选人的推荐工作。陈嘉川同志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邢存章同志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推荐评选省级防治“非典”先进个人1名。

2004年组织了国家政府特贴候选人推荐工作。经上级评审,陈嘉川、秦梦华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邢存章同志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04年推荐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陈嘉川同志进入一二层次人选名单。

2005年陈嘉川同志荣获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李天铎同志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及时归档的原则,规范借阅、接受、转递手续。20032004年分别借阅档案300350余卷次;接收档案7389卷,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及时进行追补;转出档案219卷;通过档案向有关单位提供政审工作材料2030份次。

每年都按时收集、整理归档职工工资调整、职务变动、职称变动、离退休、学习培训、奖惩、考核等相关材料(5000余份次)。

进一步整理、补充、收集我院省管干部的档案材料,使其档案更加规范。根据学校工作需要,人事档案管理200411月由人事处划归学校综合档案室。



任经照



















财务管理工作



在院党委、行政和领导的支持下,计财处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全面贯彻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要求,团结协作,勤奋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预算分配和收费管理工作,完善财务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大筹资理财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促进了学院新校区建设和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圆满完成了03-05年的工作目标,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03-05年财务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是财务工作永恒的主题,计财处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具体要求和审计厅检查组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认真检查纠正落实,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会计基础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为进一步全面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得到了教育厅财务处领导的充分肯定。

103年在完善财务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修建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票据印章管理办法、借款管理办法、基建财务管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为提高财会人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规范工作程序,规范会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起草了《会计工作操作规程》,对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核算、帐务处理、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等会计工作提出了工作标准和具体要求,会计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3)根据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要求,更换了帐务处理系统,按照2003年一般预算支出目级内容设置要求,完成了会计科目调整设置工作,使科目设置、会计核算、帐务处理、经费指标管理更加准确、合理、科学、规范,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

4)完成了校园一卡通和财务局域网建设。为加强校内消费和管理,减轻学院资金投入,经过与多家银行谈判,最终确定济南交通银行承担校园一卡通工程,全部硬件设备、软件和银行自助设备等全部由济南交通银行出资,为学院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在院领导的关心和各部门的配合下,校园一卡通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学生缴费、奖学金、困难补助、助学金、生活费发放等均可全部通过该卡实现,减少了工作环节和漏洞,方便了学生;完善了财务局域网建设,为04年开通网上适时查询,更好地为领导、部门、项目负责人随时查询收支情况、经费指标和项目收支提供服务。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1)通过学习预算管理规章和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完善预算管理办法,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预算分配方法研究,细化预算收支项目,强化预算的约束性,提高预算的科学性。

2)加强重大支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算控制,避免资金浪费和预算失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了实验设备论证、计划要求,力争做到统筹安排、合理配置、效益优先,杜绝重复购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基建项目、修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规划和计划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继续完善设备物资采购、修建项目管理办法,加大招投标范围和力度,在继续做好政府采购的同时,把食堂主副食品、基建材料纳入了校内招标采购范围。

4)配合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按照教育厅、财政厅文件要求,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工作,把固定资产管理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5)为进一步加强学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预算分配和监督职能,强化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约束力,科学配置办学资源,完善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预算分配和管理措施,优化了资金支出结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根据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对重点项目实施重点投入,提高投资效益;二是实行二级预算管理,计财处根据预算编制要求和学院发展规划,汇总编制全院的预算收支计划,下达经费分配方案;各经费管理部门要按时将分管的经费做出详细的使用计划,报计财处审查备案,按规定程序审批使用;三是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根据《省级专项教育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上级和校内安排的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专项核算,保证核算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学费收缴管理和助学贷款工作,维护学校和学生利益,为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学费收入是我校收入的两大来源之一,占全院总收入的60%以上,学费收缴工作是学院的大事,学费收缴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运行和发展。为做好学费收缴工作,计财处克服了收费量大、时间紧、时间跨度长、路途远、地点分散、协作银行多等诸多困难,在学生处、教务处和各院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圆满完成了03-05学年的学费收缴任务,实际学费收缴率达到了98%以上,走在了全省高校前列。同时,加强与教育厅财务处、各经办银行的沟通与协调,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时交纳学费,完成学业。全年帮助916名学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480余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学费收缴工作任务。

四、做好筹资理财工作,保证了学院的正常运行和新校区建设

根据学院新校区建设的总体部署,面对国家紧缩银根,贷款非常艰难的不利局面,计财处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一方面开拓多渠道办学的新思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银行间的合作,加大筹资力度,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结构、贷款规模、贷款方式、贷款时间,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成本,3年累计贷款金额2.6亿元、职工位托放款7959万元,以“投资换经营”取得社会资金1500余万元,保证了新校区规划设计、地质勘探、土地征用、地基建设、地上物补偿资金和一期一批建设工程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开源节流,挖掘内部潜力,合理运筹资金,在保证学院的正常运行前提下,调剂资金1000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的土地费和地上物补偿,为新校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计财处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三年累计争取财政临时经费近3000万元,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2600万元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学院教学楼、实验室、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投资120万元建成的外语教学平台,使我院的外语教学达到了先进水平,得到了教育厅的高度评价。通过开源节流,合理调度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学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发扬广大财会人员严格管理、优质服务、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财务管理和服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强了会计人员的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严格政治学习制度,有力的提高了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每年参加教育厅和会计学会组织的业务培训班,有25人次参加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内部会计控制继续教育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刘纪波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处全体同志在校党委及校行政的统一领导下,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宗旨,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一、基本情况

国有资产管理处是以资产管理、物资采购为主要工作任务,以管理、服务,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2.负责国有资产清查、登记、管理工作。3.负责国有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的技术鉴定等工作。4.负责公用房屋及土地资源的确权、建档等管理工作。5.负责行政办公设备购置计划的制定。6.会同财务、审计等有关部门负责各类资产的招标、订货、采购等工作,包括行政办公设备、教学科研设备购置计划的实施。7.负责进口设备的海关免税、商检、验收及索赔。8.负责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处下设资产管理科、物资供应科、设备维修中心等三个科室,在职人员7人,设正处长一人,副处长一人。

二、资产管理工作进展

1.进一步理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体制,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主管部门、各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的职责分工,确定了兼职资产管理队伍30多人,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从而确立了较为科学的资产管理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

2.建立和完善了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三年来,先后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山东轻工业学院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规程》、《山东轻工业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规程及职责》等规章制度,完成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汇编》,计19项规章制度,为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3.组织开展了固定资产清理清查工作。在全校各部门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共清查固定资产2.45亿元,其中:房屋建筑1.51亿元,图书资料1800多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200多万元,其他固定资产2400多万元。通过清查,彻底摸清了家底,锻炼了队伍,做到了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了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

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按照统一、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从资产的采购、验收、登记、付款、使用、报废、处置、建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全面落实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固定资产网络信息化管理,推进了资产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

5.成功地组织了固定资产检查验收工作。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要求,开展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自查、自建工作,完成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教育厅组织的检查验收,受到了教育厅的奖励。在固定资产管理检查验收迎评工作中,涌现出一批热爱资产管理工作,并在实践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经过推荐和评选,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0个单位,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李志军等27名同志分别获得固定资产管理先进集体、先进实验室、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进一步规范了物资招标采购活动。修订了招标工作规程,强化工作程序,严格招标纪律,提高工作透明度。建立了校内招标工作专家库,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在招标工作中的作用,确保了采购质量。进一步完善招标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行招标文件、评标报告、合同签订等会签制度。三年来共组织各类招标110多项,价值5000多万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积极用好国家免税政策,主动办理进口和国外捐赠设备的免税手续,三年来共办理进口和国外捐赠仪器设备58台(套),金额958.6万元,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

7.组织完成了首批入住长清新校区的实验室搬迁工作。实验室搬迁工作,从831日物理实验室第一个搬迁开始,到119日制药实验室搬迁完毕,共搬运330多车次,整个搬迁工作在各院部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首批实验室搬迁任务的圆满完成,保证了教学工作在新校区的顺利进行。

学校资产概况

学校国有资产是指学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学校的各类资产,学校所属各单位和经济实体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具体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截至2005年底,学校占地面积约160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355409平方米。学校总资产7.5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约3.09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约5800万元。



范春生









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2003年总建筑面积为6600平方米,分设在校本部和南院两处;20059月,南院图书馆搬至长清新校区。2003年有职工5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中级职称的24人;2004年有职工5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的24人;2005年底有职工5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7人,中级职称的24人。

图书馆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党总支书记1人,张学云同志任图书馆党总支书记;行政设馆长办公室、文献检索教研室、采编部、技术部、信息部、期刊部、流通部,馆长1人,副馆长2人,谢凤余同志任图书馆馆长,徐坤忠、巩恩贵同志任副馆长。

一、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年来,图书馆党总支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认真真地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总支在图书馆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三年来,始终坚持中心组学习日制度,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会议,交流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在党员发展、干部提拔等方面充分发扬民主。2001年制定了《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支部书记会议制度》、《党务工作办公会议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计划总结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等规章制度,在以后的几年里不断对这些制度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等党内教育活动。2003年组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基本知识竞赛活动;2004年组织全体党员赴沂蒙山革命老区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2005年图书馆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学校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紧密联系图书馆的实际,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阶段的各项任务。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全体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全面促进了图书馆各项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管理工作

图书馆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科学规范管理,制订了《图书馆行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了以提高读者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优质服务等活动,20033月,向读者发出了《关于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公开信。活动月中,全体职工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还召开了学生读者、研究生读者和教师读者座谈会,2003年创办了《轻院图书馆与读者》馆报,到2005年底已出版11期。

截止到2002年底,图书馆藏书总量为38万余册;2003年购进图书6.38万余册,2004年购进图书54万余册(包括师生捐书27.5万册),2005年购图书39万余册(包括师生捐书26.3万余册)。截止到2005年底图书馆藏书总量已达137万余册(以上数据均不含东院图书馆藏书)。2003年订阅中文期刊1558种,订阅外文期刊82种,订阅中外文数据库10种(其中增订2种),自建数据库1种;2004年订阅中文报刊1695种,订阅外文期刊80种,订阅中外文数据库12种(其中增订2种)。2005年订阅中文报刊1369种,订阅外文期刊81种,订阅中外文数据库11种。

2003图书馆共外借图书192337册次,共接待读者阅览275005人次,其中期刊部接待读者150225人次,流通部接待13086人次,信息部接待读者13000人次,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98694人次;出借光盘1552张次;为新生办理借书证4300张,办理补证手续300人次;办理离校手续1834人次。文献检索教研室顺利完成了19个专业39个班的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累计授课628学时;出版《食品信息》12期,提供信息290余篇,题录2100余条,检索课题184个,提供文献题录2100余条,接受读者咨询840人次;自建《食品信息数据库》一种,录入题录3151条;全年交流刊物98种。

2004年图书馆外借图书168032册次,全馆接待阅览271882人次,其中期刊部接待168876人次,流通部接待25678人次,信息部14000人次,电子阅览室63328人次;出借光盘3052张次;为新生办理借书证3490张;文献检索教研室顺利完成了23个本科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累计授课723学时。出版《食品信息》12期,提供信息260余篇,题录2100余条。检索课题184个,提供文献题录2100余条。接受读者咨询760人次。

2005年图书馆外借图书245164册次,共接待读者阅览295541人次,其中期刊部接待248750人次,信息部接待4716人次,流通部接待8874人次,电子阅览室接待33201人次;办理新生借书证5000余张,补发借书证525张;文献检索教研室完成全校26个本科专业3466名学生文检课教学与辅导工作,累计授课达784学时;出版发行《食品信息》12期,为读者提供信息160篇,题录2336条;为读者检索课题157个,接待读者咨询520人次;与其他兄弟部门交流情报资料137种。

图书馆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每年都制订《治安安全、防火、防盗、综合治理责任书》,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新校区图书馆设计论证和临时图书馆建设工作

图书馆积极参与新校区图书馆楼的设计论证工作。200310月,图书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长清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构想与要求》设计任务书,提出了“符合学校要求、适当超前、适应发展、高起点、高品位、生态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努力把新校区图书馆建设成为一座“造型优雅、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符合现代技术发展需求的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学校委托同济大学对新图书馆楼进行设计,针对同济大学的四种设计方案,图书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缜密的论证,并邀请国内知名图书馆建筑专家指导鉴定,由于该设计方案存在许多致命的缺点和不足,后又委托东南大学重新进行设计,针对东南大学的设计方案,我们又多次进行研究和论证,认为基本符合《设计任务书》要求,予以采用。我们将全力配合有关部门抓紧时间,争取把新校区图书馆楼设计建设成为少留遗憾的建筑,无愧于后人。

为确保新校区临时图书馆的在学生入驻后如期开放,从2005823日开始,图书馆全体职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牺牲了暑假休息时间,冒着酷暑,克服生活不便、交通不便等困难,团结奋战12天,终于与94日前将400余组书架的安装到位,并顺利完成13万册图书、报刊的上架排序工作,保证了临时图书馆的如期开放,为新校区学生稳定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在2005年搬迁新校区工作中,图书馆有两名同志被评为搬迁工作先进个人。

、迎接教学评估工作

图书馆高度重视迎评工作,认真落实“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先后多次召开迎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等有关评估文件。对照《评估指标任务分解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制定并认真落实责任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原始资料数据的收集统计和档案的管理工作。要求全体职工以迎评工作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工会工作

图书馆分会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组织全馆人员积极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参加2003年在校工会组织的排球赛和乒乓球赛并取得好成绩,参加2004年校工会组织的乒乓球赛,取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的好成绩。参加2003年省高校图工委组织的歌咏比赛,2004年组织职工参加“烟花三月赏牡丹,清明时节游古都”和秋游大泽山活动;2005年组织职工济南郊外娱乐游活动。分会领导经常慰问需要关怀、照顾职工。

、图书馆近三年评优情况

2003—2005年,图书馆党总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总支

2003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2003年被评为新闻宣传先进集体

2003年被评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04年被评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04年被评为新闻宣传先进集体

2004年馆分会被评为先进集体



穆长春




校办产业管理工作



校办产业2003—05年有山东轻工业学院机械实验厂和山东金彩印刷实验厂两个,2003年企业职工17人,其中机械厂16人;2004年企业职工16人其中机械厂16人;2005年企业职工19人,其中机械厂14人;

职能管理部门为产业处,赵忠元任副处长(主持工作),办公室有吕建伟(正科级干部),孟召雷(一般干部)。下属两个企业:山东轻工业学院机械实验厂和山东金彩印刷实验厂,企业职工17人。其中机械厂职工人数16人,吕建伟兼任厂长,荆光照、李伟东任副厂长;印刷厂由商金义个人承包费五万元/年。

2004年产业处赵忠元任副处长(主持工作),办公室有吕建伟(正科级干部),陈伟利(正科级待遇,学校安排不占指标),孟召雷(副科技干部)。年底产业处改为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赵忠元任主任(副处),办公室人员不变。下属两个企业:山东轻工业学院机械实验厂和山东金彩印刷实验厂,企业职工15人。其中机械厂职工人数14人,赵学敏任厂长,荆光照、李伟东任副厂长;印刷厂由商金义个人承包费六万元/年。10月成立济南轻大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曲兆瑞,注册资金50万元,作为学校科技开发和产业发展平台。

2003年—2005年学校分管校领导曲兆瑞副院长,年底曲兆瑞退休由傅东良副院长分管。

该阶段校办产业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本部门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各项工作有了较大起色。

1、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每年圆满完成教学实习任务2万余人次。

2、多年闲置的生产设备被全部维修使用,固定资产增值近20万元。

3、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上缴学校的总体利润由初期的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三年累计上缴学校41万元。

4、建立了清酒孵化器,经过两年的产品孵化,清酒项目不仅具备了产业化运作的技术条件,而且基本完善了产品市场准入的相关手续(产品质量标准注册,生产卫生许可证、儒康牌商标注册),并且将该项技术顺利转让给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费40万元。

5、济南轻大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开发平台作用显现出来,05年年共签定各类合同163万元。2003年固定资产147.9万元(机械厂76.2,印刷63.3,清酒8.4)。2005年固定资产158.6万元(机械厂83,印刷63.3,清酒12.3)。

赵忠元




基本建设工作



200310月之前学校基建工作有基建处负责,于健任处长,公茂才任副处长,全处有管理和技术人员8名,设材料供应科、工程管理科。10月根据新校区建设需要,学院以基建处为核心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院纪委书记钟读仁担任指挥,于健、王连增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杨天梅)、工程部(主任:于健)、综合部(主任:王连增)、材料部(主任:任成林)、审计部(主任:高鹏)、财务部(主任:刘永健)。指挥部又抽调其他部门近20人于11月进驻新校区办公。到200411月底指挥部共有学院在职干部职工29人。200411月根据学院党委对中层干部调整的需要,李金池任基建处处长兼指挥部副指挥,杨天梅任副指挥。王连增不在任副指挥。指挥部内部管理职能和人员也作了部分调整,撤消综合部,工程部设室内和室外两个部。20054月公茂才任副指挥。200510月撤消指挥部,恢复基建处负责新校区各项工程的收尾和正常的基本建设工作。同时调整所属科室和人员,恢复基建处建制。200512月钟读仁调离,同时省委调山东师范大学匡维武任我院副院,院党委安排匡维武同志接管新校区建设工作。同月学院决定加快二批工程建设,并成立了新校区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傅东良,副组长:王连增。

一、制度建设

根据新校区建设的需要,制定了长清校区建设指挥部员工守则,办公室岗位职责,长清校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工程项目负责人制度,材料部岗位职责,审计部岗位职责,纪监工作岗位职责,关于加强长清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党风廉正建设的意见,廉正建设十“不准”规定等26个建设过程中的岗位职责或规定、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使新校区建设者在工作当中,能够做到尽职、尽责、公开、公正,在制度上为新校区建设保驾护航,促进了廉政建设。

二、基建计划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要求,根据党委的安排,编制学校基建计划,呈报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10日,省计委批复我校新校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送国土厅、教育厅、计委重点处。

并得到省计委鲁计社会[2003]653号文的批复,共计13项工程,总建筑面积248808万平方米。执行过程中多次与教育厅和省发改委协调,及时分批办理基建投资计划和调整计划。

三、校园总体规划

按照学校发展总体目标,编制完成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新校区总体规划招标。多次召开新校区总体规划论证会和新校区总体规划论证汇报会。2003924日,王军民副省长来我院视察了新校区规划方案。根据学院安排向职工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向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最终确定了长清新校区校园总体规划方案。

四、工程建设

(一)新校区的建设

20031029日,举行长清新校区奠基仪式。拉开了新校区建设的序幕,1122日,召开指挥部全体人员会议,1128日,第一个单体建筑——教学区食堂8880M2开始建设;随后公共教学楼16520M2、公共实验楼21808M2、学生公寓楼59726M2、学生生活区食堂等工程相继开工,指挥部全体人员不分昼夜奋战在各个工地和不同的岗位上。到200510月底共完成17栋学生公寓109906M2,两栋食堂20052M2,三栋教学和实验楼64130M2,共计建筑面积194088M2。完成5.4公里的车行道路,10.7公里的人行道路,1.8公里的生活区甬道,5座桥梁以及各种管、网,两个运动场等运动设施及约6000M2的附属配套建筑。

在此期间副省长王军民,省人大副主任王玉道,教育厅原厅长滕昭庆、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等省、市、教育厅领导到校新校区检查指导工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及其他领导,学院各单位、部门的领导经常亲临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对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全体人员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关怀。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全体人员战严寒、斗酷暑,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组织施工单位开展了保质量、促安全加快速度的百日施工竞赛,大干40天保证学生入住等活动。

1、竣工交付使用各类工程:三年共完成交付使用工程总建筑面积199798平方米。其中学生食堂两栋19041平方米,学生公寓17109906平方米,教学与实验楼364130平方米,附属建筑55721平方米。桥梁3座,道路和甬道7.2公里,围墙围网4.8公里,以上工程分别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两家勘察院进行地质勘察,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6家设计院设计,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第一建筑公司等7家公司分别承建,济南市建设监理总公司等4家监理公司监理施工。以上工程分别在20057月至11月竣工。2005114日,室外工程道路开工。

共竣工交付各类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99798平方米,实际完成投资39796万元。

2、在建的工程项目:教学实验楼两栋47054平方米,教工住宅楼21栋,800多户,建筑面积为109202平方米,室外运动场两个及篮排球场数十个等。以上工程分别由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3家设计院设计,济南一建集团总公司等8家公司分别承建,山东恒信工程监理公司等4家监理公司监理施工。200511月开始南院小高层住宅楼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2月底南院小高层住宅楼工程开工,建筑面积为14188.36M2

3、准备开工建设的项目:总建筑面积150722平方米,其中学生食堂一栋11172平方米,学生公寓440484平方米,教学楼两栋38061平方米,图书馆一栋31389平方米,训练中心一栋10342平方米,附属建筑358481平方米。

(二)老校区的建设

在南校区准备开工建设研究生专家公寓一栋约14000平方米。

2003-2005年度是我校基本建设任务是建院以来最为繁重的三年,也是成果辉煌的三年,由于各种原因新校基本建设曾两度终止和重新复工,历经坎坷,克服困难实现了院党委2005年秋季入住的要求。20052月,我院钟读仁在济南市重点建设工程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10月指挥部全体人员受到学校党委的表彰。



岳恒志





























档案管理工作



学校1985年设立档案科,归学校办公室领导,负责全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由校办公室文秘科孙桂珍同志兼任科长,负责全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200411月学校将人事处的干部人事档案并入校办档案科,设立处级建制的综合档案室,直属学校领导。综合档案室负责全校档案信息的收集、立卷、归档、保管、整理利用和编研工作。

综合档案室有4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名、中级职称的1名、初级职称的1名。自独立设置后,即努力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20051月,召开了全体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实施办法。5月举办了全体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研讨班,聘请山东大学档案馆刘培平教授进行了学术讲座,专业技术人员示范了归档、立卷的有关操作方法。全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关于高校档案管理的文件规定,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我校档案工作的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院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了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网络,制订了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制作了档案管理网页系统,完成了学校史略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写和挂入了档案室网页的工作。查阅库存档案1500多卷(件),广泛征集档案信息,积极收集、整理建院以来的大事记素材,做好大事记编写的准备工作。暑假后成立了学校大事记和年鉴编纂委员会。

学院档案工作坚持贯彻依法治档,规范管档,强化建档,丰富存档的指导思想和“三纳入”、“四同步”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职责和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理顺了档案工作关系,规范了档案工作管理,基本形成了学院档案工作有法可依,部门立卷有章可循,档案工作有序开展的局面。

在全体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单位、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基本完成了2004年立卷归档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来综合档案室查阅档案者近1000多人次,调用各类案卷1800余卷(件)。其中学籍、学位、招生、毕业分配等教学档案,任免、机构设置、职称聘任等文书档案,基建、科研项目等科技档案利用率较高。今年为大事记起草提供案卷1500多卷(件)。人事档案库存已近2000卷,仅今年就新接受141人。除完成了年度考核表,工资调整表的入档工作外,为后勤处调房和人事处的复查提供人事档案3000卷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到省委有关领导部门的肯定,王丹同志被评为全省干部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各单位、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做到了三纳入(即纳入单位工作计划、纳入岗位职责管理和考核范围),四同步(即与布置、检查、总结、验收考核工作同步),



孙桂珍


































后勤管理与服务



后勤管理处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改革,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学校交办的各项任务,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后勤管理处现有71个编制,处长1名,党总支书记1名,副处长3名,下设后勤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饮食服务中心、维修服务管理中心、水电暖管理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教室校园管理中心、公寓管理服务中心、两个幼儿园。后勤管理处担负着全院水、电、暖、气、餐饮、教室管理、校园卫生绿化、学生公寓、维修、物业、幼教等服务职能。

一、坚持管理创新,稳步推进改革

根据学院党委行政对后勤工作提出的要求,后勤管理处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03年:在认真总结02年后勤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03年后勤改革方案进行了深化、细化和调整。首先把未能参与改革的南院并入了改革序列,食堂、公寓、维修成立独立的核算管理中心,校园教室、水电暖、物业、卫生室南北院打通,纳入本部对应的管理中心,实施条条管理。本部取消综合管理中心,成立物业管理中心。其次,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租赁形式,成立了轻工业学院双语幼儿园,当年招生150人。

学生打开水开始收费我院自034月份起,实施学生打开水收费制度。

对学生的公费医疗办法进行了改革039月份由大、小病学生拿小头、学院拿大头,改为小病学生个人拿大头、学院拿小头,大病学生个人拿小头、学院拿大头。年底,校医院脱离后勤管理处。

03圆满完成我院防非典工作。

新食堂启用03年新食堂建成一年来一直没有启用,后勤处经过研究,由本部饮食中心投资40余万元对新食堂进行装饰和设备投入。同时0398日正式开业,既增加了就餐面积,又丰富了师生饮食多样化的需求。

供暖问题冬季供暖是教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多项主客观因素导致供暖效果不理想,为此,03年后勤处采取了以下措施:更换了校内主管道、在葡萄园建立了热力站、南校区建议热力公司更换了司炉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对局部地区进行了改造、一宿舍采取了预先措施,科学安排。

04年:04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对后勤实体又重新进行了整合和调整,使各自独立的南区、本部的饮食服务中心、公寓服务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并为南区、本部统一管理的饮食服务中心、校公寓管理中心、校维修服务中心。

饮食服务中心、维修服务中心是经济独立的实体,接受后勤管理处的监管。按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运作。

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水电暖管理服务中心、教室校园管理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幼教中心是经济独立的实体,接受后勤管理处的监管。实行相对独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我校南区供暖、供汽,一直采用的是两台燃煤锅炉,水电中心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采取了积极措施,更换了燃气锅炉,提前10天点燃成功,保证了学生食堂开学的正常用汽。同时对管道进行了更换,保证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04年是我校毕业生最多,学生搬迁调整面最大的一次。涉及到三个校区,6521名学生,而且整个搬迁时间紧(要求625日至7510天内完成),任务重,情况复杂在学生处和各院系的积极配合下,按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05年:根据工作调整,成立清雅餐厅,按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运作。8月,新校区的顺利搬迁,我们对各实体又重新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原本部三食堂、南院食堂通过招标议标实行经济责任管理。撤销清雅餐厅,成立了长清校区教学区第一食堂。使各实体责任更加明确,同时,为配合新校区建设资金的需求,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05年降低了各实体的经济运行成本。目前各实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

05年后勤改革方案中,在各实体中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开源节流”活动。水电暖维修服务中心加强水、电、气的管理,仅水、气两项,比去年同期节约25万元;加大对外单位用户水电的管理,现已收到应收额的93%;对职工遗属、调离等人员欠款已多次上门催交已达到92%。物业中心也加强了对学校公有住房的管理,加大对外单位人员居住我校住房房租的收取力度。维修中心在工作中想尽办法节省开支,在中小型工程和维修费用压缩条件下,基本上能达到收支平衡,自收自支,完成目标任务。

在采暖、环保、环卫等方面不怕麻烦,积极到驻地有关政府协调做工作,把经费降到最低点。(近此几项年节约经费约30余万元)例如:葡萄园宿舍、三宿舍有时供热出现系统运行不好的现象,处领导及水电暖的同志不怕麻烦,多次到热力公司协调解决。供暖期间水电暖的同志经常到职工家中走访,了解供暖情况,为职工排忧解难,得到教职工的好评。

三宿舍职工反映的房顶漏水问题,院内雨水倒灌、污水井溢污问题,立即责成水电维修中心组织人力、物力,到现场检查维修。特别是污水井溢污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多次找市政部门联系,克服了多方面困难,终于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葡萄园宿舍反映的排污管道不通问题,21#22#楼上下水管道漏水严重,也都积极想办法,进行了改造,得到彻底地解决;我校院内地下水管道,由于时间较长,生锈严重,地下漏水现象严重,水压降低,实验楼三楼无水,同学们只好用纯净水做实验,为了尽快解决此问题,维修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白天声音噪杂,很难找到原因,就等到晚上12点以后,夜深人静时,爬到地上听流水声,进行分析,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漏水地点,经过连夜加班,很快抢修好。保证实验课正常进行,而且每天节水300立方。9月份至今类似情况已有三次,大家虽然很辛苦,但为广大师生服务没有怨言。

长清新校区食堂在时间紧、任务重,还未完全具备开伙条件的前提下,克服了各种困难,按时为广大师生提供饭菜。为了伙食工作规范、饮食卫生,及时成立了饮食工作监管办公室,加大监管力度,将各种制度汇编成册。

二、不断完善人事和分配制度,调动全体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04年:各实体在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实行干部聘用制,员工劳动合同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破除职务(岗位)终身制,打破干部与工人、正式工与临时工的界线,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好的人员选拔到管理岗位上。在年初的竞聘主任岗位过程中,就有2名原组织部任命的科级干部落聘,成为一般工作人员。同时有3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被招聘进来,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现已聘到公寓管理中心工作。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岗定职,按劳分配。现在后勤处八个实体中幼教、双语、饮食、维修四个实体全部实现自收自支,工资、津贴全部自己承担,仅此项学校开支就节省90余万元。

05年:有6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被招聘进来,通过实习,现已聘到饮食、公寓、物业等管理中心工作。在院组织部的指导下,对实体主任的聘任进行了调整,将年轻同志提拔到实体管理岗位上来。在采暖、环保、环卫等方面不怕麻烦,积极到驻地有关政府协调做工作,把经费降到最低点。(近此几项年节约经费约30余万元)这样既节省经费又较好的保证教职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

03年: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管理有序,操作规范,办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后勤处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对各实体的考核,03年制定出台了《后勤各实体考核评估体系》,由一名分管处长负责落实,考核的结果与经济效益挂钩。参与考核的人员由全院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组成,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无记名的问卷形式向部分教工、学生进行问卷,并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给后勤实体服务情况进行打分,发现不足和差距,更好的为全院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04年:我们制定了《后勤处各实体临时用工暂行管理办法》,对临时工的招聘、管理、使用、奖罚等进行了规范,建立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并制定了《后勤实体财务暂行管理办法》,严格了各实体财务运行的规则,使后勤处能及时了解各实体的经济运行情况。同时制定了《后勤人事管理细则》。

四、住房管理与改革

收取公有住房租金。97年房改以来,我院未购住房的职工居住我院公有住房一直未收租金。为此,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制定出台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公有住房租金收取办法》。03年元月起正式启动收取房租,至今我院公有住房实现规范化管理。

收缴舜湖一期职工住房购房款。我院居住舜湖一期住房的职工,已入住近两年时间,但因各种原因,购房款均未交齐,严重影响了我院其它房改手续的办理。为此,我们精心组织,积极做工作,在各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使购房款收缴工作顺利进行,至035月底所有应交房款全部交齐。

博士楼顺利分配完毕。03年博士楼竣工已半年多时间,但因对分配方案存有异议,一直未能按期启动分配。在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次召开座谈会,多次到各部门、院系征求意见,最终达成共识,制定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博士楼分配办法》,使博士楼分配在4月份圆满完成。

调分房、集资建房及公积金贷款工作。为了加快我校教职工住宅建设速度,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按照学校发展规划,结合教职工住房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了《山东轻工业学院集资建房分配方案》。

分房及公积金贷款工作涉及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院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加班加点采集信息,不怕麻烦、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于05711日开始,经过六天的时间,将我院794套新建住房和76套独立的阁楼分配;11月份分配38套博士房;12月份市内腾空房的调配146套,共有387人参加调配房;1225日进行的市内50平方米以下住房、青年公寓和长清剩余阁楼。分房工作人员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从7月份开始和计财处同志一起,先后为130多位职工办理公积金贷款的房屋评估和抵押手续。按时圆满地完成党委下达的第一阶段住房分配和公积金贷款任务。

五、中小型工程

03年中小型工程立项96项,其中对校园地面进行处理、04年完成中小型工程15项,共55.8万元,其中包括对南校区暖气进行了改造,南院实验室改造,04级专生本购置家具,学生公寓粉刷等;05年完成中小型工程18项,共216.58万元,其中包括葡萄园屋面防水工程,长清校区绿化工程,南院小高层住宅接水电,南院运动场修建工程等。

六、绿化工作

05年成立了绿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绿化工作办公室,绿化工作全面展开。并制定《关于长清校区开展公益绿化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山东轻工业学院社会融资办法》。

各部门为新校区绿化捐赠树苗价值6832元,各部门绿化捐款约3.7万元,个人捐款13万元。

七、计划生育工作

03年由原来的南区、本部两部门合二为一,成立计生办,由一人分管。并针对计划生育条件硬件不足的情况,调整出专用办公室,配备了微机,购置书橱等办公用具,保证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在03年市、区的两次考核检查中,我院均被评为优秀计生工作单位。

八、爱国卫生工作

在学院领导下,爱卫会办公室发挥卫生职能,经常发动全体师生灭鼠、灭蝇,消灭卫生死角,在国家和省两级检查当中获得好评,保持了我院省级卫生先进学院的称号。

九、其它工作

03年年底校医院剥离后勤管理处。

公寓中心积极开展公寓文化活动,在全省高校学生公寓文化节中,我院获得总评一等奖和组织优秀奖,在全省各高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37月成立了双语幼儿园,91日正式接纳新生。

04年后勤管理处被学院评为“档案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幼教中心、双语园的同志,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全心全意地做好幼儿教育的各项工作,为我校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并且被中央教科所评为优秀实验基地;济南市托幼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现在要求入园的幼儿门庭若市,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路 萍



























医疗保健工作



校医院是为我校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的非赢利性机构,设办公室、门诊部、非临床科室管理部三个部门,分别设有内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针灸理疗科、检验科、药剂科、B超室、心电图室、注射室、观察室、外科换药室,挂号收款室等科室。

校医院2003年有职工22名,高级职称者3人,中级职称12人;2004年有职工23名,高级职称者3人,中级职称者12人;2005年引进中医硕士一名,调入外科大夫1名,安置军转干部2名,共有职工24名,高级职称者2人,中级职称者12人。

200312月以前校医院挂靠后勤管理处,12月设为独立的处级单位,由学校领导直接分管,并成立了校医院直属党支部,王成民任书记,李涛任院长;200512月李涛院长兼任支部书记。

一、医疗保健工作

学院医疗保健工作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健身活动,主动积极的进行防病、治病。努力在全院师生中做好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时机和工具,以宣传画、报栏、广播、校园网、讲座、等各种形式宣传防病、治病知识。2003年我国爆发了大规模非典性肺炎疫情,校医院在最短的时间里,在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成立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抗非典机动小分队、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区、济南市零点高速公路留验站小分队等防治非典的一线队伍,第一时间起草制定出《山东轻工业学院防治非典工作预案》,汇编了《山东轻工业学院防治非典性肺炎知识》宣传册。防非期间校医院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病人825人次,其中38以上高危患者404人,经过仔细甄别,都一一进行了排除和治疗。校医院派往济南市零点高速公路留验站的4名医护人员,尽职尽责,每天认真检查入济人员,受到市、区各级防非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由校医院三名大夫、两名护士组成的山东轻工业学院抗非典机动小分队在历城区组织的防非典实战演习中,获得了全区第一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2004年,2005年预防结核病、乙肝、流行性出血热、风疹、禽流感等传染病的过程中,校医院也在师生中广泛宣传预防知识,进行切实有效的督导,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发生在我院学生中的各类传染性疾病,立即将患者送往指定医院住院,将详细情况登记上报上级防疫部门,并对患者活动的公共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性的筛查。根据上级防疫部门的安排有计划地对在校生进行了乙肝、流行性出血热、甲肝、麻疹、风疹等各类疫苗的注射工作。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学校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为了保证学院师生的身体健康,在抓预防的同时,我们重点放在及时、有效的治疗上,努力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患者、方便患者、理解患者的意识,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合理安排,抽调校医院主力坚持定期为全体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进行全面的体检。通过体检查出了早期恶性肿瘤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提高了我院重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新生入校,教师引进工作中,校医院一丝不苟,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为学院师生的健康把好了第一关。

2005年长清新校区启用,校医院要多处办公,在人员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及时调整长清校区医院的工作人员和时间。南院医务室门诊、护理、药房实行24小时值班,挂号室周六、周日实行值班。专门设立“绿色”窗口,极大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就诊。

根据广大教师的要求和校医院特点,我们开辟了中医针灸、康复理疗等保健项目。合理调整了中医科门诊、中药房、煎药室布局。

20032005年校医院的门诊处方量逐年增加,分别为3.5万,4.1万,4.7万人次。新生体检分别为420037004200名。对新生中不符合入学体检标准的同学,校医院主持起草并与学生及家长签订了患病学生入学协议书。

二、医院建设与发展

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校医院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校区建设了双层医用小楼。先后配置了X光透视机、中药煎药机、激光和液氮冷冻治疗仪器等设备,配置了专用救护车一辆。

2003年为了加强医疗经费管理,在人员紧、任务中的情况下抽出人员兼职从事全院教工、学生的意外伤害、住院保险管理,使学校有限的医疗经费资源使用更加合理,并做到及时报案、及时理赔。

2004年在我校医疗经费极其短缺的情况下,校医院上上下下严格各项医疗经费支出,堵塞漏洞,开源节流,努力将我校医疗费用控制在最低范围内。200345)年91日——200456)年831日保险年度内为全校教师和学生办理了团体医疗保险,2003年度交纳保费46万元,积极索赔,收回赔保金额79万元,既为学校节约了医疗经费又大大减轻了患病师生的个人负担。



李 磊










学报编辑出版工作



20032005年,学报编辑部为处级机构设置,主任刘福祥(编审),编辑2人(均为副编审),编务1人。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学报编辑部以“服务教学,繁荣学术”的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1、严格编审 确保编辑质量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要求,学报编辑部制定了编辑质量检查制度。组织编辑人员进一步学习国家有关编辑工作的规章制度,强化编辑人员的质量观念;在减少差错率方面,将编辑人员的收入和差错率挂钩,差错超出国家规定许可范围的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2005年开展了以“强化质量意识,创办高水平特色学报”为主要内容的“学报质量年”活动,重点是提高收编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和文字的正确率,使论文更加规范。为此组织了一系列评比和互查工作。

2、努力为教学服务,提高学报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遵照“服务教学”的办刊精神,学报编辑部积极和学校各院系进行沟通,了解各教学单位对学报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学报工作进行调整和充实。根据教师的意见,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学报编辑部三次向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报送了申办我院学报社科版的报告,积极争取扩大学报学术范围。通过此项工作,促进了学报和各教学单位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报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3、积极改革编辑手段取得优异成绩

学报编辑部着力加强学报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购置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学报编辑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学报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报编辑水平明显提高。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全国教育出版物评优活动中,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出版物”。



娄 峰







教学单位建设与发展






机电工程学院


03-04



机电工程学院学院03年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9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1人。04年教职工增加11人,其中教授增加4人,副教授增加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增加4人。两年都有博士后科研人员1人。

学院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沈敏德教授任院长。下设行政办公室、研究室和实验室中心;学院党群机构设党总支、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工会。刘树明副教授任党总支书记。200410月,机电工程学院一分为二,分别成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有机械电子工程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两个硕士点和制浆造纸工程硕士点其中一个方向——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的教学与管理。20032004)年在校研究生2037)人。2003年本科教育设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等五个专业,在校生1680人。2004年增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896人。

一、教学工作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调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从选教材、制定教学日历、备课、讲授、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一系列环节,加强管理。

强化了院级教学督导,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广泛听课,全面了解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授课、学生到课和学习情况。对教学情况及时反馈。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检查督导,教学秩序井然。对于毕业实习和设计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同时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了导师,并且对导师的指导及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进行细化管理,从而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研究室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配套措施日趋完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得以有机结合,加强了与兄弟院校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年内20多人次参加了各种学术会议和参观培训。既推动了教学改革,又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积极开展教研立项,校级以上教研在研项目达8项。《机械制图》课评为省级精品课。朱泽平教授《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软件》荣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大学组二等奖,并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检测技术及其自动化装置”硕士点顺利招生,首批招收硕士生4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与企业合作得到加强,每年在研项目12项,经费总额分别为5003年)、7004年)余万元,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每年2项,厅局级每年2项,院级每年6项,横向项目每年2项。发表学术论文每年6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共4部。

三、学生工作

积极推行创建“优良学风班”和创建“文明宿舍”活动,涌现出校级文明宿舍442003年)和582004年)个次,宿舍卫生总评成绩位居全校前茅;82003年)和132004年)个班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42004年)个班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标兵班;王玲、周健龙刘贤峰同志被评为校级模范班主任;苑学芹、王更新同志被评为校级优秀政治辅导员。

积极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成绩显著。2003机械01-1班于化玉、冯丽霞同学在2003年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山东赛区一等奖;电子信息01-2班包旬等三名同学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科技大赛,获山东赛区一等奖,自动化00-1班王源等三名同学获得二等奖。2004年电子设计大赛再创佳绩,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创历年最佳成绩。首届山东省高校机械专业学生产品设计大赛荣获二等奖2项,优秀奖3项。

学生党支部坚持原则、努力工作,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条件坚持标准,积极稳妥的发展学生党员。共发展学生党员310名;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89人次荣获院奖学金。李树良同学荣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肖莎同学获省级三好学生和校园十佳学生称号,3名同学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机械2000-1班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

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和就业工作。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离校前的思想工作,倡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文明离校,连续荣获学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先进集体”。

03年“非典”疫情,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面对不利局面,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多方联系,努力为毕业生择业搭建平台,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近79%,专科生就业率73%,列全校第一(二)位。

认真做好非典防范及学生安全工作。建立以班长、宿舍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负责机制,要求学生干部每天零汇报,在学生中建立起严密的防范信息网络和监控体系,时刻保持与学生的信息沟通,认真做好外地学生返校的摸底和在校学生体温测量及宿舍消毒工作,确保了学生稳定。

四、管理工作

2003年学院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先后出台《教师考核工作办法》、《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2004年又进一步完善,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效。

20036月学院党总支被评为学校优秀党总支;年度考核中,赵红梅、周健龙、张莉、宫涛等同志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赵红梅、徐鑫同志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刘树明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2004.10-2005.12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11人。博士后科研人员1人。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于200410月由原机电工程学院分设成立。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行政设办公室、研究室、实验室和自动化研究所。共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4个研究室和4个对应的实验室、教研室。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4个本科专业。

学院设党总支书记1人,刘树明副教授担任;设院长1人,綦星光教授担任;设党总支副书记1人,副院长2人。

学院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硕士点,同时承担本校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工作,在校研究生20人。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306人。

一、教学工作

为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教学监控机制,加强过程管理与督导。坚持对教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反馈,对毕业实习和设计过程进行全程督导,新进青年教师实行导师的制度更加完善,对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明确了目标,制定了各自的职责和考核、奖惩办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深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立项。对本院的弱项建设进行了规划和准备,申报了9大项、涉及21门课程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开设了通信原理、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电子仪器原理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等四门双语教学课程。

根据学校的部署,对照国家“评估”标准,认真做好03/0404/05学年的本科教学自评工作,找出了薄弱环节,制订出改进措施。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年内教学研究校级立项7项。

二、实验室建设

继续推进实验室改造和新专业实验室建设。

2004年自动化实验室改造100万元设备经费投入基础上,2005年我们重点加快新专业实验室建设步伐,为高频电子、通信原理实验室投入专项经费50万元,精选了经济实用的实验方案和教学仪器设备,顺利开出了实验。根据评估要求,大力调整了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开放了部分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安全、优良的实验环境。

200511月,我们充分准备,制定得力措施,圆满完成行政办公室、实验室向长清新校区的搬迁工作。整个搬迁工程中没有丢失、损坏一件物品,得到学校的好评,为后续搬迁的单位提供了经验。赵红梅、刘贤峰同志被评为搬迁工作先进个人。

学院积极争取实验室新建、扩建和学生实习实训建设经费,提交了单片机、微机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通信原理、仪表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九个项目、共计240万元项目经费的实施方案和论证报告,为实验室建设上台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三、科研工作

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科研合同累计金额达到147.6万元,完成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完成2项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审批通过,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被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8篇,ISTP收录论文2篇,其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出版教材2本。

四、学生工作

2005年学院学生工作取得优异成绩,高艳丽、赵政、臧增辉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谢锦丽、高艳丽同学被评为校园十佳学生。冯超汝、范恩增被评为省朝阳助学优秀贫困生。

在全省电子设计大赛中,我院学生获一等奖1项。在组织参加的学校第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我们承办了大学生辩论赛和手工艺品大赛,并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7项。

组织的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得到实践单位济南市平阴县李沟乡格兰压缩机有限公司领导肯定,他们愉快的同意该公司作为学校的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并与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韩晨红同志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赵政同学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05年,我院939名学生由老校搬入新校区,367名新生直接到新校报到,年底在校本科生1306名。159名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其中26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4名同学考取选调生,一次就业率达75.47%,位居全校第三名,荣获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学生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建立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考核制度,完善了学生党员管理体系,确保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年内发展新党员96人。

五、管理工作

2005年学院管理工作规范化迈出新步伐,先后出台《教师考核工作办法》、《研究室排课规定》、《教师开设第二门课程规定》、《社会综合智力及安全工作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2004/2005学年度考核中,学院荣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张维海、赵红梅、刘树明等同志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刘贤峰同志被评为校级优秀政治辅导员,韩晨红、赵红梅同志被评为校级模范班主任。赵红梅、韩晨红同志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六、党的建设

完成党支部换届,张培荣同志任教工自动化党支部书记,赵红梅同志任教工信息党支部书记,王国栋同志兼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7月以后改由刘贤峰同志担任),韩晨红同志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经过学习动员、党性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等环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了党员,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整个教育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取得实效,与学院搬迁、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周密组织,合理安排,确保了“两不误、两促进”,真正把先进性教育办成了群众满意工程。活动总结时,綦星光、邱书波、刘贤峰、谢锦丽、高艳丽等同志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刘树明
























机械工程学院


2005



机械工程学院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22人。硕博比达63.2%。

机械工程学院于200410月由原机电工程学院分设成立。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行政设一个办公室和工程图学、特种制造技术、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8个研究室(实验室)。

沈敏德教授任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仁人教授任院长,周韶华副研究员任党总支副书记,高进教授和单东日副教授分别任副院长。

学院有“机械电子工程”与“机械设计与理论”两个硕士点。在校研究生26人;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101人。

一、教学工作

学院加强教学管理,教师治学严谨,学术气氛浓厚。全院上下积极投入到教学评建工作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迎接即将到来的教育部对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8月份学院在全校各教学单位中率先成立了评建工作办公室,由王毅教授任主任。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

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我院组队参加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优秀奖3名,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

朱泽平教授承担的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工程制图”,年底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结题验收;在学校组织的多媒体课件比赛中,李华副教授的“机械设计”课程获一等奖,并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工业设计”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被评为新专业教学优良等级。10月份,学校批准“工程制图网络课件的研制”(朱泽平教授),“工程制图双语教学系统工程开发研究”(李华副教授),“工程制图试题库管理系统的研制”(苏国胜讲师),“院级教学管理和监督制度的建立”(高进教授),教学项目四个;“气动系统回路自主连接实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及工程参数优化”开放实验室项目两个。

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机械设计与理论”硕士点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申报成功,将于2006年开始招生。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点首届研究生毕业,有8位同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其中有3位同学考上博士生。

科研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当年科研经费合同总额达到了280多万元。由王敏教授和单东日副教授完成的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机械制造业特种曲线加工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制”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研制的数控系统插补功能完备,填补了国内外数控系统对圆锥曲线直接插补和对任意参数曲线进行圆锥曲线样条函数拟合的技术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有:许崇海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复合陶瓷模具设计制备及其摩擦磨损行为”研究和基于计算智能的纳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设计与开发研究;王仁人教授承担的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绿色设计技术及其在柴油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单东日副教授承担的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牙颌组织仿生CAD&FE建模关键技术研究”;许崇海和冯益华教授分别承担的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项目“新型纳米陶瓷材料及其工模具应用研究”和高耐磨陶瓷喷砂嘴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研究;沈敏德教授和范维华高级实验师为企业承担的研究项目:“卷烟自动分拣技术工程应用研究和卷烟自动分拣线”及“深圳大学物流实验室设备设计制造”。

三、学生工作

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与团总支的同志,严格组织密切协作顺利完成校本部、遥墙校区和南校区学生向长清新校区的搬迁工作,王更新老师被学校授予“搬迁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认真组织成功承办了学校第14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其中两项(棋类大赛、趣味运动会),齐鲁晚报对此作了图文报道。组织了“铁道游击队之乡”微山湖暑期学生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经民主推荐,选举产生了学院新一届学生会;在学生会的倡导下,在学生中开办“博士治学讲坛”、举办“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活动月”,开展“大专辩论赛”、“迎新篮球赛”等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创建“优良学风班”和创建“文明宿舍”为核心,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计划”活动。

20042005学年经学校评选产生优良学风班5个、三好学生94名、优秀学生干部20名、优秀团员50名、优秀团干部15名,殷庆瑶等7名同学获三好学生标兵。在2005年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我院被评为“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在2005年校团委组织的团总支评比工作中,学院团总支被评为2005年度学校红旗团总支,0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本科毕业生221名,有217名毕业生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有31名毕业生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四、管理工作

学院重视建章立制,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结合评建工作,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使学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党总支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事迹,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党总支被学校党委评为2005年度先进党总支,王玲老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年度考核中,王更新同志被评为校级模范办主任,许有强同志被评为校优秀政治辅导员。



沈敏德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3年学院有教工6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4、博士11人,硕士17人,本年新引进博士2人,硕士3人。学院党群及行政机构: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学院办公室、造纸教研室、皮革教研室、印刷教研室、环境工程教研室、环境科学教研室、化工原理教研室、造纸实验室、皮革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

党总支书记:吕基强;院长:秦梦华;副院长:赵传山、丁洪杰、谢益民;党总支副书记:李民;办公室主任:刘洪;团总支书记:宋开宇;造纸教研室主任:李与文;皮革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李彦春、孙友昌;印刷教研室主任:褚夫强;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薛嵘;环境科学教研室主任:蒋文强;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王建成;造纸实验室主任:李昭成;皮革实验室主任:王平义;环境实验室主任:李书平;化工原理实验室主任:卢燕。

2004年教工6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博士14人,硕士24人。比上年教工增加4人、教授增加3人、副教授增加1人、博士增加3人、硕士增加7人;本年新引进博士3人,硕士8人。11月份吕基强、秦梦华、李民调离我院;赵传山任党总支书记、谢益民任院长、李彦春任副院长、宋开宇任党总支副书记,张文斗任团总支副书记(主持团总支工作);其它行政领导没有变动。

2005年教工6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5、博士18人,硕士28人。比上年教工增加3人、教授增加1人、博士增加4人、硕士增加4人;本年新引进博士3人,硕士4人。

一.教学工作

学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教学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管理办法。严格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请有经验、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帮一”,发挥老教师的作用。此外,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深造,提高业务水平,2003年度制定了《本科教学工作量系数计算办法》,并严格通过教学督导,学生评教,使教师的工作量不仅与总学时相关,并且与教学质量密切挂钩,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410月制定了《教研和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使老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有7个教研项目立项(校级)。近三年本学科有3名老师继续进修博士学位。积极组织学院和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的申报工作,2005年本学院在原有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增设了《林产化工》专业,使得本科的办学口径进一步拓宽。同时,2005年《纤维化学与物理》实行双语教学,由有留学经历的薛菁文老师和刘玉老师任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专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专业竞赛。同时,认真开展教学研究,依据要求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二.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虽然本学院在2003年前科研经费年均在2040万之间,但从2004年起学校和本学院加大了科研工作地支持和支持力度。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我院紧紧围绕我省轻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与工程开发并重。此外,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学术负责人的选拔与聘任条例,学科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和奖励办法,科研启动费管理暂行规定,开放课题基金管理条例等。在制浆造纸强化学科建设方面,率先完成了造纸学科四个学术团队的组建工作,发挥了学术骨干的带头作用,调动了广大教师们的积极性,使造纸学科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学术队伍。同时,加大了造纸学科对外宣传的力度。《经济导报》曾用一个版面报道了我院造纸学科的建设情况。

本院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见表1)。一大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山东省的大、中型造纸厂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一览表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等级

获奖人

姓 名

获奖

年度

1

草浆的生物预漂白和酶法改性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陈嘉川

2005

2

机票纸的研制开发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秦梦华

2005

3

铬—铝—钛多金属鞣剂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天铎

2005

4

高级微量涂布纸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赵传山

2005

5

多功能有机硅微乳液皮革手感剂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邱化玉

2004

6

有序分子组合体的性能,应用和理论计算

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周国伟

2003

7

废纸酶法脱墨及其纤维性能改善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秦梦华

2003

8

由制革废料合成蛋白复鞣剂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天铎

2003

9

麦草浆的生物漂白和酶法改性

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陈嘉川

2003

2004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增纵向科研课题14项,经费总额达到320.6万元,占全校新增纵向科研经费的80%多,实现了国家级项目的重大突破,获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横向科研课题也取得了重大发展,签订合同项目11项,合同总额达到155.5万元,到位经费35.6万元。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合同额达476.1万元,实到经费总额达到356.2万元,超额完成了学校2004年下达的320万元的科研经费任务,名列全校第一。我院教师2004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达到249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EI收录40篇,ISTP收录2篇,核心期刊158篇。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被三大索引收录的数量均达到了历史新高。

2005年度轻化学院承担科研基金的项目数量和档次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造纸重点学科顺利地通过了中期评估,皮革工程学科跨入省级重点学科行列,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2005年本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济南市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另外还签订了20多项较大的横向科研项目合同。2005年度科研总经费达700余万元,超额完成了学校下达的640万元科研任务。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教师2005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达到250多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的有50多篇,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被三大索引收录的数量均达到了历史新高。

近三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 34项(见表2),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他 21项,横向课题40多项。纵向和横向课题项目经费总计1000多万元。

23年来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负责人

1

废纸制浆过程中阴离子杂质的产生机制及其与阳离子助剂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08

秦梦华

2

非木浆木聚糖酶生物漂白的酶作用机制和无元素氯漂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2007

陈嘉川

3

木素和聚糖之间的酶催化交联与纤维胞间层的修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2007

谢益民

4

阳离子氢氧化铝镁对树脂酸的分散与稳定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2007

刘温霞

5

二次纤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3-2004

秦梦华

6

非木浆生物漂白中半纤维素降解和木素溶出机理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

陈嘉川

7

造纸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省重大科技专向

2004-2006

陈嘉川

8

无二英生成的草浆生物漂白与无元素氯漂白机理的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1-2003

陈嘉川

9

二次纤维制浆过程中所产生的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

秦梦华

10

速生杨制浆机理及木素结构变化的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3-2005

刘 玉

11

胶原纤维纸张增强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4-2006

邱化玉

12

棉秆生物化学机械法制浆反应机理的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5-2007

王 权

13

季铵型聚硅氧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4-2006

李天铎

14

速生杨新型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P-RC APMP)技术

省教育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

2001-2003

陈嘉川

15

高级微量涂布纸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

2001-2003

赵传山

16

环境友好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在二次纤维回用中的应用

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

2002-2004

邱化玉

17

纸浆纤维质量测定仪的研制

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

2002-2004

綦星光

18

纸张匀度检测方法研究

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

2003-2005

邱书波

19

废纸中性脱墨技术

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

2003-2005

秦梦华

20

植物纤维-聚氨酯共聚型高强度纸张及纸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

2004-2006

谢益民

21

由制革下脚料研制蛋白涂饰剂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5-2007

李天铎

22

由制革下脚料研制蛋白涂饰剂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2-2004

李天铎

23

利用剖层动物皮制备胶原钙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1-2004

李彦春

24

麦草浆二氧化氯清洁漂白技术及机理的研究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2-2004

陈嘉川

25

阳离子纳米微粒乳化体系及其对中性松香施胶的增效作用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3-2005

刘温霞

26

新型阳离子胶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3-2005

邱化玉

27

纸浆二氧清洁漂白技术及机理的研究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4-2006

陈嘉川

28

木素氧化酶的催化交联机理及环保型功能纸的研究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4-2006

谢益民

29

介孔复合材料的胶束可控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2004-2006

周国伟

30

皮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透视

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计划

2004-2006

王立新

31

高校科研统计与分析系统研制

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计划

2004-2006

王 权

32

水性光固化油墨的制备及其印刷适性的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

2005-2007

褚夫强

33

利用高浓度废有机酸液制备蒙囿型铬鞣剂

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

2004-2006

李彦春

34

造纸微粒助留剂蒙脱石的制备与应用

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

2004-2006

刘温霞

三.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加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了《科研设备与实验室管理条例》,健全了实验管理体系。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我院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了固定资产的检查验收迎评工作,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健全了规章制度。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力,我院被学校评为固定资产管理先进集体,制浆造纸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先进实验室,李志军等三名教师受到学校的表彰。

四、学生工作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校团委、学生处的各项工作部署,适应新时期团的工作特点,紧密结合我院实际,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心,紧扣素质教育的主题,积极支持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教学体制改革,努力为学生成才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3年我们紧紧围绕建党82周年,抓住“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毕业生文明离校”等几项重点工作,结合我院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努力抓好第一课堂学风建设的同时,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求实创新、勤奋工作,使我院学生工作全面提高到新的高度,再上新水平。2003年我们有8人被授予省级荣誉称号,学院健美操队代表我校参加山东省健身健美操大赛获得二等奖,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另有1人获“校园十佳学生”荣誉称号,3篇社会调查报告被评为省级优秀报告,我院团总支也被团省委授予“社会实践先进活动单位”称号。2003年我院234名毕业生当中,50名考取国内院校硕士研究生,选送2名优秀毕业生赴芬兰攻读硕士学位;3名考取国家公务员;到学校和科研院所工作者13人,全院毕业生考研率和一次性就业率均列全院前三名,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一年来,我们共发展学生党员52名,培训业余党校学员360名。全院有90%的同学写了入党申请书,80%以上的学生党员获院一、二等奖学金,95%以上的学生党员获取了各种荣誉称号。

2004年我们紧紧围绕“院第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04级新生接收及军训工作”等几项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四、六级及考研动员大会”、“轻化·焦点论坛”、“难忘橄榄绿”、“大学四年何所求”主题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年来,我们共发展学生党员88名,培训业余党校学员210名。我们有李曾庆、翟婷等54人获优秀学生干部的光荣称号,王金海、刘凯等9人获社会工作优秀奖;杨猛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轻化01—2班班长隋晓飞、轻化03—3班团支书王燕两名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02/03届学生会秘书长于晓冬同学获第四届山东轻工业学院“校园十佳学生”称号,轻化专01-2班团支书彭新文获第四届山东轻工业学院“校园十佳学生”提名奖。两支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社会实践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我们有4人被授予省级荣誉称号,5人被授予校级荣誉称号,3篇调查报告被评为省级优秀报告,我院团总支也被团省委授予“社会实践先进活动单位”称号。

2005年我们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精神为目标,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加强学风建设、浓厚学习风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院2005年的毕业生总数比去年多出45人,达到了331名(含12名研究生)。我们做到了计划合理、措施得力,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达到了77.27%,比全校平均签约率53.51%高出20多个百分点,就业率排名列全校第二。一年来,我们共发展学生党员75名,培训业余党校学员400余名。在校团委组织的第十四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我院团总支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共获得一等奖8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4个,优秀组织奖7个,集体和个人奖项均居各院系首位。邵丰老师带领的赴莱西希望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社会实践服务队”。200511月我院团总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我们选送的作品有一件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和山东省特等奖,另有一件获山东省二等奖;1名同学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名同学获“山东省优秀学生”称号,邵丰老师获“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者”称号,于晓冬获“齐鲁晚报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秦菲和王宗来当选“2005届校园十佳学生”,有5名同学提前毕业并考取硕士研究生。我院学生分会被评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分会”,志愿者协会和环境保护协会被评为“优秀社团”。涌现出2个“优良学风标兵班”,5个“优良学风班”,2个“优秀团支部”。有323人次获校级先进个人称号,有777人次获校奖学金。



宋开宇 刘 洪 王守娟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03年有教职工4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5人;04年教职工为6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0人;05年教职工为7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人。

学院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刘波教授任院长,下设行政办公室、教研室和模拟实验室;学院党群机构设党总支、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工会,葛铃銮副教授任党总支书记。

学院03年本科教育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金融学等五个专业,在校生2462人;04年增加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两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790人;05年学院在学生突破3000大关,达到3038人。

一、教学工作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调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从选教材、制定教学日历、备课、讲授、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一系列环节,加强管理。

强化了院级教学督导,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广泛听课,全面了解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授课、学生到课和学习情况。对教学情况及时反馈。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检查督导,教学秩序井然。对于毕业实习和设计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同时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了导师,并且对导师的指导及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进行细化管理,从而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研室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配套措施日趋完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得以有机结合,加强了与兄弟院校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年内20多人次参加了各种学术会议和参观培训。既推动了教学改革,又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积极开展教研立项,校级以上教研在研项目达3项。其中《金融学专业双语课程群》、《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列为校级重点项目。

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学院03年新增金融学专业,04年又增加了财务管理、会计学两个本科专业。

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与企业合作得到加强,在研项目达12项之多,经费总额分别为9万元,其中省部级3项,厅局级2项,院级4项,横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共4部。

三、学生工作

学院积极推行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校级优良学风班,03年我院有7个;04年达到17个,其中有2个班评为校级优良学风标兵班;05年则多达19个班,其中2个班被评为校“校红旗团支部”。

在优良学风班活动的推动下,我院学生班级建设不断发展,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已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自觉要求,03年我院有校园十佳学生3人,三好学生464人,优秀团员290人,优秀学生干部62人,870多人次获得奖学金;04年我院有校园十佳学生2人,三好学生384人,优秀团员188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有893人次获得奖学金,管伟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李照静等5位同学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光荣称号;05年共有2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40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生,362人被评为校三好学生,175人被评为校优秀团员,78人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19人被评为校“三好标兵”,3人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省级先进个人,1940人次获奖学金,郭强同志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升级优秀指导者,苏华、刘莉莉、崔灏、张德良、訾淑华等5位同志被评为优秀班主任,郭强、孙艳同志被评为优秀辅导员。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绩显著。2003“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中,我院孙琎同学获得省三等奖;04年我院宋秀丽等同学的《白云湖风景区创业计划》获得山东省特等奖并被推荐到全国组委会参赛,宋秀丽、张腾等同学的《迪特宝培训公司创业计划》获山东省二等奖。

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和就业工作。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离校前的思想工作,倡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文明离校。03年“非典”疫情,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面对不利局面,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多方联系,努力为毕业生择业搭建平台,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近80%,专科生就业率73%,列全校前茅;04年针对我院毕业生人数多,就业压力大的特点,我们精心、细心、周到地做好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积极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多方面搜寻用人信息,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最终使得600名毕业生文明、顺利地走向了工作岗位;05年我们又分专业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指导,同时鼓励学生考公务员和研究生,有13名同学为录取为公务员,其中1名同学被中共中央统战部录为公务员。另外还有29名同学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四、管理工作

近年来学院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先后出台《教师考核工作办法》、《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检查制度》、《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2005年又进一步修订了《教师工作规范》、《经济管理学院关于选聘团总支干事和助理班主任的办法》、《经济管理学院关于加强学生安全的规定》,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团总支例会制度》、《学生会例会制度》、《班长团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学生会值班制度》、《学生会互评制度》等日常工作制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03
年学院被评为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学院党总支被评为校优秀党总支;04年被评为先进教育集体、三育人先进单位;05年被评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集体。03年杜同爱同志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李树爱同志获防非典先进个人称号;04年杜同爱同志被评为校第二届师德标兵,李树爱获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徐竞获校第二届青年教学优秀奖;05年杜同爱等4名同志被评为工会活动积极分子,李树爱获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刘莉莉、赵秀丽、贾继花等同志荣获校优秀教师称号。



李树爱































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2003年有教职工6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3人,副研究员2人,副教授职称18人,具有硕士和在读硕士学位4人,2004年增加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3人,具有硕士和在读硕士学位1人。2005年底有教职工6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7人,具有硕士和在读硕士学位17人。三年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

学院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行政机构设办公室、教研室(基础、装潢、环艺、造型、服装、摄影、展示、史论8个教研室)和实验室(摄影、喷绘、模型、雕塑、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党总支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200411月之前由李金池同志任党总支书记,之后由许广法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和党总支书记。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20039月之前由赵宇敏教授任院长,之后由魏嘉教授任院长。

200310月设计艺术学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2004年开始招生。本科专业有艺术设计(含装潢艺术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展示设计方向)、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摄影等4个专业。2003年在校本、专科生859人;2004年在校硕士生9人,本科生944人;2005年在校硕士生26人,本科生923人。

一、教学工作

学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2003年实施了《艺术设计学院上课点名制度》。随后进一步完善教学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制订了《艺术设计学院教学督导管理办法》、《艺术设计学院成绩末位复议管理规定》、《艺术设计学院优秀学生作业选留管理办法》等。2004年实施了《艺术设计学院关于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了教学秩序。严格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即请有经验、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帮一”,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或深造,提高业务水平,有一名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根据专业特点,注重专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特色,加大对毕业环节的督导,坚持举办应届毕业生作品展。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专业竞赛,在“山东省第届学院杯青年广告设计大赛”中,我院获“优秀组织奖”,有23名学生分别获金、银、铜和优秀作品奖。

认真开展教学研究,依据要求修订了教学计划,并注重了新老教学计划在实际运行中的衔接。

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2003年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设计艺术学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新开设了“展示设计专业”(为艺术设计专业展示设计方向)。及时调整修订教学计划,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完善设计艺术学科群的建设。

学院学术科研气氛浓厚,“中国名牌产品形象战略研究”科研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鉴定。正在进行的“山东省城市建筑与户外广告调查研究”、“山东省会展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健康建筑装饰材料库研究”等省级课题5项,其中“山东省‘十一五’会战经济发展对策研究”列为“山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课题”。

2003年发表学术论文17篇;出版著作7部;参展、发表作品23件(套);其中获得省级专业学会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3项。

2004年发表学术论文29篇;出版著作6部;参展、发表作品16件(套);其中获得省级专业学会一等奖1件(套),三等奖3件(套),完成了“庆祝建国55周年成就展览山东展区”的总设计和施工工作并获国家组委会最佳设计制作奖,实现到位科研经费129万元。

2005年出版著作11部;发表论文29篇;发表作品28件(套);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项。已立项省级课题5项,承担“2005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分会场的工作,在首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览中,有8名学生的作品分别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我院同时获“优秀组织单位”奖。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活动,在山东省第六届“学院杯”青年设计大赛、“05全国环艺专业毕业设计展”等获奖40余项。20056月“设计艺术学”被批准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完成了“纪念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周年暨中国妇十年发展成就展览山东展区”的总设计和施工项目,并获全国妇联颁发的优秀设计奖。

三、实验室建设

2003年为加强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拟订了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验教学的设置方案,成立了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设公共实验室、平面设计教学实验室、工业设计教学实验室、模型/雕塑实验室、环境实验工作室、摄影实验工作室、展示实验工作室、计算机房,并拟定了相应的管理教学文件。同时,论证了老专业实验室改造及新上专业(服装、摄影)的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了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实验室所需要场地的论证工作。

2004年,实验设备总额达到170万元,实验教学场地扩大到700平方米。

2005年学院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实验室主任考察了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艺术设计学院的先进的实验教学与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了我院实验室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艺术设计学院《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指导书》,建立健全了实验教学文件,配合学院扩建了服装、摄影、工业设计及公共实验室实验教学场地,完成了“艺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项目的规划和论证工作。在全校固定资产清查核资验收活动中,公共实验室被评为固定资产管理清查优秀实验室。

四、继续教育

学院是开展继续教育最早的院系之一,是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三个专科专业,两个本科(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考院校。负责各专业的命题、阅卷、毕业答辩等工作。学院非常重视自学考试工作,严格执行学校成人教育规章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五、学生工作

学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精神为目标,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2003年组织了足球赛、篮球赛、趣味运动会、卡拉OK赛、模特大赛、迎新晚会、消夏晚会、曲艺小品大赛、文艺汇演等文化娱乐活动。举办了摄影作品展、写生作品赏析名家讲座。2004年组织参加了山东省第七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新华通——美能达”杯大学生摄影赛,我院5名同学获一等奖,6名同学获二等奖,7名同学获三等奖,19名同学获优秀奖。2004年度1人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1人获山东省优秀学生;1人获“校园十佳学生”。以我院学生为主的大型舞蹈《红旗颂》在省委高校工委举办的全省高校大学生“永远跟党走”大型文艺汇演中获三等奖;校园剧《遇见天使》获山东省第七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剧比赛三等奖。2005年在山东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院1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1名同学获省一等奖,1名同学获省三等奖,11名同学获优秀奖。在“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览中,我院获“优秀组织奖”,1名同学获二等奖,10名同学获优秀奖。2005年暑假社会实践队获省级优秀实践队称号,1名同学获省级优秀实践队员,2名老师获省级优秀指导老师。25名同学获优秀班干部称号,72人获三好学生称号,342人获文娱优秀奖,17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学生分会20042005两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分会,2005年学院团总支被评为校优秀团总支。全院95%以上的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14名积极分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90%以上的党员同学获奖学金及各种荣誉称号。



马桂芳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2003年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讲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14人;2004年教职工增加1人,其中教授增加2人,副教授增加1人,讲师增加2人,博士学位增加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1人;2005年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增加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在读博2人,硕士学位15人。

学院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行政机构设办公室、教研室(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实验室(生物工程一个综合实验室,菌种保藏室一个,中德啤酒技术中心)2005年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党总支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党总支设书记200411月之前于君瑞担任,之后陆晓滨担任;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3人,200411月之前陆晓滨教授任院长,之后王瑞明教授任院长。

2003年有发酵工程1个硕士点,在校生15人,2004年获得食品科学硕士授予权,在校硕士生32人,2005年获得工程硕士(发酵方向)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在校硕士生52人。本专科共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物科学4个专业,2003年有共有本专科学生1438人,2004年有本专科学生1569人,2005年共有本专科学生1436人。

一、教学工作

学院全体教师敬业爱岗,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了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及教学实践实验工作,没有发生任何教学事故。根据学校的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了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2003年,我院获先进单位。张印贞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4年,张印贞、李敬龙、周广田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我院完成科研经费合同额220万,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

2005年,我院获得校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尚明同志获得先进个人称号;评出校优秀教师三名:张印贞,宋俊梅,周广田;校优秀党员一名:尚明;校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二名:李胜华,徐少萍。

二、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及目标,初步构建成学科梯队,形成了学科团队。建成生物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建成食品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咨询、科技服务、成果转让、项目攻关,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科研经费合同额900万元。2003年以来新上科研课题32项,已完成和通过省教育厅和科技厅主持鉴定项目10项,在核心期刊和本学科相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12余篇,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举办学术讲座20次。

2005年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申报山东省自然基金、省科级攻关计划、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等省级课题9项,申报济南市、教育厅等科技计划11项,积极做好与企业的技术转让和合作工作,目前完成横向科研经费合同额590万元。完成科研经费合同额400多万。王瑞明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学生工作

以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为中心,宿舍卫生为突破口,组织开展“宿舍文明卫生”活动,举办班干部培训班,邀请了校内外学生工作人员给全体学生干部上课,开主题班会、举办宣传栏、学习讲座等形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坚持晚自习考勤,有事请假制度,及时给家长寄信通报情况,促进学风建设。连续三年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20%3名同学获我校校园“十佳”学生称号,12个班获校优良学风标兵班称号,602名同学获三好学生称号,420名同学获优秀团员称号,200名同学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名同学获学习进步奖,2名同学获校三好标兵称号,2人获济南市优秀特困生奖学金,4人获省优秀学生称号,3人获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通过举办宣传栏、开主题班会、举办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意识到丰富的知识是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我们举办了学生趣味活动比赛,学生男篮、男足联赛,编辑出版了院报《食工之声》三期,我院学生男篮经过奋力拼搏,以不败战绩获得了冠军,长清校区拔河比赛第二名,我院冬季越野比赛获得第四名。

负责组织动感地带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推荐的歌手参加在山东大学的总决赛,获得前2名,参赛的9名选手(1人弃权)全部进入前15名。

利用暑期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4名同学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次评为省级优秀实践队。

针对毕业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多方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牵线搭桥,送毕业生到用人单位面试,举办就业专题讲座,介绍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联系用人单位,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及早完成就业。一次就业率保持在学校前列。2005年达到了72.8%。

2005年,我院获得校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尚明同志获得先进个人称号;王瑞明获得先进处级干部称号;校优秀教师:张印贞,宋俊梅,周广田;校优秀党员:尚明;校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李胜华,徐少萍。



尚 明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2003年有教职工5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高级职称教师34人,具有博士和在读博士学位18人;2004年有教职工58人,教授9人,副教授26人,高级职称教师41人,具有博士和在读博士学位20人,硕士生导师3人;2005年底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4人,高级职称教师51人,具有博士和在读博士学位30人,硕士生导师11人。三年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

学院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行政机构设办公室、教研室(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化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8个教研室)和实验室(基础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4个实验室)。党总支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党总支书记由周立国教授担任,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200411月化工系更名为化工学院,之前由邢存章教授任系主任,更名后马万勇教授任院长。

学院2003年设置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点,2005年增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硕士点,2004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生。2003年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2004年增设化学专业,2005年增设药物制剂专业。2003年在校生1094人,毕业145人,招生360人;2004年学院有在校生1170人,其中硕士生3人,毕业149人,招生240人;2005年学院有在校生1261人,其中硕士生14人,毕业343人,招生400人。

一、教学工作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良,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教授和专家:邢存章教授被授予“2004年全国优秀教师”和“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段洪东教授荣获我校“第二届师德标兵”。

学院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开展了“教学传帮带”活动,通过组织观摩教学、专家指导、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田燕老师荣获第二届校级青年优秀教学奖。

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种渠道,多项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在化工学院的教学酬金二次分配中实施了对教学工作的特殊奖励政策。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果。2004年我院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三等奖一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我院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利用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我校首届多媒体课件大赛10件获奖项目中,化工学院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2005年我院有校级教研项目8项。

学院有计划地进行教材管理与建设工作。自2001年以来,化工学院陆续编写、出版了基础化学及实验系列教材,并在近几年的应用中逐步完善。2004年,立体化《有机化学》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始终重视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实施各种奖励政策,开展优质课程建设。自2001年“基础化学实验”被列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2004年“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被列为我校唯一的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化学》课程被列为2004年省级精品课程,是我校首批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之一。在校级首批五门精品课程评选中,我院的《物理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入选。

二、科技工作

学院2003年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由段洪东博士指导的应化01级史蕾同学完成《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制备与性能》项目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山东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

学院2004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两个项目获得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资助,一个项目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资助。有两项课题分别通过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的鉴定和验收,项目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有10篇被SCIEI检索收录。

2005年学院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项。共发表论文38篇,其中有23篇被SCIEI检索收录。

三、学生工作

积极推行创建“优良学风班”,制药03-1四级通过率居全校第一,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班级体”,“全国优秀班集体”,有12个班先后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姜海辉同志在03年度被评为优秀辅导员,省级社会实践先进指导个人;山显光同志在04年度被评为模范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省级社会实践先进指导个人;李月娥同志在03年度被评为优秀辅导员,省级社会实践先进指导个人。04年度被评为优秀辅导员,05年度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

积极推进学风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化工学院蝉联三年考研就业率均居全校第一。

积极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成绩显著。史蕾同学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二等奖,在校级优秀团总支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团总支”,在学生会分会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生会分会”。

积极完善学生支部,坚持原则,努力工作,发扬民主,严格条件,坚持标准,积极稳妥地发展学生党员,共发展党员133名,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有76人荣获院奖学金,吕顺同学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任开勇同学荣获省级优秀社会实践个人。

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和就业工作,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前的思想工作,倡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文明离校,连续荣获学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先进集体”。



张志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2003年有教职工2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8人,副教授职称1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2004年引进硕士生2人,2004年有教职工30人,教授7人,副高职称12人,具博士学位3人。2005年底有教职工39人,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7人,具有副高职称21人。2005年引进博士7名,硕士1名,调入人员2名。

学院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行政机构设一个办公室、教研室(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物理4教研室)和实验室(材料化学、玻璃工艺、陶瓷工艺、高分子、硅物化专业5个实验室等)。党总支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200311月之前党总支书记由王连增担任,之后张培国任书记。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1人,20039月之前张旭东教授任院长,之后姚金水教授任院长。

学院200110月设材料学专业硕士点,2002年开始招生。本科专业有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化学、高分子4个。2003年在校本科生988人,毕业生160人,招生315人;2004年学院有在校硕士生11人,本科生1008人,毕业生131人,2004年招生222人;2005年学院有在校硕士生23人,本科生1094人,毕业生220人,招生252人。

一、教学工作

学院明确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2003年实施了《材料系上课点名制度》和《点名表》。随后进一步完善教学监控体系,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制订了《材料系教学督导管理办法》。针对我院实际,组织人员对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涉及到有关教师的问题,学院领导专门进行谈话,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严格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即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请有经验、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教师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或深造,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专业特点,强调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特色,加大对毕业环节的督导。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和竞赛。

1) 2004.9 姚金水教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04.9 沈建兴教师被评为山东轻工业学院第二届师德标兵; 

3) 2004.9 刘金海同志荣获山东轻工业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教学奖第一名; 

4) 2004.11 范景诚同志被学校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5) 2004.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校工会分会先进集体;

6) 2004.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认真开展教学研究,依据国家要求修订了教学计划,并注重了新老教学计划在实际运行中的衔接。教风有了显著提高。

二、实验室建设

2003年为加强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拟订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材料系实验教学的设置方案,并拟定了相应的管理教学文件。

同时,论证了老专业实验室改造及新上专业(高分子、材料化学)的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

2005年学院组织各教研室、实验室主任考察了济南大学、青岛大学等材料学院的先进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经验。进一步规范了我院实验室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材料学院《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指导书》,建立健全了实验教学文件;配合学院完成了实习基地项目的规划和论证工作。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我院申报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获得批准。及时调整修订教学计划,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完善设计艺术学科群的建设。

学院学术科研气氛浓厚,5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正在进行的省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37篇。

获奖情况:

12005.9 刘素文、来启辉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22005.10 姚金水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

32005.10 陈玉清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省三等奖;

42005.11 范景诚、侯家刚被学校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52005.11 材料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被评为优秀党支部;

62005.11 来启辉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员;

72005.11 制作的《高分子物理》课件获校首届多媒体课件的大赛二等奖;

四、学生工作

学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精神为目标,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2003年组织了足球赛、篮球赛、趣味运动会、卡拉OK赛、模特大赛、迎新晚会、消夏晚会、曲艺小品大赛、文艺汇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召开了摄影作品展、写生作品赏析名家讲座;暑假社会实践队获省级优秀实践队称号,1名同学获省级优秀实践队员,2名老师获省级优秀指导老师。25名同学获优秀班干部称号,72人获三好学生称号,342人获文娱优秀奖,17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学生分会20042005两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分会,2005年团总支被评为校优秀团总支称号。全院学生几乎都参加党课学习,85%以上的同学递交入党申请书,有114名积极分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90%以上的党员同学获奖学金及各种荣誉称号。

范景诚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2003年有教职工4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2人,副研究员2人,副教授职称7人,具有硕士和在读硕士学位11人,2003年引进硕士2人。2004年增加教授2人,2004年引进了3名硕士研究生;一名教师在读博士学位,4名教师在读硕士学位。2005年有教职工6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在读硕士学位32人。

学院党群机构设党总支、校工会分会、团总支;行政机构设办公室一个,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3个教研室和网络中心、计算中心、计算机实验室。党总支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200411月之前王永国同志任书记,之后王连增同志任书记。200311月之前党总支副书记由郭建国同志担任,至200411月空缺,之后刘洪明同志担任副书记。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刘郁同志任院长,翟延富、耿玉水同志任副院长。

学院200310月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生。本(专)科专业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专业。2003年在校本、专科生1046人,毕业生367人,其中本科生150人,专科生80人,高职137人。招生417人,其中统招本科生135人,专升本282人;2004年学院有在校硕士生4人,本科生970人,专科生111人,毕业生342人,其中本科生231人,专科生111人,2004年招生180人,其中统招本科生119人,专升本61人;2005年学院有在校硕士生18人,本科生921人,毕业生452人,招生280人。

一、教学工作及实践性教学改革

学院明确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2003年实施了《信息学院上课点名制度》和《点名表》。随后进一步完善教学监控体系,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制订了《信息学院教学督导管理办法》。针对我院实际,组织人员对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涉及到有关教师的问题,学院领导专门进行谈话,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严格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即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请有经验、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教师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或深造,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专业特点,强调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特色,加大对毕业环节的督导,认真开展教学研究,依据国家要求修订了教学计划,并注重了新老教学计划在实际运行中的衔接。教风有了显著提高。

2003年我系共完成教学工作量3.3万学时,人均达600学时,2004年信息学院共完成教学工作量3.5万学时,人均达600学时,2005年信息学院共完成教学工作量3.8万学时,人均达600学时,基本没有出现较大的教学事故。计算机专业的实习比较难安排。2003年我系与省计算中心合作,将2000级的生产实习放到他们那儿,2004年继续与省计算中心合作,将200112个班的生产实习放到那儿,2005年将20025个班的生产实习放到他们那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单位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交流。

二、学科建设

在院党政领导的关怀下,在我系的努力下,2003年我系与省科学院计算中心联合申报计算机应用硕士点申报成功,使我系的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另外,在新上专业方面做了一些调研工作。2004年圆满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新接收了4名研究生学习;完成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申报工作。2005年申报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继续申报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申报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成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圆满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新接收了14名研究生学习。

三、科研工作

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2003年经过充分调研、论证,2003年完成科研课题:

1)泰山玻纤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已通过验收。

2)基于C/S的工程设计流程信息系统,获得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3)省信息发展软件基金,纵向立项课题。

2004年完成科研课题五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计算机应用三等奖一项,科研到位经费7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学校科研经费指标,多次得到校领导的表扬。

2005年完成科研课题五项,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省计算机应用三等奖一项,科研经费合同额410多万元,到位经费150多万元,又一次超额完成了2005年度学校科研经费指标,多次得到校领导的表扬。

四、师资队伍建设

2003年我系师资队伍建设在院领导的关怀下,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上了一个新台阶。上半年引进一名硕士生,下半年通过努力,有六名硕士生通过了试讲和面试,并达成了初步意向。2004年引进了三名硕士研究生;一名教师在读博士学位,四名教师在读硕士学位。2005年引进了9名硕士研究生;首位在英国Nottingham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返回学校:首位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学成归来,四名教师在读博士学位。

五、校园网建设

2003年我院拨专款对我院校园网进行改造,暑假期间,我系网络教研室工作人员,牺牲假期休息时间,冒着酷暑,对我院的校园网进行了系统更新,经过一个学期的运行调试,基本稳定,网络性能基本满意。

2004年在网络中心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校园网的各项工作,校园网的设备虽然陈旧,通过网络中心全体人员的努力,保证了网络的基本稳定,全校师生的基本满意。

2005年初,承担新校区信息化建设任务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新校区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兄弟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了新校区校园网、一卡通、安全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的整体规划;上述各系统的第一期工程正在实施;通过利用语音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绑定招标,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谈判,基本达到了预先设想,运营商给予电话资费大幅度优惠,并且一次性捐赠学校400万元,以支持新校区的计算机网络建设。

200511月,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网络中心和计算中心从信息学院分离出去,成立了现代技术服务中心。双方党政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均以从大局出发,坚决服从,全力支持,互尊互让的态度圆满完成了任务。

六、学生工作

2003年我系学生分三个校区,学生成分复杂,学生工作人员力量不足,副书记调到校团委工作。针对这种状况我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广大学生开展“爱国、学习、厚德、成材”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优良学风班创建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材服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组织了足球赛、篮球赛、趣味运动会、卡拉OK赛、迎新晚会、文艺汇演、大型游园会、到敬老院慰问等文化娱乐活动;在济南市第一届“起步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01-4班同学江鹏夺得软件设计团体赛第一名,为我院赢得了荣誉。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系学生工作人员众志成城,始终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为取得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以实际行动支持新校区建设,看望慰问战斗在新校区建设第一线的同志。学生党支部被学院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2004年在遥墙北校区承办了规模巨大的“春季越野赛”,并由齐鲁晚报记者跟踪报道,得到了校党委和团委的一致好评。组织了“羽毛球赛”、“毽球赛”、“中华美文朗诵大赛”、“青春风采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女排获得了校排球比赛亚军,北校区男排和足球比赛中都获冠军。共有3个团支部被评为校优秀团支部,涌现出79名优秀团员和23名优秀团干部,全院有70%以上共青团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生党员冯威、胡文思同学被评为我校十佳学生提名,郭胜召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刘波、崔晓玲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有2名学生会干部被评为院优秀学生会干部,1名学生被评为校社团活动优秀个人。万金存被评为社会实践省级优秀指导教师,一名学生被评为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学生,三名学生被评为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学生,并有多名学生获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奖。11月底,我院创办了寒筝文学社,并出版了第一期报纸。积极组织参加“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有一名学生与其他院系学生合作作品《白云湖风景区创业计划》获山东省特等奖;发表在《青少年研究》上的《高校扩招对学生工作的影响与对策》一文,在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会优秀著作、论文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2005年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团开展了诸如团员重温入团誓词、清明节英雄山扫墓、大学生诚信观主题团日、“我身边的共青团员”征文、长清校区安全教育主题团日等形式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与先进性教育活动室一起,开创先河的开辟了“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室”,活动室分别设在男生、女生宿舍。建立了轻院第一个班级党支部——02-5班党支部该支部被学院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计科02-5班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学生党员仇宝艳等同学被评为我校十佳学生提名,马雪莉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张红丹等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02级学生陈浩在2005年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山东省赛区三等奖,03级学生代表队(五名学生参加)的汽车模型设计在第三届齐鲁软件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2005年暑假社会实践队被评为省级优秀社会实践队,刘征被评为社会实践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名学生被评为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学生。主办了球类比赛(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等)、冬季四项赛、中华美文朗诵大赛、青春风采大学生辩论赛、卡拉ok大赛、校园网络知识大赛、大学生宿舍文化艺术节等文体活动。在《青少年研究》上发表了《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四篇论文。



刘 郁























政法学院



一、基本情况

政法学院的前身是马列主义教研室、社会科学部,于2001年改名为社会科学系,2005年改为现名。2003年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11人。博士(在读)5人。2004年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14人,硕士研究生39人。2005年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7人,讲师26人,硕士研究生48人,博士9人。

学院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陶传平教授任院长,韩明暖教授,宋家起副教授任副院长。下设行政办公室和6个教研室,一个校级研究中心,一个校级研究所。党群部门设有党总支,团总支,工会。张以刚副教授任党总支书记,邹文国副教授任副书记。

学院0304年设公共事业管理和广告学两个本科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法学两个专科专业。在校生分别为612人,773人。05年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行政管理、法学等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33人。

二、教学工作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调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从进教材、配课、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备课到讲授、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一系列环节,加强全面管理。

强化院级教学督导。成立院级教学督导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教学检查和督导。对课前、课中、期中、期末等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进行广泛的听课,特别是对当年新来青年教师进行听课。通过听课,提升了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同时,纠正了一些不符合课堂管理的现象。经过校、院两级听课,我院95%以上教师讲课水平达到优良。

教研活动日趋完善。建立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的制度,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记录。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每年派出近10名教师参加省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

积极开展教研立项和课程建设工作。已获得校级教研项目8项,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筹建)3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校级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学科05年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筹建),同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又被批准增设为硕士研究生点,07年正式开始招生。

科研工作逐步提高。科研立项方面,032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42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5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参与的项目近几年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在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科研论文(著作)方面,03年发表(出版)论文(著作)共28篇(部);04年发表(出版)论文(著作)近40篇(部);05年发表(出版)论文(著作)近50篇(部)。

四、学生工作

积极推行创建“优良学风班”和创建“文明宿舍”活动,涌现出校级文明宿舍5003)和3604)和4805)个次,宿舍卫生总评成绩位居全校前列;1003)和604)和1005)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104)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标兵班。其中,公关03-1班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邹文国、宋学远同志被评为校级模范班主任;吕丽红同志被评为校级优秀政治辅导员。

积极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成绩显著。姜雨同学在我省第八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书法、绘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我院足球队在2005年“轻院杯”足球赛中获得冠军。我系健美操队在院健美操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吴元照、仇帅新在可口可乐杯校园歌手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孙波同学获院级征文比赛一等奖。200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冯井斌等写作的《关于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调查与分析》获得二等奖,《当前人们的保险意识与投保状况分析》、《山东省商标保护现状调查报告》两篇论文获得优秀奖。

为了响应团中央提出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2003年暑假期间我系组织实践团奔赴济宁泗水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2004年暑假我系组团奔赴革命老区沂蒙山,在苍山县希望小学挂起了“山东轻工业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子。其中,阎燕同学的实践报告《与时俱进,再创辉煌》获省级一等奖,两只实践队均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队,宋学远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者,杜健秋、王彪、高颂、周如月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学生。

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素质。根据我院特色,创建“天平法律协会”和“创新思维俱乐部”两个社团,组织“模拟法庭”,参加法院旁听,3.15保护消费者权益志愿活动和“创新学讲座”。“轻院首届心理舞台剧大赛”,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学生党支部积极稳妥地发展学生党员。共发展学生党员117;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57人次荣获院奖学金。20041月,王彪同学荣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张雁同学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20056月,邵帅同学荣获校园十佳称号;20061月,邵帅、高颂、张式佳等同学荣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20066月,张式佳同学荣获校园十佳称号。

认真做好非典防范及学生安全工作。建立以班长、宿舍长为第一负责人的负责机制,要求学生干部每天零汇报,在学生中建立起严密的防范信息网络和监控体系,时刻保持与学生的信息沟通,认真做好外地学生返校的摸底和在校学生体温测量及宿舍消毒工作,确保了学生稳定。

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典”疫情,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面对不利局面,我们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多方联系,一方面做好广大毕业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同时努力为毕业生择业搭建平台,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离校前的教育工作。加强了对01级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文明离校的教育,连续荣获学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先进集体”。

积极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与奖惩。一年改选一次,每学期在本班同学中进行一次民主测评,以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发展和综合素质测评的基本条件。让广大同学对学生干部进行监督。设立学生信箱,同学们随时可以反映有关的情况和问题。教育学生干部积极做时,诚实待人。



陶传平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负责全校的大学外语教学和本院英语专业、日语专业的教学任务。

外国语学院下设3个教研室,1个语音实验室。2005年以前为外国语系,2005年随着我校的发展外国语系为外国语学院。

2003年全系共有教职工53人,教授1人,副高职称12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1人;2004年有教职工59人,教授1人,副高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8人;2005年有教职工68人,教授3人,副高职称1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9人。

20032004年外国语系设系主任1人,副主任2人,陈英副教授任主任;设党总支书记1人,副书记1人,齐永钦副教授任书记;2005年外国语学院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陈英教授任院长;设党总支书记1人,副书记1人,齐永钦副教授任书记。

2003年外国语系共有本科生268人,2003年招生91人;外国语系共有本科生451人,2004年招生183人;外国语学院共有本科生524人,2005年招生163人。

一、教学工作

2003年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及教学评价和教学督导等方面深化改革,尤其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新优教材方面有较大成效。继02级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后,03级继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并在课件制作、督导等方面加大了力度。英语专业学生首次参加专业四级统考,取得较好成绩。

2004年又探讨使用21世纪大学英语,并在课件制作、督导等方面加大了力度。52位教师完成了100多人的教学工作量,并使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全国四级英语统考成绩高出全国普通高校10个百分点,英语专业四级统考成绩高出全国普通高校10个百分点。

2005年对英语听、说课全面铺开,并加大了督导力度。58位教师完成了110多人的教学工作量,并使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全国四级英语统考通过率为41%,高出全国普通高校10个百分点,英语专业03级专业四级统考通过率为81.32%,高出全国普通高校27个百分点。

二、实验室建设

2003年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我系外语数字化教学平台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于036月开始启用,11月全面投入使用;2004年外语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成功后,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平台分教学应用、自学服务、教研科研、远程教育四大功能,前三项功能使用效果较好,并得到省教育厅高教处领导的肯定和省内多所院校专家的好评;2005年我院长清校区外语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语音室经过建设、调试,现已全面投入使用。数字化语音室分课堂教学、口语考试、听说练习、自主学习等功能,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科研工作

随着系级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全面进行,教研科研工作也得以全面开展。教师中开展教研科研的广度、深度,发表论文的层次、数量都在不断加深、提高,2003年先后实现了院级科研立项9项,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教材、专着5本,同时利用周四举办系内学术讲座,围绕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和重视;20042005年共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教材、专着8本,专业教研室获院教研成果二等奖一项。

四、学科建设

2003年随着系级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逐步走向正规:明确了大学英语及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思路,确定了英语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战略,围绕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成立了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英汉互译、英美文化、现代技术与英语教学等多个科研小组,积极开展科研、教研活动,支撑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均已落到实处。大学英语的建设以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并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实施做好充分准备。英语专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初具规模,力争再经过两年的建设,使我系英语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并争取于2004年申报英语专业硕士点。

2004年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积极组织申报英语专业硕士点。

根据学院建设发展需要和我系实际,陈国兴、郑众、曾绍琼、李玉双等同志经过调研、论证于200410月成功申报日语本科专业,并将于2005年招生,必将为学院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005年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逐步走向正规的过程中,明确了大学英语及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思路,确定了英语专业、日语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战略,制定了合理的实习、毕业论文写作计划、标准。我院第一届毕业生顺利毕业,1名学生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另有7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到85.6%。大学英语的建设以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有原来的5节课改为现在的4节(课堂教学)+21节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和1节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了现代教育手段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大学英语》、《基础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五、考核、评优

2003年,先后涌现出了院师德标兵杨辉,院抗击“非碘”先进个人、安全先进个人王国栋,院优秀教师周焱,在年度考核中周焱、刘同霞、郑众、王国栋、李显老师被评为系级先进;2004年,陈国兴老师被评为院“师德标兵”,李显、常梅娜两位老师被评为院青年教学能手;2005年,郑众、李显被评为校优秀教师,王国栋同志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欧阳志周同志被评为优秀辅导员,高洁同志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六、学生工作

20032005年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基础管理工作。在面对2003年“非碘”、“学生搬迁”(又北院搬南院)、外来因素干扰等情况下,我们坚持教育领先,服务优先,管理从后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学生的学习、纪律、团结、卫生等基础工作,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而使我系学生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卫生成绩、早操出勤率、遵规守纪情况在全院都名列前茅。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在认真抓好业余党校的开课、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学生积极分子培养工作,3年间使学生中写入党申请的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85%以上,先后发展党员43人,转正22人,实现业余党校制度化,积极分子培养长期化,党员发展经常化,学生党员榜样化。2003年正式党员张秀伟获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预备党员李妍获“校园十佳”称号;2005年正式党员王伟获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他所在的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同时其它党员也都发挥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学生工作的火车头。文体活动层次提高,帮困工作扎实有序。围绕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开展的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多项活动获得省级、院级奖励。对贫困生的帮助工作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奖、贷、助、减、补、帮等工作,使我系的贫困学生都能安心学习,奋发图强。英语01-3班的李桂平同学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由我院主办的“英语咖啡吧”、“英语角”等活动,成为我校社团活动一大亮点。



王国栋














数理学院



数理学院承担全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教学和本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的教学工作。

2003年有教职工38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职称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8人;2004年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4人,副高职称1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5人;2005年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职称1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9人。

2005年以前为数理系,2005年随着我校的发展数理系升格为数理学院。20032004数理系设系主任1人,副主任1人,王朋教授任系主任,察可文任副主任;设党总支副书记2人,徐茂常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邓金杰任党总支副书记;宋文香任工会主席,潘玲任办公室副主任;2005年数理学院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王朋教授任院长,陈国忻、李汝修任副院长;设党总支书记1人,副书记1人,王永国同志任党总支书记,邓金杰任党总支副书记。华玉爱任工会主席,潘玲任办公室主任。

数理学院现有数学和物理学2个学科,下设信息与计算科学、光信息工程2个本科专业。设4个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工程数学教研室、信计专业教研室、物理教研室),1个大学物理实验中心,1个大学生创培中心。

2003年数理系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213人,专科生129人;2004年数理系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351人,专科生129人(20047月毕业);数理学院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465人。

  1. 教学工作

2003年数理系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深入教学改革,落实教学规范,建立主讲教师制度,组织修订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建立试题库。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理系设立的第一个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是2003年教学工作的重点。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制定了相应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组织实施落实。

数理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监控体制,开展了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对教学情况进行普遍检查,对重点课程和新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结合学校专家组和学生反馈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给以批评和指导。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在教学改革方面,数理系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教学。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教材的选定、教学内容的更新进行了认真的审定。

2004年教学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应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组织实施落实。建立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培养计划,对重点课程和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在教学改革方面,数理系教师自觉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2005年数理学院继续深入教学改革,组织修订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完善试题库建设。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6年第一届毕业生将毕业。结合学校新专业评估,落实信计专业各教学环节的工作是学院2005年教学工作的重点。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了有关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组织实施落实。

在学科建设方面,数理学院2005年新报光信息工程专业,经专家审议,获得批准。将于2006年首次招生。

二、实验室建设

2003年数理系完成了学校对物理实验室30万元建设计划,购置了相关的实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实验环境。物理实验室形成了规范化管理,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一类实验室;2004年物理实验室实验设备共计105万元。物理实验室管理规范,是校级物理教学示范中心;2005年我校长清新校区正式启用。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成立。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是学校第一个往新校区搬迁的实验室。经周密布署、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全力以赴,高质量的完成了搬迁任务。现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增实验设备投资200万元,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实验环境。

三、教研、科研工作

2003年数理系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论文9篇。在200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比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项,专科国家二等奖1项;获山东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3年数理系学校教研立项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无资项目2项。

2004年数理系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论文1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大赛,获优秀组织奖;2004年数理系有3项教研项目,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数理学院教师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其中SIC收录论文1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比赛,获山东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2005年《大学物理》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高等数学》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有2项教研项目,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数理系学校教研立项12项,其中一般项目5项,无资项目7项。

四、学生工作

2003年数理系有宗晓丽同学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李素强同学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和“国家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刘国平同学荣获“山东省社会实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4年数理系有19位学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1级专科生毕业,其中67人生入本科留校学习。

2005年暑假组织学生党员、学生骨干骑自行车行程1000公里,缅怀先烈业绩、组织社会调查,成绩显著,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赵国滨同学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辛凯同学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李素强获“国家一等奖学金”;刘国平同学荣获“山东省社会实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04/05学年数理学院有8位学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盖方南同学被评为“山东轻工业学院优秀党员”。

五、其他工作

2004年组织了数理系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第一个院系级教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系级工会委员会,华玉爱任工会主席。2005年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历时4个月在我院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党员的政治信念、宗旨意识、理论素质、思想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物理党支部被评为我校先进党支部;李汝修、牛爱芹、赵晶被授予我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邓金杰被评为我校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陈国忻

















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2003年有教职工28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6人,助教6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8人;2004年增加研究生1名,2005年底有教职工34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助教8人。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体育教学和学校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三支队伍的日常训练以及全校师生的体育竞赛工作。

体育教学部于200112月由原基础课部分设成立,党群机构设学校直属党支部,学校工会分会;行政机构设行政办公室和球类、普体两个教研室。支部设书记1人,教学部设主任1人。20036月以前,王培林任主任兼书记。20036月开始设副主任(兼副书记)1人,王国栋任副主任(兼副书记)。200410月王国栋调离教学部,副研究员王春诗任支部书记,副主任(兼副书记)空缺。200510月,刘建敏任教学部副主任,王学先同志任主任助理,体育教学部领导核心形成。

  1. 规范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研究

2003年体育部制定了《体育教师工作要求》、《体育部考勤工作暂行规定》、《体育教师参加社会活动暂行规定》、《体育代表队的训练补助和奖惩管理办法》等项规章制度。

2005年暑假期间先后修订和建立了《山东轻工业学院体育教学部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山东轻工业学院体育教学部授课教案及要求》、《山东轻工业学院体育教学部体育成绩评分标准》、《山东轻工业学院体育教学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轻工业学院体育教学部教师参加社会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党支部工作规范》等二十多项制度和规定。

2005年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实行了标准教案,从身体技能、健康达标测试、体育专项及理论考试、课堂表现等方面经学生综合客观评价,减少了过去授课教师给学生考评的主观成分。教学部现有专任教师27名,03年分3个教学点,共开设6门课程,04年实行教学改革后,教师每人至少开设两门课程,调动了教师业务学习的积极性。加大了学生评教、教学监督工作力度。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教学与理论研究水平。2005年底召开了山东轻工业学院“体育论坛”首届年会,有关校领导到会讲话,会上收到论文12篇。

二、强化运动训练,倡导竞赛意识

运动训练和竞赛是体育教学部的重要工作,我们聘请有特长、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教练员,先后组建了足球、篮球、田径三个代表队。严格管理、科学训练、热情培养并引入竞争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3年省十一届大运会上田径代表队取得一枚金牌、一枚铜牌、三个第四名;2004年驻济高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乙组团体总分第四名;2005年驻济高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足球队在2003年全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足球队取得第六名;2003/2004年,“李宁杯”五人制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山东选拔赛第五名;“2003/2004年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山东赛区取得第五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04/2005“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山东选拔赛取得第四名;2005/2006“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山东选拔赛取得第六名;2003年全国大学生三人制篮球赛,取得济南赛区第五名;2005年驻济高校篮球比赛,取得男子乙组第四名。

三、认真组织竞赛和专项工作

组织学校各项竞赛,是体育教学部的重要工作之一。2003—2005年每年组织各院系进行兰、排、足球比赛以及“五人制”足球赛,2003年组织了全校大学生冬季越野长跑赛。同时,体育教学部还协助我院工会举办了多次全院教职工体育竞赛。为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2005年学校投资12.6万元购进两套体质健康测试仪,并对大一、大三约8000名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为97%



徐 忠
















金融职业学院



20016月,鲁编办(200149号文件批准,原山东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并入山东轻工业学院,整建制更名组建成立金融职业学院,实行二级法人管理体制。

学院2003年教职工141人,其中专职教师中副教授29人,讲师25人;2004年教职工151人,专职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32人,讲师20人;2005年教职工160人,专职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34人,讲师1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5名。

2003年学院党群机构设分党委、工会分会、团委(学生科)、保卫科;行政设办公室、人事科、教务科、总务科、图书馆和金融教学部、会计教学部、管理学教学部、政治法律教学部、基础教学部和计算机教学部。200411月行政机构增设培训科(校友会办公室)、膳食科。200411月之前范福生任副书记(兼副院长),主持党委工作;唐宴春任副院长(兼副书记),主持行政工作。200411月之后分党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范福生任书记,唐宴春任院长。

学院2003年有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法学4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800人;2004年增设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00人;2005年增设金融保险、投资理财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00人。积极为全省金融、保险系统培训在职人员。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

一、教学工作

金融职业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突出质量和特色,赢得和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双证书培养模式(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严肃考风考纪,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评教活动。

加强精品课建设,制定了《金融职业学院精品课建设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精品课建设力度,发挥精品课的示范作用。

优化专业结构,新增金融保险和投资理财两个二级学科专业,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吸引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基础、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选修课程。

修订和完善了《教师管理办法》、《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工作规范》、《精品课建设实施管理办法》、《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学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积极倡导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办法,制订了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坚持教学研讨、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抽查听课、学生座谈等措施,把授课质量与教师的各项评定直接挂钩,让每位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进一步的提升。

加强命题和考试环节的管理,实行教考分离、集中判卷。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恰当掌握试卷难易程度,提高命题质量。教学管理部门认真进行试卷试题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对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

以教学水平评估为工作核心,成立了二级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以“自评自建”为契机,以“重在建设”为目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每学年的原始资料,按照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充实支撑材料,撰写自评依据,提出整改方案,形成自评表,先后整理了近50多万字的支撑材料,确保了2003/20042004/2005学年评建任务的顺利完成,并对2005/2006学年需要的支撑材料进行了整体规划。

二、科研工作

积极贯彻“以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思路,多次开展更新教学思想大讨论,组织了教研论文宣讲研讨活动。

主编出版《金融企业合计》、《金融应用文》教材2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

三、实验室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金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投资50万元新建了一个能容纳70人的ERP模拟实验室。对原有的语音室设备进行升级,新建50座位的外语教学语音室一个。新建一处电子阅览室,投资70余万元购置图书,接收教职工捐书7896册,图书馆馆藏图书达15万多册。2005年新建6个多媒体教室,新增学生用计算机60台,教师用计算机72台。

四、师资队伍建设

规范教师进修学习制度,鼓励老教师在职进修、年轻教师在职读研,61人获得山东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从全国重点高校引进硕士以上优秀毕业生35名。修订了人事制度,强化竞争意识,实行竞争上岗,对竞争上岗的43名中层干部,进行了培训。

五、学生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坚持行之有效的量化考评制度,发挥学生会、团支部、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建大学生艺术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积极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举办了“14届科技文化艺术节”、“青年志愿者宣誓仪式”、“一二九大合唱”、“鹊山水库植树”等活动。在全校各班级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大讨论和征文活动,召开“讲诚信,讲纪律,讲节约,讲卫生,争当文明大学生”动员大会,在学风、考风和办理助学贷款中讲信用,讲诚信。印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的意见》,开展“文明规范月活动”、“学风建设月活动”,学年末寄出致家长一封信,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活动。通过多种措施关心、帮助困难学生,对经济贫困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23700元,把营造良好学风与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取得明显成效。

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专升本辅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经费投入,以服务就业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开放性、多样化的就业平台。组织教师外出推荐毕业生,反馈用人单位信息,指导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念,毕业生专升本录取率70%以上,一次性就业率93%以上。

认真做好学生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设了《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讲诚信,讲纪律,讲节约,讲卫生活动,争做文明大学生》等系列教育讲座。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有1400多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学生党员240名,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六、行政后勤工作

建立了全院安全防范体系,与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并进行了检查验收、评比工作;定期开展以防火、防盗、防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全校安全检查,更新消防器材,培训义务安全消防队员,组织消防演习;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确保车辆安全行驶。进一步美化了校园,学院道路两侧及1号、2号教学楼前后铺设花砖4500平米、更换了道路两侧的路灯、移栽了部分树木。新建一个2000平米的篮球场。学院大门的建设、一号教学楼的内部改造、花园庄宿舍暖气主管道的改造、1号和2号学生公寓的电路改造应急灯安装先后竣工。

加大传染性疾病防疫工作的宣传、预防力度,及时发布禽流感预防常识,制定防治禽流感应急预案,严格控制食堂进货渠道,严把卫生、质量观。

成立了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暨山东银行学校校友会,搭建了校友与母校交流、联系的平台。

七、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院领导分别上党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分党委落实民主集中制,凡属学院发展规划、人事安排、财务预算、基本建设、职称评定等重大事项都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后集体讨论研究决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党风党纪教育,重点加强对基建维修工程、物资采购、图书采购、教材采购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推进院务公开和财务公开,领导干部带头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

2005826日,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我院全面展开。分党委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学习和社会活动。通过边学边改、边议边改,教职工党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服务师生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始终坚持“两不误、两促进”,着力解决事关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员工反映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田清正





重要文件与规章制度





山东轻工业学院

大宗物资、设备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鲁轻院资字[2003]1



  1.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院招标投标活动,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山东轻工业学院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院成立大宗物资、设备招标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全院大宗物资、设别采购

招标工作,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计财处、纪监审办公室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招标文件的制定、发放、标书的收缴、会议准备、开评标记录,存档等事宜。

第三条凡具有竞争性的、单台件或批量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大宗物资、设备均须进行招标。

第四条招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1. 招 标

第五条招标可视情况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议标。对自行组织招标难度较大且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报省政府采购中心采购。

  1.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应当说明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2. 招标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方式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

  3. 招标时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的其他情况。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

  1. 投标

  1. 投标人应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必须时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企业或组织。

  2.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

第十一条投标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两年内不得进入山东轻工业学院采购市场:

    1. 提供虚假材料的;

    2. 向评标小组成员行贿或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3. 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签订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的;

    4. 其他违约行为。

  1. 开标、评标、中标

第十二条开标由招标小组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公开进行。

第十三条评标由评标小组负责。评标小组由资产管理、财务、纪监审、归口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与投标人有厉害关系的人。

不得进入相关的评标小组。

第十四条评标小组按照投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各投标人进行评审和比较,依据综合实力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标准,并且投标报价合理的原则,确定中标人。为保证招标的质量,需要实地考察的,由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考察的对象和范围由评标小组集体决定。

第十五条中标单位确定后,由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代表学院与中标方签订供货合同。纪监审办公室、计财处各一份备案。

  1. 招标纪律

第十六条凡符合公开招标条件的,必须实行公开招标,做到项目内容、招标形式、招标要求、招标纪律“四公开”。严禁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形式规避招标。

第十七条参与招标工作的人员,要严格遵守招标纪律,自觉维护学院利益,不得进行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任何活动,不得私自收取回扣、中介费、好处费等。对实际发生的回扣一律上缴院财务。

第十八条纪监审办公室负责对招标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按上级和学院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 附 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工合作招标投标法》执行。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招标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二OO三年六月十八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科技工作特殊奖励条例(试行)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我校科研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我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 奖励范围

科技工作特殊奖励范围包括科研项目、科技开发、发表论文、作品、出版著作、译著、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科研获奖以及获得国家专利(职务发明)等。

第二条 奖励标准

1.科研项目立项与项目经费奖励

1)科研项目立项奖励

以我校为第一承担单位争取的国家级项目,一次性奖给项目负责人5000元,以项目批准通知和第一批经费到达校财务处为准。

2)项目经费奖励

获得国家级项目,理工科一次性奖励总经费(其中转拨经费除外,下同)的9%,文科奖励11%;获得省部级项目,理工科一次性奖励项目总经费的6%,文科奖励8%;获得厅局级项目,理工科一次性奖励项目总经费的3%,文科奖励5%。

项目经费的奖励在项目鉴定、验收、总结并获得计划下达部门的批准后执行。如在立项通知书、协议书或合同书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延期一年以内扣除奖励的50%,延期超过一年扣除全部奖励。

2.科技开发奖励

科技开发项目到位经费在50万元以下的(不含50万元),按学校提成(校科技发展基金)比例的20%进行奖励;到位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按学校提成(校科技发展基金)比例的50%进行奖励,并一次性奖给项目负责人5000元。该奖励在项目完成,对方出具证明后执行。

3.论文奖励

发表的论文署名我校为作者单位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奖励。我校为第一承担单位的,按以下三类数额标准给予奖励,我校为第二、第三承担单位的,下列(1)、(2)类分别按相应奖励标准的1213给予奖励。若发表的论文未署我校为作者单位的不予奖励。同一篇论文以不同形式发表,只按发表刊物的最高级别奖励一次。

1)在《Nature》(英国)和《Science》(美国)上每发表一篇论文,奖励10万元。

2)文科类: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被国际公认的三大人文社科类检索工具“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AHCI(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

理工科类:被“SCI”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3000×(1+影响因子);被“EI”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被“ISTP”、“ISR”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SCIEI收录论文数、论文被他人引用次数、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全国前10名(含第10名),分别奖励5万元、7万元、10万元,同时奖励科研经费5万元。上述论文标准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为准。

4.出版著作奖励划分

凡我校在职人员在一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教材出外),按200元/万字的标准发放奖励,编著、译著(不包含原文字数)按100元/万字的标准发放奖励;在二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教材出外),按100元/万字的标准发放奖励,编著、译著(不包含原文字数)按50元/万字的标准发放奖励。著作获奖的,按照“获奖成果奖励”标准进行奖励,但只补足差额,不重复奖励。画册一次性奖励500

一类出版社包括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类出版社为一类出版社之外的其它出版社。

5.获奖成果奖励

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成果,由学校按奖励等级和奖励金额追加发放奖励。获国家奖的奖励标准为一等奖600%、二等奖400%。我校为第二、第三完成单位获国家级奖的,奖励标准分别为相应获奖等次奖金额的50%、20%;获得省(部)级的奖励标准为一等奖300%、二等奖150%、三等奖80%。获得市(厅)级的奖励标准为一等奖50%、二等奖30%,获得市(厅)级三等奖的成果每项奖励500元;如奖励无奖励金额,按等次一等奖一次性奖励1000元、二等奖一次性奖励800元、三等奖一次性奖励500元。

6.我校为第一授权单位的国家专利(职务发明)的奖励

①发明专利每项奖励4000元;

②实用新型每项奖励1000元;

③外观设计每项奖励500元。

7.美术作品获奖奖励

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美术和设计作品展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4000元、3000元、2000元;在中国美协及其各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美术和设计作品展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和1000元;在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大型美术和设计综合作品展中获得一等奖的,奖励800元。被国家级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作品奖励1000元;被省级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作品奖励500元。

第三条凡同一项成果依据本条例同时具备多项奖励条件的,以奖励数额最高的一项发放,已经发放的仅补发差额部分。

第四条审批程序

每年年底办理上一年度的特殊奖励。各单位在接到通之后,符合以上要求得人员填写奖励申报表,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由所在单位审核,计算出奖励数额,填写“奖励汇总表”,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送科技处,科技处复审后报学校审批。

第五条本条例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六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鲁轻院科字[2000]3号文同时废止。


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科技开发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当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教育部《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开发工作是我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技开发工作的管理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开发实力的重要措施,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第三条科技开发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我校各单位以及教职工、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与各级政府、企事业等单位开展的技术开发活动,均应依据本办法进行。

第四条科技处是学校授权进行科技开发管理的唯一归口单位。对私自进行科技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条科技开发活动,应遵循“公平、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必须签订相应的科技开发合同,明确合同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科技开发项目合同管理

第六条科技开发合同统一归科技处管理,各院系等有关单位要积极协助做好合同的签订与管理工作,并保障合同的顺利实施。

第七条科技开发合同以书面形式签订,并采用科技部监制的技术合同示范文本。争议的解决办法最好约定“请济南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八条合同要加盖山东轻工业学院技术合同专用章方能生效。凡无山东轻工业学院技术合同专用章的科技开发合同,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一切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第九条科技开发合同一经签订,即产生法律效力,必须严格履行,以维护我校信誉和正当权益。各院系等有关单位应积极配合科技开发工作,保障科技开发合同的顺利实施。

第十条科技开发合同需要变更或解除时,要由原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由科技处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第十一条项目负责人应对合同中提出的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等条款负责,若因此发生法律纠纷,法院判定校方进行经济赔偿时,课题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经济责任。

第十二条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写出结题报告并附验收证明等有关资料,报科技处备案。

第三章 科技开发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科技开发项目纳入学校科研计划,各单位在时间、人力、物力等条件上要积极给予支持,在工作量考核和评选先进时将其计算在内。

第十四条科技处和各院系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科技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项目完成后的鉴定、报奖,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要及时向科技处汇报,经批准后申报专利。

第四章 科技开发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为保障科技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管理。

第十七条经费到位后,项目负责人到科技处办理立项手续,并凭“山东轻工业学院科研经费使用卡”开支并签字报销,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自主支配使用。学校将本着实事求是,方便科技人员工作的原则,对经费的使用报销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学院鼓励技术中介服务,中介人可以从实到经费中(不含过路经费)提取3%-5%的中介费,并在经费切块前列支。特殊情况按合同约定办理。

第十九条项目收费标准由项目负责人和科技处根据项目的实施难度、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工作量大小等因素共同商定。

第二十条项目经费按“科技开发项目经费分配表”进行分配使用。

科技开发项目经费分配表

__TH_L4

项目

学校科技

发展基金

院系科技

发展基金

课题组

业务费

课题组

经 费

技术开发

6%

2%

12%

80%

技术转让

6%

2%

12%

80%

技术咨询

6%

2%

12%

80%

技术服务

6%

2%

12%

80%

工程承包

3%

1%

6%

90%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完成后,剩余经费可继续留作研究经费,也可以提取现金,提取比例不超过50%

第二十二条 科技成果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转让到企业时,股份收益的分配按“技术转让”进行。

第二十三条 上述分配均为税后比例。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鲁轻院科字(1997)第3号文件(《山东轻工业学院科技开发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二○○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鲁轻院研字(20061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保我校学位授予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山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均可受理学位申请,并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硕士学位。

第三条授予学位工作贯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全面考核,保证质量”的原则。

第二章 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

第四条凡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完成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及非学位课程学习和其它必修环节,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获得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撰写出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指导教师同意推荐,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后,均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提出学位申请。

第五条学位申请人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1、有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

2、在校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处分未解除;

3、在学位论文中有严重的舞弊作伪、抄袭剽窃等行为;

4、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

5、申请学位的程序不符合规定。

第六条学位授予与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挂钩。达不到规定分数者,其学位申请不予受理。原则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710分制成绩未达到355分,100分制成绩未达到50分者,对其学位申请不予受理。如学位申请人已在国内外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录用或公开发表用英文撰写的论文(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位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并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亦可申请学位。

第三章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第七条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应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本人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做出的成果。论文研究的课题应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本门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论文应包含作者对研究课题的新见解。与他人合作的课题,学位论文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

第八条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研究生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第九条论文必须文句通顺,条理分明,资料或数据可靠,引用他人资料或结论必须加以说明,论证或计算严谨,图表清楚,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表明作者已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十条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论文组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字数一般为35万字,其格式应按照《山东轻工业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第四章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

第十一条研究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辩资格审核,具体办法参照《硕士学位研究生答辩资格审核实施办法》。

第五章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

第十二条导师应及时对论文进行评阅,实事求是地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并填写申请书中的《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意见书》。

第十三条校学位办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同意答辩后,由院系聘请两位与论文研究领域有关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论文(其中至少一位必须是外单位专家)。校学位办也可直接组织有关专家对部分学位论文进行评阅。

论文评阅人的名单一般由学位点与导师共同协商提出,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后,报校学位办审批备案,并发放聘书。

第十四条学位论文送审评阅时间不得少于半个月。评阅人应于答辩前写出详细的评语,并填写《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论文所反映的作者对国内外动态以及本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文献资料的掌握及综述能力。

3、作者已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具有的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

4、论文的规范性及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合理性;概念清晰与分析严谨的程度。

论文评阅人还应就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是否同意组织答辩提出明确的意见。

两位评阅人中若有一位不同意答辩,可另聘一位论文评阅人对论文进行评阅。三位评阅人中如有两位对论文提出否定意见,则该论文不能答辩。

第十五条导师、评阅人的评语应密封传递,注意保密。答辩前,评阅人的姓名和评阅意见应对学位申请人保密。

第六章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

第十六条我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合并为一次进行。论文答辩工作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

第十七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院系聘请五名相应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应有一名外单位的专家。指导教师一般不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秘书一人,秘书负责答辩记录及答辩中的各项具体事务。

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答辩委员会秘书名单由学位点与导师共同协商提出,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后,报校学位办审批、备案。

第十八条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对学位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议。

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答辩委员会如果认为论文未达到授予硕士学位的水平,可就是否可以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全体委员过半数为通过。

第十九条论文答辩工作最迟应在接受申请二个月内进行完毕。在答辩委员会委员因故缺席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答辩。论文答辩应以公开的方式举行。在2人以上同时答辩时,应逐个答辩,不能交叉进行。答辩会要有详细记录。

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工作应由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学位申请者不得参与组织接待工作,更不得探询与答辩有关的问题,答辩委员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答辩之前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研究生,否则答辩无效。

第二十条 论文答辩的程序如下:

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及答辩秘书名单,介绍答辩方法和要求;

2、导师简要介绍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及论文工作的情况;

3、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时间大约30分钟);

4、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研究生答辩(一般应即席答辩);

5、答辩会休会;

6、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主要议程有:

1)宣读导师及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

2)评议论文的水平及答辩情况;

3)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对论文是否通过(指达到毕业水平)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进行表决;

4)讨论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7、答辩会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投票表决结果及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答辩会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秘书将答辩中提出的问题及回答情况、答辩委员会决议等填入申请人的学位申请书,与申请人的其它有关材料一起交送学位委员会审核。

第二十一条若学位论文未通过答辩,经答辩委员会表决同意,学位申请人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若论文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校学位办将不再受理学位申请人的学位申请。

第二十二条论文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通过:

1、论文有明显的政治错误;

2、论文观点不明确或缺乏理论或实际意义;

3、论文论证不充分,论据不成立,实验或设计方法有错误;

4、实验或设计粗糙,所引用的数据不能论证其课题的基本观点;

5、由于本人原因没有完成选题的全部工作。

第七章 硕士学位的审定和授予

第二十三条论文答辩的全部材料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报校学位办。

第二十四条校学位办汇总并审核已通过论文答辩的申请人的全部材料,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并作出是否同意授予学位的决议,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后生效。

第二十五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时,必须召开会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的委员通过并超过全体委员的半数,方为有效。

表决票由校学位办统一印制,盖章有效。

第二十六条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授予硕士学位的申请人,由校学位办组织填写《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上报备案。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的人员名单,由校学位办公布后,即可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的签发日期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学位决议的日期。发出证书的同时,填写授予学位的决定,装入毕业研究生的人事档案或寄送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存档。

第二十七条对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或确认学位错授者可以撤消学位。撤消学位的程序与授予学位程序相同。必要时,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也可直接审查并做出撤销学位的决定。

第八章 学位材料的归档

第二十八条校学位办应对授予硕士学位者建立学位档案,其学位档案材料主要包括: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论文工作计划表(含论文开题报告)、必修环节考核表、研究生学习成绩表、中期筛选登记表、硕士学位申请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论文评阅意见书、论文答辩原始记录、答辩委员会表决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票、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学位的决定、硕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学位论文(含原稿)、论文中外文摘要等。

第二十九条学位档案材料交由学校保管。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条本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刷费用及评阅、答辩费用由研究生业务费中列支,也可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支付。

第三十一条本细则自2004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细则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保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家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研究生导师通过遴选产生。根据研究生教育工作岗位的需要,学院对遴选出的导师实行聘任制。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坚持思想政治与业务水平全面考察、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研究生导师的聘任坚持突出学科优势、个人学术专长与导师组集体优势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三条学院按照硕士点的学科、专业选聘研究生导师。参加选聘的导师的专业必须是本人正在从事研究的专业。

第二章 研究生导师条件

第四条满足下列条件的教学、科研人员,可以申请我院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

1.思想政治素质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治学态度严谨,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风正派;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3.有明确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科研条件。承担过国家、省(市)部(委)、厅(局)下达的科研项目或横向项目。理工类学科:目前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较高水平的横向项目,有一定数额的可支配科研经费:纵向科 研(国家级项目为前2位,其它为项目负责人)经费不少于2万元或横向科研(项目负责人)经费不少于5万元。文法类学科:目前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较高水平的横向项目,有一定数额的可支配科研经费:纵向科 研(国家级项目为前2位,其它为项目负责人)经费不少于0.5万元或横向科研(项目负责人)经费不少于1.5万元。

4.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5年,曾在国外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5篇以上(5)与所申请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译著;或有省(部)级以上鉴定或获奖的与所申请专业有关的2项以上科研成果(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3位,二等奖前2位,三等奖首位;鉴定项目:前2位)。

5.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指导能力。至少能够讲授一门研究生学位课程或反映当前国内外重要学术成果的研究生课程,有独立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指导研究生阅读有关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7.身体健康,能够亲自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7岁。

第三章 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聘任及考核

第五条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根据研究生导师条件、各学科(专业)点的招生计划和导师梯队情况来进行,一般每年三月份遴选一次。

第六条 遴选程序:

1.有硕士点的院系根据招生计划提出导师数设置意见,由研究生处审核报主管院长批准后,公布遴选研究生导师数;

2.个人申请并如实填写《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申报表》;

3.各学院审议;

4.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会议审批,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全体成员过半数同意为通过(出席会议的应不少于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

5.报校长批准并行文公布;

6.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休会期间,如遇特殊需要时,对符合研究生导师条件的人员,根据本人申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可直接任命研究生导师,待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时补行审议,办理认定手续。

第七条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参照该条件执行,并填写《山东轻工业学院兼职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申报表》。

第八条遴选出的导师可列入下一年度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参与下一年度招生的有关工作。

第九条遴选出的导师在招生中落实了指导研究生任务的,由校长进行聘任。在聘期内履行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享有相应权利。

第十条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导师,学校给予表扬和奖励。其方式为:通报表扬、颁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奖”、授予“优秀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等。

第十一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有权解除对有关导师的聘任:

1.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有严重的政治错误;

2.无正当理由对本人招收的研究生不进行正常的培养和指导;

3.在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中弄虚作假,有舞弊行为,有损学位点和学院的声誉;

4.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导师原因任务完成不好,不适宜继续担任研究生导师。

第十二条硕士生导师资格动态审核每两年进行一次,具体实施办法按照《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动态审核办法》执行。


第四章 研究生导师职责

第十三条要积极引导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第十四条要使研究生了解、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学术发展动态,把研究生引向学科发展的前沿。

第十五条根据国家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要认真做好招生考试的命题、评卷、复试工作。要对考生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录取意见,把好招生录取质量关。

第十六条参与制定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负责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第十七条至少承担一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组织好课程教学和教学实践(实习)等。按照学院的有关规定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并实事求是地做出成绩评定。

第十八条参加研究生中期考核和筛选工作。根据研究生的表现情况向院系和学校研究生处提出筛选意见。

第十九条统筹安排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全过程,做好论文指导各环节的工作。要指导研究生正确选题;做好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审阅和把关工作;按照高标准、严要求、保证质量的原则,提出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并督促研究生做好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等工作。

第二十条应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以身作则地培养研究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献身事业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要加强对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培养研究生树立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十一条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优秀研究生的评选工作和毕业研究生的思想总结、毕业鉴定。

第二十二条认真学习并积极贯彻上级和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并教育研究生切实遵照执行。

第二十三条积极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五章 研究生导师梯队建设

第二十四条学院将采取措施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学院优先批准研究生导师短期出国进修访问、进行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立项等。

第二十五条为促使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尽快成为研究生导师,各学位点可根据导师梯队建设的需要设置研究生副导师。

第二十六条副导师须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副导师主要协助导师做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可以受导师的委托独立担负研究生培养的部分工作。副导师要特别注意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遴选研究生导师时,担任过两年以上(含两年)副导师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优先。

第二十七条副导师由学位点导师推荐(一名导师只能推荐一名副导师),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议通过后,报校学位办备案。

第二十八条本条例的解释权归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二十九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轻工业学院校园秩序管理规定


鲁轻院字[2003]70



  1. 为优化我校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管理,维护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确保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顺利实施,根据《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制定本规定。

  2. 我校师生员工(含临时聘用的各类人员)及其他来校活动的人员都应当遵守本规定。校内各部门、单位应当本着“谁主管、谁附则”的原则,做好本部门、单位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维护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和国家利益,维护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做到制度健全,措施得力,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校园内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的活动。

  3. 凡进入我校的人员,必须持有学校办法的学生证、工作证、校徽、临时人员出入证等证章、证件。未持有上述规定证章、证件的国内人员进校,须履行门卫登记手续。

  4. 国内新闻记者进入我校采访,必须持有记者证件和采访介绍信,在征得宣传部同意后,方可进入学校采访。

外国新闻记者和港澳台新闻记者进入我校采访,必须持有山东省外事办公室或山东省港澳台办公室的介绍信和记者证,并在进校采访前与我校国际交流中心或统战部联系,经许可后方可入校采访。

  1. 外国人、港澳台人员进入我校进入公务、业务活动,应当经过山东省有关部门同意并告知我校,或按学术交流计划经学校主管领导研究同意;自行要求进入我校的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应当经学校国际交流中心或统战部批准;接受我校师生员工邀请进入学校探亲访友的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应当履行门卫登记手续。

  2. 依照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进入我校的人员,应当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的制度,不得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不得危害学校安全。

对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和本条前款规定的人员,师生员工有义务向保卫处报告,保卫处可以要求其说明情况或者责令离开学校。

  1. 学生不得在学生宿舍留宿校外人员,遇有特殊情况确需留宿的,须报请公寓科及保卫处同意,并且进行留宿登记,留宿人员离校前应注销登记。不得在学生宿舍内留宿异性。

  2. 告示、通知、启示、广告等,应张贴在学校指定的地点,未经宣传部同意,校内单位一律不得在校内张贴、散发广告、宣传品和印刷品的当事者,由保卫处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于校园内乱张贴现象,属校外单位及教职工所为,由宣传部、保卫处监督处理;属学生张贴的,由团委、学生处负责处理。

  1. 在校园设置临时或者永久建筑物须报请基建处批准;安装音响、广播、电视要向宣传部提出申请;设立校园网站由网络中心审批,未经保卫处同意,一律不得在校内擅自链接其他网站;通讯设施的建设应向办公室提出申请。以上项目的院内施工方案必须经后勤管理处、基建处批准。

师生员工或者有关团体、组织使用学校的广播、电视设施、网站必须按隶属关系报请宣传部、教务处、网络中心批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擅自使用学校广播、电视设施及计算机网络。

在校园内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不得不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1. 在学校内举行机会、演讲等公共活动,组织者必须在3天前向保卫处提出申请,申请中应当说明活动的目的、人数、时间、地点和负责人的姓名。保卫处最迟应在举行活动4小时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通知组织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许可。

集会、演讲等公共活动都应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相应的法规、规章。不得反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不得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不得损害国家财产和公民的权利。

第十一条在学校内组织学术性讲座、报告等室内活动,组织者应根据报告内容在3天前分别向科研处、教务处提出申请,申请中应当说明活动的内容、报告人和负责人的姓名。神品部门最迟应在举行活动4小时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通知组织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许可。

讲座、报告等不得反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不得违反我国的教育方针,不得宣传封建迷信、不得进行宗教活动,不得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第十二条师生员工应当严格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任何人都不得破坏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不得组织他人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

禁止师生员工赌博、酗酒、打架斗殴以及其他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行为。

第十三条师生员工组织社会团体,应当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成立校内非社会团体的校组织,学生报请团委,教职工报请宣传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成立和开展活动。

校内非社会团体组织和校内报刊必须遵守纪律、法规、规章,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和遵守学校的制度,接受学校的管理,不得进行违背其宗旨的活动。

第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保卫处可以责令其组织者以及其他当事人立即停止活动。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损害国家财产的,后勤管理处、教务处应当责令其赔偿损失。

第十五条一般人不允许校外人员在校内经商;任何设在校园内的经营服务网点必须经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批准,办理执照并在指定地点经营;坚决取缔校内个体摊点、餐馆。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规定,经过劝告、制止仍不改正的师生员工,学校可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师生员工对学校处分不服的,可以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诉。由省教育厅在接到申诉30日内做出处理决定。

对违反规定,经劝告,制止仍不改正的校外人员,由公安司法机关根据情况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学校临时工的录用、管理、考核等有关规定参照鲁轻院字[2001]33号文件。

第十八条 学校有关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和本部门的职责制定具体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鲁轻院字(1999)第50号文件同时废止。



OO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

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以下简称委托外审)行为,加强对委托外审的监督管理,提高审计质量,保护学院的合法利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审计项目是指:

(一)上级规定必须委托外审的项目;

(二)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委托外审的项目;

(三)学院认为需要外审的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社会审计机构是指具有独立的执业资格或法人资格的,信誉等级和执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及其他社会中介组织。

第四条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社会审计机构必须是经过建设部(厅)或财政部(厅)确认,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具有乙级以上资质,各种证件、证书必须齐全、合规,营业执照、年检合格,并具备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社会审计机构必须具有承办国家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重大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能力。必须是自行完成审计的全部工作量,不得转包或由其他中介组织协助承担部分审计工作,更不准临时聘请社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

(三)社会审计机构成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专业素质高,职业道德好,并且在近三年内没有违纪、违法执业行为,并受到行业或客户的好评。

第五条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在承担委托项目审计期间应接受委托方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同时自身也应承担相应的被审查责任。

第六条 委托外审的业务范围:

(一)学院的资产评估、验收和重大财务审计;

(二)学院有关行政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三)50万元以上的基建、修缮工程审计;

(四)上级和学院安排的其他委托外审的业务。

第七条纪监审办公室是代表学院进行委托外审的管理部门,凡是学院的审计项目委托外审由纪监审办公室负责办理,学院其他部门未经允许不得自行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审计。学院计财处依据经纪监审办公室委托外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办理工程和审计费用的结算。

第八条纪监审办公室于每年初编制委托外审计划,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报分管院领导审批。因故未能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的审计项目,如需要委托外审,均由纪监审办公室列入单项委托外审计划,并报分管院领导审批。

第九条纪监审办公室根据分管院领导批准的年度委托外审计划或单项委托外审计划,对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的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考察,然后确定社会审计机构。纪监审办公室与受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就审计约定和承诺协商一致后,双方签订委托审计合同,并进一步明确审计的范围、时间、质量、收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

第十条委托审计合同签定后,纪监审办公室即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将审计的目的、范围、内容、时间、所需要提供资料等具体要求通知被审计单位。

第十一条在委托外审实施过程中,纪监审办公室至少派出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外审单位和被审项目管理单位之间的协调,并对审计质量进行监督,负责审核审计报告。被审项目管理单位应指定专人参加。

第十二条委托外审单位审计签证结束后,按合同要求向学院出具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根据法规提出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审计工程底稿”、“建设工程结算审计结果意见书”、“建设工程结算审计结果汇总表”、“建设工程结算审计调整明细表”等审计证据材料移交纪监审办公室,由纪监审办公室报院领导批准后,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意见书。若有违规事项,则下达审计决定进行处理、处罚。

第十三条为了保证委托外审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基建工程的审计质量,对重大基建工程的委托审计须进行招投标来确定社会审计机构(有关招投标办法和评审办法另定)。

第十四条审计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计费,具体由纪监审办公室与社会审计机构协商确定。基建审计项目所支付的审计费,审减金额占报审金额的5%(含5%)以内的审计收费由学院基建经费支付,审减金额占报审金额的5%以上的全部审计收费由施工单位支付(事先在签定基建项目施工合同时必须明确此规定)。

第十五条 审计责任:

(一)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因过失或者故意提供不实或虚假的审查报告,或在编制标底时造成泄密,给委托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及相应后果的,一经发现可随时解除合同,另行委托其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复核或继续其未完成的工作,原社会审计机构承担经济责任(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应在合同中注明)。纪监审办公室同时上报行业管理部门对其资格进行追究。

(二)被审单位因配合不利,提供的资料虚假或不完整等原因造成的审计质量问题,被审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委托外审项目审计结束后,纪监审办公室负责整理审计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纪监审办公室负责解释。

00三年九月十六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

二○○三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意见


鲁轻院人字[2003]18



各部门、单位:

为了正确评价全院工作人员在二○○三年度的德、能、勤、绩的表现,认真做好考核和评优表彰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研究,提出如下意见,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则

年度考核要正确评价学院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先进,督促后进,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为其晋升、聘任、奖励、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等提供依据。

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要坚持分类考核、各有侧重、综合测评、力求使考核做到客观、公正、合理;考核要与奖惩机制结合,奖优罚劣,激励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考核要严格按照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量化考核,力求使考核公平、公正,切实发挥年度考核工作的激励、向导作用。

二、考核范围

1、二○○三年度的考核范围为我院在编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省委管理的干部的年度考核由上级部门组织,处级干部的考核由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

2、由机关和事业单位调入的,由学院进行年度考核,确定等次,其调动前表现情况,由原单位提供;当年的军队转业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并参照转业时的鉴定确定考核等次;由企业单位调入我院不满半年(2003716日以后调入的人员)的,不进行年度考核。

3、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在见习期内进行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作为转正定级的依据。

4、挂职锻炼和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由挂职或学习、培训单位写出评语,由原单位确定等次;非单位派出,但经单位同意外出学习、培训超过半年的或因病假、事假和出国探亲累计超过半年的,不进行年度考核;因公负伤人员养伤超过半年的,养伤期间无违法违纪行为,可按“合格”对待;停薪留职人员不参加考核。

5、二○○三年度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不再进行年度考核,可由单位根据其表现情况,确定考核等次;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进行年度考核,暂不写评语,不定等级,待问题查清后再予确定;受处分的,进行年度考核,其中受警告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作为解除处分的依据,解除处分的当年,进行年度考核,确定等次;受开除留用察看处分的,察看期间(含察看期满的当年)进行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考核结果作为是否解除察看期的依据,察看期满重新分配工作的第二年,进行年度考核,确定等次。

6、被收容教育、劳动教养的,在收容和劳教期间(含所外执行的),不进行年度考核。期满正式分配工作半年以上的,可进行年度考核,确定等次。判处管制和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管制和缓刑期间不进行年度考核。管制期满解除管制和缓刑期满正式分配工作的当年进行年度考核,但不确定等次,从第二年起,方可确定考核等次。

三、考核的内容和基本标准

年度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其中,双肩挑管理人员以管理干部标准考核为主;已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人按个人选择套改的工资序列所对应的标准考核。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考核基本量化标准见附件一。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考核内容细化,制定具体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掌握在本单位工作人员总人数的14%以内。

在考核中,如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经教育后仍然拒绝参加的人员,所在单位可以直接确定其考核为不合格等次。对德才表现较差,考核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人员,可以暂缓确定等次,给予3-6个月的告诫期,告诫期满后,根据表现情况再确定考核等次。

四、考核程序

l、个人写出年度工作总结、填写考核登记表(用蓝黑、碳素墨水钢笔填写)。

2、单位进行民主评议。

3、考核小组根据本人总结、单位民主评议情况,审核并确定考核等次。

4、单位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人,征求本人意见,将结果填入相应考核登记表。

5、在考核的基础上,优中选优,从考核优秀人员中评出院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优比例掌握在总人数的5%以内。评优标准和名额见附件。

6、总结本单位年度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参加学院先进教育集体评选。

7、单位将考核情况和材料报人事处,学院进行审核验收。

五、考核结果的使用

年度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晋升职务和发放工资、奖金、院内津贴的依据。

(一)职务晋升调整

1、连续两年以上考核优秀人员,具有优先晋升职务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2、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下年度不予推荐晋升高一级职务;

3、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根据不同情况,予以降职、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对不服从组织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二)院内津贴待遇

1、院内津贴中的业绩津贴,按照《院内津贴发放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年度考核结果,按现行的津贴发放渠道发放。

2、对于未参加年度考核、考核未定等次、被实行告诫期的人员,不发年终奖金及院内津贴中的业绩津贴;被实行告诫期的人员,告诫期内停发院内津贴,告诫期满考核合格后,从考核合格的次月起发放院内津贴。

3、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发年终奖金及院内津贴中的业绩津贴,并停发院内岗位津贴、奖金一年。

六、组织领导与要求

1、二○○三年度考核工作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由组织部、人事处共同实施。年度考核以党总支和直属支部为单位,组成党政负责人参加的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考核工作。

2、年度考核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好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根据学院改革的需要,考核与院内津贴直接挂钩,要求各单位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切实在工作积极、态度认真、业绩突出的同志中评选优秀分子。对考核过程中有循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予以严肃处理。

3、各考核单位务必于二○○四年一月五日前将考核结果(附件5-11)报学院审核,学院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发放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其它有关考核材料可在春节后报学院备案(备案材料为:先进集体参评材料、所有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山东轻工业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建设工作方案


鲁轻院字〔200524



为使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建设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扎实细致,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准确理解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内涵,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促进全校上下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以深化教学改革及规范管理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培育特色和优势项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打好坚实基础。

坚持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全面动员,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各单位精心组织、精心准备、精心建设,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到人。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指标体系和学校评估工作的统一部署,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评建工作,确保“保良争优”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评估建设工作阶段性安排

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间暂预定在2007年上半年。为此,以20075月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到校实地考察为倒计时起点,将迎评建设的两年时间分为八个工作阶段。

(一)准备工作及全校动员阶段(20051月—20055月中旬)

1.组建校评建领导机构及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的评建工作机构。

2.召开全校评估建设动员大会及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动员会议。

3.编辑评建工作学习手册,建立教学水平评估专题网页,出版评建工作简报。

4.认真组织学习评估文件,深刻理解指标体系内涵。

5.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和阶段详细工作计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分项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签订责任书。

(二)分项自评及制定整改建设实施方案阶段(20055月中旬—20056月底)

1.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按指标体系进行自评自查,提交自评依据报告一稿及整改建设实施方案。

2.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

3.组织有针对性的国内调研。

4.按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进行材料汇总(包括原始资料的收集归类、建档,03/0404/05学年支撑材料汇总等)。

5.组织校内专家审查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自评依据情况,明确存在的差距,确定整改建设实施方案。

(三)一期整改建设阶段(20057月—20062月)

1.根据整改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各项整改建设工作。

2.校内专家组对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的评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

3.撰写学校自评报告初稿,整理汇总支撑材料。

4.编辑反映我校教学工作成就的系列影像脚本。

5.校领导小组全面检查一期整改建设情况。

(四)初评阶段(20063月—20064月)

1.校内专家进行初评和工作指导。

2.提出二期整改建设实施方案。

3.汇总和整理自评材料及其附件。

(五)二期整改建设阶段(20065月—200611月)

1.根据初评发现的问题,启动二期整改建设工作。

2.撰写自评报告二稿,撰写学校汇报材料初稿。

3.完成自评依据、支撑材料、背景材料的建档工作。

4.制作完成反映我校教学工作成就的系列影像光碟。

(六)复评阶段(200612月—20071月)

1.学校评建领导小组全面检查评建工作,对各单位初评中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抽查。

2.填缺补漏,有针对性整改。

3.核查各类建档材料,确保齐全、完整、统一。

4.审定自评报告和学校汇报材料。

(七)迎评演练阶段(20072月—20074月)

1.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评估前总动员。

2.请校外专家进行模拟评估。

3.美化与治理校园环境。

4.制定迎接专家组实地考察方案和日程安排。

5.举行专家组实地考察前管理组织能力的模拟检测。

(八)接受评估阶段

以上安排将根据教育部对教学评估工作的具体部署和指示进行调整,各阶段详细工作日程安排将随评建工作进程及时排定。



附件:山东轻工业学院评建阶段工作计划表(略)



山东轻工业学院

二〇〇五年五月十八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鲁轻院字〔200565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管理程序,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指导思想: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加强院(部)的教学管理职能,实现校、院(部)二级教学管理,即校级教学管理重在决策和调控(目标管理),院(部)教学管理重在组织和实施(过程管理)。

2.改革目标:通过改革,理顺关系,明确责任,逐步扩大院(部)教学管理职能,增强院(部)活力,加大院(部)教学管理自主权,充分调动和发挥院(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院(部)自我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1.校级教学管理领导体制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分管教学副校长主持日常教学工作。有关教学及管理的指导思想、规划、重大改革举措等,由校长办公会或党委会讨论研究决定。

校长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领导与宏观管理,定期听取主管教学副校长有关教学工作的汇报,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协助校长对学校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指挥和领导,通过各职能部门统一调动学校的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统一管理教学工作进程及信息反馈,实现各项教学管理目标。

2.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

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审议、咨询的专门机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和懂得教学工作、有管理专长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在职)。

学校教学督导组是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的职能机构,学校委托教务处进行组织管理。督导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实际和督导工作情况,向学校领导、教学职能部门、有关院(部)以及教师个人反馈教学方面的有关信息,为学校教学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校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对全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具体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各院(部)教学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学校领导决策。

4.教学会议制度

教学会议制度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所必需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学会议制度包括学年教学工作会、教学准备会、教学例会、教学总结会等内容。学校通过召开会议,总结一阶段教学情况,分析教学质量的优劣及相关因素,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办法,同时明确下阶段的任务及要求,研究和决定学校重要教学改革的方案和实施办法等。

(二)院(部)教学管理工作

1.院(部)教学管理实行院长(主任)负责制,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副主任)主持教学日常工作。

2.各院(部)设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是对院(部)教学工作进行咨询、审议和指导的机构。院(部)教学督导组负责对本单位教学工作的督导和检查。院(部)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根据各自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研究问题并向院(部)务会议提出有关建议。

院(部)务会或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本院(部)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

3.院(部)设置专职教学秘书,在教学院长(主任)领导下,处理日常教学行政工作并从事教学状态、质量信息的经常性调查了解工作。各院(部)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改善教学管理的环境和条件。

4.教研室、实验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它环节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等。教研室、实验室要重视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三、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一)学校职责:

1.下达制定(修订)教学计划的任务,并提出制定与修订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审核院(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并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讨论确定。

3.审定后的教学计划经学校主管校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

4.检查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二)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制定(修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具体制定(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2.根据教学计划,组织有关教研室按照学校提出的教学大纲编写(修订)原则和要求,进行教学大纲的编写与修订。

3.编写(修订)的教学计划经院(部)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讨论审议后提交学校。

4.负责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

四、教学运行管理

教学运行管理是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它包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以校、院(部)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其基本点是全校协同,上下协调,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保证教学质量。

(一)学校职责:

1.根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制定教学大纲的原则意见;对院(部)编写的教学大纲进行审定并按专业进行编印。

2.编制校历。

3.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下达全校教学任务。

4.安排全日制本专科专业课程表(跨院系课程),汇总各院(部)专业课课程表后编印全校总课程表并下发至各院(部)。

5.负责跨院(部)课程调度,对院(部)提出的调、停课申请进行审核。

6.负责全校选修课的开课组织、落实工作。

7.负责全校教学工作量的审核。

8.提出制定各专业实习计划的要求,对院(部)上报计划进行审核;制定实习基地建设管理条例,提出实习基地的检查、评估方案;协助各院(部)进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

9.负责全校学生成绩汇总;制定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审查学生学籍变动申请和学生处理意见并发文公布;负责汇总学生注册情况。

10.负责学生的毕业、学位授予资格的审核与管理,并将有关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

11.负责组织、安排全国、全省性的各种考试;负责编制校内跨院(部)课程的考试安排表,汇总各院(部)专业课考试表后一并印发。

(二)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组织有关教研室进行落实。

2.安排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表,由学校审核同意后实施。

3.组织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编制教学日历并报教务处;开展观摩教学活动。

4.负责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制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做好实习的安排、联系、检查等工作。

5.对本院(部)教师提出的调、停课申请由院(部)主管教学院长(主任)审批,属本院(部)专业课的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属跨院(部)课程的签署意见后报学校批准。

6.负责学生选课的指导和咨询工作;组织本院(部)学生专业选修课的选课登录及审核,并将本院(部)学生专业选修课的选课汇总表报教务处;负责审核本院(部)学生专业选修课的退、改选的选课情况,并报教务处。

7.计算教师教学工作量并统计上报。

8.根据学籍管理办法负责每学期办理学生注册手续;根据需要,提出学生学籍变动申请,及时对本院(部)学生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9.负责本院(部)学生毕业、学位授予资格的初审,协助学校做好证书发放工作。

10.组织、安排本院(部)专业课的考务工作(试卷印刷、考场安排、保密等工作),制定本院(部)考试巡视安排表,并于规定时间内报教务处;负责本院(部)所开课程考试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全面实施。

11.负责本院(部)所开课程的命题、阅卷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教考分离制度。

12.负责各学期本院(部)所开课程(含必修课、选修课、重修课)成绩的录入、核对、公布及分析和统计工作;负责对学生成绩的查询、汇总、存档工作。

13.负责各类试卷的归档工作,学生试卷装订保管完整,至少保存四年。

五、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一)学校职责:

1.负责制定院(部)教学管理和总体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原则,并认真检查各院(部)的评估工作。

3.组织各院(部)开展学期初、期中、期末的课堂教学检查及各类实践教学的巡回检查等。

4.制定课程建设和评估方案,组织课程评估验收工作。

5.组织检查日常教学工作,组织全校教学和教改经验交流。

6.组织全院性的学生评教、课堂听课制度的落实。

7.负责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院(部)职责:

1.负责落实学校对院(部)教学管理和整体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认真自评。

2.负责制定本院(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并按学校要求及时将评估结果报学校。

3.检查评估课程和教师教学质量,推动深化教学改革,组织交流教改经验,做好课程建设。

4.有计划地组织提高师资水平的各类活动,定期开展评优工作。

六、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一)学校职责

1.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需要,提出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要求,组织专家对各院(部)申报的新专业进行评审,并将论证通过的专业上报教育厅。

2.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负责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评估和验收工作,组织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及省、部级精品课程的推荐工作。

3.制定教材建设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全校优秀教材的评选与奖励,自编教材的审定及印刷;负责全校预定教材汇总和征订发放工作。

4.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规划和检查工作;负责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

5.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积极推动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二)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安排和本院(部)实际情况,提出本单位专业建设的具体计划,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组织起草新专业申报文件。

2.做好新上专业的建设规划及教学计划、师资、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的筹备及建设工作。

3.按照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4.负责本院(部)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积极开展课程建设研究;做好本院(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负责课程建设计划的实施。

5.根据学校制定的教材选用原则,确定各学期课程选用的教材,汇总后报学校;并负责本院(部)教材建设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讲义。

七、经费管理

(一)学校职责

1.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制定教学经费划拨办法,院(部)教学经费实行定额包干、结余留用、专款专用的分配制度。

2.做好各院(部)教学经费预算的审核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财力拟定各教学单位可获得的经费数额,经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下拨。

3.统筹管理教研、竞赛、教材、实验室建设等专项费用。

4.对各院(部)教学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院(部)职责

1.院(部)要逐步完善定额包干使用制度,不断提高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益。

2.教学经费供维修仪器(购买配件),购买教学实验材料、试剂,支付实习费用等。

3.院(部)教学经费须经本单位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和行政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才能使用、报销;每学期末将本单位经费使用情况形成专门报告上报学校。


山东轻工业学院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九日
























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名单






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名单


2003年)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李福兴

副主任:孙卜选 孙德贞(常务)

秘书长:徐广荣 17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会

会 长:孙德贞

副会长:徐广荣 谭金玮 张 鑑

秘书长:张铁城

副秘书长:魏 筌 17

2002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委员会

主 任:孙卜选

副主任:朱摩西 17

妇女工作委员会

主 任:(正处级)杨守春(兼工会副主席) 33





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嘉川

副主任委员:刘韶华 朱摩西 44

迎接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福兴

副组长:陈嘉川 孙卜选

办公室主任:窦同钦(兼) 48

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朱摩西 曲兆瑞 钟读仁

办公室主任:李天铎(兼) 415

公寓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韶华

副主任委员:钟读仁 周有波 王鹏生 张建华 418

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福兴

副组长:陈嘉川 刘韶华 钟读仁

办公室主任:王道信(兼)

副主任:王鹏生 李 涛(兼) 421

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及组织参加省第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领导小组

组 长:刘韶华

副组长:朱摩西 曲兆瑞

办公室主任:邹文国 429





校务公开领导小组

组 长:李福兴

副组长:陈嘉川 孙卜选 刘韶华

办公室主任:王道信

副主任:王春诗

校务公开监督小组

组 长:窦同钦

副组长:王春诗 56

爱国卫生委员会

主 任:钟读仁

副主任:王道信 王春诗 宿建沛 周有波 许建国 侯德祥 56

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

会 长:傅东良

副会长:冯喜平

秘书长:胡艳华

理事:傅东良等1159

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 任:傅东良

副主任:冯喜平

成 员:宿建沛等17

办公室主任:胡艳华 59

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

“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

总指挥:李福兴

副总指挥:陈嘉川 刘韶华 曲兆瑞 钟读仁 512



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孙卜选 朱摩西 曲兆瑞 钟读仁 513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福兴 陈嘉川

副组长:刘韶华 朱摩西 616

迎接全省高校德育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福兴 陈嘉川

副组长:刘韶华 朱摩西

办公室主任:宿建沛(兼) 616

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刘韶华 朱摩西

办公室主任:吴笑兵 621

老年体育协会

名誉主席:孙卜选

主 席:刘湘诚

军训领导小组

组 长:刘韶华

副组长:朱摩西

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兼) 825

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刘韶华 朱摩西 92



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卜选

副组长:钟读仁 910

长清校区建设指挥部

总指挥:钟读仁

副指挥:于 健 王连增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部、综合部、材料部、审计部、财务部。

办公室主任:杨天梅,工程部主任:于健,综合部主任:王连增,材料部主任:任成林,审计部主任:高鹏,财务部主任:刘永健。 928

学院一卡通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曲兆瑞

副组长:王道信 刘 郁 宿建沛 傅东良 113

档案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嘉川,副主任委员:孙卜选。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 113

保密委员会

主 任:孙卜选

副主任:王道信 窦同钦。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 1119

伙食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钟读仁

副组长:王鹏生 郭建国

协调委员会主任:王鹏生

副主任:王春诗 郭建国 苏桂锋 徐传明 124

2003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委员会

主 任:孙卜选

副主任:朱摩西 1218





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名单


2004年)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卜选

副组长:朱摩西 张 宁

成 员:任民等432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福兴 陈嘉川

副组长:孙卜选 曲兆瑞

成 员:于君瑞等29413

学院与费县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朱摩西

成 员:王道信等7人。帮扶工作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 510

科技文化艺术节领导小组

组 长:刘韶华

副组长:朱摩西

成 员:宿建沛等18

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郭建国,成 员:王洪彬等13人。 510

函授与夜大学教育办学水平评估领导小组

函授组:

组 长:朱摩西

函授组副组长:葛秀村

成 员:张 勇等4

夜大组副组长:张 勇 许广法 乔乃清

成 员:杜万祥等867

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首届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筹备组组长:闫秉科

副组长:陈嘉川 孙卜选 刘韶华

成 员:朱摩西 曲兆瑞 钟读仁

秘书长:刘韶华(兼) 615

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首届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

组 长:钟读仁

副组长:任民 窦同钦

成 员:王玉立等4615

工程硕士点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秦梦华

副组长:李天铎 许崇海

成 员:王 权 任 民 张旭东 王鹏生 818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

主 任:舒永庆 傅东良

成 员:周有波等6823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傅东良

成 员:窦同钦等999

固定资产检查验收领导小组

组 长:傅东良

成 员:张旭东等10人。

办公室设在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范春生(兼)。 910

军训领导小组

组 长:舒永庆 秦梦华

成 员:周有波等19名。

办公室设在学生处,主任:周有波(兼) 922

教代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舒永庆

副组长:于 健 王春诗

成 员:宿建沛等7

办公室主任:于健() 刘亚静 118

人才、人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闫秉科 陈嘉川

副组长:刘韶华 秦梦华 傅东良

成 员:宿建沛等9

办公室设在人事处,主任:任民(兼)

财经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傅东良

成 员:闫秉科等9

办公室设在计财处,主任:王权(兼)

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秦梦华

副组长:朱摩西

成 员:李天铎等8

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任:张旭东(兼)





科技(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秦梦华 曲兆瑞

成 员:张旭东等7

办公室设在科技处,主任:李天铎(兼)

后勤(基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钟读仁 傅东良

成 员:窦同钦等11

办公室设在后勤处,主任:王鹏生(兼)

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舒永庆

副组长:秦梦华

成 员:张旭东等8

办公室设在学生处,主任:杨天梅(兼)

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孙卜选

副组长:曲兆瑞

成 员:周有波等24

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兼)

长清校区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闫秉科

副组长:陈嘉川 钟读仁 傅东良

成 员:李金池等5

办公室设在长清校区建设指挥部,主任:杨天梅(兼) 1111

保密委员会

主 任:刘韶华

副主任:周有波 窦同钦

委 员:宿建沛等19

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副主任:窦同钦 1116

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韶华

副组长:傅东良 1130

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评卷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秦梦华 朱摩西

副组长:窦同钦 许崇海

成 员:马万勇等8123

新校区建设筹资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傅东良 钟读仁

成 员:王权等7人。

领导小组下设筹款、融资两个工作组。 1228

分房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傅东良

副组长:舒永庆 张 宁

成 员:于健等10

办公室设在后勤管理处。主任:于 健 王鹏生(兼) 1229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秦梦华 朱摩西

副组长:张旭东 陈英

成 员:窦同钦等171230



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名单

2005年)

档案管理委员会

主 任:陈嘉川

副主任:刘韶华

委 员:周有波等13人。办公室设在综合档案室,主任:李之俊(兼) 11

新校区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曲兆瑞

成 员:刘郁等6

办公室设在网络中心,主任:刘 郁(兼) 14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舒永庆 秦梦华

成 员:张旭东等18113

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

主 任:郭建国

副主任:吴笑兵

成 员:许有强等15113

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领导小组

组 长:闫秉科 陈嘉川

副组长:秦梦华

成 员:刘韶华等16

办公室主任:秦梦华(兼)

办公室副主任:张旭东 吕基强(常务) 张庆思(专职) 118

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舒永庆 秦梦华

成 员:杨天梅等1331

新校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傅东良

成 员:周有波等12

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兼) 37

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傅东良

成 员:窦同钦等6413

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 席:陈嘉川

副主席:秦梦华 朱摩西 曲兆瑞

委 员:马万勇等19

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处,主任:许崇海,秘书:鲁 南 安蕾蕾 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闫秉科 陈嘉川

副组长:秦梦华

成 员:刘韶华等15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督察小组

组 长:闫秉科 张 宁

副组长:宿建沛等3

成 员:王玉立等4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建工作办公室

主 任:秦梦华

副主任:张旭东等3

成 员:张淑增 郑玉东(根据工作进程随时增补) 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建工作专家组

组 长:秦梦华 朱摩西

副组长:张 鑑

专 家:邢存章等9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办学指导思想与特色工作组

组 长:陈嘉川 刘韶华

副组长:李伟鸣(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副主任) 周有波

成 员:张旭东等6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工作宣传组

组 长:刘韶华

副组长:于明梓

成 员:刘福祥等5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工作组

组 长:陈嘉川

副组长:宿建沛 任 民

成 员:李天铎等4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教学工作组

组 长:秦梦华

副组长:张旭东

成 员:察可文等15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长清校区建设工作组

组 长:钟读仁

副组长:李金池

成 员:任成林等4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教学条件与经费保障工作组

组 长:傅东良

副组长:王 权等3

成 员:谢凤余等551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学生工作组

组 长:舒永庆

副组长:杨天梅 郭建国 刘传波

成 员:吴笑兵等16516

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

会 长:傅东良

副会长:冯喜平

秘书长:胡艳华

理 事:傅东良等1166

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 任:傅东良

副主任:冯喜平

成 员:宿建沛等17

办公室主任:胡艳华

617

分房工作委员会

主 任:张 宁

副主任:舒永庆 傅东良

成 员:于 健等22

办公室主任:王鹏生

副主任:于 健 窦同钦

成 员:刘亚静 周健龙 张云昌 67

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 任:傅东良

副主任:冯喜平

成 员:宿建沛等17

办公室主任:胡艳华 617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闫秉科

副组长:陈嘉川 刘韶华 舒永庆

成 员:钟读仁 秦梦华 傅东良 张 宁

办公室设在组织部

主 任:刘韶华(兼)

副主任:宿建沛 周有波 818

饮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傅东良

副组长:冯喜平 王鹏生

成 员:杨天梅等8

办公室主任:周美进() 920

长清校区管理委员会

主 任:钟读仁

成 员:周有波等10

办公室主任:杨天梅(兼) 930

学院“大事记”与“年鉴”编纂委员会

主 任:闫秉科 陈嘉川

副主任:刘韶华 舒永庆 钟读仁 秦梦华 傅东良 张 宁 1024




长清校区绿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傅东良

成 员:王连增等6

办公室设在后勤管理处

主 任:王鹏生(兼)

副主任:燕启贵 1129

制浆造纸工程专业产学研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滨州无棣湿地循环经济开发区)

组 长:赵传山 李宝成

成 员:刘温霞 李与文 王代启 1216

共青团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闫秉科

副组长:舒永庆 秦梦华

成 员:周立国等16

办公室主任:郭建国(兼)

副主任:吴笑兵 1231

长清校区管理委员会

主 任:傅东良

副主任:张 宁 匡维武

成 员:周有波等10

办公室主任:杨天梅(兼) 1231











各类表彰、奖励名单






获奖教学研究成果统计表

数量

年度

省教委

学院

其他

备注

2003





2004


21

12青年教学优秀奖


2005

10




获奖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统计表

数量

年度

评奖机关

省教委

省科委

省一轻厅

学院

国家

部委

其他

备注

2003

8

4






2004

4

8





2005

7

5

1


1

8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备注:2003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其中二等奖2项,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山东省轻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各年度单项工作成绩获奖名单

朱泽平教授2003年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大学组二等奖。

邢存章教授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获“齐鲁晚报杯”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

王春诗2003年获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抗非典优秀工会干部荣誉。

2003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摸竞赛,学院获山东赛区一等奖。

2003年张伟教授和学生李还勇在“齐鲁之星”和“中国之星”艺术设计大赛中获金、银奖和优秀奖。

学院获2003年度省教育厅高校系统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

2003年摄影专业学生申光获省第八届摄影展人像类金奖,陈晓霞获广告类铜奖。

尚明、祝奇、胡文泉、张文斗获2003年度省教育厅高校系统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

刘温霞博士2004年获省高校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

宿建沛等获2003年度省高校系统度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齐永钦等获2003年度省高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优秀奖。

王春诗获2003年度省高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优秀奖。

周有波获2003年度获省高校系统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

李月娥获2003年度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青年教师李军获省第四届广告设计大奖赛金奖;学生聂至远、陈刚、葛南、武加彬等获银奖;另外获铜奖7个;优秀奖5个。

刘亚静获2004年省教育工会先进女教职工工作者称号。

院团委获2004年度山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工作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魏丽荣获2004年省高校工委主办的“正大杯”演讲赛二等奖。

2004年学院获第三届(2004)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制浆造纸教研室2004年被评为省高校师德建设十佳单位。

刘德军教授获2004“齐鲁晚报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

2004年摄影专业申光、陈晓霞在省第八届摄影展中分别获人像类金奖和广告类铜奖。

2004年我院三名校友樊伟(78级发酵工程专业)、刘颖(83级硅酸盐专业)、李洪法(原轻校80级造纸专业)荣获“2004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4年在山东省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20周年大庆中我院成人教育学院获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艺术设计学院获自学考试试卷评阅工作先进集体。同时,乔乃清、刘俊霞、校振宇、魏嘉、王东辉、孙万灵、李宏洋等7人获自学考试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学院后勤处被省教育厅评为“省高校系统先进后勤处”。

院报提供的新闻“烈火烧不毁的坚强——记我院2005级学生蔡振国”,被评为2005年度省高校“十佳新闻”。

2005年院团委获共青团省委表授予的“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秦梦华副院长2005年度荣膺“山东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3年度保卫处获济南市治安保卫工作集体嘉奖。

2004年学院团委在济南市双争活动中被评为文明交通单位。

2004年我院成人教育学院获济南市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刘俊霞获济南市自学考试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江鹏等获济南市“起步杯”第一届软件设计大赛决赛团体第一名

胡文泉2004年被济南市公安授予个人三等功一次。

钟读仁获2004年济南市重点建设工程“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建华2005年被济南市公安授予个人三等功一次。

陈嘉川院长获2004年“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山东轻工业学院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先进集体:

学院办公室 教务处 学生处 团委 保卫处 后勤管理处 校医院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

先进个人:

仰 东 周健龙 郭建国 万金存 刘 洪 张文斗 穆洪军 徐少萍 马桂芳

陶少波 李树爱 张 敏 高兴民 徐 艾 宋学远 王国栋 徐 忠 姜海辉

马 毅 汤庆磊 侯家刚 穆长春 张 克 姜学兵 徐 辉 金 映 姬广福

贾世禄 刘茂山 杨建喜 戴胜强 杜万祥 吕 军 杨 青 胡文泉 周生军

侯礼祥 熊开峰 刘庆水 刘福政 隋永舜 王洪彬 左殿升 王益斌 常光永

朱明信 李传周 黄风毅 孙 杰 刘天香 苗祖森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3年毕业生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

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工系

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材料系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工系

毕业生文明离校先进集体: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计算机系

毕业生就业率先进集体: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工系 机电工程学院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个人:

李 民 薛 军 刘传波 尚 明 汤庆磊 周韶华 郭建国 张培国 姜海辉

宋开宇 毕方智 刘洪明

2002/2003学年“优秀政治辅导员”:

高兴民 刘洪明 毕方智 宋开宇 宋学远 王守亮 宋作臣 徐 鑫 穆洪军

张 敏 苑学芹

2002/2003学年“模范班主任”:

王 玲 周健龙 刘 征 李爱民 宋开宇 郭 强 车清文 曲静然 吴笑兵

钱增富 刘同兰 姜海辉 李 鹏 马桂芳 王更新 陈新梅 侯家刚 张梅梅

王国栋 宋学远 刘玉博

2003年度校园十佳学生名单:

唐希玲 肖 莎 赵 倩 贺丽丽 胡 伟 李淑娟 李 妍 杨万强 董金萍

刘鹏生

2004年度校园十佳学生名单:

马媛媛 仇 宁 陈永梅 乔俊满 李 雁 于晓冬 邵明辉 卢立军 王 松

2004年院第二届师德标兵表彰名单:

段洪东 杜同爱 李与文 李汝修 沈建兴 王 玲 陈国兴 王晓柱 王先山

蔡丽华

〇〇三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先进教育集体、三育人先进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党委宣传部 学生处 团 委 教务处 后勤管理处

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

周立国 王连增 张 莉 周健龙 宫 涛 王晓柱 潘 岩 姜海辉 卢 华

王先山 刘统霞 周 焱 郑 众 杜同爱 段洪东 李与文 改敬义 吴 琼

邵秀芝 李慧媛 唐济川 华玉爱 牛爱芹

优秀教育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

张 宁 宿建沛 任 民 宫 梁 王洪彬 刘传禹 于 涛 任经照 王 权

杜万祥 吴航洲 刘景涛 周生军 胡艳华 王立功 郭 虹 郑学樵 刘茂山

李建军 吴振芳 刘 洪 赵红梅 张印贞 史玉兰 李红阳 李树爱 徐 艾

2003/2004学年模范班主任名单:

李淑芝 邓金杰 马桂芳 韩 巍 张召宁 山显光 李 鹏 王 玲 刘贤峰

张文斗 李书平 徐少萍 李敬龙 刘金海 王美婷 赵 晶 刘 征 张德良

杜同艾 郭 强 刘莉莉


2004年优秀政治辅导员名单:

高兴民 李月娥 苏 华 宋学远 欧阳志周 何 熹 苑学芹 万金存 侯家刚

王更新 周玮玲

2004年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处 教务处 图书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国语系 金融职业学院

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刘传禹 郭建国 张建华 高文红 郭 虹 穆长春 王学明 徐 鑫 赵红梅

卢 燕 宋开宇 李树爱 苏 华 马桂芳 苑学芹 李胜华 徐少萍 王有力

姜海辉 范景诚 毕方智 任晓强 万金存 徐 艾 宋学远 王国栋 彭 莉

邓金杰 牛爱芹 徐 忠 刘秀敏 李继清 李传周 王更新 仰 东

二○○四年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1.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

朱摩西 张旭东 许崇海 黄文均 陆晓滨

2.创建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工程制图》的研究与实践

朱泽平 何冰清 李 华 刘小健 冯衍霞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研究

刘德军 陶传平 王先山 徐舒映 蔡丽华

4.《有机化学》(教材)

邢存章 于跃芹 田 燕 崔月芝 邢殿香

二等奖:

1.《现代科学技术》课程纸质与多媒体教材建设

吕基强 王 朋 刘泰东 尹卓容 宋俊梅

2.数学建模多媒体课件的研制

察可文 谢 波 李汝修 华玉爱 张秀丽

3.系级教学工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许崇海 黄文均 李红霞 许有强

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新世纪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张旭东 王世峰 何 文 沈建兴 来启辉

5.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实现

张淑增 张庆思 安蕾蕾 曲守东 孙洪清

6.环境工程整体多媒体教学的研究

蒋文强 张 璇 葛秀丽 张运春 王 振

7.数理网络系列课程

王 朋 察可文 牛爱芹 华玉爱 曹 钢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探索

刘 郁 姜 合 翟延富 耿玉水

9.设计艺术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郁有西 李宏洋 王东辉

10.《疯狂日语900句》

曾绍琼 谢益民 安冈照江 本城嘉之 安田征市

11.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的优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许有强 许崇海 李红霞

12.制浆造纸工程学科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

丁洪杰 秦梦华 赵传山 李昭成 李与文

三等奖

1.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系统开发研究

齐永钦 张以刚 王 权 刘 郁 察可文

2.工程图学现代教学手段开发研制和应用上的研究

——基于网络的工程图学电子教学挂图

李 华 范波涛 朱泽平 张学林 谭建荣

3.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在线辅导及网上练习和测试系统研制

高 进 杨 芳 方 斌 许崇海

4.《有机化学》在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规范和表达

薛 军 赵 超 张纪明 崔月芝 田 燕

5.《法律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

王 欣 韩明暖 赵 刘兆柏 乔丽荣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先进集体(实验室)、先进个人名单

1.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办公室 图书馆 后勤管理处 人事处 校医院

2.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实验室

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

3.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李志军 李昭成 李书平 李胜华 程 云 王世军 李树爱 马美范 李 鹏

栾秀梅 牛爱芹 郁有西 刘建安 王国栋 徐 忠 徐 艾 姜洪雷 仲红艳

路 萍 王洪彬 陈栋田 时孝强 柳 颖 陈洪娟 刘亚静 张崇真 刘纪波

2005年度“校园十佳学生”名单

谢锦丽 高艳丽 秦 菲 王宗来 邵 帅 徐真真 刘国平 吴俊丽 高福磊

王翠翠

2004/2005学年先进教育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先进教育集体(8个)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 学院办公室 教务处 校医院

优秀教师(27名)

单东日 张维海 杨桂花 张文斗 卢 燕 刘莉莉 赵秀丽 贾继花 杨永庆

吕在利 王瑞明 周广田 宋俊梅 马 烽 马万勇 杜登学 赵 超 周立国

刘素文 来启辉 贺爱玲 宋 彦 林玉海 李 显 郑 众 刘玉波 刘建敏

优秀教育工作者(28名)

刘传禹 熊开峰 宫 梁 徐广荣 严 可 陈栋田 王傲镭 王 权 刘茂山

张云昌 郑学樵 李金池 李 强 吴航洲 郑红云 林兰沛 穆长春 张 克

程 云 刘树明 赵红梅 李红阳 张印贞 邹玉妮 房海燕 王国栋 盛玉凤

韩朋利

2005年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办公室 学生处 图书馆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政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金融职业学院

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刘永德 张建华 孙卫东 穆长春 姜学兵 张军玺 崔新惠 刘 慧 孙 锐

王更新 王明禄 刘星萍 韩晨红 李书平 李昭成 李树爱 崔 灏 马桂芳

郁有西 尚 明 李胜华 薛 军 王诗兵 范景诚 侯家刚 刘洪明 万金存

邹文国 房海燕 欧阳志周 彭 莉 邓金杰 潘 玲 徐 忠 张逢慧 刘秀敏

李继清 牛宝春


2003/2005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名单

先进党总支名单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

图书馆党总支 机关党总支

先进党支部名单

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制药专业党支部 数理学院物理党支部 金融职业学院第八党支部

政法学院马列党支部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机关党总支组织党支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机关党总支基建党支部 后勤党总支水电维修党支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02-5班党支部

优秀党员名单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

仰 东 王 玲 许有强 高 华 王 然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总支

綦星光 邱书波 刘贤峰 张成磊 谢锦丽 王丽萍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

刘 洪 李书平 邵 丰 李长艳 王金海 孙岩磊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

赵秀丽 张德良 苏 华 刘莉莉 江红霞 贺 涛 栾 宁 牛 戈 李 达

梁 品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

王东辉 李西运 苑学芹 沙 丽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

刘洪明 董祥军 姜永锐 房洪臣

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

刘 伟 杜登学 李月娥 吕 顺 韩 雷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

刘庆和 宋俊梅 尚 明 任 强 邵明辉 陈 欢 魏 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

刘素文 来启辉 崔晓鹏 李 雁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

郑 众 李 显 王国栋 黄晓芹 卢立军

政法学院党总支

刘德军 姜文明 宫厚英 张以刚 宋学远 王 彪 张伟伟 高 昆

数理学院党总支

李汝修 牛爱芹 赵 晶 盖方南

图书馆党总支

付来旭 李建军

离退休人员党总支

付子元 张焕瑜 常光永 王其杰 刘瑞芹 曹蔚斋 刘茂盛 张 钅监、李庆友

王宝淇 巩庆海 聂清蒲 高金林 张铁城

机关党总支

刘传禹 王春生 宫 梁 郭建国 熊开峰 高 鹏 胡文泉 王 权 陈栋田

察可文 姜海辉 吴航洲 李 强 张崇真 娄 峰

后勤党总支

孙德淑 祝 奇 吴洪业

成人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

刘俊霞 刘秀敏

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

尹建业

校医院直属党支部

侯晓丽

金融职业学院分党委

范福生 胡安洪 曹秩才 唐宴春 田清正 赵 滨 王雅玲 张德武 陈德强

苗祖森 王淑萍 盛亦工 周 峰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直属党支部

刘传茂

优秀党务工作者名单

孙德贞 宿建沛 张学云 周有波 周韶华 赵传山

2005年档案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与个人

先进集体

学校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研究生处 化学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先进个人

孙桂珍 邵晓薇 熊开峰 孙 锐 刘 玲 路 萍 张志业 尚 明

新校区建设先进工作者
2005
年学院党委表彰奖励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全体同志,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学院管理机构设置与干部任职名单







学院领导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李福兴 党委书记 2003-2004

闫秉科 党委书记 2004-2005

孙卜选 党委副书记 2003-2004

刘韶华 党委副书记 2003-2005

舒永庆 党委副书记 2004-2005

王 敏 院 长 2003

陈嘉川 副院长 2003

院 长 2003-2005

朱摩西 副院长 2003-2004

曲兆瑞 副院长 2003-2004

钟读仁 纪委书记 2003-2004

副院长 2004-2005

秦梦华 副院长 2004-2005

傅东良 副院长 2004-2005

张宁 纪委书记 2004-2005

匡维武 副院长 2005.12




学院管理(服务)机构干部任职名单

单位 (部门)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备注

院长办公室

主 任

王道信

2003-2004


副主任

于明梓

2004-2005


副主任

邱化玉

2003-2004


党委办公室

副主任

于明梓

2003-2004


副主任

邱化玉

2003-2004


学院办公室

主 任

周有波

2004-2005


副主任

刘永德

2004-2005


副主任

王玉立

2004-2005


副主任

吴笑兵

2005


党委组织部

部 长

张 宁

2003-2004


部 长

宿建沛

2004-2005


副处级

组织员

刘永德

2003-2004


副处级

组织员

姜洪雷

2004-2005


机关党总支

书 记

于明梓

2003-2004


书 记

杜晓毅

2003-2004


党委宣传部

(统战部)

部 长

宿建沛

2003-2004


部 长

于明梓

2004-2005


副部长

车清文

2004-2005


纪监审办公室

主 任

窦同钦

2003-2005


副主任

高 鹏

2003-2005


正处级

纪监员

王宏早

2003-2005


离退休工作处

处 长

徐广荣

2003-2005


副处长

王道武

2003-2005


学生处

(学工部)

处 长

周有波

2003-2004


副处长

邹文国

2003-2004


处 长

杨天梅

2004-2005


副处长

刘传波

2004-2005


副处长

于 涛

2004-2005


团委

书 记

杨天梅

2003-2004


书 记

郭建国

2004-2005


副书记

吴笑兵

2004


保卫处

(保卫部)

处 长

刘湘金

2003-2004


处 长

侯德祥

2004-2005


副处长

张建华

2004-2005


副处长

陈军生

2004-2005


工会

(妇女工作委员会)

主 席

王春诗

2003-2004


副主席

徐茂常

2003-2005


主 席

于 健

2004-2005


妇女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杨守春

2003


张庆思

2004-2005


人事处

处 长

任 民

2003-2005


副处长

刘泰东

2003-2005


教务处

处 长

张旭东

2003-2005


副处长

许崇海

2003-2004


副处长

杜晓毅

2003-2004


副处长

范春生

2003-2004


副处长

察可文

2004-2005


副处长

杜万祥

2004-2005


副处长

曲守东

2005.12


科技处

处 长

王 权

2003-2004


副处长

李天铎

2003-2004


副处长

朱会源

2003-2005


处 长

李天铎

2004-2005


副处长

汤庆磊

2004-2005


研究生处

处 长

王仁人

2003-2004


处 长

许崇海

2004-2005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主任

(副处)

耿玉水

2005.11


副主任

(副处)

程永林

2005.12


计财处

处 长

傅东良

2003-2004


处 长

王 权

2004-2005


副处长

刘永健

2003-2005


副处长

徐秀芬

2005.12


基建处

处 长

于 健

2003-2004


副处长

公茂才

2003-2005


处 长

李金池

2004-2005


副处长

任成林

2004-2005


后勤管理处

处 长

王成民

2003-2004


处 长

王鹏生

2004-2005


副处长

任成林

2003-2004


副处长

孙德淑

2004-2005


副处长

燕启贵

2004-2005


副处长

王立功

2004-2005


后勤管理处党总支

后勤管理处党总支

书 记

侯德祥

2003-2004


副书记

冯喜平

2004-2005

主持工作

书 记

冯喜平

2005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主 任

(副处)

范春生

2003-2004

挂靠计财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处 长

范春生

2004-2005


副处长

王德安

2004-2005


学报编辑部

主 任

刘福祥

2003-2005


图书馆

馆 长

谢风余

2003-2005


书 记

张 云

2003-2005


副馆长

徐坤忠

2003-2005


副馆长

巩恩贵

2005.11


高等教育研究室

主 任

吕基强

2004-2005


副主任

于君瑞

2004-2005

(正处)

副主任

张淑增

2004-2005


校办产业管理处

主 任

(副处)

赵忠元

2003


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

主 任

(副处)

赵忠元

2004-2005


综合档案室

主 任

(副处)

李之俊

2004-2005


校医院党支部

书 记

(正处)

王成民

2004-2005


校医院(副处)

院 长

李 涛

2003-2004

挂靠后勤处

校医院(正处)

院 长

李 涛

2004-2005


南院管理处党总支

书 记

吕基强

2003-2004


副书记

冯喜平

2003-2004

南院管理处

主 任

徐建国

2003-2004


副主任

陈国忻

2003-2004

副主任

冯喜平

2003-2004

副主任

张志业

2003-2004








2003--2005管理(服务)机构调整情况汇总


机构名称(处级) 调整类型 调整时间 备注

学院办公室 新设 2004 由党委、院长办公室合并

妇女工作委员会 新设 2004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新设 2005

综合档案室 新设 2004

校友办公室 新设 2004 (与学院办公室合署办公)

学科建设办公室 新设 2004 (与科技处合署办公)

学位办公室 新设 2004 (与研究生处合署办公)

国有资产管理处 独立设置 2004 (原挂靠计财处)

校医院 独立设置 2004 (原挂靠后勤处)

校办产业管理处 更名 2004 原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

高等教育研究室 恢复 2004

党委办公室 撤消 2004

院长办公室 撤消 2004

南院管理处 撤消 2004

南院管理处党总支 撤消 2004

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办公室 2005 临时机构














学校大事记





2003


1

7日 鲁轻院党字[2003]1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福兴,副主任:孙卜选、孙德贞(常务),秘书长:徐广荣。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2号文,研究批准,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会成员,会长:孙德贞,副会长:徐广荣、谭金玮、张鑑,秘书长:张铁城,副秘书长:魏筌。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3号文,研究决定,成立2002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委员会。主任:孙卜选,副主任:朱摩西。

同日 鲁轻院人字[2003]1号文,印发2002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意见。

8日鲁教职字[2003]1号文,研究批准,我院成人高等教育增加皮革工程、生物工程、电脑艺术设计三个专科专业;轻化工程、环境工程和公共事业管理三个专升本专业。

同日 鲁轻院字[2003]1号文,研究决定,解聘程宝箴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职务。

10日 鲁教计字[2003]2号文,研究批准“金融职业学院(东院)管理体制问题”。

13日 鲁轻院党字[2003]5号文,印发党委2002年工作总结。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4号文,印发党委2003年工作要点。

17日 鲁轻院职成字[2003]1号文,印发试行“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办法”。

21日 鲁委[2003]29号文,研究决定,陈嘉川任院党委副书记,免去王敏院党委副书记职务。

同日 鲁委[2003]33号文,研究决定,陈嘉川任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免去王敏院长职务。

27日 鲁教体字[2003]1号文,研究批准,我院招收田径、男足高水平运动员。

本月 院报报道,我院被评为2000-2002年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尚明、祝奇、胡文泉、张文斗被评为先进个人。

本月 院报报道,院工会召开表彰大会和工作经验交流会。

本月 根据上级要求对原院长王敏、金融职业学院原院长仇庆德、副院长宋家起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2

18日 钟读仁指挥参加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在我院召开的新校区建设协调会。

同日 鲁学位[2003]2号文,通报我院李笃斌的论文,“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ZrO2纳米粉的团聚控制”,被评为2002年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0日 后勤处召开全体人员大会,部署新学期工作。

23日 召开各单位、部门全体领导成员大会,全面部署2003年工作。陈嘉川院长讲话。

24日 召开03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25日 鲁轻院党字[2003]9号文,研究决定,撤销南院管理处党总支,成立南院管理处直属党支部。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10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吕基强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建国任南院管理处直属党支部书记(兼),王鹏生任后勤党总支副书记(兼),免去:吕基强南院管理处党总支书记、王鹏生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职务。

同日,鲁轻院字[2003]4号文,经党委研究决定,聘王鹏生同志任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解聘其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职务。

3

3日 鲁轻院字[2003]5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妇女工作委员会。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11号文,研究决定,任命杨守春任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正处级)兼工会副主席,徐茂常任数理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落实“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5日 鲁轻院纪字[2003]1号文,印发“2003年纪检监察工作意见”。

7日 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圣玉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8日 院工会举行庆“三·八”游艺活动。

10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WangJohn应邀为我院材料系师生作学术报告。

同日 举办资产管理员培训班。

11日 院图书馆召开读者座谈会。

12日鲁轻院人字[2003]3号文,研究决定,聘沈敏德、高进、季致和、王建成、聂清浦、段洪东、王瑞明、宋俊梅、魏嘉、王朋、赵竼任教授;聘秦东宏、张秀丽、张培国、李勋来、蔡丽华、汤庆磊、周有波、易林、慈福义、李远、周磊、杜登学、李广慧、王艳杰任副教授;聘王国栋任高级讲师;聘吕基强、葛秀村任研究员;聘邹志勇、于明梓任副研究员;聘宫涛、张洁、邵志勇、李书平任高级实验师;聘徐坤忠、巩恩贵任副研究馆员;聘赵学敏任高级工程师;聘王伟任高级会计师。

13日 宣传部召开学生记者、广播员座谈会,宿建沛部长讲话。

14日 鲁轻院党字[2003]12号文,研究决定,任命窦同钦任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兼)。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13号文,研究决定,任命许建国、范福生任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刘庆和、王际文不再担任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5日 院环保协会参加“首届济南绿色家庭一株树苗行动”,在历城跑马岭植树。

16日 经管学院举办学生干部集中培训班。

17日鲁轻院字[2003]9号文,印发我院工作人员2002年度考核情况。应参加考核1124人,实际参加1089人,其中优秀160人,合格893人,未定等次35人,不合格1人。未参加考核35人。

同日 鲁轻院字[2003]10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2年先进集体机电工程学院等9个;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于庆年等53名。

18日 鲁轻院党字[2003]14号文,研究决定,免去巩庆海社会科学系正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26日 鲁轻院字[2003]11号文,印发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

28日 鲁轻院后字[2003]7号文,印发关于后勤实体人员全员聘用实施办法。

同日 学生处举办公关礼仪讲座,省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狄保荣应邀作报告。

本月 院报报道,图书馆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

本月 院工会和宣传部举行“十六大”报告知识竞赛。

4

1日 芬兰美卓纸业技术中心总经理JanKiiskinen应邀来我院作报告。

2日 召开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刘韶华副书记主持,李福兴书记讲话。

4日 新校区建设签字仪式在长清宾馆举行。党委书记李福兴主持,院主要领导参加。

同日 鲁轻院字[2003]13号文,研究决定,调整体育运动委员会组成人员,主任委员:陈嘉川,副主任委员:刘韶华、朱摩西。 44

8日鲁轻院党字[2003]1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迎接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李福兴,副组长:孙卜选;办公室主任:窦同钦(兼)。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20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福兴,副组长:陈嘉川、孙卜选。

同日 《轻院图书馆与读者》创刊号正式印发。

11日 鲁轻院党字[2003]15号文,研究决定,妇女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杨守春、杜晓毅、尹卓荣、高进、刘亚静、吕思泓、邵晓薇。

15日 鲁轻院党字[2003]1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朱摩西、曲兆瑞、钟读仁,办公室主任:李天铎(兼)。

同日 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孙卜选副书记主持,李福兴书记讲话。

16日鲁轻院字[2003]15号文,研究批准,金融职业学院科级机构设置为:办公室、人事科、工会、教务科、学生科(与团委合署)、财务科、保卫科、总务科。另外成立图书馆(科级)。

同日 鲁轻院人字[2003]5号文,研究批准,金融职业学院教学机构设置为:基础课教学部、政治法律教学部、计算机教学部、会计教学部、金融学教学部、管理学教学部。

17日 第25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因下雨中断。

18日 鲁轻院后字[2003]3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公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韶华;副主任委员:钟读仁、周有波、王鹏生、张建华。

21日 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力预防非典。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17号文,研究决定,成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李福兴,副组长:陈嘉川、刘韶华、钟读仁,办公室主任:王道信(兼),副主任:王鹏生、李涛(兼)。

22日 成立历城区防非典机动小分队和济青高速公路零点留验站小分队,并在校内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区。

同日 举行第15届老年运动会。

23日 鲁轻院职成字[2003]2号文,印发进行本学期职成教育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

同日 鲁轻院字[2003]16号文,印发非典型肺炎防范预案。

24日 省委副书记王修智在省教育厅厅长齐涛、省高工委副书记田建国陪同下视察我院,党委书记李福兴汇报工作后引领参观实验室等。

同日 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把“非典防治”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25日 鲁高工委[2003]17号文,通报我院徐岳峰获第三届“齐鲁晚报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

27日 鲁轻院党字[2003]21号文,转发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转发教育部党组致教育系统全体共产党员的一封信。

29日鲁轻院字[2003]20号文,印发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及组织参加省第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通知。并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刘韶华;副组长:朱摩西、曲兆瑞;办公室主任:邹文国。

同日 鲁轻院教字[2003]8号文,印发进行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

30日 鲁轻院办字[2003]4号文,转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各级政府机关要带头落实防范非典型肺炎各项措施的通知。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25号文,印发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月的通知。

本月 院报报道,我院教师张伟和学生李海勇在第三届“齐鲁之星”和“中国之星”大赛中,分别获金、银奖和优秀奖。

本月 举行第二届曲艺小品大赛活动。

本月 我院离退休工作处获省直机关台球比赛团体第六名。

5

1日 院工会举行庆“五•一”大型文艺演出。

3日 鲁轻院字[2003]21号文,印发关于建立我校“非典”消毒责任制的通知。

4日 鲁轻院办字[2003]6号文,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紧急通知。

6日鲁轻院党字[2003]2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李福兴,副组长:陈嘉川、孙卜选、刘韶华,办公室主任:王道信,副主任:王春诗。另设,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组长:窦同钦,副组长:王春诗。

同日 鲁轻院后字[2003]4号文,研究决定,调整爱国卫生委员会。主任:钟读仁,副主任:王道信、王春诗、宿建沛、周有波、许建国、侯德祥。

9日 鲁轻院后字[2003]6号文,研究决定,调整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会长:钟读仁,副会长:王鹏生、郭建国。

同日 鲁轻院后字[2003]5号文,研究决定,调整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委员会主任:钟读仁,副主任:王鹏生,办公室主任:胡艳华。

12日鲁轻院党字[2003]26号文,研究决定,“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总指挥:李福兴,副总指挥:陈嘉川、刘韶华、曲兆瑞、钟读仁。

13日鲁轻院党字[2003]2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孙卜选、朱摩西、曲兆瑞、钟读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处。

同日 鲁轻院人字[2003]6号文,研究决定,网络中心挂靠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聘刘郁同志任网络中心主任(兼),耿玉水任网络中心副主任。

20日 鲁轻院后字[2003]7号文,印发关于修建项目管理的实`施办法。

21日鲁轻院教字[2003]10号文,2002年学院教学成果评奖揭晓,评出一等奖3项(朱泽平等主持),二等奖10项(王毅等主持)。对20012002年全国大学生竞赛获奖项目,“血管的三维重建”(察可文等主持)等8个给予同样表彰。

同日 鲁轻院字[2003]23号文,研究决定,聘周立国任北院(遥墙分部)管理处处长。

22日 鲁教计函[2003]19号文,研究批准,我院中长期发展规模(各类在校生30000人)(兼)。

同日 鲁轻院字[2003]24号文,印发学术委员会章程。

28日鲁轻院党字[2003]36号文,研究决定,表彰01/02年度先进党总支:机关党总支等5个;先进党支部: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造纸党支部等7个;优秀党务工作者:于明梓等7名;优秀共产党员:于庆国等42名。

30日 鲁轻院党字[2003]34号文,印发开展“安全月”宣传活动的通知。

本月 纪检审办公室印发“党风廉政建设文件汇编”。

本月 校医院防非典机动小分队在历城区组织的防非典演习中取得第一名,获得“防非典先进集体”称号。

本月 举办教工书法、绘画、篆刻、摄影比赛。

本月 印发校务公开的有关办法。

本月 加拿大籍教师唐纳德麦克尼尔[DonaldMacneil]、瓦伦•耶克[WarrenYake]来我院任教。

6

6 院学生排球赛结束。

12日 鲁轻院教字[2003]14号文,研究决定,对“非典”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实行高考优先录取的政策。

同日 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同日 社科系法学专业成立“模拟法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6日 鲁轻院党字[2003]37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福兴、陈嘉川,副组长:刘韶华、朱摩西。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3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迎接全省高校德育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李福兴、陈嘉川,副组长:刘韶华、朱摩西,办公室主任:宿建沛(兼)。

同日 召开遥墙校区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会议。李福兴主持,陈嘉川院长、朱摩西副院长出席。

17日 李福兴书记、陈嘉川院长参加五峰山大学园区规划论证会。

同日 鲁轻院字[2003]30号文,研究决定,调整院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陈嘉川,副主席:朱摩西、曲兆瑞。委员:马万勇等18人。

同日 鲁轻院字[2003]27号文,印发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同日 鲁轻院字[2003]28号文,印发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条例。

18日 鲁轻院学字[2003]10号文,研究决定,表彰王磊等84名省级优秀毕业生。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39号文,印发二级学院(系)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及实施细则(试行)。

同日 召开德育工作“迎评”领导小组会议。李福兴书记主持并讲话。

同日 鲁轻院资字[2003]1号文,印发大宗物资、设备招标管理办法。

19日鲁轻院字[2003]32号文,研究决定,聘:王仁人任研究生处处长,姚金水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英任外国语系主任,孙德淑、燕起贵任后勤管理处副处长,王瑞明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沈建兴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王介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调任遥墙北院管理处副处长),耿玉水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副主任,韩明暖任社会科学系副主任,试用期均为一年,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解聘:张维海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副主任职务。

同日 鲁轻院字[2003]33号文,研究决定,聘张志业任化工系副主任,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41号文,研究决定,任命:于君瑞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民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张召宁任外国语系党总支副书记兼系副主任,邓金杰任数理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兼系副主任,王国栋任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兼部副主任,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42号文,研究决定,任命:邹文国任社会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教字[2003]15号文,印发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修改稿)。

同日 鲁高工委[2003]23号文,通报2001/2002年度高校先优评选结果,我院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造纸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周有波、王玲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张宁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日 鲁轻院字[2003]31号文,研究决定,调整院学术委员会,调整后主任委员:陈嘉川,副主任委员:朱摩西、曲兆瑞,秘书长:李天铎(兼)。

同日 鲁轻院纪字[2003]3号文,印发院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关于在全院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活动的通知。

21日鲁轻院字[2003]64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陈嘉川,副组长:刘韶华、朱摩西,办公室主任:吴笑兵。

23日鲁轻院教字[2003]16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3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作者李广福等32名。并对指导教师周立国等34人给予通报表扬。

24日鲁轻院党字[2003]40号文,研究决定,表彰唐希玲、赵倩、胡伟、李妍、董金萍、肖莎、贺丽丽、李淑娟、杨万强、刘鹏获2003年度“校园十佳学生”称号。王松等6名获校园十佳提名奖。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44号文,研究决定,免去于衍宏学报编辑部正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同日 鲁轻院人字[2003]11号文,印发关于新进人员实行聘用制的暂行规定(试行)。

25日 在南院举行200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党委副书记刘韶华主持,院长陈嘉川讲话,院党政领导全体参加。

27日 鲁轻院字[2003]3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两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聘王鹏、马万勇分别任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同日 鲁轻院字[2003]37号文,研究决定,表彰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机关党总支等6个,先进个人刘传禹等30名。

本月 开展“安全月”宣传活动。

本月 应届17名研究生,全部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其中1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本月 成立老年体育协会。名誉主席:孙卜选;主席:刘湘诚。

本月 校医院配置救护车。

7

1日 院报报道,数理学院团总支承办的大学生漫画赛评奖揭晓,有十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7日 鲁学位[2003]10号文,研究批准,我院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9日 鲁教财函[2003]19号文,研究批准 2003年我院招生的热门专业为:金融学、广告学、通信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工程。

10日 鲁计社会[2003]653号文,研究批准,学院长清新校区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694800m2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8日 召开新校区总体规划招标会。

本月 录取60名硕士研究生。

本月 院工会组织分会主席参加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

8

16日 举行双语幼儿园挂牌仪式。

25日 鲁轻院字[2003]44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军训领导小组。组长:刘韶华,副组长:朱摩西,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兼)。

26日鲁高工委[2003]34号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优秀研究成果评奖揭晓:我院宿建沛主持的“工科院校女生性心理调查研究”获二等奖,王春诗、齐永钦的论文均获三等奖。

28日 鲁轻院字[2003]45号文,印发关于学生公费医疗管理的暂行办法。

同日 2003级新生在南院和北院报到。

30日 在南院和北院举行2003级新生开学暨军训开训典礼,副院长朱摩西主持,院长陈嘉川讲话。

同日 鲁轻院字[2003]46号文,研究决定,解聘邹志勇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职务。

同日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2001级江鹏等,获济南市“起步杯”第一届软件设计大赛决赛团体第一名。

同日 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徐曙光应邀来我院作报告。

本月 我院图书馆栾秀梅、李建军、付来旭被评为省高校02年度图书管理先进工作者。





9

2日 鲁轻院字[2003]63号文,研究决定,调整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刘韶华、朱摩西。

3日 鲁高工委[2003]35号文,研究决定,通报我院邢存章获第三届“齐鲁晚报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

同日 鲁轻院职成字[2003]3号文,印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理办法。

同日 省社科规划办主任江奔东应邀来我院作报告。

7日 西北轻工业学院院长罗弘杰先生应邀来我院访问。

8日 王军民副省长在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和纪检组组长张兴民陪同下来我院视察工作。并与老教师座谈。

9日 鲁轻院党字[2003]51号文,研究决定,表彰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办公室等10个,先进个人:仰东等51名。

10日 鲁轻院党字[2003]50号文,研究决定,调整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卜选,副组长:钟读仁。

14日 召开新校区总体规划论证会。

16日 学院召开第四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李福兴书记致开幕词,陈嘉川院长作报告。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3]11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化工系等2个;毕业生文明离校先进单位:计算机系等2个;就业率先进单位:化工系等3个;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个人:李民等12名。

17日 第四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同日 鲁学位[2003]13号文,通报我院设计艺术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食品科学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同日 召开新校区总体规划论证汇报会。院党委院行政主要领导参加。

22日 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闭幕。我院获优秀组织奖、田径乙组团体总分第十名、男子足球第六名的成绩。

23日 李阳疯狂英语全国高校巡回讲座,在我院第四阶梯教室举行。

24日 王军民副省长来我院视察新校区规划方案。

25日 鲁轻院党字[2003]52号文,印发关于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情况的报告。

26日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举行“青春飞扬杯”辩论赛,环境科学专业夺冠。

28日鲁轻院党字[2003]53号文,研究决定,成立长清校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部、综合部、材料部、审计部、财务部。总指挥:钟读仁,副指挥:于健、王连增,办公室主任:杨天梅,工程部主任:于健,综合部主任:王连增,材料部主任:任成林,审计部主任:高鹏,财务部主任:刘永健。

同日 院团委和艺术设计学院合办的首届摄影艺术节开幕。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54号文,研究决定,赵宇敏任艺术设计学院正处级调研员,免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职务。

同日 鲁轻院字[2003]56号文,研究决定,聘魏嘉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同日 鲁轻院字[2003]55号文,印发学院“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

10

8日鲁轻院研字[2003]2号文,研究决定,聘请马万勇、亓桂明、王世峰、王应龙、王贻俊、付丽红、冯益华、刘天明、刘建军、刘贵杰、邢存章、何文、张庆思、张维海、陆晓滨、周广田、周立国、周国伟、周建华、郑晓势、段洪东、赵宇敏、耿玉水、顾卫东、康从民、翟延复、魏嘉任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14日 举办处以上领导干部“三个代表”学习班。

同日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在中德啤酒中心举行皮革学术讲座。

16日 部分驻济高校武术协会在我院举行汇演。

18日 长清校区工程勘探项目招标。

19日省第四届广告设计大奖赛结束,我院青年教师李军获金奖;学生聂至远、陈刚、葛南、武加彬等获银奖;另外获铜奖7个;优秀奖5个。设计学院副院长张伟带队赴东营参加颁奖仪式。

21日 新校区一期一批工程监理单位招标,评出四家单位中标。

22日 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动员会,孙卜选副书记主持,李福兴书记讲话。

24日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宋遂良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和年轻人谈心”讲座。

26日 新校区一期一批工程开始进行地质勘察。

同日 新校区一期一批工程施工单位招标,评出七家单位中标。

28日 鲁轻院职成字[2003]5号文,印发关于进行本学期职成教育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

同日 鲁轻院教字[2003]27号文,印发关于进行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

29日举行长清新校区奠基仪式。副省长王军民,省教育厅副厅长马庆水、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克云及省直部门、济南市政府、市西区建设指挥部、兄弟院校、友好企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领导出席奠基仪式。李福兴书记主持仪式,并宣读省委副书记王修智的贺信,陈嘉川讲话。

30日 聊城大学图书馆王洪志应邀来我院作“国外图书馆见闻与图书馆改革”讲座。

31日 鲁轻院党字[2003]57号文,研究决定,郭建国任团委副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字[2003]66号文,印发院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实施办法。长清校区跟踪审计实施办法。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58号文,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讲”工作的意见。

本月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摸竞赛结束,我院获山东赛区一等奖。

本月 举办首届教职工演讲比赛。

本月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领导到我院,进行纪检监察工作检查评估。

本月 受院工会委托,审计室对我院附属小学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11

3日 鲁轻院党字[2003]59号文,研究决定,调整档案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嘉川,副主任委员:孙卜选。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

同日 鲁轻院字[2003]6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学院一卡通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曲兆瑞,副组长:王道信、刘郁、宿建沛、傅东良。

同日 宣传部开展校园网二级站点网页建设评选活动。

7日 举办教职工文艺演出。

同日 韩国釜庆大学博士Young Soo Kang应邀来我院作“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讲座。

13日 鲁高工委[2003]49号文,通报我院徐凤霞等3人获全省高校第六届“济南市人民政府优秀特困生奖学金”。予以表彰。

19日 鲁轻院党字[2003]60号文,研究决定,调整院保密委员会。主任:孙卜选,副主任:王道信、窦同钦。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

20日 鲁轻院科字[2003]2号文,印发科技工作特殊奖励条例。

同日 鲁轻院科字[2003]1号文,印发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21日 鲁轻院人字[2003]15号文,研究决定,调整教研室、实验室等设置。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研究室、自动化研究室、通信工程研究室、工业设计研究室、电气技术研究室、机械电子与数控加工技术研究室、机械设计与工程力学研究室、先进材料与物种加工技术研究室、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室、自动化研究所;机电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电气技术实验室、工业设计实验室、机械电子与数控加工技术实验室、机械设计与工程加工技术实验室、先进材料与特种加工技术实验室。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制浆造纸工程教研室、皮革工程教研室、环境工程教研室、环境科学教研室、化工原理教研室、印刷工程教研室;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印刷工程实验室。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工商管理教研室、经济管理研究室、会计学教研室、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教研室;经济管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经济模拟实验室、会计实验室。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研室、史论教研室、平面设计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环艺教研室、展示教研室、服装教研室、摄影教研室;艺术设计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实验室、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实验室、服装专业教学实验室、摄影专业教学实验室。化工系: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有机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制药教研室、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化工系实验教学中心、应用化学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制药实验室、测试技术中心、基础化学实验室。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动物科学教研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工程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教研室、高分子教研室、材料化学教研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室、材料化学实验室。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信息科学教研室、计算机科学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网络技术教研室;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数理科学系: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数理科学系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室、学生创新中心。社会科学系: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人文素质教研室、法学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广告学教研室。外国语系: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体育教学部:普体教研室、球类教研室。图书馆: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技术部、文献检索教研室。

25日 省大学生就业评估专家组视察我院啤酒中心。

28日 鲁轻院党字[2003]61号文,研究决定,魏文奇不再担任经济管理学院正处级调研员,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本月 长清新校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开始施工。

本月 济公文[2003]11号文,通报我院保卫处获集体嘉奖。

12

2日 鲁轻院字[2003]80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3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化工系团总支;先进个人创新标兵:史蕾、张鹏。

4日 鲁教财字[2003]37号文,通报我院获省教育厅分配“三重点”建设经费35万元。其中用于制浆造纸工程30万元,学科带头人5万元。

同日 鲁高工委[2003]51号文,通报我院周有波“现代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创新素质”一文,获2003年度全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论文,予以表彰。

同日 鲁轻院后字[2003]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伙食管理领导小组和其下属协调委员会。组长:钟读仁,副组长:王鹏生、郭建国;协调委员会主任:王鹏生,副主任:王春诗、郭建国、苏桂锋、徐传明。

12日鲁轻院教字[2003]29号文,研究决定,授予2003届本科毕业生李欣等840名工学学士学位,高晓然等188名经济学学士学位,曹德慧等124名文学学士学位。

16日 鲁教财字[2003]43号文,通报省教育厅分配我院教育科技三项费用10万元,专项用于基于com/DCOM的工程设计流程组平台建设。

17日 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在省教育厅副厅长马庆水陪同下视察我院,王敏院长汇报工作和建设新校区的问题。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63号文,研究决定,免去马文泉学院办公室副处级调研员职务。

18日 鲁轻院党字[2003]64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委员会。主任:孙卜选,副主任:朱摩西。

同日 Akademi大学McNeilDonald博士应邀来我院作“废纸制浆造纸中的分析技术”讲座。

22日 鲁轻院人字[2003]18号文,印发2003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意见。

23日 鲁轻院党字[2003]65号文,研究决定,授予高兴民等11人,2002/2003学年“优秀政治辅导员”称号。

28日 陈嘉川院长到长清校区建设工地视察工作,并就建设好新校区提出要求。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3]12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优良学风班”国贸00-142个,第二学期营销01-238个;2002/2003学年“优良学风标兵班”国贸01-115个;“三好学生标兵”刘鹏等9名;“优秀研究生干部”侯同刚等4名“优秀研究生”庞志强等5名。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3]13号文,研究决定,授予王玲等222002/2003学年“模范班主任”称号。

29日 鲁轻院党字[2003]67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校医院直属党支部。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68号文,研究决定,任命:王成民任校医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正处级),杜晓毅任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兼工会副主席,徐茂常任南院管理处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刘永德任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试用期均为一年。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3]69号文,研究决定,杨守春任工会、妇女工作委员会正处级调研员,许建国任南院管理处正处级调研员,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人字[2003]21号文,研究决定,校医院由后勤处分离,设为独立处级机构。

同日 鲁轻院字[2003]85号文,研究决定,聘:王鹏生任后勤管理处处长,徐茂常任南院管理处处长,赵忠元任产业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谢益民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高进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本月 李福兴书记、刘韶华副书记、曲兆瑞副院长、朱摩西副院长分别到长清校区建设工地视察工作。

本月 我院陈嘉川主持的“麦草浆的生物漂白和酶法改性”获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秦梦华主持的“废纸酶法脱墨及其纤维性能改善”和李天铎主持的“由制革废料合成蛋白复鞣剂(LB)的研究”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旭东主持的“造纸白泥在硅酸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月 举办庆元旦教职工文艺演出。

本年 刘亚静被省教育工会被评为先进女教职工工作者。

本年 食工学院举办“大学生形象素质大赛”。

本年 科研情况: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山东省火炬计划项目一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省信息产业厅计算机软件项目一项。

本年 我院篮球队在2003年全国大学生三人制篮球赛济南赛区的比赛中,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本年 我院足球队在“李宁杯”五人制中国足球联赛山东赛区选拔赛中获第五名。

本年 我院足球队在“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山东赛区中获第五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4

1

10日 鲁轻院字[2004]3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制浆造纸工程研究所。

同日 鲁轻院字[2004]4号文,研究决定,聘谢益民任制浆造纸研究所所长。

14日 举行华南理工大学谢益民教授受聘我院仪式。副院长朱摩西、纪委书记钟读仁出席。

2

同日 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党委书记李福兴主持,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陈嘉川院长传达上级文件,部署本学期工作。

15日 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李福兴书记主持,陈嘉川院长作报告。

17日,鲁轻院党字[2004]4号文,经研究决定,朱大刚同志不再担任计财处正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20日 鲁轻院字[2004]8号文,印发院行政2004年工作要点。

24日 鲁轻院党字[2004]5号文,印发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等工会各项制度。

同日 鲁轻院人字[2004]3号文,研究决定,聘:张志秀、逄国元、周国伟、赵继光、付丽红、王君高、王毅、陆晓滨、万金岭、察可文、陈英、张维海、校振宇13位同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张纪明、马霞、孙吉红、魏高峰、孙作胜、王晨、李肖玲、耿建华、崔波、刘磊力、李霞、邱焕玲、刘兆柏、贾继花、咸洪昌、周焱、仰东、朱汇源、周韶华、李民、郭建国、高洁、杨天梅、徐少萍、卢军、秦大伟、聂聪、陈虹夜、高峰、付来旭、田文利、刘永健32位同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张凯丽等17位同志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王更新等31位同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25日鲁轻院人字[2004]4号文,研究决定,授予机电工程学院等8个单位“先进教育集体、三育人先进单位”称号;授予周立国等23位同志“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授予张宁等27位同志“优秀教育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3

2 鲁轻院党字[2004]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卜选,副组长:朱摩西、张宁,成员:任民等4人。

7日 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导冯圣玉应邀来我院作“光敏高分子材料及应用”讲座。

14日 北校区(遥墙)举行学生趣味运动会,社科系主办。

16-21日 我院艺术设计学院举行2001级摄影专业平遥古城写生作品展。

24日 举行第三届大学生曲艺小品大赛。团委组织,学生社团联合会和旗帜剧团承办。

同日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云龙博士应邀来我院作“话‘克隆’”讲座。

25日 鲁轻院字[2004]11号文,研究决定,聘谢益民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同日 召开制浆造纸工程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招聘会,确定秦梦华等4人为带头人或代理带头人。

同日 院团委、学生处全体党员赴聊城拜谒孔繁森纪念馆。

26日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应邀来我院作“亲临十届二次人大会议”的报告。

28日 美国北卡来罗纳州立大学Hubbe博士应邀来我院作“助溜助滤及增强剂的研究”讲座。

本月 院团委、学生处举办了“弘扬奥运精神 立志成才报国”“可口可乐”杯征文比赛活动。

本月 食工学院团总支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情系母亲河捐植纪念树”活动特别荣誉奖。

4

1日 芬兰美卓纸业公司王水泉博士应邀来我院作“化机浆最新技术”讲座。

9-11日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社科系党总支分别组织师生参观省图书馆举办的毛泽东遗物展。

11日 材料系200380名学生,在泉城广场开展“强化环境意识,创建绿色家园”的主题签名活动。

12日 济南大陆机电有限公司,王绍前教授应邀来我院作“现代传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讲座。

13日鲁轻院党字[2004]11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福兴、陈嘉川,副组长:孙卜选、曲兆瑞,成员:于君瑞等29人。

14日 召开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高校开展建设平安校园活动的精神。李福兴书记主持。

同日 日本国立皮革研究所,所长男康正教授应邀来我院作“胶原修饰化学”讲座。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14号文,研究决定,李瑞昌、郭振河同志不再担任正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15日 院团委邀请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生吴宏新为学生作心理咨询讲座。

同日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振前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引喻与语言教学”讲座。

17日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赵阳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当代设计的全球化”讲座。

18日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林路教授应邀来我院作“数码摄影与平面创意”讲座。

22日 我院数理系召开首届全体教职工大会。

同日 我院外国语系召开第一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

23日 山东通联时代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苏振忠博士应邀来我院作“IT与经济管理的结合”讲座。

29日 学院北校区(遥墙)举办迎“五•四”春季百人越野赛。

本月 院党委在全院党员干部中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和“两个《条例》”教育活动。

本月 校医院为全体教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本月 我院老干部处组织参加省委老干部局、团省委联合组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活动,在仲宫植树100棵,并立“山东轻工业学院老干部林”标志碑。

本月 加拿大籍教师科恩•伍德[KenWood]来我院任教。

5

10日鲁轻院党字[2004]13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我院与费县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朱摩西,成员:王道信等7人。帮扶工作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

同日 鲁轻院字[2004]17号文,研究决定,聘赵学敏同志任机械实验厂厂长、法人代表。免去吕锡尧机械实验厂厂长、法人代表职务。

同日 鲁轻院字[2004]1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科技文化艺术节领导小组。组长:刘韶华,副组长:朱摩西,成员:宿建沛等18人。办公室主任:郭建国,成员:王洪彬等13人。

同日 我院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组织举办张锐、李之柱的国画展。

10-11日 首届山东国际玻璃生产技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办。

13日 我院召开新校区建设情况通报会。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钟读仁报告新校区建设的情况。

14日 克莱恩公司英国研发部SongMa博士应邀来我院作“耐水洗、干洗沙发革的生产”讲座。

同日 克莱恩公司中国技术中心ScottSwanson博士应邀来我院作“涂饰技术”讲座。

15日 “中国名牌战略专家论坛”活动在我院开幕。

18日 我院举行“我心飞翔”健美操大赛。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获一等奖。

同日 鲁委[2004]112号文,研究决定,调德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闫秉科任我院党委书记。免去德州学院党委副书记职务。

同日 鲁委[2004]90号文,研究决定,李福兴任我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免去院党委书记职务。

21日 闫秉科由德州学院领导陪同来我院就任党委书记。

24日 我院举办第三届啤酒酿造师培训班。

26日 院报报道,民盟轻工学院支部与建工学院支部共同举办联谊会。

同日 院报报道,材料系主办配音比赛。

同日 学院第二届舞蹈艺术大赛闭幕,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兵哥哥”和“好日子”获一等奖。

28日 我院魏丽荣获省高校工委主办的“正大杯”演讲赛二等奖。

31日 我院召开教授、博士座谈会,征求对学院未来改革发展等问题的意见。党委书记闫秉科、院长陈嘉川等领导出席。

同日 我院北校区(遥墙)和山东杏林学院共同举办的“师生同乐杯”篮球赛结束。

本月 我院获第三届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6

3日 鲁轻院字[2004]21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4届优秀毕业生侯同刚等175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81人,专科高职生92人。

同日 鲁政任[2004]13号文,研究决定,李福兴任我院调研员(原职级不变)。

4日 中科院北京化学所博士生导师李俊柏,应邀来我院作“以分子组装为基础的分子仿生学”讲座。

7日鲁轻院职成字[2004]1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函授夜大学教育办学水平评估领导小组,组长:朱摩西;副组长:葛秀村,成员:张勇、许广法、乔乃清。葛秀村,副组长:张勇、许广法、乔乃清,成员:杜万祥等8人。

同日 召开各单位、部门党政负责人会议,部署毕业生就业和离校工作。闫秉科书记主持。

10日鲁轻院学字[2004]10号文,2004年度“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揭晓。马媛媛、仇宁、陈永梅、乔俊满、李雁、于晓冬、邵明辉、卢立军、王松、李素强10名同学获表彰。冯威、王玉洁、胡文斯、谢锦丽、路心平、彭新文、牛戈7人获提名奖。

同日 召开新校区数字化校园技术方案评审论证会,总指挥钟读仁主持。

12日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孙迎春,应邀来我院作“漫谈翻译研究”讲座。

同日 举行2004届毕业生大型歌会。

15日鲁轻院党字[2004]171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中共山东轻工业学院首届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代表资格审查小组。筹备组组长:闫秉科,副组长:陈嘉川,孙卜选,刘韶华,成员:朱摩西、曲兆瑞、钟读仁,秘书长:刘韶华(兼)。资格审查小组组长:钟读仁,副组长:任民、窦同钦,成 员:王玉立等4人。

17日 举行“中国民营企业家创业论坛”活动的开启仪式。

22日 召开学生会成员座谈会,闫秉科书记参加。

23日鲁委[2004]197号文,研究决定,钟读仁任我院副院长;秦梦华、傅东良任我院副院长;孙卜选、朱摩西、曲兆瑞任院调研员;免去朱摩西、曲兆瑞副院长职务。

同日鲁委[2004]198号文,研究决定,调山东艺术学院纪委书记舒永庆任我院党委副书记。免去孙卜选院党委副书记,朱摩西、曲兆瑞党委委员职务。

24日 鲁轻院团字[2004]1号文,研究决定,推荐李强等7名同学为我校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25日鲁轻院教字[2004]13号文,研究决定,授予刘小惠等39名同学优秀毕业设计或优秀毕业论文证书,予以表彰。对郑新志等37名指导教师予以通报表扬。

同日 举行200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副书记舒永庆主持,院长陈嘉川讲话。

同日 举行23名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副院长秦梦华主持。党委书记闫秉科,院长陈嘉川参加。

本月 艺术设计学院举办2004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展。

本月 应届23名毕业研究生,全部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其中1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7

4日召开首届党代会预备会议,183名正式代表分为10个代表团,参加会议。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成立大会领导小组,组长:闫秉科;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组长:钟读仁。

5日 首届党员代表大会开幕,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老干部局局长董国勋出席并致祝词。闫秉科代表党委作题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为尽快把我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6日首届党员代表大会闭幕。大会通过关于“党委”“纪委”的工作报告的决议等文件。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成员:闫秉科、陈嘉川、刘韶华、舒永庆、钟读仁、秦梦华、傅东良、张宁;纪委成员:窦同钦、任民、范福生、刘树明、吕基强、葛铃銮。陈嘉川致闭幕词。

同日 首届党代会产生的院党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闫秉科任书记,刘韶华、舒永庆、任副书记。

同日 首届党代会产生的院纪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张宁任纪委书记。

10日鲁轻院职成字[2004]3号文,研究决定,授予潍坊市技术开发中心成人教学点等4个单位“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授予鞠萍等16名“职成教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5日鲁政任[2004]32号文,研究决定,钟读仁、秦梦华、傅东良任我院副院长;孙卜选、朱摩西、曲兆瑞任我院调研员;免去:曲兆瑞、朱摩西副院长职务。

本月 学院录取70名硕士研究生。

8

18日 鲁轻院字[2004]4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工程硕士点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秦梦华副组长:李天铎、许崇海。成员:王权、任民、张旭东、王鹏生。

21日 召开处级干部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26号文,研究决定,王风顺同志不再担任正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23日 鲁轻院字[2004]32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主任:舒永庆、傅东良,成员:周有波等6人。

25日 印发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的安排。

26日 南开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宏印,应邀来我院作“红楼梦翻译与翻译批评”讲座。

27日 学院与山东金彩山酒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大枣干酒新技术”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同日 美国Andritz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首席研究员,许超博士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同日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研究生迎新晚会。

30日 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刘韶华副书记主持,闫秉科书记讲话。

同日 鲁轻院资字[2004]1号文,印发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31日 召开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会议,秦梦华副院长讲话。

9

120043700名新生报到。

2日 在北院举行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副院长秦梦华主持,院长陈嘉川讲话。院党政领导全部参加。

6日 啤酒中心周广田带领有关人员,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啤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同日 我院享受副厅级待遇的离休老干部王左青逝世。

8日 党委书记闫秉科、院长陈嘉川向全院教师发表教师节祝词。

同日 我院制浆造纸教研室被评为省师德建设十佳单位。

同日 开展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工作。

同日 鲁轻院研字[2004]6号文,研究决定,聘于同立、王东辉、王成忠、王君高、王洪国、王燕、沈建兴、杨永庆、李敬龙、张伟、赵红任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同日 鲁轻院字[2004]35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傅东良,成员:窦同钦等9人。

9日 召开固定资产管理检查验收动员大会,副院长傅东良主持,陈嘉川院长讲话。

同日 鲁轻院教字[2004]14号文,研究决定,表彰青年教学优秀奖获得者田燕等12名青年教师。

10日鲁轻院党字[2004]29号文,研究决定,表彰获得院第二届师德标兵称号的段洪东、杜同爱、李与文、李汝修、沈建兴、王玲、陈国兴、王晓柱、王先山、蔡丽华。

同日 鲁轻院字[2004]3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固定资产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傅东良,成员:张旭东等10人。办公室设在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范春生(兼)。

12日 举行新生篮球赛。

13日 鲁轻院字[2004]37号文,印发学位评定委员会条例。

15日 召开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

17日 召开第二届师德标兵表彰大会,工会主席王春诗主持。

同日 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各党总支负责人、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以及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副书记刘韶华讲话。

22日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于刚到我院调研。院长陈嘉川等院领导参加座谈会并汇报工作。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4]15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军训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舒永庆、秦梦华,成员:周有波等19名。办公室设在学生处,主任:周有波(兼)。

23日 驻济高校伙食管理现场会在我院召开,教育厅后勤管理处处长李传文主持会议。

同日 院工会主办的教职工男子篮球赛结束。院直三分会、校医院分会和院直一分会分获前三名。

同日 举行2004年度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展览。

27日 举行“庆国庆度中秋”迎新生文艺晚会。

同日 召开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安全工作,闫秉科书记主持。

30日 院报报道,刘德军教授获“齐鲁晚报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

同日 院报报道,我院晁岱双的书法作品,入选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书画作品展。

本月 我院耿玉水主持的“流程制造行业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与研究”、张建峰主持的“营销学原理在高等学校的应用策略研究”均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宋俊梅主持的“白首乌保健功能的系统研究”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本月 美籍教师SataJ. Pfeffer来我院任教。

10

7日 院图书馆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蒙山参观孟良崮革命战役纪念馆,并举行新党员宣誓、老党员重温誓词仪式。

同日 举行新生军训开训仪式。

10日 原副院长朱存仁逝世。

同日 鲁轻院字[2004]42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处级机构单位:成立校友会办公室,与学校办公室合署;单独设置团委和学生处(学工部);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与科技处合署;成立学位办,与研究生处合署;原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独立为国有资产管理处,不再隶属计财处;原产业处更名为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撤消南院管理处,其原有职能归口管理;原学校办公室下设的文书档案室、人事处下设的人事档案室合并成立综合档案室;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原机电工程学院分为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控学院);原化工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分别更名为化学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日 鲁轻院字[2004]43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党政管理机关、直属单位、教学单位、隶属和挂靠的科级机构。学校办公室原综合科更名为行政科;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隶属学生处管理;保卫处原综合科更名为户政科;人事处原职称改革办公室更名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办公室;恢复教务处教材科建制;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隶属教务处管理,原教务处师资培养的职能划归人事处;科技处原综合计划科更名为科研计划科;计财处原南院财务科撤消,成立收费科、基建财务科;原计划科更名为计划管理科;原会计核算科更名为会计核算一科;原综合科更名为会计核算二科;国有资产管理处设资产管理科、物资供应科;基建处原综合科更名为工程技术科。国际交流中心更名为外事办公室;原院报编辑部、电教中心合并成立新闻中心,隶属宣传部;成立军事教研室,挂靠学生处;成立设备维修中心,挂靠国有资产管理处。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33号文,下发关于对处、科技干部进行调整的实施意见。

同日 张厚民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陈嘉川院长亲切接见。

11日 召开科级干部调整动员大会,闫秉科书记讲话。

同日 日本Tsukuba大学欧海博士应邀来我院作“制浆新技术”讲座。

同日 日本东京大学农业和生命科学学院,松本教授应邀来我院作“生物制浆新技术”讲座。

12日 材料学院78级校友,现丹麦·奥尔堡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岳远征博士受聘我院讲习教授。

13日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克复院士应邀来我院讲学。

14日 国防大学乔松楼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关于国防现代化与高科技战争的报告。

18日 举行机关部门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大会。

19日 我院朱泽平教授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大学组二等奖。

同日 美国ALBANY国际公司,皮桑茨博士应邀来我院作“纸机压榨脱水技术”讲座。

20日 院报报道,王瑞明教授主持完成的1000吨面包酵母项目,在西王集团正式投产。

同日 院报报道,刘温霞教授被评为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同日 院报报道,陈嘉川院长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同日 院报报道,刘德军教授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研究》正式出版。

同日 院报报道,陈嘉川教授申报的“非木浆木聚堂酶生物漂白的酶作用机制和无元素氯漂白”等4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2日 鲁轻院字[2004]44号文,研究决定,表彰军训先进学生刘朝霞等35人、军训优秀教官南静刚等16人、军训优秀方队10个。并予以奖励。

24日 金融职业学院举办的秋季运动会圆满结束。

26日 举办人文素质讲座,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启乐教授应邀演讲。

同日 举行2004级新生军训表彰大会。院长陈嘉川主持,副书记舒永庆讲话。

28日 著名学者、山东大学博士何中华教授应邀来我院作报告。

本月 印发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汇编。

11

2日鲁轻院党字[2004]35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信控学院党总支、化工学院党总支、材料学院党总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撤销: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化工系党总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党总支、研究生处直属党支部、南院管理处直属党支部。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36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周有波任学院办公室主任,于明梓任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窦同钦任纪监审办公室主任(兼),王宏早任纪监审办公室正处级纪检员,徐广荣任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杨天梅任学生工作部部长,郭建国任团委书记,侯德祥任保卫部部长,于健任工会主席,张庆思任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杜晓毅任机关党总支书记,冯喜平任后勤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张学云任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王成民任校医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正处级),沈敏德任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树明任信控学院党总支书记,赵传山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葛铃銮任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广法任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陆晓滨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立国任化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培国任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连增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以刚任社会科学系党总支书记,齐永钦任外国语系党总支书记,王永国任数理科学系党总支书记,王春诗任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正处级),王道信任成人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正处级),范福生任金融职业学院分党委书记。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37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刘永德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王玉立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姜洪雷任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车清文任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高鹏任纪监审办公室副主任,王道武任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刘传波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于涛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吴笑兵任团委副书记,张建华任保卫部副部长,陈军生任保卫部副部长,周韶华任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国栋任信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开宇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召宁任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民任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尚明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薛军任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沈建兴任材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洪明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邹文国任社会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高洁任外国语系党总支副书记,邓金杰任数理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陈德强任金融职业学院分党委副书记。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38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徐茂常任学院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许建国任学院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刘湘金任保卫部(处)正处级调研员,邢存章任化工学院正处级调研员,张勇任成人教育学院正处级调研员,周美进任后勤管理处副处级调研员。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1号文,经研究并报请省委高校工委同意,任命宿建沛同志为党委组织部部长,原任职务职务自然免除。张宁同志不再担任党委组织部部长职务。

同日 鲁轻院字[2004]46号文,研究决定,聘:任民任人事处处长,张旭东任教务处处长,李天铎任科技处处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许崇海任研究生处处长兼学位办公室主任,王权任计财处处长,杨天梅任学生工作处处长,侯德祥任保卫处处长,范春生任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李金池任基建处处长,王鹏生任后勤管理处处长,谢凤余任图书馆馆长,刘福祥任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涛任校医院院长(正处级),吕基强任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于君瑞任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正处级),王仁人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綦星光任信控学院院长,谢益民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刘波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魏嘉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瑞明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马万勇任化工学院院长,姚金水任材料学院院长,刘郁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陶传平任社会科学系主任,王朋任数理科学系主任,王培林任体育教学部主任,葛秀村任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唐宴春任金融职业学院院长。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解聘。

同日 鲁轻院字[2004]47号文,研究决定,聘:刘泰东任人事处副处长,张庆思任教务处副处长(兼),察可文任教务处副处长,杜万祥任教务处副处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汤庆磊任科技处副处长,朱汇源任科技处副处长,郭建国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兼),刘传波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于涛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建华任保卫处副处长,陈军生任保卫处副处长,刘永健任计财处副处长,王德安任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任成林任基建处副处长,赵忠元任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副处级),孙德淑任后勤管理处副处长,燕起贵任后勤管理处副处长,王立功任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徐坤忠任图书馆副馆长,李之俊任综合档案室主任(副处级),张淑增任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高进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星萍任信控学院副院长,邱化玉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丁洪杰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彦春任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峰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伟任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木森任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业任化工学院副院长,段洪东任化工学院副院长,王介峰任材料学院副院长,翟延富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耿玉水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韩明暖任社会科学系副主任,宋家起任社会科学系副主任,杨辉任外国语系副主任,陈国兴任外国语系副主任,陈国忻任数理科学系副主任,李汝修任数理科学系副主任,乔乃清任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校振宇任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继清任金融职业学院副院长,彭捷任金融职业学院副院长。解聘:周广田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职务,宋俊梅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职务。

4日 召开研究生学生代表大会。

同日 北京奥多比教学艺术中心李静教授,应邀来我院作“Adobe教学艺术之旅百校行”讲座。

8日 召开全体处级干部会议,党委与新调整后的中层干部进行集体谈话。

同日 召开硕士生培养专业单位负责人会议,部署迎接新增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专家组来我院考察工作。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教代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舒永庆,副组长:于健、王春诗,成员:宿建沛等7名。办公室主任:于健()、刘亚静。

10日 教务处召开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会,朱摩西副院长主持。

11日鲁轻院党字[2004]3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人才、人事工作领导小组等综合性机构。人才、人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闫秉科、陈嘉川,副组长:刘韶华、秦梦华、傅东良,成员:宿建沛等9人。办公室设在人事处,主任:任民(兼);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傅东良,成员:闫秉科等9名,办公室设在计财处,主任:王权(兼);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秦梦华,副组长:朱摩西;成员:李天铎等8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任:张旭东(兼);科技(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秦梦华、曲兆瑞,成员:张旭东等7名,办公室设在科技处,主任:李天铎(兼);

后勤(基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钟读仁、傅东良,成员:窦同钦等11人,办公室设在后勤处主任:王鹏生(兼);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舒永庆,副组长:秦梦华,成员:张旭东等8名,办公室设在学生处,主任:杨天梅(兼);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孙卜选,副组长:曲兆瑞,成员:周有波等24人,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兼);长清校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闫秉科,副组长:陈嘉川、钟读仁、傅东良,成员:李金池等5人,办公室设在长清校区建设指挥部,主任:杨天梅(兼)。

12日 鲁委[2004]361号文,研究决定,免去李福兴调研员职务。

15日 召开部门负责人资产管理员会议,部署迎接省教育厅固定资产评估工作。

16日 召开国际形势报告会,著名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演讲,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参加。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7号文,研究决定,调整保密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委员会主任:刘韶华,副主任:周有波 窦同钦,委员:宿建沛等19人。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副主任:窦同钦。

17日 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检查验收专家组,到我院进行检查验收。

18日 我院田径代表队在驻济高校田径运动会上,获乙组女子团体第2名,男子团体第4名,总成绩为245分。

同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天外之音音像店合办的“周四影院”开幕。

19日 鲁轻院字[2004]50号文,印发“关于开展个人委托放贷款工作的通知”,协助教职工个人贷款的工作。

20日 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检查验收专家组,结束对我院的检查验收,我院顺利通过。

同日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22日 召开2005年师资引进工作会议。闫秉科书记参加并讲话。

同日 原副院长张云逝世。

23日 日本东京京都皮革中心所,今井哲夫博士应邀来我院作“铬革屑的湿度控制性能及应用”的报告。

242004年“轻院杯”男子篮球赛闭幕。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获冠军。

25日 党委书记闫秉科率党政领导访问山东大学。山大校长展涛亲切热情的接待。

同日 鲁轻院团字[2004]3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3/2004学年优秀团支部机械02-1班等45个;优秀团干部吴云云等262名;优秀团员高红等965名;优秀学生分会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等4个;优秀学生会干部张正文等29名;优秀社团摄影协会等8个;社团先进个人姜维东等20名。

29日 召开科技工作会议,陈嘉川院长主持。

30日鲁轻院党字[2004]43号文,研究批准,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分党委换届选举结果。机关党总支书记:杜晓毅;后勤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冯喜平;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张学云;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沈敏德,副书记:周韶华;信控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树明,副书记:王国栋;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赵传山,副书记:宋开宇;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葛铃銮,副书记:张召宁;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许广法,副书记:李民;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陆晓滨,副书记:尚明;化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周立国,副书记:薛军;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培国,副书记:沈建兴;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连增,副书记:刘洪明;社会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张以刚,副书记:邹文国;外国语系党总支书记:齐永钦,副书记:高洁;数理科学系党总支书记:王永国,副书记:邓金杰;金融职业学院分党委书记:范福生,副书记:陈德强;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王春诗;成人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王道信;校医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王成民。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2号文,研究决定,王际文同志不再担任金融职业学院正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5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闫秉科,副主任:刘韶华、孙德贞(常务),委员:宿建沛等12人,秘书长:徐广荣,副秘书长:张铁城、魏荃。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4号文,研究决定,调整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韶华;副组长:傅东良。

同日 鲁轻院字[2004]52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技术经济研究所,隶属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隶属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本月 在2004年度驻济高校研究生篮球赛中,我院研究生篮球队进入前8名。

12

3日鲁轻院研字[2004]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秦梦华、朱摩西,副组长:窦同钦、许崇海,成员:马万勇等8人。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4]17号文,研究决定,授予王玲等21位同志“模范班主任”称号。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4]18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优良学风班计算机01-4班等97个;2003/2004学年“优良学风标兵班”机械02-2班等22个;2003/2004学年“三好学生标兵”王美丽等8名。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6号文研究决定,授予高兴民等11名同志“优秀政治辅导员”称号。

7日鲁轻院字[2004]55号文,研究决定,调整金融职业学院科级机构及职能。成立膳食科、培训科(校友联谊会)、团委与学生科分别为科级机构(合署办公)、总务科原公寓管理职能划归学生科。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49号文,印发关于科级干部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

9日 省保密工作检查组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同日 刘玉柱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关于学校教育发展问题的报告。

同日 举行纪念“12•9”运动文艺会演。

15日 院报报道,在2004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我院7件作品参赛,有5件获奖。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50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国家安全领导小组。组长:闫秉科,副组长:孙卜选,成员:周有波、侯德祥、翟惠晶,联络员:王玉立。

同日 院报报道,摄影专业申光、陈晓霞在省第八届摄影展中分别获人像类金奖和广告类铜奖。

16日鲁轻院党字[2004]52号文,研究决定,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委员会主任:闫秉科,副主任:陈嘉川、舒永庆、钟读仁、傅东良、孙卜选、曲兆瑞,委员:周有波等40人。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周有波(兼),侯德祥、杨天梅、冯喜平。

同日 鲁轻院教字[2004]22号文,研究决定,授予2004届本科毕业生安仲勋等933名工学学士学位,曹立兴等65名管理学学士学位,安涛等111名经济学学士学位,毕海江等221名文学学士学位。

17日 院报报道 我院团委在济南市双争活动中被评为文明交通单位。

同日 鲁轻院团字[2004]4号文,研究决定,表彰在200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获得省级优秀团队经济管理学院赴天桥区洛口队等6个,省级优秀学生李焱等16名,省级优秀指导教师苏华等7名;院级优秀团队材料学院赴淄博企业帮扶服务团等6个,院级优秀指导教师毕方智等8名,院级优秀学生常立等32名。获优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60篇。我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20日鲁轻院字[2004]62号文,研究决定,授予2004届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孙明军等9名工学学士学位;于静等4名文学学士学位;韩明等2名经济学学士学位。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54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闫秉科,副组长:陈嘉川、张宁,成员:窦同钦等24人。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4]55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闫秉科,副组长:张宁,成员:窦同钦,宿建沛,任民。

21日鲁轻院党字[2004]51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闫秉科,副组长:陈嘉川、舒永庆、钟读仁、傅东良、孙卜选、曲兆瑞,成员:周有波等40人。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周有波(兼),副主任:侯德祥、杨天梅、冯喜平(兼)。

同日 鲁轻院资字[2004]3号文,印发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检查和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通知。

24日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研究生元旦联欢晚会。院领导参加。

同日 鲁轻院字[2004]66号文,研究决定,聘邱书波任信控学院副院长,杜同爱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邵秀芝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陈玉清任材料学院副院长。

27日 鲁轻院字[2004]61号文,研究决定,聘陈英同志任外国语系主任。

28日鲁轻院字[2004]64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新校区建设筹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傅东良、钟读仁,成员:王权等7人。领导小组下设筹款、融资两个工作组。

29日 鲁轻院字[2004]63号文,研究决定,授予学生处等6个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刘传禹等35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同日 鲁轻院字[2004]65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分房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傅东良,副组长:舒永庆、张宁,成员:于健等10人。办公室设在后勤管理处。主任:于健、王鹏生(兼)。

30日鲁轻院教字[2004]25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秦梦华、朱摩西,副组长:张旭东、陈英,成员:窦同钦等17人。

31日鲁轻院教字[2004]26号文,2004年教学成果奖评选揭晓,“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朱摩西主持)等4项获一等奖,获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

本月 我院邱化玉主持的“多功能有机硅微乳液皮革手感剂的研究”和姚金水主持的“新型水性涂膜材料—耐盐雾苯乳液研究”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许崇海主持的“复合陶瓷材料设计、制备、加工与性能”获省自然科学三等奖;邢存章主持的“脂肪酸氢化催化剂的研制及应用”、王瑞明主持的“脱水活性窖泥功能菌的研究”、耿玉水主持的“基于CIS后工程设计智能化信息系统”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月 济公文[2004]3号文,通报我院胡文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李明等四人获个人嘉奖,予以表彰。

本月 审计室对我院13名处级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本年 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伟,在设计庆祝建国55周年建设成就展览工作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本年 团省委授予我院2004年度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本年 科研情况:获准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4个,总金额93万元。纵向科研项目经费402.5万元,横向科技经费超过800万元;12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级科技奖励7项,SCI收录论文20篇,EI收录论文40篇,ISTP收录论文2篇。科技开发方面,签订科技开发合同75项,合同额755万元,到位经费420万元。

本年 调整老年体育协会。名誉主席:孙卜选,主席:常光永。

本年 我院邢存章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王春诗被评为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抗非典优秀工会干部。

本年 我院足球队在“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中国足球联赛山东赛区选拔赛中获第四名。



2005

1

1日 鲁轻院字[2005]2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学院档案管理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委员会主任:陈嘉川,副主任:刘韶华,委员:周有波等13人。办公室设在综合档案室,主任:李之俊(兼)。

同日 鲁轻院字[2005]3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各部门、单位档案管理负责人和兼职管理员。学院办公室:刘永德、邵晓薇;组织部:宿建沛、姜洪雷;宣传部:于明梓、熊开峰;纪监审办公室:窦同钦、宋丽;离退休工作处:徐广荣、宫梁;工会:于健、刘亚静;妇女工作委员会:张庆思、刘亚静;机关党总支:杜晓毅;团委:吴笑兵、王洪彬;学生处:刘传波、孙卫东;教务处:察可文、安蕾蕾;研究生处:许崇海、孙锐;人事处:任民、周健龙;科技处:朱汇源、陈洪娟;基建处:李金池、吴航洲、刘玲(借用);计财处:王权、李小华;保卫处:张建华、李德艳;图书馆:张学云、栾秀梅;校医院:李涛、李磊;学报编辑部:刘福祥、娄峰;国有资产管理处:范春生、张崇真;高等教育研究室:吕基强、刘青;综合档案室:李之俊、孙桂珍;后勤管理处:孙德淑、路萍;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赵忠元、孟昭雷;机械工程学院:高进、程云;信控学院:綦星光、赵红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洪明、刘慧;化工学院:张志业、王有力;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丁洪杰、刘洪;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陆哓滨、尚明;材料学院:张培国、范景诚;艺术设计学院:许广法、马桂芳;经济管理学院:杜同爱、李树爱;数理科学系:王朋、潘玲;社会科学系:张以刚、徐艾;外国语系:齐永钦、王国栋;体育教学部:王春诗、徐忠;成教学院:葛秀村、郑玉东。

4日 鲁轻院字[2005]1号文,印发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同日 鲁轻院字[2005]4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新校区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陈嘉川,副组长:曲兆瑞,成员:刘郁等6人。办公室设在网络中心,主任:刘郁(兼)

5日 鲁轻院党字[2005]1号文,研究决定,任命:王国栋任工会副主席()

同日 高校教代会工作评估专家组,到我院检查评估教代会工作,院工会热情接待,并顺利通过评估。

6日 鲁轻院财字[2005]1号文,印发学费收缴管理办法(试行)。

13日鲁轻院字[2005]6号文,研究决定,调整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舒永庆、秦梦华,成员:张旭东等18人。认证中心主任:郭建国,副主任:吴笑兵,成员:许有强等15人。

17日鲁轻院字[2005]8号文,研究决定,授予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0个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实验室称号,李志军等27名同志“固定资产管理先进个人”称号,予以表彰。

18日鲁轻院字[2005]10号文,研究决定,成立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闫秉科、陈嘉川,副组长:秦梦华,成员:刘韶华等16人。办公室主任:秦梦华(兼),办公室副主任:张旭东、吕基强(常务)、张庆思(专职)。

同日 鲁轻院教字[2005]2号文,印发大学生学习竞赛暂行办法。

20日 我院与山东大学校际合作签字仪式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技馆举行,陈嘉川院长与展涛校长在协议书上签字。

同日 鲁轻院科字[2005]1号文,印发2004年科技工作奖励及科研津贴分配的决定及科技工作特殊奖励条例。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3号文,研究批准,各党总支支部设置和换届选举结果。机关党总支16个支部,后勤党总支4个支部,图书馆党总支3个支部,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4个支部,信控学院党总支4个支部,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6个支部,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4个支部,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6个支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6个支部,化工学院党总支4个支部,材料学院党总支4个支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3个支部,社会科学系党总支4个支部,外国语系党总支3个支部,数理科学系党总支3个支部,金融职业学院分党委11个支部。

同日 我院召开科技、收费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30日 省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朱摩西副院长主持,闫秉科书记致欢迎词。省招办有关领导出席。

2

5日 我院钟读仁在济南市重点建设工程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21日 自学考试艺术类技能考试在我院举行。

22日我院三名校友樊伟(78级发酵工程专业)、刘颖(83级硅酸盐专业)、李洪法(原轻校80级造纸专业)荣获“2004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3日 鲁组干字[2005]17号文,研究决定,原党委书记李福兴退休。

本月 学报编辑部开展“学报质量年”活动。

本月 在省教育工会组织的高校围棋比赛中,我院获得第二名。

本月 澳大利亚教师布琳达[BelindaJane Tomlins]、加拿大籍教师路德瑞克•约翰逊[RoderickJohnson]来我院任教。

3

1日 鲁轻院人字[2005]1号文,研究决定,成立语言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外国语系。

同日 鲁轻院字[2005]9号文,研究决定,调整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舒永庆、秦梦华,成员:杨天梅等13人。

3日 鲁轻院党[2005]4号文,印发召开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7日鲁轻院字[2005]12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新校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傅东良,成员:周有波等12人。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主任:周有波(兼)。

9日 闫秉科、刘韶华、傅东良等院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山东阜丰集团、泰山玻纤集团和泰山啤酒集团等企业考察,亲切看望部分校友。

15日 山东贵和购物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天俊应邀来我院作“品牌服装的市场运作及营销服务”讲座。

16日 我院后勤处被省教育厅评为“省高校系统先进后勤处”。

20日 我院为汉德微型啤酒酿造师进行专业培训的培训班开学。

23日 印发宣传(统战)部内部管理规定。

25日 省工商局高级工程师(正教授级)季胜利应邀来我院作“广告法及其在执法中的现象”讲座。

同日 召开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陈嘉川校长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我院工作新局面”的报告。

28日 清华大学教授刘佳应邀来我院作设计学系列讲座。

29日鲁教职字[2005]2号文,研究批准,我院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专业专科起点的本科函授教育,印刷工程、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专业高中起点的专科教育。

31日 鲁轻院教字[2005]6号文,印发2005年专升本工作实施方案。

本月 外国语系确定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本月 印发纪委会议事规则和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

4

4日 鲁轻院人字[2005]3号文,印发教职工考勤工作暂行规定。

同日 举行与禹城市天村商场后勤社会化合作的签字仪式。陈嘉川院长与刘霞总经理在协议书上签字。

13日 鲁轻院字[2005]17号文,印发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规程,并成立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傅东良,成员:窦同钦等6人。

14日 鲁轻院党字[2005]7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公茂才任长清校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享受正处级待遇)。

15日 天津科技大学贾士儒博士生导师,应邀来我院作“新型防腐剂—聚赖氨酸抑菌机理”讲座。

20日鲁轻院人字[2005]5号文,研究决定,聘任:冯益华、刘兴国、耿玉水、李敬龙、王晓柱、王锦、苗延林、李昭成、王先山、靳浩、王东辉、张建峰、尹建业、李汝修、宿建沛、杨守春、吴振芳等1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杨东生、张彤、马玉明、窦方军、刘学方、邹文国、刘统霞、郑众、褚夫强、徐清华、刘木森、曾绍琼、李俊英、刘彧、张川江、宁维颖、吴朝军、王正顺、杜万祥、刘永德、张召宁、吕思泓、许凤秀、于功明、刘保红、周新民、李秋霞2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李兆文等4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高悟实等22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同日 鲁轻院资字[2005]1号文,印发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整改方案。

同日 丹麦奥尔堡大学博士生导师岳远征,应邀来我院作“材料学科研究兴趣的培养”讲座。

25日 大连化学物理所博士生导师孙承林,应邀来我院作“湿式氧化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研制与开发”讲座。

27日 克莱恩(中国)化工有限公司StevenH教授应邀来我院作“ClarianntFinish”讲座。

同日 克莱恩(中国)化工有限公司马嵩教授来我院作“Theapplication of Polymer”讲座。

28日召开全院教师、部分学生大会,动员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党委书记闫秉科主持大会,陈嘉川院长讲话,提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秦梦华副院长作出具体部署。

同日 新校区教工住宅楼建设工程招标。山东天齐公司等7个单位中标。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8号文,印发党总支工作条例。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9号文,印发党支部工作条例。

29日北京科技大学蒋昌纯院士,到我院作“结构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讲座。

本月 第16届老年运动会开幕。

本月 印发加强中层以上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

本月 研究生会主办轻院首届“研究生体育活动节”。

本月 举行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大型文艺会演。

5

10日 召开档案管理研讨会。党委副书记刘韶华主持,山东大学档案馆刘培平教授作“档案法规与高校档案管理”的报告。

16日鲁轻院字[2005]21号文,研究决定,成立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主席:陈嘉川,副主席:秦梦华、朱摩西、曲兆瑞,委员:马万勇等19人。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处,主任:许崇海;秘书:鲁南、安蕾蕾。

18日鲁轻院字[2005]23号文,研究决定,成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长:闫秉科、陈嘉川,副组长:秦梦华,成员:刘韶华等15人。督察小组,组长:闫秉科、张宁,副组长:宿建沛等3人,成员:王玉立等4人。评建工作办公室,主任:秦梦华,副主任:张旭东等3人,成员:张淑增、郑玉东(根据工作进程随时增补)。评建工作专家组,组长:秦梦华、朱摩西,副组长:张鑑,专家:邢存章等9人。办学指导思想与特色评建工作组,组长:陈嘉川、刘韶华,副组长:李伟鸣(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周有波,成员:张旭东等6人。评建工作宣传组,组长:刘韶华,副组长:于明梓,成员:刘福祥等5人。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评建工作组,组长:陈嘉川,副组长:宿建沛、任民,成员:李天铎等4人。教学评建工作组,组长:秦梦华,副组长:张旭东,成员:察可文等15人。长清校区建设工作组,组长:钟读仁,副组长:李金池,成员:任成林等4人。教学条件与经费保障评建工作组,组长:傅东良,副组长:王权等3人,成员:谢凤余等5人。学生工作评建组,组长:舒永庆,副组长:杨天梅、郭建国、刘传波,成员:吴笑兵等16人。

同日 鲁轻院字[2005]24号文,印发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与建设工作方案。

19日 我院举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设责任书与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签字仪式。

20日 鲁轻院字[2005]25号文,研究决定,社会科学系更名为政法学院,数理科学系更名为数理学院,外国语系更名为外国语学院。

同日 中国皮革与制革工业研究院杨承杰教授,应邀来我院作“领导的艺术”讲座。

23日 教育部评估专家胡恩明教授,应邀来我院向全体教职工作评建工作的报告。

26日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阚成友,应邀来我院作“MorphologyControl of Waterborne polymeric Micropheres and TheirApplication”讲座。

27日鲁轻院党字[2005]12号文,研究决定,社会科学系党总支更名为政法学院党总支,数理科学系党总支更名为数理学院党总支,外国语系党总支更名为外国语学院党总支。

同日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建滨,应邀来我院作“溶液中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的调控”讲座。

31日鲁轻院字[2005]29号文,研究决定,聘:陶传平任政法学院院长,韩明暖任政法学院副院长,宋家起任政法学院副院长,徐艾任政法学院办公室主任;陈英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辉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国兴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国栋任外国语学院办公室副主任,郑宏任外国语学院副科级教学秘书;王朋任数理学院院长,陈国忻任数理学院副院长,李汝修志任数理学院副院长,潘玲任数理学院办公室主任,盛玉凤任数理学院副科级教学秘书。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解聘。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13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张以刚任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齐永钦任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永国任数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邹文国任政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洁任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邓金杰任数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学远任政法学院团总支书记,欧阳志周任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穆洪军任数理学院团总支副书记。以上同志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本月 建立全院妇女人才库。

6

1日 鲁轻院后字[2005]3号文,研究决定,调整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傅东良,副会长:冯喜平,秘书长:胡艳华,理事:傅东良等11人。

7日 鲁轻院字[2005]30号文,印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施细则。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15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分房工作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委员会主任:张宁,副主任:舒永庆、傅东良,成员:于健等22名,办公室主任:王鹏生,副主任:于健、窦同钦,成员:刘亚静、周健龙、张云昌。

10日 鲁轻院学字[2005]5号文,通报,我院2005届张伟伟等247名同学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14日鲁轻院职成字[2005]4号文,研究决定,授予我院成人教学点,济南青年学院等6个单位,“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授予雷勇等17名同志“成人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17日鲁轻院后字[2005]2号文,研究决定,调整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傅东良,副主任:冯喜平,成员:宿建沛等17人,办公室主任:胡艳华。

18日 鲁轻院字[2005]32号文,印发教职工报考研究生、在职申请学位、进修的暂行规定。

同日 鲁轻院字[2005]33号文,印发高层次人才国内外合作研究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稿)。

22日鲁轻院学字[2005]7号文,2005年度“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揭晓,谢锦丽、高艳丽、秦菲、王宗来、邵帅、徐真真、刘国平、吴俊丽、高福磊、王翠翠10名同学当选,予以表彰。任强、王然、张伟伟、仇宝艳、李艺5名获2005年度“校园十佳学生”提名奖。

同日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康诗钊,应邀来我院作“碳纳米管的修饰及其性质的研究”讲座。

23日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到长清新校区考察。省教育厅副厅长马庆水等领导陪同。

24日 鲁轻院党字[2005]16号文,印发集资建房分配方案。

25日美国西密歇根大学造纸工程系主任Said•M•Abubakr教授等一行三人应邀来我院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就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及联合办学等合作意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27日 鲁轻院党字[2005]17号文,研究决定,王学芳不再担任纪监审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28日鲁轻院教字[2005]14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5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作者邵震宇等58名,并授予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对谢益民等61名指导教师予以通报表扬。

29日 举行2005届毕业典礼,4960名本、专科毕业生和31名硕士生参加,副院长秦梦华主持,党委书记闫秉科讲话。

30日 鲁轻院字[2005]36号文,研究决定,授予王进喜等31名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其中5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本月 济公文[2005]4号文,通报我院张建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王中亮等4人获个人嘉奖,并予以表彰。

本月 加拿大籍教师佩吉•约翰逊[PeggyJohnson] 来我院任教。





7

6日举行首批学生入驻新校区仪式。党委书记闫秉科主持,院党政领导陈嘉川、舒永庆、钟读仁、傅东良、张宁、孙卜选和南市西区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清区副区长魏军等有关领导参加。在北院(遥墙)学习的学生,首批搬迁到长清新校区。我院成为长清大学园区首家入住的高校。

8日 在北院(遥墙)学习的学生,全部搬迁到长清新校区。

10日 鲁委[2005]114号文,研究决定,免去曲兆瑞的调研员职务。

30日 鲁政任[2005]44号文,研究决定,免去曲兆瑞的调研员职务。

本月 我院录取研究生119名。

8

10日 鲁轻院字[2005]39号文,印发2005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方案。

18日鲁轻院党字[2005]41号文,研究决定,成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闫秉科,副组长:陈嘉川、刘韶华、舒永庆,成员:钟读仁、秦梦华、傅东良、张宁。办公室设在组织部,主任:刘韶华(兼),副主任:宿建沛、周有波。

24日 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党委书记闫秉科作报告,高校“先进性教育”指导组一组组长谭晓芳作指导讲话。

26日 芬兰大学教授霍尔博姆,应邀来我院访问讲学。

31日 鲁轻院人字[2005]10号文,研究决定,聘单东日、马烽任副教授职务。

9

2日 鲁轻院字[2005]41号文,印发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

3日 济南市副市长邹士平率领西区指挥部人员,来我校新校区慰问,陈嘉川院长、钟读仁副院长陪同视察工地,并表示感谢。

5日 举行首家入住济南西区大学科技园新闻发布会。大众日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的近30名新闻记者出席。院党政主要领导参加。

102005级部分新生在新校区报到,新校区在校生达到9000人。

12日鲁轻院人字[2005]12号文,研究决定,授予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等8个部门“先进教育集体”称号;授予单东日等27位同志“优秀教师”称号;授予刘传禹等28位同志“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32005级新生开学暨军训开训典礼在长清校区举行。院党政领导全部参加,副院长秦梦主持,院长陈嘉川讲话。

16日 我院举行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党委副书记刘韶华主持。

20日鲁轻院字[2005]43号文,研究决定,成立饮食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傅东良,副组长:冯喜平、王鹏生,成员:杨天梅等8名。办公室主任:周美进()

28日 我院与槐荫区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省科技厅姜代晓厅长、济南市科技局冯光文局长出席。

30日鲁轻院字[2005]45号文,研究决定,成立长清校区管理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委员会主任:钟读仁,成员:周有波等10人。办公室主任:杨天梅(兼)。

本月 我院林斌主持的“量体裁衣-论平面设计的准确定位与表现”和耿玉水主持的“面向流程性制造企业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均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刘郁主持的“面向流程制造行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和潘岩主持的“面向流程制造行业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均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0

10日 鲁轻院教字[2005]15号文,研究决定,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13日鲁轻院字[2005]49号文,研究决定,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处级)。中心下设网络信息管理部、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和多媒体教室管理部。成立分析测试中心,挂靠科技处。另外调整新闻中心职能。

14日 召开长清新校区建设总结表彰大会,颁发荣誉证书,党委书记闫秉科主持,学校领导陈嘉川、钟读仁、秦梦华、傅东良、张宁参加会议。

20日 鲁轻院党字[2005]47号文,研究决定,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直属党支部。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48号文,研究决定,任命:耿玉水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兼);车清文任新闻中心主任(兼)。

同日 鲁轻院字[2005]51号文,研究决定,聘耿玉水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处级)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24日鲁轻院字[2005]54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学院“大事记”与“年鉴”编纂委员会。主任:闫秉科、陈嘉川,副主任:刘韶华、舒永庆、钟读仁、秦梦华、傅东良、张宁。

同日 鲁轻院科字[2005]3号文,印发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管理办法。

26日 鲁轻院党字[2005]50号文,研究决定,公茂才同志不再担任长清校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基建处副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27日 鲁委[2005]203号文,研究决定,免去孙卜选调研员职务。

11

1日 鲁轻院人字[2005]16号文,研究决定,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2 日举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及挂牌仪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全新和院长陈嘉川共同为中心揭牌。省社科联副主席包新建、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所长王韶兴等出席。

15日 鲁政任[2005]72号文,研究决定,免去:我院孙卜选的调研员职务。

18日鲁轻院教字[2005]17号文,研究决定,表彰获2005年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及院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毛泽东思想概论》、《机械设计基础》,并给予奖励。

同日 鲁轻院教字[2005]18号文,研究决定,表彰首届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教师李华、赵超、蔡丽华、谭学杰、周磊、李显、宋彦、李爱民、姚金水、林茂海。并给予奖励。

同日 鲁轻院字[2005]58号文,印发教学工作特殊奖励暂行办法。

19日 召开第三次全院师生教学工作会议。

24日 鲁轻院党字[2005]56号文,印发关于公开选拔部分部门、单位行政副职的通知。

29日鲁轻院字[2005]60号文,研究决定,成立长清校区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傅东良,成员:王连增等6人。办公室设在后勤管理处,主任:王鹏生(兼),副主任:燕起贵。

30日鲁轻院教字[2005]20号文,研究决定,授予2005届本科毕业生张颖颖等2118名工学学士学位,韩倩倩等70名理学学士学位,陈静等126名管理学学士学位,崔玉嫱等176名经济学学士学位,隋瑞等298名文学学士学位。

本月 陈嘉川院长赴潍坊晨鸣集团,参加合作进行“电化学固定化微生物联合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项目的签字仪式。

12

8日 鲁轻院字[2005]62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机械工程学院等5个。

9日 鲁轻院字[2005]65号文,印发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同日 鲁轻院字[2005]66号文,印发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暂行办法。

同日 鲁轻院字[2005]67号文,印发教师工作规范。

12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育宁,率宁夏大学代表团来我院长清校区参观考察,党委书记闫秉科、副院长钟读仁等陪同。

13日 鲁轻院字[2005]63号文,研究决定,授予2005届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徐成娟等15名学士学位。

16日 鲁委[2005]322号文,研究决定,我院副院长钟读仁调山东师范大学任副校长,调山东师范大学匡维武任我院副院长。

同日 鲁委[2005]323号文,研究决定,匡维武任我院党委委员;钟读仁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列王兆玺同志之后)

同日 鲁轻院科字[2005]4号文,研究决定,在滨州无棣湿地循环经济开发区建立制浆造纸工程专业产学研基地。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赵传山、李宝成,成员:刘温霞、李与文、王代启。

20日 鲁轻院人字[2005]18号文,研究决定,成立管理科学研究所,挂靠科技处。

同日 鲁轻院字[2005]68号文,研究决定,聘耿玉水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正处级)。

同日 鲁轻院字[2005]69号文,研究决定,聘曲守东任教务处副处长,徐秀芬任计财处副处长,巩恩贵任图书馆副馆长,程永林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副处级),单东日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郑众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建敏任体育教学部副主任。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61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冯喜平任后勤党总支书记,许广法任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涛任校医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

22日 我院荣获省高校系统统战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23日召开“院报”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省高校工委宣教处刘新堂和兄弟院校同仁、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党委副书记刘韶华主持,党政领导闫秉科、陈嘉川等出席并讲话。

25日 长清新校区举行大型游艺晚会。数千名师生兴致勃勃地参加。

26日鲁教高处函[2005]58号文,通报我院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级一、二等奖各1项;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

28日 鲁轻院党字[2005]64号文,研究决定,授予穆洪军等12名同志“优秀政治辅导员”称号。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5]12号文,研究决定,授予宋开宇等23名同志“模范班主任”称号。

同日 鲁轻院学字[2005]13号文研究决定,表彰2004/2005学年:“优良学风班”国贸04-3班等99个;“优良学风标兵班”机械02-2班等19个;“三好学生标兵”郭红艳等13名;“优秀研究生”谭杨等13名;“优秀研究生干部”吉兴香等5名。

29日 鲁轻院党字[2005]65号文,研究决定,刘庆和同志不再担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正处级调研员职务,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31日 鲁政任[2005]133号文,研究决定,任命:匡维武任我院副院长,免去:钟读仁副院长职务。

同日 鲁轻院字[2005]74号文,研究决定,调整长清校区管理委员会和下属办公室。委员会主任:傅东良,副主任:张宁、匡维武,成员:周有波等10人。办公室主任:杨天梅(兼)。

同日 鲁轻院党字[2005]66号文,研究决定,成立共青团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组长:闫秉科,副组长:舒永庆、秦梦华,成员:周立国等16人;办公室主任:郭建国(兼),副主任:吴笑兵。

本月 王瑞明主持的“节水节粮无污染酒精生产工艺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年 我院杨天梅被团省委评为省先进青年工作者。

本年 我院学生蔡振国被评选为2005年度“感动山东”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

本年 我院学生殷庆瑶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本年 科研情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奖励6项,获授权专利4项;SCI收录我校论文51篇,EI收录我校论文36篇,ISTP收录论文7篇。通过鉴定科技成果11项,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超过370万元,科技经费总额超过2000万元。

本年 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我院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和二等奖3项。

本年 新校区共完成17栋学生公寓109906m2,两栋食堂20052m2,三栋教学和实验楼64130m2,完成5.4公里的车行道路,10.7公里的人行道路,1.8公里的生活区甬道,5座桥梁以及各种管、网,两个运动场等运动设施及约6000m2的附属配套建筑。

本年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举办“魔力秀”模仿大赛。

本年 我院篮球队在驻济高校篮球赛中获男子乙组第四名。

本年 我院足球队在“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中国足球联赛山东赛区选拔赛中获第六名。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






各年度学院聘任的

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2003年聘任人员名单

教 授

张志秀 逄国元 周国伟 赵继光 付丽红 王君高 王 毅 陆晓滨

万金岭 察可文 陈 英 张维海

副教授

张纪明 马 霞 孙吉红 魏高峰 孙作胜 王 晨 李肖玲 耿建华

崔 波 刘磊力 李 霞 邱焕玲 刘兆柏 贾继花 咸洪昌 周 焱

研究员

校振宇

副研究员

仰 东 朱汇源 周韶华 李 民 郭建国 高 洁 杨天梅 徐少萍

研究馆员

高 峰 付来旭 田文利

高级实验师

卢 军 秦大伟 聂 聪 陈虹夜

高级会计师

刘永健




2004年聘任人员名单

教 授

冯益华 刘兴国 耿玉水 李敬龙 王晓柱 王 锦 苗延林 李昭成

王先山 靳 浩 王东辉 张建峰 尹建业 李汝修 宿建沛

副教授

杨东生 张 彤 马玉明 窦方军 刘学方 邹文国 刘统霞 郑 众

褚夫强 徐清华 刘木森 曾绍琼 李俊英 刘 张川江 宁维颖

吴朝军 王正顺

研究员

杨守春

副研究员

杜万祥 刘永德 张召宁 吕思泓 许凤秀

研究馆员

吴振芳

研究馆员

周新民 李秋霞

高级实验师

于功明 刘保红

2005年聘任人员名单

教 授

李 华 蒋文强 王立新 葛培锦 杜同爱 唐济川 张 伟 王 燕

于同立 周健华 崔月芝 姜 合 董祥军 韩明暖 杨 辉 陈国兴

苏海燕

副教授

冯衍霞 程 云 孙 涛 靳丽强 初里冰 刘 玉 苏卫东 杨 丽

刘丽娜 孙黎娟 曲静然 刘 晔 毛得奖 高 健 田 燕 刘伟良

贺爱玲 姜文明 王 欣 李彩云 宋 彦 南明磊 张淑莲 李 燕

黄玉林 针明锋 邵晓薇

研究员

杜晓毅

副研究员

王玉立 高文红 王国栋 赵红梅 李月娥 刘 秀

研究馆员

霍岱云

研究馆员

高 峰 王瑞香

高级实验师

王士军 刘玉婷 刘庆军 孟召雷

高级工程师

周广柱

高级会计师

王春娟


2003-2005年调入、引进人员名单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闫秉科

1950.09

大学本科

2004.05

山东大学 党委书记

舒永庆

1951.02

大学专科

2004.07

山东大学 党委副书记

匡维武

1956.09

大学本科

2005.12

山东师范大学 副院长

周玮玲

1980.06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大学

赵立爱

1974.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8

山东师范大学

杨 华

1979.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黄 鹏

1981.12

大学本科

2003.09

山东经济学院

宋 捷

1968.11

大学本科

2005.05

山东经济学院

王奎虎

1979.04

大学本科

2003.07

济南大学

王宗睿

1984.05

高中

2004.10

高志峰

王 顼

1982.03

大学本科

2005.07

北京语言大学

程 云

1966.01

大学本科

2004.06

山东工业大学

孙洪清

1974.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曲阜师范大学

安蕾蕾

1978.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马云华

1976.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农业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蒋晓杰

1977.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济南大学

李志跃

1974.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延边大学

王青竹

1982.11

大学本科

2005.07

山东大学

陈彤彤

1969.08

大学本科

2005.11

烟台师范学院

董成稳

1978.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华南师范大学

王 辉

1980.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张 利

1978.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张志良

1978.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济南大学

高志峰

1981.11

大学本科

2004.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许 静

1977.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南京林业大学

魏玉玲

1975.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大学

王 涛

1977.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9

山东大学

洪 静

1979.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梁震鲁

1982.09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刘长生

1966.10

大学本科

2004.08

南昌陆军学院

赵 菁

1978.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刘守法

1969.09

大学专科

2003.01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鲁 南

1975.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5

昆明理工大学

王有振

1983.04

大学本科

2005.07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王春娟

1973.02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财政学院

刘 洋

1982.02

大学本科

2004.07

山东经济学院

崔文杰

1982.05

大学本科

2005.08

山东经济学院

孟相林

1968.02

大学专科

2004.09

徐州工程兵学院

张敬佐

1969.02

大学本科

2005.10

济南陆军学院

孙立芹

1976.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莱阳农学院

1973.10

大学专科

2004.12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茹瑞先

1978.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中医药大学

盖磊煜

1974.08

大学本科

2005.09

山东大学

魏静

1975.08

大学本科

20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

魏连

1974.09

大学本科

2003.11

山东大学

侯方元

1977.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王海燕

1971.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云南大学

于振磊

1976.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中科院信息研究所

刘 锋

1981.07

大学本科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马 蕾

1966.04

大学本科

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

单东日

1973.03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11

浙江大学

王明禄

1978.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3

上海大学

陈照强

1978.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4

沈阳工业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曹 芳

1982.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4

北京科技大学

张 鹏

1977.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轻工业学院

方 斌

1971.1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大学

黄丽霞

1977.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重庆大学

闫 鹏

1978.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4

山东大学

周 泉

1974.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9

兰州理工大学

付秀琢

1978.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苏国胜

1973.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郑 枫

1981.11

大学本科

2004.06

山东大学

宋雪丽

1975.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中国矿业大学

胡心平

1969.10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12

东南大学

宗 云

1974.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内蒙古科技大学

沈学会

1981.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孙志平

1977.02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四川大学

李春玲

1979.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张玉伟

1978.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徐立峰

1973.11

大学本科

2004.09

西安政治学院

韩晨红

1980.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臧家义

1976.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王 磊

1980.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李庆华

1977.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轻工业学院

刘雪真

1979.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轻工业学院

林 霏

1976.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大学

俞晓冬

1974.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大学

杜英华

1978.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大学

盛 莉

1977.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南昌大学

张少蔚

1971.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大学

葛爱冬

1977.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郭俊美

1976.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王斌鹏

1978.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济南大学

孙 涛

1976.02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11

上海交通大学

王佐勋

1972.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东北电力学院

王晓芳

1974.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海洋大学

吴昌磊

1975.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北京理工大学

王朝霞

1979.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孙明灿

1980.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沈阳工业大学

陈庆春

1980.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西安交通大学

李 敏

1978.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李长云

1974.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李 军

1972.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刘国玲

1973.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大学

贾秋亭

1978.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4

齐齐哈尔大学

侯瑞莲

1978.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尉秀梅

1978.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姚 进

1978.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乔新晓

1974.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鹿文鹏

1980.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成金勇

1981.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青岛大学

李秀芳

1978.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贾瑞祥

1976.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王诗兵

1959.12

大学本科

2003.10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吴 月

1978.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济南大学

魏英勤

1971.08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中医药大学

1971.04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浙江大学

马 烽

1967.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11

大连理工大学

高 健

1975.03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12

浙江大学

陈明辉

1969.03

大学本科

2004.02

河南师范大学

王泉清

1962.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4

中国矿业大学

张永春

1978.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青岛科技大学

吕海亮

1974.07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

赵红霞

1977.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9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研所

班 青

1970.06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12

浙江大学

秦旭阳

1979.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12

中南大学

曲玉辉

1965.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戴肖南

1973.02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李文鹏

1975.05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张术栋

1975.02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

汪永涛

1972.10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山大学

郭 丽

1975.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科院化学所

黑晓明

1974.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万文珠

1979.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8

山东大学

杨鹏飞

1981.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杨晓勇

1974.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张文郁

1971.04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10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谢益民

1965.0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10

日本名古屋大学

邵 丰

1978.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四川师范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亢 蓉

1979.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科学院

庞志强

1978.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轻工业学院

王守娟

1978.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轻工业学院

薛菁雯

1968.05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1

南京林业大学

董维芳

1970.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大学

王慧丽

1977.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南京林业大学

谢晓凤

1975.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北京化工大学

李国丽

1980.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王 庆

1978.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武汉大学

陈 振

1976.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武汉化工学院

祝德义

1976.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李宗全

1976.03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华南理工大学

孟 霞

1969.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匡 卫

1979.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陕西科技大学

王代启

1963.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9

天津科技大学

崔 灏

1980.04

大学本科

2003.07

东南大学

闫 勇

1979.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苏州大学

刘同军

1971.10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大学

张兴丽

1971.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4

山东大学

兰文军

1971.05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浙江大学

韩 宁

1977.0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王存芳

1977.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农业大学

田 丽

1975.0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浙江大学

董永胜

1964.0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9

天津科技大学

杨亲正

1975.0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11

山东大学

赵新节

1962.02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12

山东农业大学

孙 锐

1978.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丁碧妍

1978.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济南大学

乔从德

1975.10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4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杜 毅

1964.03

大学本科

2005.06

西北轻工业学院

陈寿花

1964.07

大学本科

2005.07

青岛化工学院

何东新

1974.05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赵 萍

1973.04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杨雪娜

1974.09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卢启芳

1977.03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修志亮

1978.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刘金华

1973.1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 峰

1970.04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8

山东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田中建

1978.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邓 琛

1978.09

大学本科

2003.07

西安美术学院

王 琦

1979.01

大学本科

2003.07

鲁迅美术学院

曲 娟

1978.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沈阳农业大学

肖翠萍

1972.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王 靓

1980.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鲁迅美术学院

高纪洋

1979.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首都师范大学

李普红

1977.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马海英

1971.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贵州大学

郑 艳

1978.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8

山东师范大学

刘莉莉

1981.04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孙 艳

1978.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刘海鹰

1976.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大学

宋中华

1968.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3

山东大学

李凤莲

1977.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哈尔滨商业大学

武 静

1978.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经济学院

信春华

1978.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科技大学

马丕玉

1975.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大学

晁玉方

1976.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訾淑华

1978.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经济学院

王振华

1976.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4

华东理工大学

张亦梅

1974.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经济学院

傅海霞

1975.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经济学院

李传军

1978.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经济学院

方化雷

1976.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上海师范大学

赵金秀

1976.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重庆大学

田 磊

1978.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山东大学

马永强

1975.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北京邮电大学

张晓燕

1977.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东北财经大学

贺 宁

1980.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4

浙江大学

崔凌云

1980.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李欣先

1979.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河北工业大学

潘 越

1979.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财政学院

赵 前

1980.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李 恺

1978.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财政学院

于艳红

1980.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陈 艳

1974.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荣 梅

1972.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罗红梅

1976.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周红根

1979.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北京工业大学

杨茂友

1975.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王桂珍

1977.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曲阜师范大学

刘 曼

1976.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韩燕苓

1979.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4

南京理工大学

李金红

1977.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赵 晶

1979.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大连理工大学

王晓丽

1980.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大连理工大学

郭荣伟

1979.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上海大学

任晓荣

1973.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李 钢

1979.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董素媛

1979.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郑光明

1978.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山东师范大学

张宗国

1980.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河海大学

贾 文

1980.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王景明

1975.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李 健

1980.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冷建材

1979.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曲阜师范大学

李 颖

1976.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张新芬

1979.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6

浙江大学

韩长安

1979.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武汉大学

李 彬

1979.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朱海静

1979.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兴国

1976.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北京师范大学

田 霞

1977.01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丽红

1979.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房海燕

1978.01

大学本科

2004.02

山东中医药大学

韩 巍

1979.06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杨 旭

1979.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吴恩鸿

1978.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宫厚英

1977.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华东师范大学

王晓萍

1976.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曲阜师范大学

张丽红

1977.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刘海燕

1977.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许忠明

1968.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延边大学

吴雪莲

1977.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1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吴慧芳

1977.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徐保安

1979.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张 辉

1975.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刘 慧

1970.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师范大学

王秀丽

1977.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刘燕妮

1979.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东北师范大学

赵 磊

1978.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山东师范大学

曹 琳

1976.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四川省委党校

董以红

1980.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4

浙江大学

刘永生

1973.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郭 超

1978.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鲍芳修

1978.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武汉大学

王萍萍

1978.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电子科技大学

胡令启

1971.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齐齐哈尔大学

张成林

1981.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华东师范大学

邵延鹏

1974.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苏州大学

施秀莉

1976.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李 冰

1979.07

大学本科

2004.06

山东大学

翟惠晶

1982.08

大学本科

2003.07

烟台师范学院

齐 艳

1978.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彭 莉

1981.04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宋桂荣

1979.12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大学

金 凯

1980.12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大学

张艳辉

1979.10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大学

曾绍琼

1965.02

大学本科

2003.10

西北轻工业学院

王翠华

1974.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赵继辉

1980.01

大学本科

2004.07

武汉大学

段茂超

1981.07

大学本科

2004.07

西安外国语学院

常 莉

1982.03

大学本科

2004.07

西安外国语学院

高 强

1980.03

大学本科

2004.07

上海交通大学

张翠萍

1975.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山东大学

陈 姗

1982.04

大学本科

2004.07

浙江大学

李 瑞

1978.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9

山东大学

李书仓

1967.09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河北大学

郭冬辉

1972.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崔 静

1979.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付丽娟

1979.0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代启英

1975.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上海大学

刘旭红

1970.11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调入时间

毕业学校 备注

李永丽

1982.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人民大学

谭小翠

1981.10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邵 莉

1980.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侯宝霞

1976.02

大学本科

2005.11

山东大学

谭宪望

1975.0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广州体育学院

李玉玲

1976.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师范大学

刘 涛

1979.10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体育学院

刘 翔

1979.06

大学本科

2003.07

山东体育学院

高学涛

1977.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河北师范大学

梁 耀

1971.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北京体育大学

吕小庆

1980.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武汉体育学院

侯仕泉

1978.03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上海师范大学

许兆雨

1978.07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天津体育学院

单玉涛

1977.12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王 丽

1970.05

大学本科

2005.10

山东师范大学

董爱美

1978.08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7

中国海洋大学

杨清波

1978.05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大学

张维玉

1978.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5.07

山东师范大学

庞 璃

1971.04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7

山东大学

李仲伟

1978.06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4.06

山东大学

齐庆远

1970.03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003.02

复旦大学

















在职教职工统计表

年度

总人数

职称情况

学历情况

正高

副高

中职

中职以下

工勤人员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及以下

教授

其他

副教授

其他

2003

1037

69

12

201

115

251

256

133

45

209

512

271

其中女

407

14

1

83

43

143

95

28

6

112

232

57

2004

1103

81

12

205

122

272

282

129

49

269

515

270

其中女

479

18

3

85

46

166

136

25

8

183

235

53

2005

1219

94

13

237

136

325

292

122

74

361

522

262

其中女

545

23

4

109

53

203

132

21

20

235

240

50


备注:数据来自山东轻工业学院大事记















1


返回原图
/